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音乐荟
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市委主办的活动
由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市委、市政府和内蒙古草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主办的大型音乐盛典活动“世界音乐荟”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仕奇草原文化园盛大开幕。让蒙古民族音乐走向世界,让“世界音乐”能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内蒙古草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计划未来每年在呼和浩特适合户外演出的季节策划举办约20场的“世界音乐荟”。
简介
2013年6月14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市委、市政府和内蒙古草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主办的大型音乐盛典活动“世界音乐荟”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仕奇草原文化园盛大开幕。作为第三世界民族音乐及民族化流行音乐的统称,“世界音乐”所代表的民族文化正是本届活动将体现的重点。“世界音乐荟”自6月14日开幕至9月22日闭幕,历时约三个月,共计8场演出。其中每场演出都将连续举办三天,演出将从每天下午的18点陆续开场至晚22点结束。
背景介绍
世界音乐
有一种音乐,叫“世界音乐”。
“用世界上最先进的音乐元素,把各民族最古老的音乐元素结合起来,就是世界音乐。” ——彭丽媛
世界音乐又称民族流行音乐,泛指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音乐。今天所谓的世界音乐泛指与西方音乐混合了风格的、改良了的传统地区民族音乐。在我国,“世界音乐”的概念还比较陌生。实际上,“世界音乐”是一种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甚至传统音乐相结合的混合体,它对西方流行音乐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自1980年代,世界音乐的影响逐渐扩大,世界音乐的概念在流行音乐中不断的得到提升,已逐渐变成了一种国际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世界各地特别是亚非地区的音乐家通过各种先进手段充分体现了更加前卫的当代意识,从而又促进了流行音乐的发展。
蒙古民族素有“音乐民族”、“诗歌民族”之称。对于蒙古民族而言,音乐既是艺术,更是一种生活方式。草原上人们纪录生活、赞美自然、抒发胸怀和祈祝未来,从来都离不开音乐。蒙古民族音乐既有全民族的共同风格,又有各个地区的独特风格,堪称绚丽多姿,异彩纷呈。不论高吭嘹亮,还是低吟回荡,都充分表现了蒙古族人民质朴、爽朗、热情、豪放的性格和丰富的风土人情。而蒙古民族音乐作品洋洋洒洒,浩如烟海,其品位之高,数量之巨,令世人叹为观止。在世界民族艺术宝库中,蒙古民族音乐以其丰富的内容、独特的草原风格大放异彩,深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
草原是音乐创作的沃土,草原人以能歌善舞而著称于世,而蒙古民族音乐——这个古老而又有时代特征的艺术形式,也由广大草原人民一代又一代传唱至今。
主办方
内蒙古草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以“梳理、保护、传承、发展”草原文化为宗旨,以“共梳草原文化脉络、共创草原文化辉煌、共享草原文化荣耀”为使命,以“积极筹集草原文化保护资金,资助草原文化公益事业;推动草原文化创新;扶植草原文化人才;促进草原文化交流;致力于草原文化事业的保护和发展”为己任。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第六届中国草原文化百家论坛——城市发展与草原文明”在美丽青城呼和浩特隆重举行。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纷纷对现代草原城市和未来草原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建言献策,而“让蒙古民族音乐成为草原文化的传播桥梁,将呼和浩特打造成世界音乐之都”的构想也应运而生。随后,世博会内蒙古活动周开幕演出音乐剧《心之恋》,庆典广场民族歌舞《马背激情》,每年金秋额济纳旗大型实景音乐剧《阿拉腾陶来》以及呼伦贝尔盛夏的蒙古民族音乐演出……基金会为践行这一构想不断地付出着努力。而每次活动,来自于草原的歌舞就像一杯杯醇厚的美酒,无不让中外友人为之心醉动容,基金会的队伍也随之不断发展壮大。
场地规划
绘出三千米历史长卷,唱响三千首悠扬牧歌
在“世界音乐荟”举办期间,内蒙古草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在仕奇草原文化园外围精心设计有长达三千米的草原文化走廊。使观众可以在聆听“世界音乐”之余,欣赏到不同主题的草原文化展板。更进一步了解蕴藏在蒙古族音乐背后深厚的草原文化,与草原民族所特有的生命力与创造力。
2014
序曲
2014呼和浩特世界音乐荟 六月奏响“大美之音”序曲
由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市委、市政府,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中国音乐家协会和内蒙古草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的大型音乐盛典活动“世界音乐荟”将于2014年6月14日在呼和浩特仕奇草原文化园拉开序幕。本届“世界音乐荟”以“大美之音,世界同听”为主题,旨在弘扬蒙古民族音乐,让蒙古民族音乐走向世界。现场将有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乐队、音乐人登台演出,曾在多个重量级世界音乐节上演出的蒙古民族乐队将参加世界音乐荟的首场户外演出。本届活动将于6月拉开序幕,历时四个月,带来“8+N”场音乐演出(8场大型户外演出+N场室内精品演出)。无论从演出时间,参演人员,现场观众任何一方面考量,本次活动都将在呼和浩特掀起一阵世界音乐风潮。
主题曲+盛装舞步,拉开音乐演出序幕
本届“世界音乐荟”主办方联合蒙古族青年作曲家倾力打造的“世界音乐荟”主题曲将在首场演出活动上曝光。为了使整场演出更加具有蒙元文化特色,主办方还特意安排了全国马术冠军以盛装舞步的形式唱响主题曲,拉开首场演出序幕。蒙古族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马以不可替代的位置出现在蒙古族的日常生活中,构成了蒙古族独特的文化底蕴。今年又逢马年,相信精彩的马术表演配合轻松明快的主题曲旋律,将为现场观众带来独树一帜的视听感受。
人气乐队+民间音乐人,展现蒙古民族音乐魅力
蒙古民族素有“音乐民族”的美称,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各个盟市旗县,喜爱音乐,能歌善舞的民间音乐人不乏其数。本届“世界音乐荟”除了邀请人气乐队到场演绎众多经典曲目外,同时也将为观众呈现更多蒙古民间音乐人的优秀音乐作品。
为了能搜集到最优秀的草原音乐,为蒙古民族音乐人提供更广阔的舞台,“世界音乐荟”活动主办方在内蒙古当地广泛征集草原好歌曲,寻找民间音乐达人。经过专家的专业评选,这些民间音乐达人将有机会带着自己的原创作品走上“世界音乐荟”的舞台,展现蒙古民族音乐的魅力。
“8+N”场演出 四大主题 完美演绎世界音乐
本届“世界音乐荟”期间计划推出“8+N”场音乐演出,其中8场户外演出将分设“光影声音”、“青春声音”、“城市声音”、“幸福声音”四大主题。围绕四大主题,观众将在演出现场听到富有各地民族音乐特色的经典影视音乐、代表青春梦想的原创音乐、带有浓郁家乡特色的民族歌曲以及最美的幸福声音。
同时,为了满足不同市场需求,本届“世界音乐荟”也为观众提供了N场室内精品音乐演出,包括高校演出专场、高雅民族音乐演出等多种类型的演出活动,将分别在内蒙古饭店音乐厅及伊克奈尔宫金殿等场地举行,为观众提供近距离接触世界音乐的机会。
除了精彩绝伦的现场演绎,本届“世界音乐荟”主办方还将举办一系列线上的惊喜活动,关注“世界音乐荟”官方微信、新浪官方微博及相关票务平台,参与互动,就有机会获得门票、纪念品等惊喜大礼!这个夏天,我们期待各位爱好音乐的朋友,与我们相聚在青城,共同唱响马背上的世界乐章!
2013
活动信息
第一期
2013年6月14日,由呼和浩特市市委、市政府和内蒙古草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的“世界音乐荟”在呼和浩特仕奇草原文化园盛大开幕。来自爱尔兰、加拿大、图瓦、亚美尼亚等多个国家的民族音乐与我国云贵地区的少数民族音乐,以及马头琴、四胡、呼麦、长调等蒙古民族音乐在主场地的三个互动表演区域接连唱响。首场活动从6月14日至6月16日连续举办三天,来自不同国家、代表着不同文化类别、有着不同的表演方式的“世界音乐”吸引了上万名音乐爱好者到场互动狂欢。
活动开幕当天,作为“世界音乐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世界音乐”为主题的第十一届中国草原文化百家论坛在内蒙古饭店音乐厅同期开幕。众多国内外“世界音乐”领域的专家、学者与知名民族音乐人齐聚一堂,共同聆听与分享“世界音乐”。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主任洛桑,原国家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陈晓光,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中华曲艺学会会长姜昆,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薛艺兵,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会长王炬,美国百老汇音乐剧知名制作人、导演Don Frantz等共同出席了当天的开幕活动。
蒙古民族素有“音乐民族”、“诗歌民族”之美称,内蒙古地区所特有的蒙古民族音乐正是 “世界音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办方希望借本次活动将“世界音乐”带入内蒙古,同时也为蒙古民族音乐走向世界搭建优质平台。据悉,本届“世界音乐荟”活动将从6月至10月历时约三个半月,共举办6-8场“世界音乐荟”,其中6月28-30日三天将启动第二场音乐盛典。
未来,为了能让民族音乐家有更广泛的舞台,让音乐真正走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内蒙古草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计划每年在呼和浩特适合户外演出的季节策划举办约20场的“世界音乐荟”。并在仕奇草原文化园和内蒙古饭店规划改造12个室内演出场所,筹建草原文化国际交流中心,为从事“世界音乐”的民族音乐人创造良好的音乐创作和交流环境,将仕奇草原文化园规划建设成为全国首个“世界音乐”产业发展基地。为首府呼和浩特充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未来打造“世界音乐”之都奠定发展基础。
第二期
第二场“世界音乐荟”于6月28日至30日,在呼和浩特仕奇草原文化园再次拉开帷幕。
区别于首场邀请的来自爱尔兰、加拿大、图瓦、亚美尼亚等国家与我国云贵地区的音乐家,本场活动将有由多国家乐手组成的南美风格乐队Music Soulz,来自古巴的拉丁风格Supernatural,以及来自西藏的尼玛乐队与来自内蒙古本地的蒙古秘史乐队、猎鹰乐队等实力派音乐团体倾力加盟。鉴于第二场“世界音乐荟”举办时间恰逢七一前夕,本场活动将以“歌唱祖国”作为主题,来自各民族的音乐家将以民族特色的演唱风格唱响大家耳熟能详的革命歌曲,为热爱音乐的朋友们再次掀起盛夏音乐狂欢高潮。通过异国别具特色的民族音乐表现形式与我国各少数民族地区音乐的相互碰撞,为乐迷营造一场更加美好难忘的世界音乐盛宴。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场“世界音乐荟”将在首场活动的基础上增加与现场观众的互动环节,除将安排大舞台和小舞台的交叉表演外,小舞台设计将以别具匠心的环绕形式搭建,实现舞台与观众零距离互动,让音乐真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现场除了音乐盛宴,主办方还贴心地准备了特色餐饮区,人们可以坐在草地上吃着美食,喝着啤酒,欣赏着音乐,尽情享受世界音乐所带来的美妙体验。
第三期
在第三场活动中,来自英国、云南、内蒙古等地的乐队为广大乐迷带来了非同凡响的盛夏音乐体验。活动首日第一个登上大舞台的昂沁乐队刚刚在国际舞台斩获大奖,他们在完美展现呼麦唱法等民族歌唱方式的同时融入自己特有的艺术表现手法。昂沁乐队一登场便引起了台下观众的注目和欢呼,当呼麦声响起,台下近万名乐迷仿佛置身于苍茫的大草原,令人神往。很多乐迷都表示,能听到这样国宝级的呼麦演奏真的是不虚此行。而远道而来的云南司岗里乐队也毫不逊色,以他们原生态和现代音乐完美融合的独特演唱掀起又一轮演出高潮,完美灵动的演唱诠释了原生态音乐独特的感染力。
互动,永远是“世界音乐荟”不可缺少的亮点。来自英国的Of Rats and Royals乐队虽然不懂中文,但他们以苏格兰民谣和B-BOX结合的方式为大家带来新鲜体验的同时,用他们的音乐和热情带动了现场观众同唱同舞,让现场成为音乐狂欢的超级大PARTY!此外,为了让在场观众真正了解并喜爱民族音乐,主办方精心设计了乐器教学互动环节。乐迷们可以在表演间歇与艺人近距离的接触,甚至亲身体验一下民族乐器的弹奏。乐迷们获益匪浅,不仅玩得开心,还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各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第四期
在第四场活动中,由多国乐手组成的Soundscape乐队在本场演出中“国际民族范”十足,他们的音乐使用到迪吉里杜管印度手风琴,二胡,单簧口琴,以及印度和西藏人声和打击乐等。每一件乐器都有着古老民族的文化和精神,每一段旋律都表达着传统和现代的交融,令现场乐迷直呼过瘾。表演间歇,他们还不忘向现场乐迷们细心介绍表演中使用到的各种乐器。来自法国的Renaud负责迪吉里杜管(Didgeridoo),空灵的发声瞬间穿透了浩瀚的夜空,令人回味悠长。杜管演奏充满了异域特色,据Renaud介绍,迪吉里杜管是澳大利亚土著部落的传统乐器,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乐器之一。迪吉里杜管已经成为土著人文化艺术的瑰宝和代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成为澳大利亚的一个象征。
领略了澳大利亚古老土著部落的迪吉里杜管之后,在现场的乐迷们又跟随着来自意大利的Daniel欣赏了印度手风琴的独特魅力。簧风琴起源于欧洲,由手风琴演化而来,逐渐发展成了印度的一种乐器。如今印度手风琴只流行在印度、北印度地区的宗教吟唱、轻古典、电影音乐等,是非常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族乐器。
第五期
作为唯一一支无伴奏清唱的团队,来自云南司岗里的阿瓦来小调佤族合唱团的登场立刻吸引了现场观众的目光。他们演唱的阿佤来小调是佤族先民口口相传至今的歌曲,涉及到佤族人的诞生、婚丧礼俗,生产生活等众多的方面,是我国少数民族歌唱艺术中的独一无二的瑰宝。根据流传场合和功能,佤族民歌分为玩调、情歌、山歌、劳动歌、儿歌等七类,音乐明快、流畅、坚定,表达着佤族人民的热情豪爽的特性。阿瓦来小调合唱团在台上原汁原味的歌舞感染着台下观众,许多观众随着歌声跳起佤族的简单舞步,仿佛置身云南司岗里的山寨。合唱团的主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最大的梦想的就是把佤族的歌曲唱到全世界!来到“世界音乐荟”的舞台我们非常激动,能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民族音乐家同台演出正是我们实现梦想的第一步!”
除了云南原生态合唱,来自内蒙古呼和浩特本地的“尖果”非洲鼓队让现场观众体验到另一种原生态音乐。非洲鼓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乐器之一,起源于西非部落,通常是挂在脖子上边走边打的手鼓。非洲人民天性乐观,在劳动和生活中,不断的歌唱,用他们那天才的音乐情感表达着快乐。听似简单的鼓点却动感十足、富含韵律,伴随着非洲部落语言的高唱,传递出非洲民族的奔放和热情。
第六期
在云南省南部澜沧县住着这样一个民族,他们“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而且几乎80%的人都会弹吉他。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文字,他们的歌曲自古流传至今只靠一代代人口口相传。他们就是有着“一把吉他走四方,快乐拉祜美名扬”的拉祜族。
第六期,达保兄弟组合带着拉祜族的原生态民族音乐来到呼和浩特“世界音乐荟”,在“世界音乐荟”的舞台上展示自己民族歌曲的魅力。“世界音乐荟”还邀请到了刚刚在国际呼麦比赛荣获金奖的蒙古族原生态组合昂沁乐队现场助阵。云南民族音乐和蒙古族呼麦的同台演绎。
第七期
进入九月,呼和浩特的最低气温已降至10度左右,但丝丝寒意并未降低人们对音乐的热情。9月6日至9月8日的“世界音乐荟”第七期依然吸引了上万名观众到场。本期活动由主办方内蒙古草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联合共青团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共同发起,以“乐动青春 放飞梦想”为此次“世界音乐荟”青春专场的主题,吸引了内蒙古自治区各大高校的学生到场观看演出并参与现场互动。
正值各大高校刚刚开始新的学期,为了让喜爱音乐的大学生能全面地了解世界音乐,近距离的接触不同风格的民族音乐,主办方特别制定了这次的主题。同时为了让喜爱音乐的同学也能参与其中,主办方还安排了优秀学生代表上台表演的环节。许多学校的同学都是自告奋勇登台演唱,因为他们觉得能在这样面向大众的专业舞台表演非常难得。此外,本次活动还邀请了来自美国蒙大拿州的西部牛仔乐队Wylie & the Wild West、意大利女歌者Eleonora Pierro、蒙古族女子呼麦组合蒙古利亚等多支有着不同演唱风格的艺术家同台飙歌,引得场下观众阵阵欢呼和尖叫。由于活动正值教师节前夕,主办方还特别在活动第三天加设了“聆听草原 感恩奉献”的教师节专场演出。
第八期
2013年9月20日至22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市委、市政府和内蒙古草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主办的大型音乐盛典活动“世界音乐荟”,将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仕奇草原文化园迎来闭幕活动。自2013年6月14日开幕以来,活动连续举办八期,时间横跨整个夏季和初秋。这样长期的举办大型户外主题音乐节活动在内蒙古乃至全国都属罕见,突破了以往音乐节的概念的同时开创了户外音乐节的新模式。
自2000年首届迷笛音乐节举办以来,中国的户外音乐节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发展期。尤其是自2009年开始迎来了蓬勃发展阶段,据不完全统计,13年夏季的音乐节数量已从40余场增加到两百多场,发展速度相当惊人。而这样的快速增长离不开各个地方政府的支持,虽然盈利的音乐节不占多数,但音乐节和地方结合不仅能够提升城市形象,更能带来旅游创收。 “世界音乐荟”作为呼和浩特第一个大型主题户外音乐活动,自举办以来得到了呼和浩特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内蒙古旅游旺季的6-8月里,活动每期都吸引了上万名观众到场,其中不乏来自各地的旅游爱好者。白天在草原游玩,晚上和朋友们聚在一起听听蒙古族乃至世界各民族的音乐,已经成为很多旅游爱好者每天的最佳行程。
“世界音乐荟”的主办方内蒙古草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计划未来每年举办该项活动,让“世界音乐荟”成为呼和浩特市的城市名片。增加呼和浩特的城市现代感,实现蒙古民族音乐文化和世界民族文化的碰撞,丰富本地市民的文化休闲生活。同时,随着活动的宣传和传播,让呼和浩特更多地为大众所熟识,提升呼和浩特市的城市品牌影响力
设立全国首个“世界音乐”奖
9月22日,2013呼和浩特“世界音乐荟”活动在呼和浩特仕奇公园落下帷幕。在为期三天的活动中,来自苏格兰、亚美尼亚与西藏、内蒙古等国家和地区的优秀演出团体为到场的上万歌迷送上了世界民族音乐的饕餮盛宴。
“世界音乐荟”从6月到9月,为期三个半月,共举办了8期24场活动。活动先后邀请了来自美国、加拿大、爱尔兰、英国、亚美尼亚、图瓦、古巴、巴西等多个国家以及我国云南、西藏、内蒙古等多个地区的音乐团体现场展示与表演其民族所特有的代表性音乐。此次闭幕活动期间,主办方内蒙古草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策划举办了第12届中国草原文化百家论坛,以依托“世界音乐荟”活动设立全国首个“世界音乐”范畴的音乐奖项为主题,邀请了国内外音乐领域的专家和知名人士参与研讨。并在9月21日的“世界音乐荟”闭幕式上宣布正式设立“世界音乐”大奖,在每年的“世界音乐荟”活动上进行颁奖。皆在表彰对世界音乐有杰出贡献的海内外优秀音乐家,借助“世界音乐荟”的大舞台吸引更多优秀的世界音乐家们同台交流,助推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
参考资料
.新华网.2014-05-20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23 20:29
目录
概述
简介
背景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