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绣线梅
蔷薇科绣线梅属植物
东北绣线梅(Neillia uekii Nakai)是蔷薇科绣线梅属植物。直立灌木,高达2米。小枝细弱,具不明显棱角,幼时微被短柔毛,黄褐色至红褐色,老时无毛,暗灰褐色,皮条状剥裂。冬芽卵形,边缘有柔毛,紫褐色。托叶膜质,卵状披针形;叶柄长约10mm,密被短柔毛;叶片卵形至椭圆状卵形,稀三角状卵形,长3~7cm,宽2~5cm,基部圆形至近截形,先端长渐至尾状尖,边缘浅羽状分裂,表面无毛,背沿叶脉微被短柔毛。总状花序,具10~25花,长5~10cm,被星状毛和短柔毛;花梗长5~7mm;花直径5~6mm;萼筒钟状,长3~4mm,裂片三角形,先端渐尖,内外两面均被短柔毛,与萼筒等长或稍短。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高1~1.5m。茎直立,多分枝,皮灰褐色,无毛,稍有光泽,剥裂,小枝黄褐色,疏生星状短柔毛;单叶互生,有短柄,长0.5~1cm,密生星状毛;叶片卵圆形或狭卵形,长5~8cm,宽3~6cm,先端尾尖或渐尖,基部浅心形或近圆形,边缘有粗重锯齿,两面沿叶脉疏生伏毛:托叶狭卵形或披针形,长0.5~1cm,宽3~4mm,总状花序顶生,长2~4cm;花白色,花瓣较萼片略长;萼片绿色,密生星状毛。果卵圆形,长约7mm,宽约5mm,深褐色,外面有星状毛和先端乳头状刺。果梗细,长约0.3mm内有种子1~2枚。种子卵圆形或卵形,深褐色。花期6月,果期8~9月。
落叶灌木,高1~1.5m。茎直立,多分枝,皮灰褐色,无毛,稍有光泽,剥裂,小枝黄褐色,疏生星状短柔毛;单叶互生,有短柄,长0.5~1cm,密生星状毛;叶片卵圆形或狭卵形,长5~8cm,宽3~6cm,先端尾尖或渐尖,基部浅心形或近圆形,边缘有粗重锯齿,两面沿叶脉疏生伏毛:托叶狭卵形或披针形,长0.5~1cm,宽3~4mm,总状花序顶生,长2~4cm;花白色,花瓣较萼片略长;萼片绿色,密生星状毛。果卵圆形,长约7mm,宽约5mm,深褐色,外面有星状毛和先端乳头状刺。果梗细,长约0.3mm内有种子1~2枚。种子卵圆形或卵形,深褐色。花期6月,果期8~9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河岸及林缘等处。喜光,较耐旱。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分布范围
分布于吉林省集安、临江等市县,辽宁省桓仁、宽甸、丹东等市县;朝鲜。
繁殖方法
播种、扦插繁殖
可孤植或丛植
主要价值
1、花美丽,气味清香,可用于花境、花坛及假山的绿化,也可以做绿篱
2、蜜源植物。
3、植于庭院、坡地、草坪或假山、岩石旁。
保护现状
濒危原因
东北绣线梅在东北为单种属植物,由于常年被滥掘乱挖,用作园林观赏,再加上生活环境遭到破坏,野生种群面积急剧减少。
保护级别
在《吉林省重点野生植物保护目录》中列为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在《辽宁省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目录》中列为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近危(NT)。
参考资料
东北绣线梅.中国珍稀濒危植物信息系统.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13 13:03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