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杨浦大学城入驻有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体育大学等知名高校,另有复旦附中、交大附中、
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上海理工大学附中等上海市名牌高中云集周边。
基本概况
根据规划,杨浦区参照外滩、
陆家嘴中央商务区的发展思路,将该大学城营造成上海的中央智力区(CID),并参照美国硅谷模式,推进校区、园区、社区联动,形成“城市的大学、大学的城市”发展理念。
作为上海乃至全国最重要的科技教育区域之一,杨浦集聚了17所高校、150余家科研院所、14万在校师生,有38位两院院士、500余名博士生导师、5000余名教授及副教授。
大学科技园区
国家大学科技园区——杨浦区部分
上海复旦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复旦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National Science Park of Fudan University)成立于2000年4月。同年9月,其运营主体
上海复旦科技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金1亿元。2001年,被科技部、教育部联合认定为首批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复旦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依托“校区”资源优势,构筑“园区”服务体系,融入“社区”经济建设,坚持孵化和催化两个中心,实施知识服务、资源整合、国际化三大战略,以社会化的运作模式开展源头创新服务,探索出一条具有复旦特色的大学科技园建设之路,成为学校、政府和企业三方联手,实践“三区联动”理念的重要基地,在释放知识带动力、提升区域发展能级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园区现有:邯郸路创业孵化基地、国泰路总部基地、国泰路国家数字媒体产业化基地、辉河路科技创新基地等若干个基地,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重点引进具有知识产权和一定税收效益的科技企业入驻。入驻企业400余家,50%以上是电子信息企业,生物医药企业占10%,环保企业约占10%。
复旦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依托复旦大学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层出不穷的科研成果,以创新的理念积极开展高新技术孵化和产业化工作,集聚和培育了一批如
上海复旦复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复旦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复旦天臣新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复旦规划设计研究院、
上海复旦水务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业界瞩目的企业,造就一批企业精英,探索一条具有复旦特色的大学科技园建设发展之路,成为国家级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科技成果孵化和辐射示范基地、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上海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Tongji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成立于2002年6月24日。
2003年,其运作主体
上海同济科技园有限公司成立,同年10月16日,被国家科技部、教育部批准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
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依托百年名校——
同济大学建立。同济大学是拥有理、工、医、文、法、经济和管理学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大学,拥有独特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丰硕的科研成果和强大的科技实力。科技园依托同济大学土木工程、机电与汽车等六大学科群的优势,先后建立了国康路创业基地、赤峰路孵化基地、邯郸路基地和苏州基地等,形成了产、学、研结合,有步骤、有重点发展的良好态势。
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作为国家大学优秀园区,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园区入驻企业达1000余家,研发机构8家。园区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打造出同济科技、同济环保、同济同捷、科投同济、芯豪微电子、燃料电池、同济启明星等一大批高科技骨干企业。
杨浦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是以同济大学知识外溢形成的产业及由此衍生的产业集群化的经济活动圈,集合了百年同济品牌,重点发展创意和设计产业,国际工程咨询服务业,新能源、新材料和环保科技产业三大集群,预计到2015年,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总产出能达到300亿元。
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在今后的征途中,仍将发挥同济优势,依靠当地政府,构建创新体制,同舟共济,定能共创科技园的美好未来,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上海电力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上海电力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National Science Park of Shanghai Universty of Electric Power)成立于2006年,在杨浦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战略推动与电力行业的大力支持下,园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9年2月被国家科技部、教育部认定为
上海电力学院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华东唯一一家电力概念的国家大学科技园。 园区在新能源、智能电网等领域的企业聚集和项目孵化,塑造了园区的鲜明电力行业特色和电力科技创新的领先地位。
作为运营和管理园区的
上海电力科技园股份有限公司由上海市电力公司、
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杨浦科技创业中心有限公司、杨浦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上海电力大学联合发起成立,其中电力概念拥有80%的股份。借此背景,园区紧密跟踪电厂、电网的技术、设备、管理、电力人才及日常运行的各种需求,紧紧围绕电力领域的产、学、研合作,高效推动园区企业科技成果及各种能力向电力行业转化和供应。
自成立以来,园区积极构筑产学研特色研发平台支持企业的产品研究、开发,构筑电力行业供需对接平台支持企业的市场交流、开拓,构筑电力产业前沿专业培训平台支持企业的技术升级、提高,构筑新能源特色投资平台支持企业的新能源项目孵化、发展。
在电力行业大力发展
智能电网与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产业建设的大背景下,
上海电力学院国家大学科技园紧紧围绕电力和能源特色,以现代电力服务业和新能源产业的覆盖面支持“特色学科群对电力链”战略;以电力行业需求与发展拉动高校学科发展,直接推动产学研合作;以校企联动的产学研合作成果推进电力不断向绿色和环保方向发展。
上海电力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以电力特色产学研合作为抓手,通过准确把握电力行业、能源领域高新技术需求,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式,推动大学学科和科研发展,培育孵化高新技术企业,汇聚创新型企业,在电力高校与电力行业特殊的亲缘关系作用下,使园区成为行业科技资源与需求对接学校科研体系的平台,成为科技成果向电力行业转化应用的桥梁,成为交融企业、研究机构、人才等资源开展产学研合作的绿洲。
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USST National Science Park)是由
上海理工大学、杨浦区人民政府和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投资组建。强强联手的战略投资者的合作,使科技园积聚了社会优质资源,具备了专业、人才、区域、政策等多方面的综合优势。
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按“一园多基地、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创办的。总部坐落于上海杨浦区翔殷路128号,位于黄浦江畔翔殷路隧道与中环线交界处,总占地面积50000平方米,科技产业用房建筑面积约45000平方米,是一个低容积率生态型的高科技园区。2009年4月,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先后成立了位于安徽省蚌埠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面积10万平方米的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蚌埠基地;位于上海市水丰路180号,总面积2500平方米的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延吉大学生创业家园。
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坚持依托上海理工大学强势学科,坚持“
先进制造业的科技引擎”这一总体定位,运用
上海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平台,深化产学研一体化战略,大力鼓励生产型服务业发展,致力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通过综合服务实现对企业、区域的增值体系,打造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品牌。
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自建园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发扬上海理工大学“信义勤爱,思学志远”的精神内涵,紧密依托大学学科优势,合作共赢谋发展。努力建设“先进制造业的行业技术转移平台”,致力于推动高校科技、人才、信息等资源与产业结合,不断加强科研品牌队伍建设,将先进实用技术向企业转移,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致力于推动产、学、研联合向纵深发展,建立包括苏州市等在内的技术转移工作站,辐射和服务于长三角。同时科技园在创业孵化、研发服务、项目拓展等方面创建特色,面向企业及产业链,构筑以科技为核心的综合服务提供商,拓展公共服务平台的综合服务效应。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将竭诚培育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扶持更多的创业者实现梦想,帮助更多的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和持续发展。
上海海洋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上海海洋科技园(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of Shanghai Fisheries)成立于2003年6月18日,原名为上海水产科技园,由
上海海洋大学(原
上海水产大学)、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杨浦区政府、上海水
产(集团)总公司等共同投资组建。园区的成立,对上海巩固在水产学科方面领先地位、进一步加大辐射长三角、服务全国水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海洋科技园地处军工路中环及崇明越江隧道沿线,周边云集大量科研院所,不仅有一批水产学科门类齐全、科研力量雄厚的教学科研单位,而且有一批国有水产骨干企业。教学科研单位包括上海海洋大学(原上海水产大学)、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水产技术推广站等,而水产骨干企业则包括上海远洋渔业公司、上海东海制药厂等。
上海海洋科技园按照“政府推动、市场导向、多元投资、企业运作”的模式,紧紧依托杨浦区科委、
上海海洋大学、东海所及
上海水产(集团)总公司等科技力量,致力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发展方向:一是水产高新企业的创业和孵化基地;二是水产高科技企业的研发基地;三是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的人才培训基地;四是水产信息交流中心。这个定位既有利于促进产学研的结合,又可加快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此外,园区还配备优良的服务环境和优惠的财税政策,建立了包括大学生创业基地、大学生实习基地、青年见习基地在内的一系列公共服务平台,同时,积极招商,吸引不少具有水产科技特色的优质企业入驻园区。
在越来越强调水产业科技含量的背景下,上海海洋科技园凭借具有水产特色的人才、技术和信息密集型的优势,有能力对水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上海财经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上海财经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National University Science Park of SHUFE)成立于2006年4月,由
上海财经大学、杨浦区政府、上海市科委联合创设的一所兼有科技园,又突出以财经服务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产业园,也是全国第一个以财经现代服务业为特色的国家大学科技园 。
建园以来,上海财经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立足上海财经大学优势学科, 整合最优的资源、配备最优人才梯队,已形成了从一般的财经现代服务业到投资咨询管理机构、高端金融服务机构以及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快速集聚,逐
步凸显出了其金融服务特色。园区集国内最具实力的财经智库,致力于财经、高科技企业孵化培育、金融服务业企业专业化发展及规模型、总部型企业集聚发展服务,打造上海乃至全国一流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平台,打造上海金融副中心。
上海财经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拥有五角场
万达商业广场、武东路上海财大学术交流中心两个基地,基地紧邻上海城市副中心杨浦五角场商圈,学术商务氛围浓厚,五星级标准酒店、甲级写字楼可提供高规格和规模型学术和商务会务服务。以上海财大科技园为主发起人成立的
上海杨浦科创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唯一一家以国家大学科技园为发起人的小贷公司,可直接对大学生、中小企业进行贷款,为中小企业服务,积极发挥园区的企业孵化功能,创造性地探索并实践“
硅谷银行”的“投资联动”模式,积极开创扶持无固定资产担保类科技企业融资的新模式和新渠道。
对于做好准备的创业者来说,在这片创业沃土上随时可以放飞梦想,对于各领域内具有国际和国内知名度、具有行业领导力量的企业,这里是蓄势待发的港湾。上海财经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愿与您一路同行,共同拥有,与梦共翔。
上海体育大学科技园
上海体育大学科技园(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成立于2009年,坐落于杨浦区恒仁路350号,占地面积5661平方米,建筑面积5300平方米,位处上海杨浦知识创新区内,毗邻五角场商业中心,紧靠上海体育大学教学区。
上海体育大学科技园作为我国首家体育产业科技园区,凭借上海区位优势,依托学院社会影响和科研、人才等资源,尤其是国家级健康实验室平台,聚集同类优势品牌企业,高起点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在提供入驻企业所需办公商务空间、协助办理相关手续、争取优惠政策、物业管理服务的同时,逐步完善新产品(技术)研发和转化、创意策划、咨询评估与推广等方面的功能。
上海体育大学科技园依托上海体育大学强势学科,着力建设健康新技术研发中心、创意中心、服务中心、新产品发布及推广中心、培训中心和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平台,为入驻企业提供共享服务空间、经营场地、政策指导、基金申请、技术鉴定、咨询策划、项目顾问、人才培训等多类创新创业服务,促进企业健康成长,持续推进园区又好又快发展。
集聚效应
杨浦大学城已产生加速发展的集聚效应。摊开杨浦区的区域版图,17所高校周边已诞生了10多个科技园区,一批以大学科技园为核心的科技产业园区初步勾勒出杨浦大学城“都市硅谷”的轮廓。
在该大学城17所高校的周围,特别是在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周边,以著名高校为核心的科技园区呈发散状布局。这里有复旦科技园和
同济科技园两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有上海市科委和杨浦区共同创建的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杨浦孵化基地,还有五角场
高新技术园区、复旦科技园国权分园、新材料科技园、水产科技园、大学生科技创业园、环保孵化器等,形成了“沿大学城产业群”。
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黄虹指出,杨浦区五角场地区本身就是发展历史悠久的老社区,土地成本和生产成本都不高,但基础设施却不差。随着杨浦大学城的建立,当地诞生了服务于大学城和周边企业的知识型创意中心,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空间支撑。
位于邯郸路、国定路之间的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杨浦孵化基地,以其低廉的租金吸引了数百家新办企业落户,其中有一半企业由复旦大学师生创建。同济大学旁有一条僻静的赤峰路,只有800米长,却云集着500多家与建筑设计有关的企业。在这条“同济现代建筑设计街”上,从老板到打工者几乎全都与同济大学有关。在杨浦大学城科技园区,如果大学生打算创办科技企业的话,连注册资本也能申请专项贷款。
与国内许多大学城不同的是,杨浦大学城的建设并不仅仅带动了住宅市场的热度,更催生了一大批商业地产项目的兴起,大批智力创新企业和智力创业者竞相涌入,且对商务办公楼的需求量明显增加。2005年前后,以瑞安集团、宝钢集团、上海实业、上海城投、大连万达等为代表的地产企业率先“圈地”,带动了五角场城市副中心的快速崛起。
大张江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以政府主导构建的杨浦大学城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给上海带来的实际收益仅限于教育资源和产业园区的聚集,而产学研一体化的扩散外溢效应并不明显。”一位上海产业经济学专家指出,由于上海市将自主创新产业的重点放在了浦东
张江高科技园区,这与杨浦区计划以大学城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定位产生了冲突。
2011年1月19日,科技部、
上海市人民政府获得国务院批复,同意支持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上海宣布举全市之力推进张江的建设,开展自主创新人才特区建设试点、股权激励和科技成果转化奖励试点、财税政策改革试点等,推广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改革。“一个区级的科技园和国家级的科技园相比,在金融、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具有可比性。”付琦指出,杨浦大学城知识创新区的发展背景明显弱于张江高新区。
对此,杨浦区区长金兴明曾指出,作为上海的知识特区,杨浦具有成为中国“硅谷”的潜质。“硅谷”的成功离不开“容忍失败、鼓励创新”的氛围,以及高校资源和优秀人才,而这些都是杨浦知识创新区所特有的。
如今,在上海市政府的规划中,杨浦的知识创新基地已成为“大张江”建设中的一部分,并被命名为张江高新区杨浦分园。但大学和科研院所当中的研究成果能够真正转化成生产力的尚不足5% ,即大量的科研成果都在“睡大觉”。如何把这些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又成为了一道新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