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台公园
国家AAAA级旅游区
丛台公园,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市中心,是邯郸市建设最早,规模颇大,以武灵丛台为中心开辟成的一座大型历史文化公园。
历史沿革
解放之前
丛台公园始建于中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为当时县知事杨肇基倡议、社会各界捐资修建。邯郸人冀升九测量绘图设计,刘寿山负责组织施工。除维修古丛台、七贤祠及亭、榭等建筑外,又增建了八卦亭、临湖轩、茅亭(现无存)等景点。并堆土为山,砌石路、架木桥、载种花木。建成后的公园,东、北两方以城墙为界,西、南两方密植刺槐以为墙(刺槐无存,约在中湖西岸),总面积为43.5亩,总计投资5600元(旧币)。定名为“邯郸县丛台公园”,为全开放性公园。
1945年邯郸解放前夕,丛台公园名存实亡。八卦亭、临湖轩、茅亭仅存遗址。有的地方盐碱,有的地方坑洼,破败不堪,杂草丛生。
获得重生
1953年,丛台公园正式建制,隶属邯郸市建设科,对公园重新进行了规划设计,拆除了邯郸旧城墙(丛台公园内)残段,填平了坑洼地,种植了树木,维修了仿古建筑。
1953到1959年,先后从北关、丛台下,闫庄等村,以及勇锋大队,征地250亩,扩大了公园面积。连同湖面、护城河、旧城墙基等包括在园内。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丛台公园由当时位于邯郸旧城东北隅,变成了城市的中心。修建好后的丛台公园,园内碧水环绕,岸边杨柳成荫,园内亭台楼榭相望,曲桥长廊相通,果木花圃相连,纵观园中建筑布局,犹如众星拱月。
1959年6月2日,周恩来总理一行来到丛台公园,沿着丛台平台的西侧从北头向南绕大半周,频频向大家挥手,而后折回入口处,下了丛台。
1969年,受时局影响,丛台公园在东大门处修建了毛泽东塑像,后于1972年换成了工农兵塑像。
20世纪70年代,在公园西南角修建了动物园。到了2009年有各种珍禽异兽约60个品种,共计近千只。东南地区又修建了儿童游乐区,占地4万平方米,各种游乐项目38个。同时还有门球场。
1998年4月,丛台公园对东大门进行翻建,新大门采用明清式古典建筑造型。
2004年,丛台公园(除武灵丛台七贤祠邯郸碑林外)向游人免费开放。
提升改造
2008年,对园内的水景进行驳岸布景石、湖底清淤、古建筑修缮;同时以“明暗适度、主次分明、幽雅宜人、真实自然”的设计主旨营造夜景,使丛台公园的植物景观、人文景观、园林景观、公益设施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形成白天美景千姿百态,夜晚灯火流光溢彩的宜人景观。
2009年,丛台公园开始了建园以来首次栽种大规格苗木。20余棵30年生高大粗壮的国槐在动物园内老虎房与豹房之间竖起,按照扇形面密布栽植,其成景快、遮阴好的栽种手法是该园植树节前的一次创新。
2011年,邯郸市公共事业管理局和园林局要求丛台公园游乐区停止经营。
2014年,APEC会议期间,就迎来了北京人登丛台的小高潮。而每年来丛台公园的游客有十几万,一到暑假、小长假,因为路程较近,从北京等地来这儿游玩的人很多。同年10月,丛台公园积极开展园内基础设施维护更新工程。此次维护更新工程涉及动物园和公园两部分基础设施。其中,动物园内的维护项目包括:老虎房、蒙古野驴圈、鹿圈、棕熊圈、狼舍、孔雀房等圈舍外护栏的除锈、刷漆、加宽;根据实际情况更换破损的栏杆、修补已有栏杆,并将动物区所有防护栏杆加高到1.2米,栏杆上加防止游客攀爬的防护网;对鸽子、灰鹤、鸸鹋等鸟类笼舍进行更换;动物区内除大型猛兽动物(棕熊、老虎、豹)外,其它笼舍内、饲养室、管理室等门窗全部更换。值得一提的是,从动物区入口到新建厕所入口修建了一条道路,路长30米,路宽2米,采用透水砖材质。同时,公园基础设施维护更新项目包括:按照市内道路中的样式,新增30个垃圾桶;新增标语提醒牌20个;新增道路指示牌2个(厕所及动物园内);园内新增15个座凳、更换9套座凳、新增3套座凳。此外,牡丹园、月季园、槐荫园、盆景园、玉兰园、门球场等处,路面重新铺设,个别汀步路加宽。
2017年,动物园搬迁至永年区佛山。
2020年2月,对动物园旧址进行提升改造,改造风格延续现有的明清建筑风格,通过对园内废弃动物笼舍的拆除、改造,对原有管理用房加固翻新,以及对园内绿化和景观小品的提升,使其重新绽放“生命活力”,与丛台公园融为一体,传承历史痕迹,保留儿时“记忆”。同年4月,邯郸市城管执法局结合串城街旅游文化定位,恢复丛台公园绿地2万平方米,提升园路铺装,新建回廊、凉亭,将丛台公园原动物园区改造为秦始皇诞生地纪念馆。预计五一期间对外开放。
2021年,疫情期间,丛台公园一直保持开放,但相比较之前的人流量,公园内的确显得“清净”不少。公园开放时段,园内的卫生间至少每隔两个小时要彻底清洁和消毒一次。2月,丛台公园已开启亮化工程,一直到正月十五,每天六点半到十点。园内环湖驳岸的光源采用了大约2000根冰湖蓝洗墙灯向下打亮湖水。荷花池采用全彩外控洗墙灯变化效果,是园内唯一的彩色动感效果的部分。已经成为当地休闲健身的去处。
2022年,市首家公园式婚姻登记处设在丛台公园西南角,为市民提供了一处在碧水环绕、杨柳成荫中“扯证”的温馨与浪漫场景。
2023,园林局以提升功能品位、打造精品园林为主线,对丛台公园北门进行提升改造,改造面积约600平方米,改造已完成。
根据未来规划,丛台公园恢复据胜亭东北的彀台的原有风貌,使其与古丛台遥相呼应,同时,以武灵丛台为中轴线,周围打造胡服骑射、丛台夕照、彀台秋爽、剑池新月、梅开二度、廉蔺遗风、绕郭荷香、胡服流霞八大景观,形成赵文化主题公园。
地理环境
丛台公园坐落于邯郸市,地处河北省南端,太行山脉东麓。西依太行山脉,东接华北平原,与晋、鲁、豫三省接壤。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下降,高差悬殊,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气候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风多干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寒冷干燥。
园区布局
沿着中华大街步入丛台公园,迎面而立的是一组高约11米的工农兵塑像。塑像的后面是笔直的公园大道,中间为如茵的草丛和剪裁整齐的灌木,两侧为苍劲挺拔的雪松,一直向西延伸到丛台下的环城湖,沿主路行走可以依次到达古丛台、望诸榭、七贤祠、邯郸碑林等文物古迹游览区。
丛台公园原有南北两座大门,后来为了面向市区的主要街道中华大街,开通了东大门,现东大门为公园的主门。东门步入丛台公园,迎面是工农兵塑像,公园大道主路两旁种植了雪松。
在雪松外是花圃地,主路北边自东向西依次分布着牡丹园、梅园盆景园、槐萌园、七贤祠邯郸碑林、玉兰园。主路南边是自东向西分布着月季园、山幽苑,山幽苑往南以前是游乐场和小吃城,后改为武灵广场和敬候广场、花园广场,亭台楼阁遍布其中。
公园大道正西面就是丛台湖的东湖,原位邯郸县城墙护城河,后开发为丛台东湖,湖北端过工农桥就是幽苑泉,南边就是古莲池,种植莲藕,皆可垂钓或荡舟穿桥泛游湖中。古莲池南岸就是语录墙,后改为方河高台,再往南就是南门。古莲池西岸边就是石轩山和春歌亭(或叫望荷亭)。
东湖西岸边就是武灵丛台,登上丛台极目远眺,可以看到西边的太行山和西南赵国都城遗址赵王城蜿蜒,西北便是赵国的铸箭炉、梳妆楼和插箭岭的遗址。丛台西面是一片花圃植物区名叫槐园,内设立一座亭台与城堡邮票发行纪念碑,南面与承界桥相隔是二度梅园,西南通过曲兰桥,可登苑在亭,就是丛台中湖,湖中有一建筑就是望诸榭。中湖西岸边是梧桐苑和游船码头区,中湖南岸就是百花园和袨服亭。
丛台中湖西南方向通过虎跃桥就是丛台西湖,湖东岸有樵山和望亭滩,湖中央有一座孤岛,岛上有一凉亭,名叫西湖亭,西湖西岸和南岸是为观赏动物区,已经搬迁,改为秦始皇诞生地纪念馆
园林建筑,除丛台、望诸榭外,还陆续增建了醉月亭、梅园长廊、古池鱼苑、澹怡阁、敬候亭、花园长廊、二度梅雕塑、窃符救赵石刻、爱莲说石刻、大佛石刻等人文景观,园中东、中、西三湖互相连接,融为一体。
主要景点
人文景观
大门主体为歇山殿式建筑,卷棚与正脊组合式屋顶,主门高9.9米,南北宽17米,两侧的配房与主门通过连廊连接,连廊采用垂花门、歇山、卷棚等多种古建筑形式,红柱绿瓦,雕梁画栋。
东大门主门采用色彩华丽的金线苏画,连廊的38个包袱分别采用了独具邯郸特色的38个成语,突出了邯郸古赵文化。连廊采用黄线苏画,绿瓦覆顶,白砖墙面,花岗岩铺地石,散发着浓郁的古风古韵,它与气势雄伟的武灵丛台位于东西垂直线上,从大门望去,者遥相呼应,浑然一体。大门前蹲踞着一对威武高大的石狮,形体高大,昂首挺胸,威风凛凛,令人生畏。大门上方的“丛台公园”的题字,是从历史学家郭沫若为丛台题写的诗中所辑,大门背面的“丛台公园”四个字由原人民日报社社长、总编辑邵华泽题写。
步入大门,迎面而立的是一组高约11米的工农兵塑像。该塑像成为邯郸市继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内“八路军”、“民兵”两组大型人物群雕后,又一组大型雕塑。工农兵塑像的后面是笔直的公园大道,中间为如茵的草丛和剪裁整齐的灌木,两侧为苍劲挺拔的雪松,一直向西延伸到丛台下的环城湖。
武灵丛台,建于赵国武灵王时期,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史载,丛台有天桥、雪洞、妆阁、花苑诸景,结构奇特,装饰美妙,在当时扬名于列国。
丛台经历了无数次的天灾人祸的破坏,多次改修重建,现所见之从台,是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修建的,以后又进行过重修。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曾多次登台观赏赋诗。
丛台高26米,南北皆有门。从南门而上,东墙有“滏流东渐,紫气西来”八个古体大字,正门外有郭沫若1961年秋登临丛台时题写诗句的碑刻。从北门沿着用砖和条石铺成的踏道,登高跨过门槛,迎门而立的碑刻,正面刻有清代乾隆帝《登丛台》律诗,背面是《邯郸行》词。丛台的第一层是个院落。院内坐北朝南的亭屋叫武灵旧馆,西屋为如意轩,院中间有回澜亭,为1931年增设。院内台壁上嵌有进士王琴堂和举人李少安分别画的“梅”、“兰”石碣。丛台的二层坐北朝南的圆拱门门楣上,写有“武灵丛台”四个古体黑字,门里边还刻有“夫妻南北,兄妹沾襟”的朱红大字,流传很久的“忠孝节义二度梅”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进圆拱门,有个建筑精美的小凉亭,红柱碧瓦,画栋雕梁,重檐兽角。再上三级台阶,推开红色雕花木门,进入约一间屋大小的方形亭间,面对古色古香的石桌、石墩,很像是撩袍端带的帝王将相刚刚离去。
参见:望诸榭
望诸榭位于丛台公园中湖湖心岛上,俗称湖心亭。相传为纪念乐毅而建,旧“望诸榭”系全木结构,布瓦其上,规模较小。解放后,旧望诸榭因历经沧桑,风雨剥蚀,破败不堪,难以修复,遂于1971年11月重建。六角攒尖式建筑,上复绿色琉璃瓦,榭高10.2米,六角微翘,结构精巧。建筑面积101.44平方米。榭上缘柱间连以水磨石连凳,供游人憩息、观景。内侧柱间墙面嵌有半透明式花窗。南北各有门。榭之南,建有水泥花池二,莳种四时花卉;榭之北,立有太湖石假山;榭之周,为垂柳环抱。水、榭、山、木相映成趣,使小岛环境优雅,景色宜人。榭西建有水泥结构平桥与湖西岸相接。北有长堤北行而东折,直通丛台下。堤上有四角“宛在亭”一座,立于二拱桥之间。
丛台北面是“七贤祠”。由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三忠祠”和“四贤祠”改建而成。内塑春秋战国时斯的韩厥、程婴、公孙杵臼、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七位名人塑像。他们都曾为赵国作出过卓著功勋,被称为”三忠四贤”。
正门为垂花门,上悬为时任国家计委主任后任国务委员的方毅于1983年题“七贤祠”匾额。左右为青砖透花景墙。祠为卷棚歇山式建筑,砖木结构。面宽五间,进深一间。顶复黄色琉璃瓦,廊下立朱红圆柱四根,前脸为木制雕花阁扇。建筑面积131平方米。为原邯郸市城乡建设局副总工程师胡绍英设计,园林管理处基建维修队施工。1980年10月奠基,1983年10月竣工。
祠前,一对琉璃狮雄据左右,庄重威武;二株白皮松列植东西,苍劲挺拔。院内铺有青砖甬路,西有旁门与碑林相通。祠内,祀公孙杵臼、程婴、韩厥、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等塑像七尊。神态各异,形象逼真。为邯郸市美术工作者杨青锋、米靖奎、李梦林、贾为民等四人于1983年塑制。
七贤祠西面是碑林长廊,内有历代书法家撰书碑林,艺术价值颇高,在此可以领略书法艺术的风采。内有历代书法家碑刻数十方,藏碑三百余块,艺术价值颇高,还有中国最大的墓志铭。
自然景观
丛台公园不仅以众多的人文古迹取胜,而且园内遍植花木,绿树成荫,花团锦簇,四季花开。它以常绿树木为主调,形成了乔、灌、花、草相结合的植物大观园。树种达一百多种,呈现出植物多样性的特点,珍稀树种有银杏、云杉、乌桕、西府海棠、凌霄等20余种。多种群的植物彼此映衬,构成了协调自然的生态环境,成为邯郸的城市“绿肺”。
春赏桃花夏赏荷,秋踏菊香冬寻梅。节假日期间,公园随着季节的变化,经常举办各种花展和各种游园活动,并利用藤本及草本植物组字作画,创作反映邯郸多题材的景观作品。
丛台公园自然景观由牡丹园、梅园、月季园、盆景园槐荫园玉兰园百花园二度梅园等数个相对独立的花圃组成。
丛台公园北门附近的梅园有4000余平方米,2014年冬天补种了400余株美人梅、腊梅、红梅、珍珠梅、绿梅、榆叶梅。这些梅花中,绿梅最为引人,这种绿梅因萼绿花白、小枝青绿而得名,形态与白梅花相似,但较白梅花稍大,花瓣内包含许多黄色丝状的花蕊,是梅花品系中的佼佼者。
2021年,丛台公园践行了管理“绣花精神”。针对植物冬旱严重现状,该处在年前浇灌一遍返青水的基础上,年后又全面补浇一遍,利用滴桶顺利解决便道树池浅存水少、浇不透的问题,确保春灌工作不缺一树、不漏一苗,全力保障了植物水量需求。随着迎春、连翘、梅花、玉兰等春花植物的次第开放,赏花的市民越来越多,该处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公园职工全部配带袖标,加大文明观花宣传劝导力度,并利用竹林枯死枝、伤残枝、密生枝修剪之机,自制了一批竹篱笆,即营造了田园风情,美观大方,又加强了绿地防护,留住了风景。同时,该处集中人员力量,抓住春芽萌发这一短暂时间,对牡丹、月季、丁香、金银木、木槿等十余个花木品种进行了集中抹芽,确保植物开花季花大色艳。
进入公园东大门,在宽阔的林荫大道,路北为牡丹园,种植了数万株牡丹。园的东北部原为游泳池,拆除后改造为梅园,园内遍植各色品种的梅花。美人梅、腊梅、红梅、珍珠梅、绿梅、榆叶梅。这些梅花中,绿梅最为引人。
林荫大道路南为月季园,由于自然花期长,适应性广,是园中最为常见的观赏花卉。
在牡丹园的西侧是盆景园,这里是供人们观赏盆景的专题园。总占地面积882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870平方米,水面面积780平方米。它采用围台的手法,利用建筑、景墙、山石、水面、植物等,巧妙有机地组成不同的空间,形成了园中套园的效果,使人们在优美、典雅、幽静的环境中得到艺术的享受。全园在布局上划分为两个区。一是山石盆景区,是盆景园的主庭园;二是树桩盆景区,位于山石盆景区后院。
东接盆景园,西面以北门的道路为界,南面以丘岭为界,北面为公园的北围栏。槐树是适应北方气候的树种,园内槐树如冠,古朴典雅。由于它树龄长,常与古建筑相生相伴,从而被赋予深厚的文化内涵。
西北角为玉兰园,玉兰园的入口处,立有一座“窃符救赵”的成语雕塑,表现如姬从魏王府中盗出兵符,交给平原君,调动军队解救赵国的情景。
丛台东湖长廊的南面有一个偌大的花圃,占地万余平方米,是园内最大的花木区,名为百花园,园内植有千余株乔灌木和花树,桃、李、梅、桂各种四时花树,疏密相间,连萼同开。
从丛台正门南向过拱桥,有一座风格别致且富有故事情节的小园,名“二度梅园”。该园占地1173平方米。东、西依湖傍水,南对春歌亭,北与丛台隔桥相望。该园四周黄杨绿篱环绕,园内植物以腊梅为主,间种有紫薇、樱花、红叶李、雪松等花木。假山盆景点缀其间,山水花木相映成趣。
园的主体建筑是一尊白水泥双人塑像,为市园林处雕塑创作室刘杰根据二度梅故事于1988年创作。此塑像表现了男主角梅良玉、女主角陈杏元二人含情脉脉、悲悲切切,生死别离,难分难舍的情景。
墙上花园,俗称植物墙,位于丛台公园南门,2020年9月4日建成,是邯郸首个墙上花园。墙上花园是用各种不同的植物编织而成,它的景观效果突出,还不占地面面积。这在邯郸尚属首次。墙上花园组成各种不同的图案,不光好看,还把文化也种在了墙上,例如二度梅胡服骑射、相如引车避匿等家喻户晓的成语典故呈现上面。
水系景观
丛台湖位于公园正中,面积约40多亩,湖中建成有苑在亭、曲栏桥、西湖亭望诸榭,湖边建有长廓,假山,花圃,茶亭,饭庄。
动物园区
丛台公园动物园坐落在公园西南角,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占地面积40余亩,内有动物40余种。2017年,动物园因场地狭小、设施老化严重和发展空间不足等原因,搬迁至永年区佛山。2020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对动物园旧址进行提升改造,改造风格延续现有的明清建筑风格,通过对园内废弃动物笼舍的拆除、改造,对原有管理用房加固翻新。改造面积约40亩,投资估算约1800万元,于2020年3月初进场施工。水系绿化景观打造已完工,并完成部分动物笼舍的拆除、原有管理用房加固等工作。拆除笼舍面积5000平方米;绿化提升面积约3500平方米,其中新挖景观湖和溪流1100平方米,园路铺装300平方米,铺设草皮3100平方米,种植五角枫、桂花、海棠等树木325棵,京竹、鸢尾等小型花木112平方米;原公园管理用房加固提升600平方米;东侧、南侧和西侧围墙砌筑320米。与此同时,西大门、猴舍和西侧配套管理用房正在全力建设,整体形象进度完成70%,完成投资1200万元。
所获荣誉
1982年,被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1999年,被推荐为百家“全国名园”之一。
1993年10月,丛台公园内的“邯郸碑林的唐·魏博节度使何弘敬的墓志铭”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国家一级甲类文物保护。
2008年,获得第二批国家重点公园称号,是河北,也是第二批中长江以北唯一入选的公园。“国家重点公园”评审是为了加强公园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在全国公园中开展的一项评比活动。被命名为“国家重点公园”的是具有重要影响和较高价值,且在全国有典型性、示范性或代表性的公园。
2009年,被评为河北省十大文化旅游名胜。
2010年,被评为河北省十佳公园。
2011年,获河北省五星级公园称号。
举办活动
2019年,丛台公园组织开展“暑期防溺水”安全巡查。在水域周边设立警示标语提高游客的安全防范意识,并增配了救生圈、救生衣、救生船等救援设备。
2023年,8月5日,丛台公园东门北侧两排树的树影下的“相亲角”,举办了相亲活动。
旅游信息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7 11:38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