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政法学院上海纪录片学院
上海纪录片学院
上海政法学院上海纪录片学院创建于2017年,其前身是2014年成立的上海政法学院纪录片学院,是学校根据全球纪录片行业的需求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在国内高校率先设立的特色学院,旨在培养高水平、复合型的以纪录片为特长的影视创作人才。学院地处长三角地区的中心城市——上海,是我国第一所致力于培养纪录片编导、摄制、编辑、包装、发行和传播方面人才的专业纪录片学院。学院秉承创办“国际化、应用型”办学宗旨,胸怀国际视野,借鉴国际一流大学同类专业的办学思路和办学经验,为打造高水平复合型影视创作人才,设置了国际化、应用型、实务性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彰显了国际化、特色化和专业化的办学优势。
学院介绍
上海政法学院坚持“立足政法、服务上海、面向全国、放眼世界”,走特色发展、卓越发展和创新发展之路。2014年,教育部批准我校招收广播电视学专业本科生。2014年,上海政法学院成立了纪录片学院。2016年招收广播电视编导(艺术类)专业本科生。2017年年底,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将影视产业作为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着力点,焕发中国电影发祥地新活力,振兴上海影视产业,构建现代电影工业体系,推进全球影视创制中心建设。在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契机下,上海政法学院2017年正式发文,在原纪录片学院的基础上建设上海纪录片学院。2018年,在本科专业建设的基础上,我院正式设点建设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定位与目标
类型定位:国际化应用型特色学院
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基础,以研究生教育为龙头,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
学科专业定位:面向国家战略和区域需求,以纪录片专业发展为特色,以新闻传播学科为支持,创新发展学科专业体系,创建国内一流的纪录片专业。
办学目标定位:建设以纪录片为发展特色的国际化、应用型的纪录片学院学院。
学院将广泛吸收社会资源,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包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创新创业基地,国际化平台。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上海、服务全国、融入世界。
师资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11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博士8人;有2位硕士生导师、1位博士生导师。学院一贯重视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形成了多学科同步发展、优势学科特色鲜明的特点。2014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出版学术专著和专业教材15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有多项成果获省部级和市厅级奖项。
教职工17人,其中专任教师11人,实验教学及其他教辅人员4人,辅导员1人,其他行政人员1人。
专任教师数量为11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讲师5人,高级职称教师占50%;拥有博士学位的8人,硕士学位的2人,研究生学历教师占80%;在年龄分布上,31-40岁5人,占50%,41-50岁2人,占20%,51-60岁2人,占10%,60岁以上1人,占10%。所有教师均为外校学缘。实验教学及其他教辅人员4人,其中实验员2人,助理实验员2人,拥有硕士学位4人;其中21-30岁3人,31-40岁1人,均为校外学员。
学院外聘教师4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授法制电视专题片制作、纪录片摄像等课程,并指导学生作品拍摄,多次获奖。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学院坚持“双师制”的发展思路,在以本校专任教师为主要教学力量的同时,充分利用业界资源,通过外聘业界教师、选派优秀学生到业界学习的方式加强“双师制”建设。在此发展思路下,学生的视野得以开阔,实践能力得以提升,在国内外各种比赛中,多次获奖,“双师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学院现有的教师数量、结构与发展态势,能够满足教学要求。
专业设置
2014年以来,学院先后增设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导两个本科专业。
2014年,学院依据教育部公布的专业“广播电视学”招收本科学生,以“电视纪录片”方向作为特色增长点,成为第一批开设纪录片专业的本科院校,并保持了在这一专业的影响力和领先地位。2015年开始,广播电视学专业被纳入上海市“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试点基地序列,以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试点班的形式统招。2016年,增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下设纪录片方向和摄影摄像方向,以艺术类的形式进行招生。广播电视学则以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试点班的方式进行统招。在专业建设上,学院根据新闻传播学与艺术学学科特点,设置培养方案,突出各自学科特点。
广播电视学
在原有广播电视学科结构的基础上,针对媒介融合趋势下传媒事业的发展,调整学科结构,扩充知识体系,锻造国际化、应用型的广播电视学学科体系。培养目标定位为:适应全球化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人才的需求,培养具备国际视野,高水平、复合型、应用型的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
广播电视编导
依托本院广播电视学专业和实验实训基地已有的学科经验和学科优势,以培养纪录片人才为新突破,推动艺术学和新闻传播学的交叉创新,深入开展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科研和教改,探索与实践新媒体行业共进发展的产学研模式,实现“入主流、多实践、创特色、出人才”的专业建设特色。
同时,学院在培养方案制定方面,两个专业重点突出应用性,进一步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致力于加强专业在实践性和操作性的教学,强化学生应用动手能力的培养,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实施课程改革,增加创新训练;通过校企协同培养,形成“认知、培训、素质”相衔接的培养链,突出实践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资源
(一)教学经费与教学设施
学校遵循“整体科学规划、按需逐步投入”的原则,从专业发展和教学需要出发,持续加大教学经费资助力度,学院先后获得“央财支援地方高校建设项目”、“十二五内涵建设项目”、“教学规划经费”共7项,新增建设资金747.6万元。目前总计投入建设资金约1350万元,使用面积约678平方米,各类固定资产在册实验实训设备739件(套),总值约1080万元。中心共拥有包括最新6K摄影机在内的各类高清数字摄像机58台,学生和设备的配置比例已达4.2﹕1。
纪录片实验实训中心是纪录片专业教学实训和创作实践基地。中心由“电视演播中心”、“纪录片创作中心”、“纪录片非编实验室”、“纪录片看片室”、“新闻摄影实验室”、“数字录音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平台组成。
中心配备有4名专职实验员和1名兼职管理教师,年均承担本专业和相关专业实验实训课程20门以上,每周开放时间66小时。为更好地配合和支持专业教学实训和课外创作实践,中心自2017年起正式实行开放和值日制度。教学周内,每天开放12小时,周六开放6小时。同时,配备专业人员值班,负责实验室的安全运作和实践指导。
(二)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依托长三角的文化产业的资源发展,形成以重点建设专业发展为核心的专业群发展形态,构建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新专业体系。2014年,学院新增广播电视学专业,目前在校生合计146人,其中2014级38人,2015级34人,2016级32人,2017级42人。新增广播电视编导专业2016年开始招生,开设广播电视编导纪录片方向和广播电视编导摄影摄像方向。目前目前在校生合计97人,其中2016级48人,2017级49人。
图书资料
上海政法学院图书馆功能齐全、文献载体多样、专业人员结构合理、服务设施和手段较为先进的教学型图书馆。目前共有馆藏图书资料90余万册, 电子图书90万余册,中外文期刊1500余种,135种报纸,25种文献信息资源库。其中,传媒相关书目5万余册,共计2310种。总建筑面积15500平方米,全馆共有三层,可供阅览座位2200个,内设8个开放式阅览区域。在服务软件技术方面,国内高校首个全面引入3M RFID智能图书馆系统,实现了自助借阅、智能馆藏、24小时还书等服务功能的突破。
图书馆和阅览室的各项服务能充分满足我校师生需求,各阅览室开放时间保持周一至周日8:00-22:00;每周五下午闭馆整理,满足学生教学、科研等需求。
社会资源
合作办学、合作育人的措施与效果
目前,本专业已与台湾铭传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互派师生访学。与澳门科技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联合办学,推进学生实习、实训。拟进一步将其深化,通过学生互派、短训营等方式,进一步加强与港澳台地区传媒学界、业界的沟通。同时,进一步巩固与欧美知名传播学院的合作关系,通过联合培养等方式,建立学生海外学习、实习的制度。目前已初步与英国利兹大学金斯顿大学、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达成合作协议,开展师生交流。
学院大事
学院“揭牌仪式”(2018年6月24日)
6月24日上午,全国新闻传播学界、纪录片专家和学生代表两百余人在上海政法学院上合组织培训基地国际会议中心见证我国第一家以纪录片命名的学院诞生。刘晓红校长、刘刚副书记、胡继灵副校长为学院揭牌,刘晓红校长发表讲话。中央新闻记录电影集团副总裁赵捷,中国教育电视台总编辑胡正荣,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院长雷跃捷,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副书记俞振伟,上海市教育台常务副台长陆生,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频道副总监李涛等致辞祝贺。
刘晓红校长在致辞中表示,上海纪录片学院是学校顺应新时期我国新闻传媒行业的发展需求,聚集校内外优质的传媒教育资源,努力打造的一个旨在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和国际化传媒人才的特色学院,是我校探索办学机制、提升办学特色、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次重大举措。刘校长在致辞中对上海纪录片学院提出了相关要求与希望:第一、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上海城市文化建设的需求,构建现代化特色学院治理体系,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学科、智库和培训平台。第二、坚持“内涵式发展”道路,促进学院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发展方式的转变,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第三、学院成立后,建立与“应用型、专业化、国际化”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专业教学体系,形成一套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共进的人才培养机制。
上海纪录片学院负责人戴元光教授汇报了学院筹建情况,上海纪录片学院将重点打造三个基地一个平台:本部的教学与实验基地,已基本建成;与临港文化、品牌中国合作的创新创业基地,已经在建设中;创建一带一路的实训基地,已经开展实训;建设国际化平台:学院将在校领导的坚强领导下,以学科、专业发展中的问题为导向,建设一流的特色专业。
参考资料
教师风采.上海纪录片学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08 09:35
目录
概述
学院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