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
数学比赛
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S.-T.Yau College Student Mathematics Contest)由丘成桐院士于2010年发起设立的比赛,主办方为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
举办背景
哈佛大学数学系主任丘成桐谈及发起竞赛初衷时表示,应当为没能进入到中国顶尖大学的学生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这一点很重要。一个高中生可能有很多原因没能进入顶尖大学,例如运气不好、身体不适、贫穷或者不成熟等。可是这些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应当给他们机会。丘成桐说他本人在香港就有类似的经历,曾经很难进入到一流大学,经过艰苦的努力与奋斗才得到承认。
丘成桐说,培养一位好的数学家,一个重要步骤是在他们开展研究工作时具备数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要让在顶尖学校学习的学生感到经常有压力和挑战,使得他们刻苦工作,保持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经常有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大谈数学的哲学,而不能坐下来做扎实的计算。他希望通过这个竞赛有效地改变这种状况,为中国和世界的数学发展培植深厚土壤。
奖项设置
1.每个科目设立一项金奖,三项银奖和六项铜奖。此外,每个科目还有十五位参赛者得到表扬。五个科目的单项奖分别为:华罗庚奖、陈省身奖周炜良奖、许宝騄奖和林家翘奖。
2.每位参赛者可参加至多五个科目的比赛,取参赛的三项最好成绩相加。一项金奖得五分,一项银奖得三分,一项铜奖得两分。
得分最高的两位得金奖,接下来的三位得银奖,再接下来的五位得铜奖。他们均为丘成桐奖获得者。
3.团体赛奖励前五个队。金奖将给第一位。金奖获得者将得到奖杯。奖杯视比赛成绩轮流保存。
设立奖项
该竞赛试题和大纲由丘成桐领衔国内外一流数学家制定,每年从3000余名参赛选手中选拔出100余名进入总决赛,最终评选出获奖名单。大赛设有个人单项奖、个人全能奖和团体奖三类,各类分别设金奖、银奖和铜奖三个等级。其中,个人单项奖根据科目,获奖名称分别为分析与偏微分方程方向-华罗庚奖,几何与拓扑方向-陈省身奖,代数、数论与组合方向-周炜良奖、概率与统计方向-许宝騄奖,应用与计算数学方向-林家翘奖,以及数学物理方向-赫尔曼·外尔奖。个人全能奖奖励综合能力卓越的学生,获奖名称为“丘成桐奖”。团体奖奖励成绩排名前5的队伍。
历届回顾
第一届
2010年10月12日至13日,首届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笔试成功举行。参加竞赛的有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湾成功大学台湾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等学校的数百名考生,分别在中科院晨兴数学中心、清华大学、复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等14个考场参加了笔试。
面试结束后将产生出团体前三名(分别获得丘成桐大学生数学奖团体赛的金、银、铜奖)和个人单项前十名(分别获得华罗庚奖、陈省身奖周炜良奖和许宝騄林家翘奖的金、银、铜奖)以及全能前十名的名单(获得丘成桐大学生数学奖个人赛的金、银、铜奖)
第二届
2011年8月20日晚,第二届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颁奖典礼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
本竞赛考察学生在“分析与微分方程”,“几何与拓扑”,“代数、组合与数论”,“计算、统计与应用数学”四个方面的能力,对应分别设立“华罗庚奖”、“陈省身奖”、“周炜良奖”、“许宝騄林家翘奖”。每位参赛学生可参加至多四个科目比赛,根据参赛的三项最好成绩,评选出个人全能奖,即丘成桐奖。
第二届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在全国共设18个考场,有400余名参赛者。竞赛经过笔试和面试后,最终产生了各类奖项获得者。丘成桐在致辞中说,本竞赛有助于为中国和世界的数学机构提供良好的数学生源,为中国和世界的数学发展培植深厚的土壤。他同时表示,很重要的一点,是应当为没能进入到中国顶尖大学的学生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
主办方将邀请世界著名数学家口试约15名竞赛优秀的学生,为他们进入世界一流研究院提供帮助。丘成桐期望学生们学成之后,“记得回到祖国来帮忙”。
第十五届
2024年6月9日,2024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颁奖典礼暨竞赛十五周年活动在清华大学举行,第十五届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获奖名单正式揭晓。本届大赛共评选出66个奖项,其中个人单项奖57项,个人全能奖(丘成桐奖)3项,团体奖6项 。
奖牌榜
第一届
2010年首届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结果12月20日晚在京揭晓,30多名大学生和3个团队获奖。清华大学的费腾、北京大学的唐云清和苏炜杰中国科技大学的任维络分别获得单项奖金奖,清华大学的费腾、北京大学的唐云清和苏炜杰获得全能奖金奖,清华大学团队获得团体赛金奖。
第二届
北京大学范晨捷、叶立早、陈卓和清华大学王旭霏分获四个单项金奖,北京大学张瑞祥和章博宇获得个人全能奖。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王杰、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等国内外科学家出席颁奖典礼并为获奖者颁奖。
第四届
北京大学的大三学生韦东奕在分析、代数、几何、概率、应用的五项科目考试中,获得其中四项金奖并获得个人全能金奖。
第十四届
2023年6月11日,第十四届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总决赛顺利落幕。
在本届丘赛中,清华大学求真书院学子斩获佳绩,17名学子摘得22枚个人单项赛奖牌,1枚个人全能奖金奖奖牌,并获得1项团体奖银奖、2项团体奖铜奖。北京大学参赛选手获得27个奖项,包括团体奖金奖,2项个人全能奖银奖,概率统计方向和代数、数论与组合方向2项个人单项赛金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参赛选手获得8个奖项,包括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方向个人单项赛金奖,2项个人全能奖铜奖,团体赛银奖、铜奖各1项;中国科学院大学选手获得个人单项赛及团体赛铜奖各1枚;复旦大学选手斩获4项个人单项赛铜奖;南开大学和南京大学选手各获1项个人单项赛铜奖。
第十五届
清华大学揽获29个奖项,独揽个人全能金奖、银奖;北京大学揽获28个奖项,斩获团体赛金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揽获4个单项奖;复旦大学揽获3个单项奖;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各揽获1个单项奖。
其中,清华求真书院获得25个单项奖,该书院2021级学生王梓畅、杨亦诚获个人全能奖金奖及几何与拓扑金奖;2021级学生左骏驰获个人全能银奖及分析与微分方程金奖;2022级学生蔡子悦获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金奖。
社会影响
竞赛设立十五年来,600余所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大学约23000名大学生报名参赛,450余名国内外知名数学家应邀担任总决赛评委对入围选手进行面试考核,获奖学生共计900余名。获奖大学生中,1/2已进入清华、北大、哈佛、耶鲁、麻省理工学院等中外知名大学进一步学习深造,众多青年学者在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任职,深入数学领域研究。
创始人简介
丘成桐(Shing-Tung Yau),男,1949年4月4日生于中国广东汕头,著名华裔数学家,哈佛大学终身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意大利科学院外籍院士,哈佛大学名誉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名誉博士。数学界最高荣誉菲尔兹奖得主,克拉福德奖得主,获得有数学家终身成就奖之称的沃尔夫数学奖
参考资料
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浙江大学数学科学研究中心.
奖项设置.浙江大学数学科学研究中心.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26 10:53
目录
概述
举办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