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之旅》是德国瑞士籍
作家赫尔曼·黑塞于1932创作的中篇小说,在《东方之旅》中,通过叙述者H.H.对精神盟会及其首领雷欧的回忆和追寻,展现了黑塞对自我探索以及个体与整体关系的思考。
创作背景
从1927年到1932年,黑塞用了五年时间才完成了《东方之旅》这部作品。当时,一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不幸与灾难让黑塞难以忘怀,而 另 一 方面,德国社会民族主义甚嚣尘上,政治现实日益法西斯化,黑塞由此敏锐地预见到将会出现更大的灾难。作为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以笔作为呼唤和平的武器,希望通过文学作品传播和平信念,对抗可怕的社会现状。老子和庄子思想都具有强烈的反战意识,庄子对治国提倡“无为而治”,顺任自然。在个人与他人、群体的关系上,老子提出“无争”的处世原则,主张挫脱解纷,和光同尘,反对争功逐利,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这些思想恰恰是开给战乱在即的欧洲社会的一剂救世良药。
人物介绍
里奥
里奥的身份也是双重的,显得深不可测。开始他是“东方之旅”谦卑而忠诚的仆人,最后又表明他的正式身份是盟会的会长,主宰着团体的一切,包括H.H.脱离盟会期间照常在运作的盟会的所有事务,尽管所有这些 H.H. 不再可能与闻。
有些国外学者为里奥确定人物的原型,其实意义不大。小说结尾有个重要细节:H.H. 发现自己和里奥被塑造成一尊二位一体的雕像,而且 H.H.依靠神秘的力量正在一点点变成里奥,这才是理解这个人物的关键。对此,密勒克的解释颇有参考价值。他认为,就 H.H. 而言,“他和里奥的关系,及他被接纳加入盟会与再度加入的仪式,都是通过纯粹的想象与有趣的神秘手段而展现在外的心理过程。“
H.H.
小说以第一人称出现的主人公兼叙述者,身份之一是“童话讲述人”(Mrchenleser),他的姓名简写H.H.显然在暗示赫尔曼·黑塞本人(Hermann Hesse)。在小说结尾部分出现的盟会的秘密档案里,还特别点明了H.H.于 1890年成为黑塞家乡卡尔夫的公民。H.H.幼时还有不少爱好也是黑塞的爱好。小说因此带上了精神自传的色彩。这些都是黑塞作品常有的艺术特色。
作者简介
赫尔曼·黑塞,德国作家,诗人。出生在德国,1919年迁居瑞士,1923年46岁入瑞士籍。1946年获
诺贝尔文学奖。1962年于瑞士家中去世,享年85岁。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作品多以小市民生活为题材,表现对过去时代的留恋,也反映了同时期人们的一些绝望心情。主要作品有《
彼得·卡门青》、《荒原狼》、《东方之旅》、《
玻璃球游戏》等。赫尔曼·黑塞的文学创作深受东方精神文化的熏陶,当他在世时,人们就经常称他为具有学者风度的“佛教徒”。在后来的《简历》(Kurzgefasster Lebenslauf)中,黑塞本人也承认:说我是佛教徒,“这话不无道理,至少包含着真理的内核”。
内容梗概
小说以“东方之旅”命名,它是由某“盟会”(Bund)发起的有组织的行动,故事的主人公H·H·作为成员加入,旅程却在中途神秘地解体,H·H·随之离开盟会;此后相当长时间内,他都在追忆这次半路夭折的“东方之旅”,最后他经过努力,通过考验,重新加入盟会,也承担起了更重要的职责。
作品评析
主题
通过相对简单的故事框架,小说彰显了“童话”的众多特点。它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双向维度,把现实人物、历史人物、文学史上的虚构人物和作者创造的小说形象,共置于一时一地的叙事结构内,貌似写实的文字下,实际运用了象征手法。
《东方之旅》还涉及众多颇难索解的文化历史与文学的典故。正如J.密勒克以一个美国学者的身份,针对小说这部分奇幻独特、像云锦般编织穿插的形象细节做的评价:“如此之多文学上的古色古香的小点缀,仅仅只对那些娴熟于1750至1850年的德国文学 (也是黑塞最喜爱的阶段 ) 的日耳曼学者有直接的意义; 许多光彩照人的个人性质的引喻,除了作者尚活着的最亲近的密友和成为黑塞忠诚学生的读者,让所有人都感到迷惑;故事中有些谜也就随着它们的创作者而一道死去了。经过研究探讨,神秘的“东方之旅”的路线、经过的地点或景点、不为人知的人名与外号等,总算大体上都找到了原型。简要地说,这一次到东方的朝圣开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但逐渐贯穿所有时代,不仅是现代,还上溯至中世纪和“黄金时代”即古典时代,直到时间消失的境界。小说中,H.H.这样介绍 “东方之旅”:“在其最高的和最本质的意义上,它不仅是属于我的和现在的;这个由信徒和门徒所构成的队伍,一直都在不间断地永远地走向东方,走向光明之乡。许多世纪以来,这个队伍都在行进中,朝着光明和奇迹。”
因而旅程得以在不同时间段穿梭,甚至回溯到传说与神话的年代。“东方之旅”在盟会领导下,以十人为一小组进行,路线各有不同。H.H.所在的小组计划经过月亮海,到达法马格斯达 (Famagusta),再进一步发现兹盘古(Zipangu)以外的蝴蝶岛。兹盘古是日本的古称,马可·波罗的游记用它称呼日本,犹如当时的欧洲人称中国为契丹(Cathay)一样。月亮海则是地中海的异域命名,有可能源自奉行新月崇拜的阿拉伯人。法马格斯达为塞浦路斯一城市,中世纪第三次十字军远征期间(1189-1192)英国国王理查一世占领该地,建立为根据地,以后成为各次十字军东征时海上航线必经的中转之地。并非偶然,H.H.小组最初的负责人、经院哲学家阿尔贝都·格努斯(Albertus Magnus,1206?- 1280),就是十字军东征的鼓吹者之一。小说中,“东方之旅”确实也被人叫作“儿童十字军”,虽然这一称呼不无揶揄挖苦之意,讽刺参与者的幼稚。而从小说叙述看,实际跋涉经过了德国施瓦本地区的南部,瑞士和小部分意大利国土,迂回曲折地向博登湖、苏黎士、温特舒尔(Winterthur)一带进发,来到伯尔尼郊外的布伦加登(Bremgarten)。然后在那里,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那是整个旅程的一个高潮。这路线和黑塞本人1923至1929年在此地区的数次旅行有关,所以小说中也出现了他的友人们和他交往与熟悉的作家、艺术家,及以他们为原型的神话化的虚构形象,包括黑塞素所敬仰的文学前辈,及其笔下的人物形象——如诺瓦利斯的亨利希·冯·奥夫特尔丁根,霍夫曼的档案保管人林德豪斯特(《金罐》)和仙女阿尔米达(《幸运骑士 》),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等,还有黑塞自己创造的劳舍尔、安瑟尔姆、克林格梭尔、帕勃罗等。就这样,一如H.H.体验到的,小说通过 /自由自在地去同时体验每一件可以想象的事情,随意交换外在与内在,如布景一般移动时空 ,富有创意地把过去、未来和虚构的事物,带到目前这个片刻中来’。但出人意料,到了意大利边境的下莫比奥(Morbio Inferiore)峡谷,旅程突然中止。
《东方之旅》是象征性的,仍属于西方人热衷的并见诸文学艺术作品的“精神奥德赛”,与其认为这是以东方国度为目的地的实际游览,不如说是一场心灵的体验和精神的求索。心灵史的历程是黑塞小说的恒常主题,以前作品也常见到,如《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就描写了歌尔德蒙一生的探索和追求。问题在于,“东方之旅”却在欢庆的高潮后突然夭折了,这样的安排是前所未有的,目的正是为着彰明它的非凡意义。
为了弄清楚“东方之旅” 中途失败究竟意味着什么,先来考察一下它的倡导者盟会。首先,盟会本身是个不一般的组织。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普遍的思想危机和对世界末日的可怕预感,一度到处都冒出了“教主”、“先知”、“信徒” 及相关的团体,以救人拯世相标榜。但所有这些组织形式,都根本无法与盟会相比。后者历史古老,渊源久长,延伸并贯穿于整个世界史的进程。从古到今东西文化史上一些重要人物,如扎拉图斯特拉、老子、柏拉图、色诺芬、毕达哥拉斯等,都曾是盟会的共同创立者、缔造者和重要成员。这些充分说明盟会具有悠久的人文传统,不同于那些赶时髦的“速成班” 性质的小团体,例如小说提到的“酒神舞社” 与“再洗礼派” 等。其次,申请参加盟会的成员,还有严格的纪律约束,需要通过不同形式的考核和考验,最后还得立下忠诚的誓言。万一中途变卦退出,就等于叛变,以后无论怎样翻悔和努力,都不再可能重新回到盟会。盟会不仅在组织上,而且对人员的素质,在纪律上、精神指导上都有严格的要求。
最后,也是关键一点,盟会的独特品格,乃在于其艺术审美精神。小组成员基本上为H·H·所说的“艺术之友”,别的小组的成员也基本是艺术家。他们的追求不出艺术审美的范畴。小说在描写旅程到达布伦加登后,宾主出席庆祝会时,就相当充分地向读者展示了一批艺术家、诗人、作家及其想象中与创作出来的人物,他们无一例外,都根据自己的个性与兴趣,沉浸在对艺术、美好事物与奇思妙想的享受品味之中。
正如《东方之旅》中所描述的世俗世界,人类物质世界繁荣的表面下掩盖着的是人类精神危机。许多人早已不再相信精神还有什么独立的地位和价值,对精神采取了放逐的态度,把它视为物质的奴婢、肉体的附庸。然而恰恰是精神的失落使人陷入巨大的焦虑、苦闷和空虚的危机之中。
于是,黑塞始终把反映和寻求解决现代人的痛苦、忧愁、心灵空虚等精神困境作为其创作的中心,把对人的内心认知和探索作为他一生的主题。从《卡门青特》、《德米安》、《荒原狼》到《东方之旅》以及后来的《玻璃珠游戏》,黑塞的作品组成了一次既针对他本人,也针对现代人,尤其是知识分子们而做的探索心灵深处、寻找精神家园的旅行。《东方之旅》中描述的心理经历和困境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人们普遍遭遇到的问题。“看似去东方的旅行实际上是一次深入心灵与精神的旅行,是潜入自我的深层结构。”
黑塞在这场探索旅行中,也不断在寻求解决现代人心灵问题的方法,他从天主教、尼采、叔本华等哲学家,弗洛伊德、荣格等心理学家,老子、庄子、孔子等东方思想家以及印度文化中寻找有益的途径。正如他对“东方之旅”的描述——“我们不仅穿梭于不同的空间,还漫游于不同的时代。我们走向东方,我们也奔向中世纪或者那个黄金时代”。
尼采的人性观以肯定人的生命本能为前提,以主张人的超越性为归宿。黑塞在尼采那里寻找到强劲的生命力量,直面自我的无畏,激情进取的强者精神,人性无尽的创造性和自我超越性。但是同时也感受到这种超越、自由和创造与世界无意义和超越目标缺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而这种冲突和矛盾最终走向虚无主义。尽管尼采将虚无主义分为弱者虚无主义和强者虚无主义,但始终没有逃脱悲观主义的宿命。老庄思想中,老子哲学的核心是“道生万物”,强调宇宙万物和谐一体,重视顺应自然规律,看待事物从辩证的角度出发,将人的内在与外在相融相通,人与自然,宇宙彼此依存。庄子哲学最为适应创造力的需要,更加贴合人们尤其是知识分子内心深处隐微的部分。它在儒家的规矩严整与佛家的禁欲严谨之间,给知识分子提供了一块可以自由呼吸的空间。老庄思想带给生命、自然、宇宙一个广阔的前景和天地,为孤独而忧伤的黑塞带来一份慰藉与平和。
《东方之旅》将尼采与老庄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式相融合,力图说明人类要想达到自我超越,精神世界和谐、统一,那么东西方文化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老庄圣贤思想为引领,在尼采生命哲学观之激励下,个体不断完善、超越自我,以有限生命献身于人类整体生命之永恒。重塑人与自然之关系,将文学、艺术、神话、宗教回归其在精神世界的独立地位,人类文化共生共栖,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宇宙和谐共生。也只有这样,人们才能真正寻找到心灵家园,根除欧洲文化危机。
在一次黑塞周年纪念日的贺词里,尤里安·尼达-吕梅里强调道,黑塞是一位改变世界的诗人,在寻找解决西方危机的过程中,他设计了一种“联盟文学”(universitasliterarum)。 《东方之旅》即体现了黑塞这一思想。老庄道家思想、尼采思想、天主教等东西方文化汇集于《东方之旅》,表现了诗人希望藉此回归心灵家园,使人类精神完美,人类、自然与宇宙和谐共处的中心思想。“时间流逝,智慧永存。智慧会以不同的形式和方式出现,但它永远立于此种根基:人类顺应自然,顺应宇宙和谐”。
手法
《东方之旅》 是赫尔曼·黑塞晚期的一部最重要作品,也是其写作态度的转折点。黑塞之前的作品一直围绕着个体的自我探索,而从《东方之旅》出发,他开始将个体的自我发展与团体相联系。由于作者在小说中大量运用比喻、暗喻、象征等方法,使人物和情节都披上神秘、魔幻的色彩。
小说还特地引用了诺瓦利斯的诗句:“我们到底向何处去? 一直在走向家乡。”这样一来,东方固有的相对于欧洲的世界东部的国土的意义被消解了,转而成为人类精神和心灵的家园。在此意义上,东方变成了一切超时空的精神文明的象征,“东方之旅”也意味着是一次回归和重新发现人类精神家园的灵魂远征。
作品影响
《东方之旅》是德语作家黑塞关注东西方文化整合,继续走向内在之路的代表作,但国内极少研究。小说通过一次中途夭折的象征性旅程,反映了黑塞对20世纪初期西方精神危机的进一步思考,和对艺术审美超越功能的深刻反思。小说最终提出了“服务” 的法则,以确保在个体人格完善的中心下,协调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处理艺术家与艺术的关系,重建西方世界的信仰。同时黑塞认为西方文化自我拯救时必不可少的东方文化,不仅仅意味是一种古典智慧,而是扩大为跨越了各种文化的地域间距,克服了彼此的对立、不信任、偏见与仇视的心灵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