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0年
沪江大学成立的格致部,百年来学院几经更迭,从沪江大学格致部、理学院到
上海机械学院基础教学部,到2002年上海理工大学再次成立理学院。2005年6月因接受
田家炳先生巨额资助,为褒扬其善举而更名为“上海理工大学田家炳理学院”(简称“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
学校简介
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0年
沪江大学成立的格致部,百年来学院几经更迭,从沪江大学格致部、理学院到
上海机械学院基础教学部,到2002年上海理工大学再次成立理学院。2005年6月因接受田家炳先生巨额资助,为褒扬其善举而更名为“
上海理工大学田家炳理学院”(简称“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
学院现设有3个系3个研究所: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
应用数学研究所、应用物理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以及理科实验中心(包括大学物理实验中心、专业物理实验室、数学实验室、化学实验室);拥有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数学、物理学、化学、统计学,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应用数学、基础数学、
运筹学与控制论、
凝聚态物理、光学、理论物理、绿色化学过程与资源综合利用,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化学工程;拥有1个自设二级学科博士点:光电子物理与器件,以及
数学与应用数学、
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3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111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31人,博士生、硕士生指导教师4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0余人;有硕士研究生244人,本科生549人。
学院任务
理学院承担着两大任务:一是完成好全校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教学任务,为全校的人才培养提供支撑;二是发展理学,为上理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理工大学做出贡献。围绕这两大任务,我院广大教职工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开展了积极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教学方面
学院始终坚持教学的中心地位,坚持育人优先、质量优先的原则。为在大众化教育形势下稳步提高基础课的教学质量,学院制订并认真贯彻了《理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教学工作规范,制订了《理学院教学优秀奖评选标准及办法》,鼓励教师在教书育人工作中做出成绩;积极开展了大众化教育形势下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研究和实践,注重因材施教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高等数学”(2010年)、“大学物理”(2011年)、“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012年)、“线性代数”(2015年)课程先后被评为上海高校市级精品课程。 近年来,我院教师教材建设成果显著。出版教材和教辅书5部,其中“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科学出版社)和“大学物理实验”(
机械工业出版社)两部教材于2011年分别获上海市优秀教材二等奖(2012年)。
2013年,我院在教学成果奖评选中成绩突出:张卫国等同志的“工科数学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获校特等奖,该项目还获得了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顾铮先等同志的“低年级大学生物理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实践”和刘锡平等同志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分别获校一等奖 。我院三个本科专业(数学与应用、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招生质量逐年提高,学院成立以来,已有444名本科毕业毕业,2010年起就以“一本”招生,2007年以来,已毕业本科生758名。近年来着力推进学生实习基地建设和实验室建设,教学情况良好,毕业生就业率达95%。
2011年以来,每年都有本科生免试录取到著名大学和中科院研究所攻读研究生(直博)。表明我们所培养的学生质量得到国内顶级大学的认可。
学院荣誉
学院教师多次荣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和市优秀教材奖,指导学生参加理科学科竞赛活动获得多项国家级和上海市级奖项。指导我校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暨上海市大学生数学竞赛,连续多年取得好成绩:每年都获上海市一等奖且派代表参加全国决赛。尤其是第一届(2010年)和第四届(2013年):第一届竞赛获全国一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获上海赛区一等奖四项、二等奖七项、三等奖九项,一等奖获奖人数仅次于同济大学,高于其他沪上名校。第四届(2013年)我院化学系学生彭志兴荣获全国竞赛一等奖,而且成绩位于全国赛的第10名。
2014年,指导我校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取得了自1995年以来的最佳成绩,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上海市级奖8项;指导我校学生参加全国第六届大学生数学竞赛,有2名同学获得(非数学类)一等奖2项,有1名同学获得上海市最高分;指导我校研究生参加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国家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24项、三等奖33项。
2011年至2014年,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荣获全国一等奖3项、二等奖11项;组织研究生参加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荣获全国一等奖6项、二等奖42项、三等奖64项。2011年至2014年我们连续四年荣获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优秀组织奖”, 2012年我们还荣获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上海赛区优秀组织奖。
实验室建设方面,近年来,我们完成了700多万对大学物理实验中心和近代物理实验室的建设项目;完成了400多万对专业物理实验室的建设项目,实施了“近代物理实验室建设项目”(2005.5-2007.10,经费170万)和中央与地方共建项目“上海理工大学物理实验室建设项目”(2007.5-2009.3,经费180万)。建设后的大学物理实验中心,不仅面积增加了近五成,而且其它硬件设施也得到了明显改善,使该实验中心的显示度得到显著增强。近代物理实验室可开设燃料电池、传感器、光速测定等10个系列实验;专业物理实验室可开设液晶、LED、OLED、光波导、太阳能光伏电池等14个系列实验。
2012年,“应用物理学专业实验室建设” 项目(一期)100万已获批。自2010年以来学校向化学系投入了近千万元建设化学实验室。化学实验室拥有理科实验中心的3层楼面,总面积近2000平方米,有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和若干仪器实验室,并配备有大型专业仪器设备 ,既能满足教学实验之需,又能开展一定科学研究,功能较为齐全,并有较好的显示度。投资60万元建设的
数学建模实验室和投资40万元建设的数学实验室分别于2010年和2011年投入使用,已成为大学生和研究生开展数学建模培训和竞赛、锻炼创新能力的基地,也是我院数学专业有关课程的授课教室和课内实习基地。
学院建设
理学院科研经历了几乎为无,发展到有,并在近年取得显著成绩的历程。近年来,我院承担了20多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30多项省部级项目,且发表了大量高质量论文,在数学、物理和化学的某些领域达到学科前沿水平。2011年至2014年,理学院SCI检索论文234篇,其中一区37篇,二区43篇,论文质量有明显提高。
2011年至2014年,理学院成功申请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7项;主持或参加科研项目40多项,科研总经费400多万元。
2012年,我院申报成功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名列全校各单位申报成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第二。
2013年申请到
国家自然基金4项。2014年成功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再次名列全校第二。
时至2015年8月,成功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 2006年以来,理学院对学校科研的贡献显著。
2006-2011年间,我院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由
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收录论文达到全校SCI收录论文总数的40%左右,2011年我院SCI论文占全校SCI收录论文总数的48.2%。
从2010年以来,理学院发表A、B类论文数的平均增长率为10.93%,其中发表SCI收录论文数的平均增长率为17.33%。
我院拥有数学、物理学、统计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应用数学、基础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凝聚态物理、光学、理论物理、绿色化学过程与资源综合利用,1个自设二级学科博士点:光电子物理与器件。应用数学和凝聚态物理是2001年获得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基础数学和光学是2005年申报成功。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物理一级学科硕士点是2010年申报成功的,统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是2011年我院与管理学院联合申报成功的。为了发展化学学科,2011年我们还抓住有目录外自设二级学科学位点的机会,在环境科学一级学科目录外自设了“绿色化学过程与资源综合利用”二级学科硕士点,该硕士点已得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批准,并已于2014年开始招生。“光电子物理与器件”二级学科博士点已于2014年开始招生。理学院成立以来,已有403名硕士研究生毕业,就业率100%,毕业生中有部分学生读博深造,还有部分学生在国内外高校和研究部门工作。研究生培养质量好,逐步得到我校广大师生的认可和赞扬。 近年来,应届毕业生人均发表高质量论文数名列前茅(多次名列全校第一),应届研究生校级优秀学位论文评选我院名列第一,2015年上海市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评选我院获得突出成绩,有2篇论文被评为上海市级优秀
硕士学位论文(全校共有4篇)。我院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得到所在工作单位的肯定和赞扬,逐步崭露头角,已有多名研究生在工作单位成长为高级的技术骨干或领导干部。如2003级应用数学研究生杨刘(现为合肥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入选安徽省高校省级教坛新秀、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 ),2002级凝聚态物理专业张飞武(现为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中科院“百人计划”研究员)。
近年来,理学院大力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和接收师资60多人,其中正高5人,博士60多人。随着我院师资队伍的引进、培养、成长,我院师资结构趋于合理;学院的教研科研氛围逐步增强,从长远的角度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为办好三个理学专业和学科建设的发展打下了必要的基础。为较快的提升我院教师队伍的实力,扩大我校相关学科在上海滩上的影响,2009年学院聘请了著名数学家侯振挺教授、中科院常谦顺研究员为我院兼职教授,2010年又聘请
上海材料研究所鄢国强教授为我院兼职教授,2012年聘请袁小平任我院兼职教授。我院党政大力倡导了“以学生为本”,崇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师德师风建设,受到了全校师生的肯定。在岗教师中,有1位上海市先进工作者(张卫国),2位上海市教学名师(张卫国、顾铮先),1位上海市领军人才(张淑平)1位上海市育才奖获得者(贾高),1位校级教学名师(刘锡平)。有10多人次被评为学生心目中好老师:顾铮先、严非男、贾梅、刘锡平、田振然等。
在校党委和校行政的领导下,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理学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规划所确定的各项任务。理学院由一个单纯承担教学任务的基础教学部转变成了一个充满希望、并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教学科研型学院,已成为学校创百强大业的重要力量。
专业介绍
数学与应用数学
本专业培养有良好的数学修养、掌握数学科学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具有运用数学知识与计算机技术解决有关金融、投资等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在科技、教育等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或在经济、金融、保险等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应用人才。
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2人,他们教学经验丰富,学术科研活跃,取得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和教学奖,主持10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项目。
应用物理学
本专业主要培养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实验技能,受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以及工程技术的初步训练(主要包括材料制备及材料应用研究方面的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适应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并能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应用化学
化学作为一门核心、实用、创造性科学,已经为人类认识物质世界和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应用化学专业重在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应用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相关领域,包括化工、材料、医药、环境、能源、轻工等行业。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需要、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掌握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受到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科技管理初步训练的应用化学专门人才。
本专业含材料化学和精细化工两个培养方向,学生在高年级根据本人志愿进行选择。本专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学生今后就业和自身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