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客
位于成都平原里华阳县的丘陵地
东山是成都平原里华阳县属的一块丘陵地,她的南北直径四十公里,东西约二十五公里,约占华阳县全面积三分之一。 因两晋之际,五胡乱华,再及唐末,元初,曾作三次的民族大迁徙,所以江南诸省遍满了他们的足迹,尤以岭南山地(粤东北部)为客家民系的大本营。
基本介绍
东山客族的来源:在当地望族如廖,范、钟、张各姓之族谱中,记载颇为详明;其入川动机,徙族谱及其传说看来,不外三点:一,前清雍乾间粤东连年灾荒;二,明末张献忠残破四川后,田园荒芜,资源弃地。三,仰慕巴蜀之富庶。所以在清初康雍乾间,客人由粤东陆陆续续地率眷西上,及到川后,又先后在川东南各县垦殖,继之再迁,始到蜀北,开基立业,及到现在,这儿肥沃的丘陵地所住居的人,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由粤东迁来的。他们的迁徙,大抵以村落为单位,所以到东山区后,如龙潭寺的客人,大半由梅州五华迁来的,西河镇的客人十之八九都是兴宁人。
歌谣
前面曾经说过,客属是一个礼仪之邦,这从什么可以看得出来呢?歌谣确是一个很好的材料。他们当在花月之前,或江边或田野,引吭高歌,一唱一和,词意双关,非常动听,而每一首歌词中,没有一句不是从心灵深处流露出忠孝、仁爱、信仪、和平、真率、诚恳、勤俭等的词句来,不怕他们是信口开河,却处处合乎自然的音节。
文学解释
1.泛指隐士。
例文
《送綦(qí)毋潜落第还乡》
作者:王维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解释:东山客
东晋谢安曾隐居会稽东山,借指綦毋潜
出处
《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作者简介
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号东山,东晋政治家,军事家浙江绍兴人,祖籍陈郡阳夏(今中国河南省太康),汉族。历任吴兴太守、侍中兼吏部尚书兼中护军、尚书仆射兼领吏部加后将军、扬州刺史兼中书监兼录尚书事、都督五州、幽州之燕国诸军事兼假节、太保兼都督十五州军事兼卫将军等职,死后追封太傅兼庐陵郡公。世称谢太傅、谢安石、谢相、谢公。 公元383年,中国历史的大舞台上演出了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东晋8万士卒一举打败了前秦80多万大军,不仅使国家转危为安,而且留下了“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的历史佳话。这就是淝水之战。运筹帷幄,夺取这场胜仗的指挥家便是东晋宰相谢安
那么,在谢安四十岁之前,隐居东山,根据《晋书·谢安传》中说,东山在会稽,也没说明在会稽具体哪个地方,当时的会稽不包括杭州临安。然而在今杭州临安有个谢傅东山,根据《临安县志》记载西径山之北有山名东山,苍崖浚谷,清幽宁谧,史载东晋宰相谢安曾隐居于此。现留有“东山再起”的摩崖石刻,李白、苏东坡等历代名人都曾多次踏访西径东山故地,并留下传世诗文,让东山的悠悠情怀亘古流传。特别是李白,他对谢安非常仰慕,写了很多关于谢安和东山的诗歌,如:“不到东山久,蔷薇几度花。白云他自散,明月落谁家。”又如:“安石在东山,无心济天下。一起振横流,功成复潇洒。”
东山到底在那,已无从可考。晋时的衣冠虽已不在,但昔时江左风流的人文风物依然犹存。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12 20:34
目录
概述
基本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