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学艺术奖作为上海文化艺术领域的综合性最高奖项,每5年都将举办一届评奖;旨在表彰和奖励为促进和繁荣上海文学艺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与作品;评奖范围涵盖文学、影视、戏剧(含戏曲、话剧、曲艺、杂技)、音乐舞蹈、美术(含绘画、书法、雕塑、摄影)等五大门类。奖项分为“上海文学艺术终身成就奖”“上海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两大类。
奖项设置
上海文学艺术奖在停办12年之后,将于2014年重启评选。记者2014年10月15日获悉,上海文学艺术奖作为上海文化艺术领域的综合性最高奖项,2014年举办第六届评奖活动,未来每5年都将举办一届评奖。
评选宗旨
上海文学艺术奖旨在表彰和奖励为促进和繁荣上海文学艺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与作品,最早设立于1991年。此前的五届评选中,巴金等12位艺术大师曾荣膺此奖。
评选要求
评选要求有三点:
一、思想素质好,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护党的文艺思想和方针政策;
二、文艺造诣深,在艺术专业上有独特的成就与表现,在业界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本人或其作品曾获得国内国际重要奖项;
三、社会认可度高,社会责任感强,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积极投身社会活动,服务公益事业,社会声誉好。
促进作用
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是上海面向未来发展的根本战略。“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因为拥有伟大的文化而留下品格和标志。表彰为自己城市创作了优秀文化艺术作品的艺术家,授予荣誉称号,是一座城市具有文化的最基本的特征。上海是一座有着优秀文化传统的城市,积淀深厚,名士雅集;上海又是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的大舞台,缤纷绚丽,群贤毕至,文学艺术家为上海这座城市镌刻了文化艺术的符号,锻造了城市的独特气质。海纳百川的上海城市精神筑巢引凤,荟萃了优秀的文学艺术人才。第五届“上海文学艺术奖”评选至今,作为“文化重镇”的上海,文艺创作硕果累累,人才队伍济济一堂,新一届文艺大家呼之欲出,需要一个标杆性的奖项为他们喝彩,为上海喝彩!此次启动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评选,既是展示上海文艺发展取得的新成绩,展现沪上文艺人才新风采,体现核心价值、文化主张,同时也是进一步激励优秀文艺人才再创佳绩,为上海文化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表彰作品
电影《
生死抉择》、新编京剧《贞观盛事》、小说《
长恨歌》、散文集《
文化苦旅》、大型舞剧《
金舞银饰》等一批重量级的文艺作品,都曾“收获”上海文学艺术奖的表彰。
奖项重启
重新启动评选之后,上海文学艺术奖的评奖范围涵盖文学、影视、戏剧(含戏曲、话剧、曲艺、杂技)、音乐舞蹈、美术(含绘画、书法、雕塑、摄影)等五大门类。奖项分为“上海文学艺术终身成就奖”“上海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两大类。
与此同时,上海文学艺术奖还推出“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欢迎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海内外优秀文艺家申报参评,符合条件的外籍人士亦可报名参选。
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的申报截止日期为2014年10月31日,并将于2014年12月上旬揭晓。
支持单位
评选活动由中共上海市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主办,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作家协会、上海报业集团、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网、解放日报社、文汇报社、新民晚报社承办,光明日报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艺术报社、文艺报社、中国文化报社、新华网作为支持单位。
获奖名单
杰出贡献奖
第一届
(1991年)
朱践耳(音乐)朱屺瞻(美术)蒋孔阳(文学)
杰出贡献奖提名:马科(戏剧)黄允(影视)
第二届
(1993年)
杰出贡献奖提名:黄允(影视)陈明正(戏剧)
第三届
(1995年)
柯灵(文学)
杰出贡献奖提名:沈柔坚(美术)舒巧(音舞)
黄蜀芹(影视)陈明正(戏剧)
第四届
(1998年)
巴金(文学)贺绿汀(音乐)
王元化(文学)谢晋(影视)
杰出贡献奖提名:杜宣(戏剧)
第五届
(2002年)
周小燕(音乐)
杰出贡献奖提名:贾植芳(文学)孙道临(影视)
尚长荣(戏剧)陈佩秋(美术)
第六届
(2014年)
终身成就奖:方增先、吕其明、陈佩秋、尚长荣、贺友直、草婴、
徐中玉、徐玉兰、
钱谷融、秦怡、舒巧、焦晃
杰出贡献奖:于本正、王安忆、陈少云、陆谷孙、李莉、周慧珺、施大畏、
赵丽宏、奚美娟、黄蜀芹、蔡正仁、廖昌永
第七届
(2019年)
终身成就奖:王文娟、何占豪、陈少云、周慧珺、黄宗英。
杰出贡献奖:辛丽丽、张静娴、陈燮阳、茅善玉、韩天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