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的十年――经济金融改革寻踪
1997年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不凡的十年――经济金融改革寻踪》是著名财经传媒人施明慎所著图书,于1997年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
图书简介
《不凡的十年――经济金融改革寻踪》是中国金融出版社于1997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著名财经传媒人施明慎。时任人民日报社社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邵华泽为该书封面题词,时任人民日报社总编辑范敬宜为该书作序。
图书序言
《不凡的十年――经济金融改革寻踪》序
作者:范敬宜
人们常用“十年磨一剑”来形容成就一项事业的不易。而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能以十年为期磨成一“剑”,尤其不易。这是由新闻工作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在新闻工作中,从事经济报道而能做出突出成就者,更为不易。至于在经济报道中专攻金融报道而能卓然成家者,则应在“更”字前面再加一个“更”字。这是因为金融报道的专业性更强,政策性更强,而可读性更弱,一般新闻工作者都把它视为最难啃的“硬骨头”。在新闻队伍里,能够坚持十几年啃这块“硬骨头”,而且确实“啃”出成果来的,鲜矣。
正因为如此,当我读完施明慎同志这本《不凡的十年――经济金融改革寻踪》时,真的被震撼了。我很难想象,一位年轻的女记者,在从事新闻工作的十年中,一直锲而不舍地在这样一条艰难的道路上跋涉,曾经为之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
三年多前,我从《经济日报》调到《人民日报》工作,有人告诉我,在金融报道方面,施明慎是一个“真正的内行”。当时,我有点疑惑,因为新闻工作者对人的评价往往失之夸饰。后来,在各种会议上,我听到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人民银行的领导和专家也如是说,并且认为,施明慎的金融报道“不但不说外行话,而且对内行人也有启发”,特别是朱镕基总理也多次表扬她关于金融、外汇改革的报道,我就不得不对这位年轻人刮目相看了。——我知道,专家的眼光是挑剔的、赞扬是悭吝的,尤其对新闻记者。于是,我开始注视施明慎在新闻工作道路上的踪迹,直到去年夏天人民日报社专门为她举办新闻作品研讨会,终于基本完成了对她品格、学识、才能、精神的认识。
多少年来,我一直提倡培养造就一批“研究型”的记者。因为几十年来,我听够了社会上对经济报道“外行看不懂,内行不屑看”的指责。但是这又是严酷的现实。新闻记者的长处是敏感,而不足则是肤浅。当今之世,能够潜心研究某一领域(特别是经济领域)重大问题的记者,实在是太少了。尤其是改革开放、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能够对新形势下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提出经过深思熟虑的真知灼见来的,恐怕寥寥可数。我想,这么说决不是“打击一大片”。究其根本原因,是研究需要付得起代价,需要陈景润式的科学家精神——外不慕纷华,内耐得寂寞。而在社会心态普遍浮躁、趋时的状况下,要做到这一点,是何等不易!施明慎之所以能够在十年内取得这样的成就,无非是她不畏艰险、不畏讥诮、不畏冷落,一直在走她认为应该走、也乐于走的路。
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十年光阴,很容易蹉跎。从自恃“来日方长”,到嗟叹“去日苦多”,其间并没有一条明显的分界线。问题就看时间的主人如何把握了。施明慎新闻生涯的前十年是不凡的,后十年、二十年呢?人们抱着更大的期望在注视着。
图书评价
中国建设银行总行何小平1997年9月11日以《十年磨一剑》为题在《建设银行报》上撰文,对《不凡的十年——经济金融改革寻踪》一书进行了评价。该文评价道:
施明慎在经济、金融领域被称为“真正的内行”,赢得了“不但不说外行话,而且对内行人也有所启发”的良好口碑。《不凡的十年——经济金融改革寻踪》不仅对经济金融改革10年间的风雨历程予以回顾,且作者作为一名“学者型”记者的功底也可见一斑。
该书共收录作者于1986年至1996年十年中从事经济报道的作品百余篇。就体裁而言,有访谈、综述、通讯、评论,行文流畅通俗,朴素自然,娴熟的写作技巧和扎实的经济知识珠联璧合,相辅相成;就内容而言,涉及金融、保险、税务、法律、证券、物价等经济领域的方方面面,将色彩各异的万千经济气象呈现在读者面前。其中不乏像《搞活大中型企业的突破口》、《保险:千家万户的选择》、《发展壮大商业银行》、《香港金融业:明天会怎样》等曾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和受到中央领导同志表扬的优秀篇章。
细细品味施明慎的文字,的确没有那种身处局外的感觉,与其说你在读,不如说她在与你交谈,谈话的开头往往是身边一件细微琐碎的小事。从“北京人声声抱怨无啤酒喝”到那篇生产、消费不平衡造成的《啤酒问题》;从“邻居沈家5000元买股票如何赚到了10万元”到那篇冷静分析投资股票市场的《做理智的投资者》……她的娓娓道述有如涓涓细流,轻缓亲切,随着剖析问题的深入、河面的拓宽,融为惊涛拍案的经济汪洋中的一粟,令人感到豁然开朗,心胸释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文章一改往日堆积经济、金融术语的呆板面孔,遣词造句活泼生动,又为该书增色不少。在论述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的金融改革中,作者将附属于财政的银行比喻为“出纳员”,把吃大锅饭的银行比喻为吸不了水、也挤不出水的“破抹布”,而将我们需要的银行比喻为“海绵体”,是能吸收水分的,用的时候挤出来,有一种伸缩、调节作用。生动鲜活的比喻将其中的道理刻画得入木三分,惟妙惟肖,留住了洗尽铅华的一份贴切与逼真。
施明慎的文章是大气的,这种大气首先是其娴熟的业务知识,给了她采访中驾轻就熟的一分坦然。其次是背负着国家经济、政府决策的大背景,在攫取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时站在了高瞻远瞩、统摄全局的宏观角度,将手中的笔对准整个经济市场、金融行业,而并不是某个大银行、大企业,更不是报喜不报忧,始终给予客观、公证的报道,而且政策把握得非常好。在《金融问题思考(上)——当好银行的银行》一文中,她敢于对中央银行存在的职能模糊、宏观调控乏力、所处地位不明、杠杆作用错位等现象予以层层剥露,毫不留情地点到痛处,一针见血。这样的文章言出必实,掷地有声,自然应和不断。
作者简介
施明慎,人民日报经济部副主任,高级编辑、记者。中国最具影响力财经传媒人之一,首届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曾获得多位中央领导同志多次表扬。她是新闻界为数不多的学者型、专家型记者,在新闻界享有较高声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对施明慎的金融报道有着高度评价,认为她是“真正的内行”,“不但不说外行话,而且对内行人也有启发”。特别是朱镕基同志也多次表扬她关于金融、外汇改革的报道。人民日报社曾专门为她举办作品研讨会,并在《人民日报》华东版上为她开设专栏。她曾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中直机关优秀党员、人民日报优秀党员、人民日报先进工作者、人民日报优秀妇女,并数次获得中国新闻奖等荣誉。著有《不凡的十年――经济金融改革寻踪》等。
图书目录
1986年10月—1989年10月
租赁带来了活力——北京市商业饮食服务业租赁经营调查之一
承租人的苦恼——北京市商业饮食服务业租赁经营调查之二
别给企业添乱——北京市商业饮食服务业租赁经营调查之三
老有所养的新途径——江苏保险事业采访札记之一
管好用活保险基金——江苏保险事业采访札记之二
既要保险又要防灾——江苏保险事业采访札记之三
啤酒问题
艰难的历程——对于金融改革面临问题的思索
蔬菜生产——难在哪里?出路何在?
初萌的金融意识——武汉国库券上市转让第一天
微笑服务在“南方”——广州南方大厦百货商店见闻
农村保险业面临干扰
沉重的步履——鄂湘粤农村保险调查
给银行以贷款自主权
交易活动需尽快建立新秩序——访国家体改委副主任高尚全
风雨沧桑四十年——访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总经理秦道夫
1990年1月—1991年9月
走向成熟——广东涉外保险采访札记
巨额贷款阻滞在哪里?
走出疲软的阴影——广州南方大厦百货商店促销活动采访散记
支持“短、平、快”——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帮企业脱困境
“铁榔头”效应——工商银行江西省分行帮企业解决产成品资金占压纪实
让生活更美好——记蓬勃发展的福建人身保险事业
治治无理拖欠
削价的魅力——北京市削价商品展销会见闻
为何只贷了一个零头?
为什么“三角债”前清后欠,越欠越多?——访国务院清理“三角债”领导小组副组长周正庆(一)
搞活大中型企业的突破口——访国务院清理“三角债”领导小组副组长周正庆(二)
从清理固定资产投资缺口入手——访国务院清理“三角债”领导小组副组长周正庆(三)
减少产成品资金占用——访国务院清理“三角债”领导小组副组长周正庆(四)
让无理拖欠者占不到便宜——访国务院清理“三角债”领导小组副组长周正庆(五)
努力做好认付还款工作
东北清理“三角债”获重要成果
东北三省清欠再传捷报
保险:千家万户的选择
痛定思痛防新欠
1992年2月—1993年11月
历经沧桑话发展——访中国银行行长王德衍
把旅游作为大产业来办
“我很幸运”——建行北京市分行向个人发放住房抵押贷款实录
奋争于强手之林
电子货币进万家
居民金融资产——从单一到多元
做理智的投资者——上海股市采访录
交易会上的角逐
管得少些服务多些——四川省物价部门积极转换职能综述
站在成功的商人背后——海南交行大步向企业化迈进
电话委托交易
九二股市风云
国库券缘何变冷?
走出误区——关于加快专业银行改革的思考
希望所在——我国9家商业银行发展回顾
资金为何这么紧?
“龙头股”何以高昂?——深圳发展银行吸收公众入股的启示
再振雄风——记发展中的深圳证券市场
深化改革,才能根本解决问题
共识,在讨论中增多——第五次中日经济讨论会侧记
当好银行的银行——金融问题思考(上)
银行也是企业——金融问题思考(中)
发展壮大商业银行——金融问题思考(下)
1994年1月—1994年12月
银行商业化特区可先行——访建行深圳分行行长惠小兵
汇率,在平稳中并轨
汇率并轨意味着什么?
又前进了一步——外汇体制改革进入实质性运转
放开更要管好——全国物价大检查综述
怎么看待当前资金形势
成效显著继续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一年回顾
“观迎中国企业到美上市”——访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威兼·唐纳森
携手共创辉煌——记中国银行与经贸部门多年的良好合作
新兴行业知多少
可贵的觉醒
划上成功的句号——1994年外汇改革回眸
1995年1月—1995年12月
国债市场缘何火爆?
谁不调价谁吃亏吗?
钱还往哪儿花?——2万亿元储蓄引发的思考
买国债,放心!——首都国库券发行首日见闻
规避汇率风险——建行上海市分行加强企业外债管理
金融宏观调控有了法律保障——6家银行行长畅谈贯彻实施《人民银行法》
闯新路——记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杭州分行
如何看待人民币对外升值?
怎样看待借用外债风险?
600亿美元外汇储备多不多
企业尝到了“甜头”
纳入规范化轨道——组建城市合作银行述评
规范保险市场——部分专家学者在京座谈《保险法》
工作着是美丽的——中国妇女的经济地位
当一回投资者——个人外汇买卖在北京
客户至上服务兴行——金融系统开展优质文明服务活动纪实
与中国同行携手发展保险业——访德国安联保险集团董事长舒尔特—诺勒博士
为了存款人的利益——建行浙江省分行依法经营纪实
为啥企业还喊资金紧张?——中国人民银行调统司负责人答本报记者问
贷款购房俏京城
1996年1月—1996年8月
这样的债券值不值得买
一套资金搞活全局——推广票据贴现与再贴现业务述评
三万亿元:高额储蓄怎么看?
怎样判断银根松紧?——访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
如何看待停办保值储蓄?
西方更需要东方——美国著名预言作家奈斯比特与《亚洲大趋势》
证券回购市场的是是非非
降低关税带给我们什么
香港金融业:明天会怎样?
中美经济往来的桥梁——记中国银行纽约分行
迈出重要的一步
降息,对我们的影响有多大?
《北京书简》(1995年1月—1996年8月)
打破资金大锅饭
货币政策适度从紧
外汇增储久盼终得
开放资本市场须慎重
项目融资:一种新的尝试
为什么征收土地增值税
依法管理国债期货
金融法规呼之欲出
央行目标:稳定币值
财政赤字没有突破预算
敲响金融监管的警钟
保险业改革要加速
完善已出台的重大措施
帮助国有企业理好财
加大金融宏观调控力度
堵住收购资金流失“黑洞”
票据市场在启动
国企海外上市步履稳健
《贷款通则》即将出台
清理“家产”势在必行
金融界三要事引入关注
让保险业走上正路
“适度从紧”并非统统收紧
加快向外资银行开放
证券回购市场亟待规范
加快推出公开市场业务
银行债权以法保障
投资基金:众望所归
支农,信贷工作重中之重
降低通向世界的门坎
建立全国统一同业拆借市场
健全国际收支统计制度
金融监管严字当头
完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
管管证券回购市场
推进人民币自由兑换
改善整体投资环境
“适度从紧”并非“银根紧缩”
正确认识银行“存差”
建行何以更名
统一颁证无证不贷
扩大间接调控比重
给社会一个新感觉
强化个人所得税管理
转券能否成为股市新星?
国企海外上市将以香港为主
香港金融实行高度自治
提前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
放宽居民因私用汇管制
维护借贷双方合法权益
正确认识准备金制度改革
中保集团登上新舞台
提高金融开放水平
严控新的不良资产发生
不能让假币泛滥得逞
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26 19:20
目录
概述
图书简介
图书序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