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鼢鼠
仓鼠科鼢鼠属动物
东北鼢鼠是仓鼠科鼢鼠属的动物。体重185-400克,体长200-270毫米。体型粗壮,四肢及尾均短,眼极小,耳壳亦甚小,隐于毛下,前足爪粗大且长,毛细软且光滑,灰色,略带淡褐黄色,有裸露鼻垫。吻部上端额部中央有一白色斑块,背毛色一致,体侧毛与背毛相似,腹毛灰色,后足和尾几乎无色裸露,仅细毛覆盖。
形态特征
东北鼢鼠体型圆粗,颈、胸、腰无明显区别。头吻宽扁,利于掘推土壤。耳小隐于被毛之下,眼小正常,尾细短,前脚掌宽大,前指爪长明显大于指长。爪呈镰刀状,适于打洞和住洞穴内行走。乳头4对,胸、腹部各两对。
东北鼢鼠背毛黄褐色,毛尖铁锈红色,毛基深灰色。体侧毛色渐淡,腹部淡灰色,吻鼻部与面部色浅,额顶常有一块大小形状不定的白斑,但有时不明显。
东北鼢鼠头骨扁平,前窄后宽。骨质坚硬,骨块间相接紧密。鼻骨宽平,前端1/3显著扩大,后2/3部分平行。额骨前伸入两鼻骨之间。弓发达、扩张。人字嵴发达,头骨后端沿此嵴向下呈截切,向内缩,头骨最后端为人字嵴处。上枕骨发达。腭骨长,其中部有一明显的纵棱。听泡扁平,下颌骨粗大。
东北鼢鼠上门齿强大。第1上臼齿大,内外侧各2个内陷角,交错排列;第2、3上臼齿较小,内侧仅有一个内陷角,外侧有2个内陷角。下颌第1臼齿内侧3个内陷角,但有时第1个不明显,外侧2个内陷角。第3下臼齿外侧仅有1个内陷角,内侧有2个内陷角,但第2个内陷角极浅。
近种区别
栖息环境
东北鼢鼠栖息于温带寒温带季风区土质松软的平原开阔地区,选择农田、田间荒林、河滩、林间窄地等处作为栖息位点。
生活习性
东北鼢鼠不冬眠,冬季深居于洞内,除取食外不甚活动,有时也到地面上觅食、寻偶。季节活动明显,当春季土地尚未全部解冻前即开始活动,5、6月份繁殖活动频繁,9、10月份主要是采食和储粮的活动。一天之内又以早、晚活动最盛。小雨及阴天全天都能活动。该鼠有怕光、怕风的习性,见风就堵洞。一般除了繁殖季节外均独居。
东北鼢鼠常年栖居于地下生活,听觉特别灵敏,很难捕捉。地下洞道长达数十米,面积可达100多平方米,大致可分为通道洞、储粮洞、粪便洞、居住洞、朝天洞。鼠打洞时,每隔一段即将洞内挖出的余土堆成许多小土丘。根据新堆的去向,可辨认其洞道的去向。洞道构造复杂,无显著洞口,内部分支极多。洞道直径5~6cm,居住洞与储粮洞距地面约100cm。觅食道深仅15cm。居住洞长约50cm,宽20cm,高15.5cm。居住洞用草筑成,附近有粪便洞。洞道不同地点、不同性别、不同季节构造不同,雌雄分居,雌性洞道较雄性复杂。秋、冬季洞道较春、夏季洞道复杂,农田洞道与草原等区域的洞道不同。其余习性与中华鼢鼠略同。
东北鼢鼠食性杂,食物主要以植物的地下部分,亦食植物的茎叶和地下害虫,尤其喜食块根块茎及植物的种子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蒙古、俄罗斯联邦。
中国分布在河北、山东、内蒙古、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地。
繁殖方式
东北鼢鼠幼崽通常在5月初出生,6月初断奶,整个春天和初夏都和母鼠在一起。等到10月,东北鼢鼠幼崽会生长到约190毫米,此时它们会在母亲附近建立自己的小洞穴。第二年即性成熟,可繁殖后代。随着繁殖期的到来,东北鼢鼠的数量密度呈上升趋势,并很快达到高峰。在试验区内东北鼢鼠在8月上旬左右达到数量的高峰期,这种鼠每年只有1次高峰期。东北鼢鼠的交配时间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每年产一窝,一窝约2~4只幼崽。东北鼢鼠雌雄性比因各种原因有年度变化,在整体数量上升的年份,总性比往往是雄性高于雌性,而在数量低的恢复年份,雌性有所增加。
种群现状
种群分布不零散。在其分布区的北部和东北部(俄罗斯远东地区)非常罕见,其他地方信息不足。东北鼢鼠种群数量趋于稳定。
该种种群受到主要的威胁是农垦导致了其自然栖息地的破坏。
亚种分化
东北鼢鼠的分类地位一直存有争论。首先是拉克斯曼(Laxman)于1773年定名西伯利亚鼢鼠阿尔泰鼢鼠(myospalax)。过了一百年,米尔恩一爱德华兹(Milne-Edward)于1874年依据北京南部标本命名了psilurus,即东北鼢鼠。艾伦(G.Allen,1940)指出,东北鼢鼠(psilurus)第1上臼齿内侧有2个内凹角与阿尔泰鼢鼠(myospalax)接近,而定为阿尔泰鼢鼠的一个亚种。俄罗斯的库兹特斯夫(Kuznetsov,1965)和英国科伯特(Corbet,1978)同意艾伦提出的观点。中国国外以及国内许多学者则承认东北鼢鼠的地位,如俄罗斯的奥格涅夫(Ognev,1947)、英国的埃勒曼等(Ellermanetc,1951)、中国的马逸清等(1986)、肖增祜等(1988)。科伯特(Corbet,1992)又将阿尔泰鼢鼠和东北鼢鼠分开。由于阿尔泰鼢鼠分布于西伯利亚的巴尔瑙尔,与中国新疆阿尔泰地区接近,但在中国新疆地区一直未采到标本,不能对比。
鉴于以上原因,仍保留东北鼢鼠地位,即该种尚无亚种分化。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皮毛柔软,可供服装上用,但因其皮板小、数量不多,经济价值不大。
药用价值
东北鼢鼠可作为一种中药,中医认为该药物性寒,味咸,能治疗淋巴系统肿瘤初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慢性肝炎、红斑狼疮。
为害特点
东北鼢鼠危害严重地区草场的土丘覆盖近9%,使草场生产力下降,优质牧草减少,盖度下降,水土流失加剧。据几年的观测调查,受害区平均为70%左右,最低为40%。据2001年调查统计,东北鼢鼠危害区有新土丘1600个/公顷,严重地区有3000个/公顷以上,危害程度已超出了《草原灭治鼠规程》的5~10倍,严重影响了草原畜牧业的生产和经济发展。
春季花生播种后,东北鼢鼠会吃掉部分未发芽种子,对已发芽的种子,把芽和胚根等扒掉或拖到洞内。秋末,东北鼢鼠则将大量花生果实运到贮粮洞贮备。据调查,在东北鼢鼠一粮仓内挖出花生、甘薯、黄豆等共计12千克,可见东北鼢鼠对农作物危害之大。另外,东北鼢鼠春季挖洞常常毁掉大量幼苗。它们在花生地中推起一排排土堆、挖掘洞道,轻则将根须扒断,影响花生幼苗生长,重则吃掉刚播下的种子,造成缺苗断垄。尤其是雨季降水顺洞道流进垄内,使水土流失非常严重。
东北鼢鼠能危害樟子松幼林,被害严重的林木,主根、侧根全部被啃食,根部呈拳头状,或者有的侧根被食,有的主根被食,这些被害树木在当年或第2年即死亡。在1985年对2400公顷樟子松人工林的调查中发现,所有的樟子松人工林中均不同程度地遭受东北鼢鼠的危害。危害极其严重的林分保存株数仅为195株/公顷;分布在沟塘子的凹部危害重的林分,平均保存株数为1080株/公顷;分布在山坡下部、林缘、缓坡地段,危害中等的林分为1200株/公顷;分布在山坡的中部,危害轻的林分为1500株/公顷;分布在山坡的上部和分布在山坡顶部土层脊薄的沙、砾土壤的樟子松林没有受害,平均为1260株/公顷。
东北鼢鼠是鼠疫病原的携带者。
防治方法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参考资料
Myospalax psilurus.planet-mammiferes.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24 13:24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