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鼓不成列
汉语成语
不鼓不成列(拼音:bù gǔ bù chéng liè)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成语出处
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国人皆咎公。公日。‘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寨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不鼓不成列”
成语故事
春秋时宋国国君宋襄公,名叫兹父,公元前650~前637年在位。宋国当时虽只是中原地区的一个比较弱小的国家,但宋襄公却好大喜功,在齐桓公死后,他竟竭尽全力与南方的楚国争夺霸主的地位。但他不懂得灵活变通,死守“仁义”的教条,加之宋国的实力本来就很有限,结果是在强大的楚国面前,碰得头破血流。
公元前639年,宋国和齐、楚两国在鹿上举行会盟,宋襄公竟然向楚国提出要求,让当时归附于楚国的中原地区的诸侯尊奉他为盟主。楚国表面答应了。宋公子目夷忧心忡忡地说:“小国争着要当盟主,这对它来说是一种灾祸,宋国怕是要灭亡了!失败得晚一点就算幸运了。”
这年秋天,诸侯们在孟地会见宋襄公。目夷叹道:“灾难就要降临了!国君称霸的欲望太强烈,这怎么得了?”果然,楚国愚弄了宋襄公,并把他抓了起来,以此作为要挟,攻打宋国。幸亏公子目夷在国内加强了防御,楚国人感到攻打宋国难以取胜,便在薄地与各国诸侯会盟时,释放了宋襄公。
但宋襄公并不因此就善罢甘休,第二天,他又对楚国的盟国郑国发动进攻。楚国为了援救郑国,便发兵攻打宋国。宋襄公不听大臣的劝告,硬要跟楚国决一胜负。
宋襄公亲自带领军队在泓水边上与楚军作战。当宋军已排好队列,楚军还没有全部渡河的时候,有的军官建议襄公下令攻击楚军,襄公说:“不行!”当楚军已全部过河但还没有排好阵势的时候,军官们再次建议襄公发起攻击,他说:“还不行!”待等楚军一切就绪之后,宋军这才开始向他们进攻,结果被强大的楚军打得大败,宋军指挥官伤亡惨重,宋襄公的腿也受了重伤。
宋国人都认为,这次战败的主要原因是朱襄公没有把握战机,及时向楚军发动攻击。宋襄公不但不吸取教训,承担责任,反而振振有词地说:“两军作战之时,君子是不伤害已经受了伤的人员的,也不俘虏头发已经花白了的人。古代作战的规矩是,不在狭窄险要的地方阻击对方。我虽然是殷商亡国的后代(周武王推翻殷商王朝后,将殷遗民封在宋国),但我坚守仁义,绝对不攻击没有摆好阵势的敌军(不鼓不成列)。众人听到这番迁腐的话,都哭笑不得。虽然目夷讲了很多道理来反驳和开导宋襄公,但他到死也没有开窍。不久,宋襄公因腿上伤势严重而死去。
成语寓言
两军交战,你死我活,是万万不能执着于所谓“仁义”的。宋襄公的仁义道德,是愚蠢的仁义道德,对敌人仁义,死守教条、错失战机,却导致自己的士兵血流成河损失惨重。成语告诉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应该选择正确的对策;如果选择了错误的对策,不但事情办不成,而且最后的结局一定是非常糟糕的。
成语运用
“不鼓不成列”指敌人尚未排成战斗行列、做好准备时,不发动进攻。现代汉语中多用于讽刺死守教条、错失战机的愚蠢作法。复句式结构,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宾语、分句。
战国·公羊高公羊传·信公二十三年》:“宋公与楚人期战于泓之阳。宋公日:‘君子不鼓不成列。已阵,然后宋公鼓之。宋师大败。故君子大其不鼓不成列,临大事而不忘大礼。”
西汉·刘安淮南子·泰族训》:“泓之战,军败君获,而《春秋》大之,取其不鼓不成列也。”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08 18:04
目录
概述
成语出处
成语故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