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矢状窦沟
解剖学术语
上矢状窦沟位于大脑镰上缘和颅顶内板正中线,内有上矢状窦
解剖结构
1、颅顶内面:
颅顶内面与脑膜直接相贴,骨面上有与脑回、血管及蛛网膜颗粒相对应的压迹。新生儿的较平滑,成人脑回的压迹呈指痕状。正中线上有矢状沟,是上矢状窦的压迹。矢状沟两侧有许多由蛛网膜颗粒形成的小凹陷,生后7~8个月开始出现,老年人更明显。
2、上矢状窦:
上矢状窦位于大脑镰上缘和颅顶内板正中线的矢状窦沟内。起自盲孔向后到枕内粗隆,后端扩大形成窦汇,多与右侧横窦相续,亦借细支与左侧横窦相通。少数与之相反。上矢状窦两旁有些扩大部分,称为静脉陷窝或血湖,一般每侧有三个,顶部者最大,枕部者次之,额部者最小,有许多蛛网膜粒突入陷窝。上矢状窦全程接收10~15条大脑上静脉,沿中央前沟走行的上吻合静脉和沿中央沟走行的中央沟静脉最大。此窦的中1/3损伤或闭塞时可引起截瘫、三肢瘫或四肢瘫,甚至引起死亡。
在外伤中,常因骨折的碎骨片或者外来异物致上矢状窦损伤,而上矢状窦的中或者后1/3损伤不能结扎,而应行修补术。
3、颅底内面观:
颅底内面的形态与脑的额叶、颞叶及小脑底面相对应,因而形成高低不等的前、中、后三级阶梯样的三个颅窝。
颅前窝最高,由额骨眶板、筛骨筛板以及蝶骨体的前分和小翼上面组成,并以小翼后缘和交叉沟前缘同颅中窝分界。前窝容纳脑额叶。窝底中分前部与鼻腔分隔,后部与蝶窦隔开,两侧分构成眶的顶。在正中线上,自前至后依次为额嵴、盲孔、鸡冠。筛板正中线两侧有筛孔,下通鼻腔,为嗅神经(Ⅰ)根丝所通过。颅前窝底的骨板甚薄易遭骨折。蝶骨小翼的游离后缘正对大脑外侧沟,并有蝶顶窦沟,小翼内侧端向后突出成为前床突。
4、颅骨:
颅骨为组成脑颅腔的骨骼,由额骨、枕骨、蝶骨、筛骨和成对的顶骨、颞骨相互连接而成。颅骨以枕外粗隆、上项线、乳突根部、颞下线、眶上缘之间的连线分成颅盖和颅底两部分。颅盖是膜化骨,颅底是软骨化骨。
颅骨内骨板有骨膜被覆,为硬脑膜外层。内骨膜在颅盖部分与内骨板结合不紧密而在颅底时结合紧密,因此外伤引起颅骨骨折时在颅盖部分多出现硬膜外血肿,而在颅底多为硬脑膜撕裂而产生脑脊液漏。
颅盖骨由内、外骨板和两者间的骨松质(板障)构成,具有一定弹力,因此在遭受打击时,可以损伤其深面的脑而不发生骨折。由较厚肌保护的颅骨与其他部分相比较薄。
颅盖外面外骨板可见锯齿状骨缝,其中冠状缝把额骨与两顶骨分开,矢状缝在正中线上分开两侧的顶骨,人字缝将枕骨与顶骨、颞骨分开,鳞状缝将颞鳞与顶骨、蝶骨大翼分开。约有8%的人,在正中线上两额骨之间有一额缝,其他人约在5岁时此缝即愈合。偶尔在顶骨与枕骨之间有一分离的骨化小区称缝间骨,这有可能引起放射线学上的误诊。
颅盖内面由于颅内组织压迫而凹凸不平,在正中线有矢状窦沟,在两侧有树枝状的脑膜中动、静脉压迹。
颅盖骨板障是成人骨髂中始终保持红骨髓的地方之一。在板障中有树状或网状的血管分支,即板障静脉,其壁由海绵骨质构成并衬以内皮,管径不能缩小,所以外伤或手术时出血严重,需用特殊止血法。颅盖骨板障共有额、枕、颞前和颞后4对板障静脉,之间有分支吻合成网。颅盖骨内尚有导静脉(即导血管),是穿过颅骨直接连接颅内各静脉窦与颅外静脉的静脉,其中也有与大脑表面浅静脉相连。导静脉也可以起自板障静脉而与颅外静脉相连。导静脉内无瓣膜。
应用解剖
上矢状窦位于大脑镰上缘和颅顶内板正中线的矢状窦沟内。起自盲孔向后到枕内粗隆,后端扩大形成窦汇,多与右侧横窦相续,亦借细支与左侧横窦相通。少数与之相反。上矢状窦两旁有些扩大部分,称为静脉陷窝或血湖,一般每侧有三个,顶部者最大,枕部者次之,额部者最小,有许多蛛网膜粒突入陷窝。上矢状窦全程接收10~15条大脑上静脉,沿中央前沟走行的上吻合静脉和沿中央沟走行的中央沟静脉最大。此窦的中1/3损伤或闭塞时可引起截瘫、三肢瘫或四肢瘫,甚至引起死亡。
在外伤中,常因骨折的碎骨片或者外来异物致上矢状窦损伤,而上矢状窦的中或者后1/3损伤不能结扎,而应行修补术。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3 15:17
目录
概述
解剖结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