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名一文(bù míng yī wén),是汉语的一则
成语,源于
西汉·
司马迁《
史记·
佞幸列传》。
西汉有一个叫
邓通的人,担任过掌管船舶行驶的职务。这个职务的标志是头上戴着一顶黄帽。邓通虽没啥本事,但很会阿谀奉承。
汉文帝刘恒有一次做梦想上天,但上不去,见有一个戴黄帽的人从后面推着他登上天堂。于是文帝便依梦里的情形派官员去寻找此人。发现梦中的戴黄帽的人就是邓通,文帝就把他召进宫中,又因为“邓”正好谐音“登”,所以文帝提拔他为上大夫,赏钱十几万。从此他就平步青云,得到文帝的宠幸。
汉文帝大概想知道为什么梦见的是他,于是请人给邓通相面。相面的人说邓通日后会贫饿而死,文帝不信,说:“邓通贫富全在我一句话,怎么能说他会贫困呢?”于是赐给邓通一座产铜的矿山,让他自己负责铸钱。当此之时,号称“邓氏钱”的货币遍布天下,邓通很快就成为一个大富翁。
后来,文帝去世,景帝即位。景帝做太子时曾因不如邓通能替文帝吮吸疮脓而受申斥,对邓通颇为怨恨。所以景帝一即位就将邓通罢免回家,接着又因有人告发他私铸假钱而将他下狱,邓通的全部家产都被没收充公,这样过去财富显赫的邓通一下子落到穷途潦倒的地步了。文帝的姐姐长公主可怜他,赐给他一些钱物,也马上都被没收,连一根簪子也不给留下。公主只好让人借给他衣食,聊以度日。就这样,“邓氏钱”虽通行天下,而邓通身上却没有一个钱,最后寄宿在别人家里死去。
“不名一文”,生存都有困难。虽然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社会很现实,很残酷。没钱后即使是大臣也得在穷苦中悲惨的死去。这个社会钱就是一切的基础,是生活的根本,没钱将无法生存。但这个钱不是个数字问题,也不是拥有的问题,而是人们使用的价值问题。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六章:“老兄明白,弟半生书剑飘零,寄食江湖,囊中不名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