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联军的主力部队之一。1937年10月,由东北抗日联军独立师改编而成。军长祁致中,政治部主任
金正国。下辖1个师3个旅,共约2500人。主要活动于桦川、同江、勃利、抚远、富锦等地。1939年5月,编入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1940年春,随第三路军编成支队,在黑嫩平原坚持游击战争。后转移至中苏边境整训。1942年8月编入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该军在桦川等10余县坚持抗战十余年,作战数百次,歼灭日伪军数千人。
1933年6月,吉林省桦川县(今属
黑龙江省)驼腰子金矿工人
祁致中(又名祁宝堂)率领矿工暴动,成立东北山林义勇军,又称“明山队”,进行抗日活动。1935年9月,“明山队”接受
中国共产党领导,编为东北人民革命第3军方(正)依(兰)游击团。1936年5月,游击团改编为
东北抗日联军独立师,辖3个旅,共400余人。1937年,独立师进行了来财河、五道岗等十余次战斗,同时创建了七星砬子兵工厂等后方基地。10月,独立师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11军,
祁致中任军长,
金正国任政治部主任,辖第1师(3个旅),共1500余人,分别活动在
依兰、
桦川、
富锦等地区。1938年,由于
日伪军“讨伐”,使
七星砬子后方基地遭到破坏,部队损失严重。12月,第11军2个旅90余人随同抗联第3、第6、第9军西征,转战到
铁力、
海伦地区。1939年5月,编入东北抗日联军第3路军。6月中旬,留守在下江地区的第3旅200余人在
富锦县南部与
日伪军500余人遭遇,激战中,旅长姜宝林等大部牺牲;余部在参谋长单洪福率领下继续坚持斗争,至1940年春亦全部牺牲。
东北抗日联军第11军的前身为东北山林义勇军。1933年2月桦川县驼腰子金矿工人
祁致中带领6名工人举行暴动,打死护矿日军7名,夺取轻机枪1挺,手枪和步枪7支,并号召矿工参加暴动队伍,很快就有20多名青年矿工入队。暴动队伍以桦南县大梨沟为根据地,正式成立了以祁致中为首领的东北山林义勇军,拉起了抗日的大旗。1935年2月祁致中带领东北山林义勇军进入
方正县境内,与
赵尚志、
冯仲云领导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取得了联系,主动接受第3军领导,在第3军的帮助下,祁致中的东北山林义勇军政治素质和战斗力有很大提高。1936年1月28日,中共勃利县委看到祁致中部已达到100余人,已成为一支重要的抗日力量,派共产党员勃利县团委书记
富振声去祁致中部工作,帮助改造这支部队。1936年5月20日在依兰县二道河子,祁致中部被改编为
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独立师。师长
祁致中,政治部主任
富振声,指导部主任
金正国。独立师成立后经过整顿发展,先后建立了3个旅,共800余人。1937年6月15日富锦县警察大队大队长
李景荫率部起义,加入独立师,李景荫任师参谋长。同月中共北满省委做出决定,将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独立师扩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11军。1937年11月,在东北抗日联军北满总指挥部总政治部主任
李兆麟的帮助下,东北抗日联军第11军在富锦县二区成立。军长祁致中,政治部主任金正国。11军下辖1个师,师长李景荫。11军有1500多人,在
富锦、
桦川、
依兰和
同江一带开展游击战争,打击
日伪军。1939年5月30日,11军编入抗联第3路军建制。1940年4月,第3路军取消军一级建制,11军分别编入抗联第3路军3支队和9支队,11军番号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