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坝乡
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辖乡
下坝乡,隶属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位于武平县西南端,面积92.61平方千米,户籍人口7086人(2018年),辖9个行政村(2019年10月),358国道途经境内,距武平县城26千米,毗邻广东省平远县蕉岭县,是典型的边界乡,是商贸重镇、历史文化古镇。
历史沿革
宋时,属和平里。
明代,属丰顺平里。
民国,设下坝区。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与现中赤乡合并设第三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第三区并入第一区,设下坝乡。
新中国建国后,先后划为第四区,下坝区、下坝乡、红专公社、下坝公社。
1984年10月,撤清下坝公社,复设下坝乡。
行政区划
截至2019年10月,下坝乡下辖9个行政村:下坝村、贵扬村、福兴村、露冕村、大田村、大成村、石营村园丰村、美溪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下坝乡位于武平县西南端,东与中赤镇接壤,西南与广东省平远县差干镇上举镇泗水镇和蕉岭县广福镇为邻,西北与民主乡中山镇相连,面积92.61平方千米。
地形
下坝乡境内呈西北高东南低丘陵缓坡状,平均海拔180米,是武平县海拔最低的乡镇。
气候
下坝乡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其特点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无霜期长,春季雨水较多,夏季阳光充足,秋季温暖凉爽,冬季寒冷适中,年平均气温19.5℃,年平均降雨量1643.8毫米。
水文
下坝乡境内有中山河、民主河穿乡而过,河岸线总长达28千米。下坝乡境内的松溪河注入湍溪,这几条河流在下坝境内交汇,最后合成韩江。
自然资源
下坝乡有耕地面积5820亩,林地面积12万亩,其中天然阔叶林6.2万亩。
下坝乡已开发水力资源2.5万千瓦,仍可供开发水力资源1.2万千瓦,木材蓄积量25万立方米。境内有大中型电站8座,装机容量达3万千瓦/小时。
人口
2017年,下坝乡常住人口3261人。
2018年,下坝乡户籍人口7086人。
经济
综述
2014年,下坝乡实现农业总产值1.3亿元,增长4%;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8885万元,增长14%;财政收入108万元,增长4.8%;农民人均纯收入9387元,增长13.5 %。
第一产业
下坝乡着重围绕特色农业产业,着力打造“仙草之乡”。2014年,下坝乡共种植仙草4000亩,成立的仙草合作社达3个。邱福平等仙草种植大户,带动闽粤赣三省边界地区农户种植约5万亩,产值达3亿元以上。下坝乡已成为周边省市的仙草集散中心,仙草之乡。
下坝乡灵芝产业在稳定扩大传统灵芝种植规模的基础上,引进新技术,开发加工灵芝孢子粉、灵芝茶,培育灵芝盆景,提高产品附加值。2014年,下坝乡种植灵芝约20万袋,嫁接灵芝盆景2000盆。
2016年,下坝乡共种植仙草4000亩、溪黄200亩、烤烟600亩、灵芝20万袋,产值达1790万元。
第二产业
2018年,下坝乡有工业企业9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家。
第三产业
下坝乡深入挖掘客家商贸古镇、露冕归庆庵、下坝天后宫等宗教历史文化,完善相应的旅游道路,打造环山环水—游山玩水—生态休闲—旅游渡假的“两日一夜”的短程休闲旅游胜地。以广东平远五子名山为平台,共建两省“两日一夜”的黄金旅游线,把下坝乡狮子山打造成为广东五子名山的姊妹山,把下坝乡石营、大成、大田、福兴、石黄峰等人工库区、天然湖泊打造成为水上乐园、山水人家、生态农家。
2018年,下坝乡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家。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文化事业
下坝乡农村文化稳定发展,成功举办了第六届武西南片区农民文化体育节,参与了2014年清新福建·海峡客家旅游欢乐节暨第四届海峡两岸定光文化节,给有条件的村配备广场舞室外音响设备,成立乡农民健身广场舞蹈队,参加武平县第三届农民健身广场舞比赛并荣获三等奖。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下坝乡地处闽粤赣三省边界的通衢之地,明清时期即为武平的西南大门和水陆码头,有358国道(原省道205线)贯穿境内。
风景名胜
狮子山风景区
狮子山风景区,与广东名胜景区五子山毗邻,是典型的丹霞地貌,被誉为是“放大的山石盆景,缩小的人间仙境”。
商贸古镇下坝墟
“商贸古镇”下坝墟,从宋元始就是武平承接内陆腹地和面向广东珠三角地区的进出口岸和货物集散地。大革命时期,朱德、陈毅、刘永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那里战斗过,早年边界之都完整的城市功能吸纳了众多文化,历史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仍保存有炮楼5座,文祠塔、天后宫等众多文化遗产。
丘氏家庙
丘氏家庙有“文官下桥、武官下马”之说,建于宋朝早起,有近千年的历史。
大夫弟
大夫弟有“九厅十八井,穿心走马楼”之说,据县志记载,光清代就出有举人4名,有120斤、80斤青龙偃月关刀各一把。
参考资料
武平县下坝乡商会成立.福建省龙岩市工商业联合会 福建省龙岩市总商会.2017-07-24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18 18:44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地理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