此诗前半部分写大蒙笼的自然环境,作品以自己行进途中所见为线索,层层叙写,揭示出大蒙笼的偏僻、险峻、生存环境的极端恶劣。后半部分写大蒙笼的民风,“向来陆梁嫚官府”见出此地民风强悍,不服官府管制,名声在外。而答案是此地百姓衣着举动俨然良民;村民“陆梁嫚官府”根源在“吏曹扰之”,即不堪忍受官吏的盘剥;村民的愿望也合情合理:只欲官府不要诛求殆尽,能过着贫困而平静的生活。
作者深入大蒙笼,是想搞清楚为何此地村民竟对抗官府,作者洞悉了其中的是非曲直,内心感情可想而知,诗虽未正面写出,但从“吏曹扰之”及农民真实生活状况的叙述中清晰可见。从此诗我们可看出统治者对农民的搜括已至丧心病狂的程度,即使农民躲入穷山恶谷,挣扎在死亡线上,仍难逃脱官府的搜括。同时也见出统治者的为非作歹已激起农民的反抗,这是北宋诗歌中极少涉及的,因此,此诗对认识北宋时期激烈的阶级矛盾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老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
江西修水县)人。治平四年(1067)进士。其政治遭遇随新旧党争而沉浮。哲宗时旧党得势,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左郎。后以修史“多诬”遭贬。早年以诗文受知于苏轼,与
张耒、
晁补之、
秦观同为“
苏门四学士”。其诗与苏轼齐名,并称“苏黄”。其诗以杜甫为宗,重视诗法,讲究锻字炼句,有“脱胎换骨”,“点铁成金”之论,风格奇硬拗涩,成为江西诗派的宗祖,对宋代诗风有很大影响。除诗歌外,能词、工书。其书法为“
宋四家”之一。有《
山谷集》、《
山谷琴趣外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