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法学院的历史,最早可追朔到始建于1978年12月的复旦大学分校法律系和建立于1988年的上海工业大学知识产权教学与研究中心。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学院现有2个本科专业(法学、知识产权)、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法律硕士专业(法学、非法学)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知识产权管理和法律金融学)。学院现设有知识产权学院和6个教研室(法理法史教研室、宪法与行政法教研室、刑法教研室、民商法教研室、经济法教研室、国际法教研室);设有2个校级研究机构与18个院级研究机构。
历史沿革
上海大学法学院的历史,最早可追朔到始建于1978年12月的复旦大学分校法律系和建立于1988年的上海工业大学知识产权教学与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分校成立时,设立了中文、政治、历史和图书馆学4个系。由于筹办学校、选校址等诸多事宜,78级学生推迟半年入学,至1979年2月,汉语言文学、政治学、历史学3个本科专业和图书馆学1个专科专业招收的学生正式入校学习。1979年7月,政治系调整为两个系三个专业:政法系和社会学系,政法系(后改为法律系)包括两个专业:法律专业和政治经济学专业。1983年2月选择读法律专业的学生是恢复高考后上海首届法律专业毕业生。
1983年5月28日,上海市教卫办成立上海大学筹备工作组。6月,上海大学筹备工作组开始在复旦大学分校、
华东师范大学仪表电子分校、上海科技大学分校、上海外国语学院分院、上海机械学院轻工分院、上海市美术学校的基础上筹建上海大学。9月1日,上海大学正式挂牌;同月,各学院也正式挂牌,原复旦大学分校成为上海大学文学院,法律系改称文学院法律系。
1993年4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
上海法律高等专科学校并入上海大学,与上海大学文学院法律系合并成立上海大学法学院(仍与和原上海法律高等专科学校两校一体的
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模式),办学地点在上海市青浦区
野马浜。1993年11月,上海大学文学院设立涉外经济法系。
1994年5月27日,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新上海大学,上海大学法学院同时并入新上海大学。同年9月,学校成立知识产权学院,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88年的上海工业大学知识产权教学与研究中心;1991年,该中心与复旦大学、
华东政法学院、
上海科技大学、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等单位的相应机构共同组建了“上海科技法律联合研究所”;1994年9月,在上海科技法律联合研究所基础上,由上海大学
钱伟长校长亲自倡导与联系,香港星光传呼集团董事长
黄金富先生当年首期各捐赠200万元人民币,合同约定十年内今后每年再各捐资100万元人民币(共计1200万人民币),在
北京大学和上海大学各建立一所知识产权学院,这是国内最早建立的两所知识产权学院。方明伦常务副校长亲力亲为,指挥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的建立与建设工程,并兼任知识产权学院首任院长。
1998年5月,知识产权学院与文学院涉外经济法系合并成立新的知识产权学院,学院下设知识产权法系、涉外经济法系和企业法系,上海大学港澳台法研究中心也挂靠知识产权学院。
2004年9月,经
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上海大学法学院(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成为独立设置的市属本科院校——上海政法学院。
2005年4月,上海大学在知识产权学院基础上重新组建现上海大学法学院,在法学院构建下保留知识产权学院建制,办学地点在宝山区上大路99号上海大学校本部。
学院简介
上海大学法学院的历史,最早可追朔到始建于1978年12月的复旦大学分校法律系和建立于1988年的上海工业大学知识产权教学与研究中心。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5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0人,
博士生导师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4人。现有“上海市优秀中青年法学家”1人,“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3人,“
双千计划”2人,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1人,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2人,现已形成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学院现有法学本科专业1个;拥有法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法律硕士专业(法学、非法学)学位授权点;拥有知识产权管理和法律金融学等2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学院每年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30名左右,在职法律硕士研究生75名左右。
学院现设1个知识产权学院和6个
教研室:法理与法史教研室、宪法与行政法教研室、民商法教研室、刑法教研室、经济法教研室和国际法教研室;另设2个校级研究中心:上海大学港澳台法研究中心和上海大学ADR与仲裁研究院;9个院级研究中心:民商法研究中心、法社会学研究中心、东亚比较法研究中心、金融法研究中心、产权法治研究中心、影视法研究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研究中心、国际法研究中心和竞争法研究中心。
法学院教师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取得了丰硕的教学研究成果。近年来,出版专著、教材100余部,在《
中国社会科学》、《
法学研究》、《
中国法学》等国内权威期刊和
CSSCI其他学术期刊以及
SSCI上发表学术论文千余篇,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百余项,获得科研经费两千多万元,获得省部级、厅局级科研奖励数十项。
学院坚持国际化办学方向,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已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
芬兰、日本、韩国等国的著名大学法学院建立了良好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关系,每年选拔部分优秀师生赴国外进行交流和学习,并接受海外学生来我院学习和培训,目前有外国留学生4人。国际化已成为上海大学法学院的品牌。
几十年来,法学院院已为社会主义法治事业培养了法学专业的本科生、法学
双学位本科生、专科生、研究生1万5千余人。最近几年,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每年有超过35%的本科毕业生进入国内外著名高校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35%以上的本科生通过国家
司法考试。他们中的许多人已成为国家法治建设中的中流砥柱,为国家法治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2008年上海市律师协会进行了首次“
东方大律师”的评选活动,最后评出的十名“东方大律师”中有4人是上海大学法律专业毕业的校友,还有其他多名校友被评为“全国优秀律师”、“上海市优秀律师”。
法学院的愿景是到2020年,将法学院办成一个特色鲜明、全国知名,在上海具有重大影响的法学人才培养与研究基地。学院将坚持创特色、重实践、国际化的办学模式,聚焦产权法治研究,发展交叉学科和特色学科,走国际化办学道路,为社会主义法治事业培养应用型的卓越法律人才。
学院介绍
上海大学法学院是一所培养法律人才的学院,设有知识产权学院、民商法、国际法与经济法、刑法、宪法行政法、法理法史5个教研室、5个研究中心和上海大学法学研究所、上海大学知识产权研究所。
学院拥有法学本科专业,一级法学硕士学位授予点,包括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调解与仲裁、知识产权等11个二级法学硕士学位授予点和1个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知识产权方向管理学博士学位授予点。多年来,学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在民商法、知识产权、金融法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具有突出的整体优势,特色鲜明。知识产权学科曾是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现为上海市教委的教育高地项目之一。
上海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是吴仲钢,主持工作副院长李凤章。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0多名,20多名教师获得博士学位或在国外有留学经历。当前正在创特色、入主流、走国际化办学的道路。
办学特色
学院以学生为本,全面推行教育教学改革,创造有利于学生早日成才的学习环境,学生修满专业所需学分即可提前毕业。学院广泛运用案例教学、模拟法庭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并取得显著成果。学院每年选拔学生总数10%的优秀毕业生免试直升研究生,攻读硕士学位。
学院与上海市多个法院、检察院和著名律师事务所有长期良好合作关系,并建立了一批学生实习基地,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创造了条件。法学院学生多次在校市组织的各种演讲、辩论和知识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学院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的部分大学的法学院建立了良好的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不定期地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讲学和合作研究,每年选派一定比例的优秀毕业生去国外著名法学院交流学习(其中部分有资助)。
上海大学法学院培养的学生在上海司法界具有良好的口碑,沪上许多著名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都出自本学院。2007年上海市评选的十大东方大律师中,有四人是上海大学法学院的校友。
专业介绍
法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
学院按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的教学理念,培养有理想、有道德、勇于进取、善于创新、掌握法学理论和思维方法,熟悉国际和中国法律,能够从事各类法律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有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民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知识产权法等。
硕士点
博士点
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
师资力量
现有教职工66人,专任教师48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2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8人,在读博士3人。10余名教师兼任全国性或地方性研究会的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等。现已形成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
硬件设施
现设1个学院和6个教研室,分别为知识产权学院,法理与法史、宪法与行政法、民商法、刑法、经济法和国际法等6个教研室;另设2个校级研究中心,分别是上海大学港澳台法研究中心和上海大学ADR与仲裁研究院;并设有民商法研究中心、法社会学研究中心、东亚比较法研究中心、金融法研究中心等4个院级研究机构。
办学成绩
35年来,我院培养了法学专业的本科生、法学双学位本科生、专科生、研究生1万4千余人。他们中的许多人已成为国家法治建设中的中流砥柱,为国家法治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2007年上海市评选首届“十大东方大律师”,获此殊荣的10人中,4人是上海大学法学院的校友。
法学院教师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取得了丰硕的教学研究成果。近年来,出版了专著、教材100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国内权威期刊和CSSCI其他学术期刊,以及SSCI上发表学术论文千余篇,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百余项,获得科研经费两千多万元,获得省部级、厅局级科研奖励20多项。
就业流向
法院、检察院、海关、工商局、税务局、司法局、边检局等政府机关,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跨国公司、高新技术企业、大中型企业、律师事务所、专利和商标事务所或其他从事法律服务和管理的中介机构等
院系分别
(以上信息来自上海大学法学院)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以上信息来自上海大学法学院)
历任领导
(以上信息来自上大法学院)
发展目标
法学院根据上海大学的总体定位和整体战略目标,根据上海市和长江三角洲在新世纪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规划,根据学院的现状和可能发展条件,经多次研究讨论,提出以下发展目标:服务上海、面向全国,以民商法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知识产权管理为法学学科重点发展方向,以学科建设为主导,以研究生教育为中心,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着力打造好在“上大法学大讲堂”、《上大法学文库》、《上大法律评论》三个学术平台。2010年前完成学院由教学研究型向研究教学型的转化。到2020年,将上大法学院办成一个特色鲜明、门类齐全、全国知名,在上海具有重大影响的综合性大学的研究教学型法学院。2030年前跻身于国际知名法学院之林。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学院历史.上海大学法学院官网.2016-03-01
学院简介.上海大学法学院官网.2016-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