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关东
清代民国期间流向东北的移民
下关东是清代,民国期间流向东北的移民。清代初期,中国的东北地区人口一直不多,且绝大部分集中今辽宁境内。清军入关后,东北人口大减,极有予以充实的必要。于是在顺治14年(公元1657)颁布了《辽东招民开垦例》,鼓励移民垦殖。此外,还把东北作为流放犯人的场所。不久,康熙皇帝认为东北是祖居龙兴“圣地”,为保障参山珠河之利,即于康熙7年(公元1668)下令“辽东招民授官永著停止”,把东北列为禁区,禁止汉人前往开垦,但流放犯人却一直没有停止,这些“流人”对东北广大处女地的开发起了先驱的作用。
嘉庆8年(公元1803)前后,黄河下游广大地区连年遭灾,成千上万的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源源流入东北。嘉庆17年(公元1812)全区人口达到170万人以上。30年后,又突破300万大关。随着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咸丰10年(公元1860)清廷在东北局部开禁,光绪23年(公元1897)则全部开禁。从此“下关东”的关内农民越来越多,1897年,全区人口已在700万以上,1911年又猛增至1840万人。民国建立后,“下关东”的人流仍然源源不断,估计1931年“九一八”以前年平均移入50万人左右,东北地区总人口至1933年达2910万人。此后移入人口数量较少。到解放前夕,全区人口已达4000万人以上。在中国两千年的人口迁移史中,清末民初对东北的移民,强度最大,效果最佳,无论对中国人口地理还是中国经济地理,均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26 20:30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