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原街道,隶属于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位于道外区城区东北部,东与
振江街道相邻,南与
仁里街道、
崇俭街道交界,西与
大兴街道接壤,北与松北区
松浦街道隔江相望。
街道办事处驻道外区集良街47号。区域面积为0.78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东原街道因辖区内东原街而得名。
清代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以前,东原地区是一片荒地,仅有几户人家。滨江关道衙门(
哈尔滨关道)建立后,人口逐渐增多,自然形成一些小街、巷和院落,归滨江管辖。
民国二年(1913年),划归滨江县第二区。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东傅家区的东原、北新分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设东原街公所。
1954年,改为东原街道。
1960年,与崇俭街道合并为东原公社。
1962年,崇俭办事处析出。
1968年,与崇俭并为勤俭公社。
1972年,改为东原公社。
1980年,改为东原街道。
行政区划
1990年,东原街道下辖13个社区,222个居民组。
2003年,东原街道下辖6个社区,417个居民组。
2011年,东原街道下辖北新、沿江、江畔、方元4个社区,下设285个居民小组。
2019年,东原街道下辖4个社区:方元社区、沿江社区、北新社区、江畔社区。街道办事处驻道外区集良街47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东原街道位于道外区城区东北部,南起集良街,与仁里街道、崇俭街道交界;北至江畔路,与松北区松浦街道隔江相望;西起北十四道街,与大兴街道接壤;东至毛织厂和造纸厂铁路专用线,与振江街道相邻。区域面积为0.78平方千米。
人口
人口数据
1990年,东原街道有居民8380户,总人口为26690人,其中男性13177人,女性13513人。
2003年,东原街道有居民9108户,总人口为23740人,其中男性11666人,女性12074人。
2010年,东原街道有家庭户8343户,总人口为22002人,其中男性10976人,女性11026人。
2011年,东原街道总人口为19800人,其中男性10100人,女性9700人。
民族构成
1990年,东原街道有
汉族、
回族、
满族、
朝鲜族、
蒙古族5个民族。其中,汉族26219人,回族349人,满族85人,朝鲜族27人,蒙古族10人。
2003年,东原街道有汉族、回族、满族、朝鲜族、蒙古族、
黎族、
达斡尔族、
侗族、
赫哲族9个民族。其中,汉族22975人,回族503人,满族194人,朝鲜族43人,蒙古族17人,黎族4人,达斡尔族2人,侗族1人,赫哲族1人。
2011年,东原街道有汉族、回族、满族、朝鲜族、
锡伯族5个民族。其中,汉族19400人,占总人口的98%。
经济
1991年至2003年,东原街道共创办街属企业150个,其中招商引资创办企业141个,引资1.34亿元,累计实现产值1.8221亿元,利润1052万元。
2010年,东原街道招商引资10户,引资1.6亿元。
2011年,东原街道财政收入2300万元,销售收入2030万元,生产总值2230万元。
2012年,东原街道招商引资1.05亿元;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商品销售额6138万元;收缴零散税31户,各种税收9.4万元,其中房产税4.6万元,个人所得税1.4万元,土地使用税1.5万元,营业税1.9万元。
2013年1-10月,东原街道招商引资1.46亿元,其中省外1.1亿元。
2014年,东原街道招商引资1.45亿元。
2015年,东原街道招商引资2.1亿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1990年,东原街道有中学6所,企业办托幼儿园(所)4个,街办和个体幼儿园(所)11个,共有保教人员146人,在园儿童1278人。
2003年,东原街道有
哈尔滨市第八中学、哈尔滨市第三十四中学、哈尔滨市第五十中学、哈尔滨市第一综合高中。
2011年,东原街道有初中2所,在校生1671人,专任教师13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
文化事业
2011年,东原街道有文化站1个;社区图书室4个,藏书0.1万册。
医疗卫生
2003年,东原街道有道外区中西结合医院、同仁堂药店。
2011年,东原街道有社区医疗服务中心1个,专业卫生人员31人。
社会保障
2010年,东原街道为10名低保家庭新入学大学生申报救助金,低保户大病及住院救助50户;春节期间,为557户低保户1089人发放惠民购物卡110150元,为60户低收入困难家庭133人发放惠民购物卡12650元,为259户低收入困难家庭、低收入家庭和边缘户困难家庭616人发放生活补贴金30800元。
2011年,东原街道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695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220人,开发公益性岗位44个;就业培训180人,创业培训为40人;为45名
下岗失业人员办理小额贷款330万元。
2012年,东原街道发放廉租房补贴款588616元;开发公益性岗位48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700人,职业介绍登记求职人数561人,职业介绍成功人数452人,城镇劳务输出人数300人;办理小额贷款34人,申报金额321万元。
2013年,东原街道为2户低保户申领临时救助金8000元;走访慰问低保户、残疾人及优抚对象等困难家庭,发放慰问品2万余元;为83名特扶对象发放2012年特扶金119160元,发放2013年城镇无业人员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34375元;为8名80岁老人办理失能补贴;免费为5名残疾人发放轮椅,扶持3名残疾人自主创业,为3名特困残疾人子女申报资助金,为残疾人无偿置换三轮车27辆;职业介绍登记求职人数561人,介绍成功452人,城镇劳务输出300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20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420人。
2014年,东原街道安置下岗失业人员720人,其中安置就业困难人员411人;职业介绍登记求职人数700人,其中介绍下岗失业人员450人;职业介绍成功人数500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成功就业人数400人;为25户低保家庭上调低保金;对22户低保家庭下调低保金;为53户低保家庭上报大病救助及住院救助材料;为6户低保家庭子女考入大专院上报救助审批,发放救助金18000余元;为10户低保家庭因家庭发生变故上报临时救助;为183户低保家庭上报煤款补助表;上报13名符合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为99名特扶对象发放特扶助金126540元。
2015年,东原街道为三低家庭发放生活补贴金,每户以150元为基础,每增加1人再增加50元;慈善超市为380户困难家庭发放米面油;建立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点2个,发放2014年度护理补贴27人,发放居家托养补贴80人,共计金额80400元;申报2015年度残疾人居家托养补贴36人,护理补贴54人;发放残疾人机动车驾驶证一次性补贴58人,金额58000元;为残疾人办理公交乘车卡45张,发放残疾人燃油补贴62人、16120元;资助残疾人及特困残疾人子女4人、2800元,为498户申报了公租房,发放残疾人自主创业补贴2人、6000元;上报13名符合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特别扶助人员108人,发放特别扶助金共计99人、361920元;发放独生子女费76030元,发放2000-2015年城镇无业人员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538人、29570元。
历史文化
哈尔滨关道
哈尔滨关道位于道外区北十八道街和北十九道街之间,又称滨江关道衙门,俗称道台府,清代光绪年间(1875年-1909年)由清政府建立,是哈尔滨当时最高级别的行政机构,是中国封建王朝建立的最后一个传统式衙门。哈尔滨关道是传统式建筑与北方建筑的混合体,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呈对称布局,左文右武,前衙后寝。中轴线上由外至内依次为照壁、大门、仪门、大堂、二堂、宅门、三堂;东侧线上有衙神庙、书房、厨房等;西侧线上有冰窖、督捕房、洪善驿、会华馆厅、会洋馆厅;墙院内有车棚、马号、茶房、粮仓等。
荣誉称号
1998年,东原街道获黑龙江省爱国卫生先进集体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