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菊贤 ,广东
梅州市梅县区隆文镇文普村人,国内著名客家学者。1952年考入
河南大学历史系,毕业后教过中学,后调入河南大学,从事历史学教学和史学研究,并任职于《
史学月刊》杂志社和
河南大学出版社,喜爱研究中国历史的他在1988年出版了《中华都城要览》一书,受到学术界好评。
“我开始客家问题的研究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那时世界华人、华侨掀起了寻根热潮,姓氏文化研究、客家问题研究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课题,我自己是
客家人,而客家人的主流又来自中原,所以,我在河南首先发起了
客家问题研究活动。”从此,丘教授致力于客家问题研究,先后编辑出版了《客家历史与传统》、《
漂洋过海的客家人》两本专著,《黄河文化是客家文化的源头》等多篇论文被国内外报刊转载。
丘教授在客家研究方面的才能与成绩,让河南大学非常重视,开出非常好的条件希望其退休后能继续留在学校,但丘教授谢绝了。“1989年的时候,梅州市创办客家联谊会,特邀我参加,当时梅州市市志办公室主任、梅州市客联会会长黄钰钊跟我说起梅州在客家研究方面人才奇缺,动员我退休后回家乡参与客家文化研究。”丘教授告诉记者,1992年退休时,他发现梅州客家研究的气氛很浓,有良好的研究平台,所以他决定举家回梅定居。
回梅后,丘教授先后受聘于梅州市志、梅州客家联谊会、客家研究会、梅州侨办,先后任《梅州市志》、《客家大观园》、《
梅州市华侨志》副主编,并受聘为中原客家研究会、江夏文化研究会顾问和梅州客联会客研副会长,全力进行客家研究。
“甘于淡泊,是古今文人之风。物质生活不富裕,就以丰富的精神生活来弥补。人各有志,既然选择了学术事业,余生只能拼搏。”在退休后的16年中,丘教授的日常生活围绕着考察、研究和写作转。客家研究不仅要收集资料,还要进行田野调查,对客家人居住的村庄,各姓氏的祠堂进行实地考察,为了研究课题,70多岁的他还亲自到西川、江西、福建等客家人居住的地方考察。查阅考证旧族谱是个很费时的工作,不仅要采访族谱的知情老人、查阅地方历史资料,还要认真查看每一页族谱。老旧发黄的族谱有种“异味”,闻者莫不掩鼻避开,但他却能连续几个小时看得津津有味。编写书籍审核文章责任很大,有时为了一个疑问,需要查阅很多书籍来考证,家里资料不足,他就骑车到各大图书馆查资料。他不会用电脑,只能用手写稿,写得久了手指生痛,但他仍然坚持,直至书稿完工。他还经常为各地报刊写客家文化论文,2001年,第六届国际客家学研究会在福建龙岩召开,会议向他约稿,因时间紧迫,他用3天时间撰写了约万字的论文交付会务组,论文完成后,他累出了病。
十几年的笔耕不辍,换来了累累硕果,丘教授不断有论著、文章在国内外的报刊杂志发表。最近三年,他每年出一部书,被学术界人士广为称赞。1999年出版的《客家综论》、2000年出版的《梅州客家研究大观》、2001年出版的《韩素音研究论文集》、2005年编写的《世界客家》(第2卷),发行国内外,被学术界行家们认为是脚踏实地的论著,此外,他还协助编辑出版了《梅州市志》、《客从何来》、《客家人文》、《梅州华侨志》等,个人传略收入《中国出版家人名词典》和《河南社会科学家词典》等书中。
去年12月,丘教授编写的《中华丘氏古今人物简传》出版,因编写该书时
用脑过度,至今身体都不好。为了使他的身体早日康复,家人开始严格控制他看书、写作的时间。丘教授感叹地说,梅州的客家研究刚刚起步,需要大量的客家研究人才,但如今老一辈的专家学者年事已高,大都已“息耕”,年轻一辈中喜爱并有心致力于客家研究的太少了,形成青黄不接的局面。“我曾与几位客家学者一起在报刊杂志中发表文章,呼吁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培养客家研究的接班人。我自己也尽量在历史系学生中挑选有这方面才能的学生加以培养、鼓励,希望他们能热爱客家文化,参与客家文化研究。历史系研究生撰写毕业论文时,我也尽可能鼓励他们以客家文化为选题,并尽量为他们提供写作资料。”他坦言,自己身体一年比一年差,如今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但还有书稿没有完成,希望能物色到接班人,完成他没有完成的论著,为客家研究再尽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