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已死
《快乐的科学》中名句
“上帝已死”是德国哲学家尼采最常被误解的名言之一。它在尼采《快乐的科学》一书中出现了三次,后来又在其名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出现,成为名句。
解释
“上帝已死”并不能照字面所述而解释,尼采并不是说上帝在形而下的层面已死;相反地,尼采希望表达的是,上帝已经无法成为人类社会道德标准与终极目的。尼采明白到上帝已死代表现存道德标准的危机,因为“当一个人放弃基督信仰的时候,他就把基督教的一套道德观从自己脚底下抽出来。“这种道德观完全不是不证自明的……当对上帝的信心这种基督教的主要信念被打破时,整个信仰就崩溃了:人的手中可以什么都没有。”
上帝已死是说明人类再不能相信这种宇宙秩序的方法,因为他们已经无法识别这种秩序是否真正存在。尼采认为,上帝已死不单对人对宇宙或物质秩序失去信心,更令人否定绝对价值——不再相信一种客观而且普世地存在的道德法律,把每个个体都包括在内。这种绝对道德观的失去,就是虚无主义的开端。这种虚无主义令尼采尽其努力去找出重估人类基本价值的方法。意思是,尼采找寻的是比基督教价值更深入的宇宙观
尼采相信,大部分人都不认同(或拒绝认识)“上帝已死”这种观念,因为他们内心深处都有深层的恐惧或愤怒。所以,当这种死亡被广泛认识之时,他们会觉得十分痛苦,然后虚无主义变得猖獗,而且相对主义会在人类社会中成为法律——所有事物都是被许可的。这是尼采认为基督教相当虚无的部分原因。对尼采而言,虚无主义是所有理想化了的哲学体系的必然后果,因为所有理想主义都有像基督教道德观一般的弱点——没有“基础”。所以他形容自己为“地下工作者”,发掘地底下的通道。
新的可能
尼采相信,人类没有了上帝,依然可以找到正面的可能性。放弃了对上帝的信仰为人类发展自己的创作能力开了第一道门户。基督教的神常有明确的命令和禁令,但他已经无法左右人类,所以人可以放弃向超自然的力量寻求协助,而去认识这个世界的新一套价值。承认“上帝已死”就像一块空的大帆布那样。这是成为新的,不一样的,更创新的东西的自由——这种自由并不包括接受过去的包袱。尼采用了茫茫大海作比喻。那些学会为自己创造新生的人代表了人类的新阶段,就是超人——它指某些通过驾驭自己的虚无主义而成为传奇英雄的人。
超人解释
“超人”的出现,是尼采“重估一切价值”和英雄道德观的必然结果,也是他最高的道德理想人格。在尼采看来,正如必须重新创造一种新的价值体系以挽救人类道德的堕落一样,也必须呼唤出一种“超人”来挽救人类自身可悲的退化。“超人”是人类能够而且必须创造的最高价值的人格代表,是英雄道德的载体和人类发展的目标。他说:“目标并不是‘人类’而是超人!”。尼采歪曲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一切物种都创造出超越自己的东西,人也必然进化到超人。超人高于人犹如人高于动物,人只是超人与动物之间的一条过渡的绳索。人或者走过这条绳索成为超人,或者掉下深渊摔死归于毁灭,或者留在此岸退回动物界,成为超人是光荣的,掉下深渊摔死是可敬的,退回动物界是可耻的。在超人眼里,普通人就像畜牲一样可笑。超人与现代人类的差别甚至比现代人与猿类的差别还要大。“超人”是天生的统治者,是宇宙的真正精华。
超人产生的原因
超人的提出是尼采对于世界观和人生价值的怀疑,超人其实源自于尼采的经历。一个哲学家对于哲学的思考
离不开哲学家自身的经历。从这个层面上将尼采所提出的超人就是对于自身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立体展现。尼采所生活的年代是基督教控制最黑暗的年代之一,也是世界大变革的十九世纪末。随着人们对于现行制度和基督教的不满,因此必须寻求自我的解放。这种自我的解放就形成了尼采对于超人的解释。从这点出发尼采的超人也是对于人类生存的思考,更是对于人类社会变革的展示。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08 10:13
目录
概述
解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