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石是贾平凹散文创作始于80年代初,在这之前,他主要精力放在小说创作上,零星有过一点散文面世。从1981年起,他开始主攻散文方面,落款写在静虚村的一系列散文发表,标志他在散文园地里也想一展身手。事实上,如《丑石》等在读者中也的确迅速产生了影响。
创作背景
平凹散文创作始于80年代初,在这之前,他主要精力放在小说创作上,偶尔也零星有过一点散文面世。从1981年起,他开始了进攻散文方面,落款写在静虚村的一系列散文的发表,标志他在散文园地里也想露一手。事实上,如《丑石》等在读者中也迅速产生了影响。这种影响,倒并不是因为他当时已是一个颇负声望的小说家,从而沾一点光,使得散文也随之有了身份。要说沾光,倒是沾了当时的政治气候的大环境的光,因为当时正在对文革以及以往的一些冤假错案所造成的大大小小的丑石在落实政策,所以诸如他的《丑石》之类的散文的面世,无疑能激起不少的人的共鸣。就其散文创作而言,尚缺乏个必,师法的痕迹较为明显,多少还有些
书呆子味,把生活简单化了。
作者简介
贾平凹(1952-),原名
贾平娃,原籍陕西商洛,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
贾平凹1975年毕业于
西北大学中文系。历任
陕西人民出版社编辑,《 长安 》杂志编辑,西安市文联创研室主任、文联主席等,现供职于
西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著有长篇小说《
高老庄 》《
废都 》《 怀念狼 》《 贾平凹文集 》(14卷)、中短篇集《 制造声音 》、纪实文学《
我是农民 》等。其中,《
废都 》获1997年法国费米娜文学奖,《
浮躁 》获 1987年第八届美国
美孚飞马文学奖,《 满月儿 》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腊月·正月 》获1984年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爱的踪迹 》获1989年全国优秀散文集奖。
代表作有《秦腔》《高兴》《月迹》《爱的踪迹》《商州三录》等,曾获多次文学大奖。《我不是个好儿子》《落叶》《丑石》等文章编入小学教材。
作品评价
中国的文学家似乎对石头情有独钟,《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化自一块集日月精华于一身的仙石。曹雪芹的不朽之作《
红楼梦》又名《
石头记》,他笔下的石头其实是一块通灵宝玉而贾平凹的《丑石》中所写的却的的确确是一块石头,一块真正的“丑石
————柳 靖
内容梗概
那是一块外形奇丑的石头:不圆不方,无形无棱,既不能砌墙,亦不能洗衣,就连孩子在上面玩耍,也会因其不平而磕着碰着,于是乎大家一致称其为“丑石”。可就是这么一块百无一用、遭人唾弃的石头,竟会被天文学家一眼看出它不是一般的石头,是一块陨石。从此它身价倍增,最终以其内在的价值得到世人的认可。
主要人物
丑石
丑石的命运似乎更悲惨一些。因为和氏璧虽不为普通玉匠所识,却还有卞和的加意珍惜,而丑石却从天上陨落到地上的那一刻起,便遭到了人们的白眼和咒骂。村民们没有一个人喜欢它,大伯嫌它丑而无用,既不能用来垒墙,也不能用来铺台阶,洗石磨;孩子们也因为它身上的绿苔、黑斑而渐生厌恶之情,想合伙搬走它。对于世俗的种种误解、冷眼,丑石已默默地承受了二三百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正因为丑石的异相、丑陋才表明它不同寻常的来历:“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即使陨落凡间,它也保持自己的高傲、顽强,而不像一般的顽石那样用来做墙,做台阶,用来雕刻,捶布,而是在误解中执着地生存。
天文学家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天文学家一语道破了丑石的价值。
全文
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只是麦收时节,门前摊了麦子,奶奶总是要说: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哟,多时把它搬走吧。于是,
伯父家盖房,想以它垒山墙,但苦于它极不规则,没
棱角儿,也没平面儿;用錾破开吧,又懒得花那么大气力,因为河滩并不甚远,随便去掮一块回来,哪一块也比它强。房盖起来,压铺台阶,伯父也没有看上它。有一年,来了一个石匠,为我家洗一台石磨,奶奶又说:用这块丑石吧,省得从远处搬动。石匠看了看,摇着头,嫌它石质太细,也不采用。
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可以供来
浣纱捶布;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庇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便繁衍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竟锈上了绿苔、黑斑。我们这些做孩子的,也讨厌起它来,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虽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也无可奈何,只好任它留在那里去了。
稍稍能安慰我们的,是在那石上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坑凹儿,雨天就盛满了水。常常雨过三天了,地上已经干燥,那石凹里水儿还有,鸡儿便去那里渴饮。每每到了十五的夜晚,我们盼着满月出来,就爬到其上,翘望天边;奶奶总是要骂的,害怕我们摔下来。果然那一次就摔了下来,磕破了我的膝盖呢。
人都骂它是丑石,它真是丑得不能再丑的丑石了。
终有一日,村子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他在我家门前路过,突然发现了这块石头,眼光立即就拉直了。他再没有走去,就住了下来;以后又来了好些人,说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地将它运走了。
这使我们都很惊奇!这又怪又丑的石头,原来是天上的呢!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憧憬;而它落下来了,在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了?!
奶奶说:“真看不出!它那么不一般,却怎么连墙也垒不成,台阶也垒不成呢?”
“它是太丑了。”天文学家说。
“真的,是太丑了。”
“可这正是它的美!”天文学家说,“它是以丑为美的。”
“以丑为美?”
“是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正因为它不是一般的
顽石,当然不能去做墙,做台阶,不能去雕刻,捶布。它不是做这些玩意儿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
奶奶脸红了,我也脸红了。
我感到自己的可耻,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它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种不屈于误解的
寂寞的生存的伟大。
作品赏析
主题思想
这篇借物说理的散文,借助了一个公认为平凡的对象——一块顽石,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主题。作者通过强烈的对比,说明了一个道理:人们的无知,并不能掩盖和抹杀那“默默忍受”多年,而“不屈于误解、
寂寞的生存的伟大”。在形象的贬值里,精神增值了!我们不能仅凭事物的外表,去评论它的价值。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只有用心灵看到的才是真的。这也正应了那句老话:“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艺术手法
《丑石》这篇散文,其主要表现手法是借物喻人,体物言志,而对“丑石”的描写,作者又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先是极力描写丑石的“丑得不能再丑”:“它黑黝黝的颜色”,暗淡无光,“牛似的模样”,静静地卧在那里碍着地面;形状“极不规则”,“没棱角儿,也没平面儿”。同一般石头比,用来垒山墙,到河滩“随便去捎一块回来,哪一块不比它强”,压台阶“也没有看上它”,制磨“嫌它石质太细,也不采用”,同汉白玉比,它不细腻,不能用来刻字雕花;同大青石比,它不光滑,不能用来洗纱捶布。在描述丑石的“丑得不能再丑”的同时,步步加深地写人们由于无知而误解,产生对它的冷漠态度及其不幸境遇。“槐荫没有庇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繁衍,枝蔓上下,“它竟锈上了绿苔、黑斑”。形象地表现了丑石的不幸遭遇。文中所写的“丑石”实际上是一块陨石。用一般顽石的标准来衡量这块陨石,当然是“丑得不能再丑的丑石了”。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美的标准,陨石自有陨石的美的标准,而把陨石当做顽石来看,误认它是一般的顽石,拿顽石的美的标准来衡量陨石,它自然丑的。如果它符合一般顽石的美的标准,它只能是顽石,而不成其为陨石了。所以,它的丑,正是它做为陨石美的所在。欲扬先抑,抑中有扬,所以说它是“以丑为美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这里边就包含着这个极为深刻的辩证的耐人寻味的哲理。作者在写丑石的“丑得不能再丑”的同时,又形象地描写人们对它的冷漠态度是为了与后文写人们发现“丑石”原来是一块陨石而表现出的“惊奇”、“感叹”、“羞愧”、“赞颂”,形成显明的对照。这就不难看出,作者的构思是新颖的,别出心裁的。本文的精美不仅表现 在构思的新颖上,还表现 在遣词造句的精当上。如文章第一句“遗憾”一词,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含义,起了统领全文的作用。这块石头,被误认为“丑石”,人们讨厌它、咒骂它、嫌弃它。“人们都骂它是丑石,丑得不能再丑的丑石”,“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而它对它自己的冤枉,对自己的不幸遭遇,非但毫无怨恨,“不屑于误解”,“竟会默默地忍受二三百年”,我遗憾它的忍受精神。丑石有过光辉的过去和伟大的贡献,“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它给了我们光明、向往、憧憬”,它对自己的美毫不夸耀,不显示,即使被误解而遭受不幸,也毫不声张,我遗憾它这种寂寞的生存。“我”由于自己的无知而不辨美丑,以美为丑,误解了丑石,使其遭受非难和不幸,“我”遗憾自己的无知。同“遗憾”一词一样,“惊奇”一词与它象两颗明星遥相辉映,也蕴含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意义。总之《丑石》这篇精美的散文,运用借物喻人、体物写志的手法,通过丑石在天上的光辉灿烂,到落地后被误解遭讥讽的昨夭,直至消除误解,揭示陨石面貌恢复荣誊的如今的曲折境遇的描述,赞颂了那种不屑于误解、寂寞生存的伟大精神,启迪人们如何正确地对待曲折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