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
脑力劳动者越来越多,许多人开始出现用脑过度症状,如
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等。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对于怎样才是用脑过度不太了解,对于用脑过度的危害也缺乏认识。那么,到底怎样才是用脑过度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专家指出,长期用脑过度
不注意调整的话,可能诱发
神经衰弱、
失眠等疾病。因此,应该努力避免用脑过度的发生。关于用脑过度的症状,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头昏眼花,
听力下降,耳壳
发热;四肢乏力,
嗜睡或瞌睡;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下降,思维欠敏捷,反应迟钝;出现恶心、呕吐现象等等。
看了以上用脑过度的症状,有人可能会说,很多疾病都可能出现这些症状。那么,到底怎样才是用脑过度呢?专家解释,用脑过度的人,大脑产生疲劳状态,表现为
头昏,
头痛,眼花,
理解力和记忆力下降,
反应迟钝,以及学习和
工作效率降低等一系列症候群,称为过度用脑
综合征。
1、生理机能失衡:注意力不集中、不由自主的胡思乱想、上课走神儿、思想开小差,从而影响记忆力、
思维能力,影响学习,
睡眠规律不正常,白天精神不振,上课易瞌睡、打哈欠、大脑昏昏沉沉,夜晚卧床后,大脑却兴奋起来,浮想联翩,难以入眠,乱梦纷纭,甚至直到天亮,醒后大脑特别疲困,提不起精神。
2、心理机能失衡:由于上述种种生理机能失衡症状困扰着青少年,造成青少年心理机能失衡,表现为忧虑、紧张、抑郁、烦躁、消极、敏感、多疑、自卑、自责,表面上强打精神,内心充满困惑和痛苦,无奈和彷徨,继而产生
厌学、逃学、离家出走等,甚至产生轻生念头。
专家强调,长期用脑过度导致的生理和心理机能失衡,可能诱发
神经衰弱、
失眠症等一系列严重的
精神障碍性疾病。因此,对于用脑过度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应及时加以防范。
消除脑力
疲劳法:科学地使用大脑,设法提高用脑效率,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和
文娱活动,
积极休息。如果是
心理疲劳,千万不要滥用
镇静剂、
安眠药等,应找出引起感情忧郁的原因,并求得解脱,使心理恢复平衡。对于
病理性疲劳,应及时
找医生检查和治疗,病因消除了,疲劳也就不存在了。 饮食补充法:注意
饮食营养的搭配。含
蛋白质、脂肪和丰富的
B族维生素食物,如豆腐、牛奶、
鱼肉类食物可防止疲劳过早出现,
多食水果、蔬菜和适量饮水亦有助于消除疲劳。 休息
恢复法:每天都要留出一定的“喘气”和
休息时间,最好方法是躺下来放松肢体,或安枕大睡,往往一觉醒来倦意全消。另外,听音乐、练书法、绘画、散步等也有解除
生理疲劳之功效。 科学健身方法:一是
有氧运动,如跑步、打球、打拳、骑车、爬山等;二是
腹式呼吸,全身放松后深呼吸,鼓足腹部,憋一会儿再慢慢呼出;三是做壮健操,使人体
组织器官充满活力,推迟衰老进程;四是
点穴按摩,通过自我
点穴疗法和按摩,适当刺激体表,激发机体抗病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