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
菊科牛蒡属植物
牛蒡(学名:Arctium lappa L.),又名大力子、恶实等,为菊科牛蒡属的二年生草本植物。其具有肉质直根;茎直立,粗壮,通常带紫红或淡紫红色;基生叶宽卵形,基部心形,两面异色,上面绿色,叶柄灰白色,被稠密的蛛丝状绒毛及黄色小腺点;头状花序多数或少数在茎枝顶端排成疏松的伞房花序或圆锥状伞房花序,花序梗粗壮,总苞卵形或卵球形,小花紫红色;瘦果倒长卵形或偏斜倒长卵形,两侧压扁,浅褐色。花果期6~9月。
植物学史
命名由来
牛蒡的名称始见于中国南北朝时期陶弘景(公元456~536年)的《名医别录》中。古人将其物取名为“牛蒡”,是以“牛”喻指其枝叶粗壮,以“蒡”喻指其野外丛生。中国采食其根的记录不迟于唐代,唐代农学家韩鄂的《四时纂要》中有记载:“八月以后取根食之”,医药学家孟诜的《食疗本草》也说:“根作脯,食之良”。到了明初,明朝植物学家朱橚的《救荒本草》有记载:“以牛蒡的根可作蔬食”,该书还描述了野生牛蒡肉质根的形态:长尺余,粗如拇指,其色灰黪。由此看来,当时野生牛蒡的肉质根直径不过2厘米,长度也只有30~40厘米。现代新型的根用牛蒡,肉质根长度已达60~100厘米,乃至更长,直径也增至3~4厘米。
由于牛蒡肉质根外观很像长萝卜,而皮色暗黑,在中国又称其为“黑萝卜”,还有人因日本人喜食牛蒡,将其称为“东洋萝卜”。
栽培历史
牛蒡原产于亚洲地区,中国自古以来南北各地均有野生牛蒡分布,最初以其种子作药材用。公元940年前后,牛蒡由中国传入日本,在日本经过选育,培育出了很多品种。1937年后,以肉质根供食用的新品种从日本引入中国,后在中国江苏、山东栽培面积较大,其他地方有少量栽培。
本草考证
在中国,牛蒡的成熟果实为中药材牛蒡子的来源,牛蒡子原名恶实,始载于《别录》中:“生鲁山(中国河南省)平泽”。后在唐代《新修本草》中记载“其草叶大如芋,子壳似栗状,实细长如茺蔚子”。到了宋代,医学著作《本草图经》中明确记载“恶实即牛蒡子也。生鲁山平泽,今处处有之。叶如芋而长,实似葡萄核而褐色。外壳如栗棣,小而多刺,鼠过之则缀惹不可脱,故谓之鼠粘子”。这和元朝蒙医学著作《无误蒙药鉴》中关于牛蒡的记载相似。后在明代医学著作《本草纲目》中描述牛蒡为“牛蒡古人种子,以肥壤栽之。三月生苗,起茎高者三四尺。四月开花成丛,淡紫色。结实如枫梂而小,萼上细刺百十攒簇之,一梂有子数十颗。七月采子,十月采根”。根据以上本草图文考证,古人所述恶实与现代通用牛蒡一致。
形态特征
牛蒡多为二年生草本植物。
根和茎
牛蒡具粗大的肉质直根,长达15厘米,径可达2厘米,有分枝支根。茎直立,高达2米,粗壮,基部直径达2厘米,通常带紫红或淡紫红色,有多数高起的条棱,分枝斜升,多数,全部茎枝被稀疏的乳突状短毛及长蛛丝毛并混杂以棕黄色的小腺点。
基生叶宽卵形,长达30厘米,宽达21厘米,边缘稀疏的浅波状凹齿或齿尖,基部心形,有长达32厘米的叶柄,两面异色,上面绿色,有稀疏的短糙毛及黄色小腺点,下面灰白色或淡绿色,被薄绒毛或绒毛稀疏,有黄色小腺点,叶柄灰白色,被稠密的蛛丝状绒毛及黄色小腺点,但中下部常脱毛。茎生叶与基生叶同形或近同形,具等样的及等量的毛被,接花序下部的叶小,基部平截或浅心形。
头状花序多数或少数在茎枝顶端排成疏松的伞房花序或圆锥状伞房花序,花序梗粗壮。总苞卵形或卵球形,直径1.5~2厘米。总苞片多层,多数,外层三角状或披针状钻形,宽约1毫米,中内层披针状或线状钻形,宽1.5~3毫米;全部苞近等长,长约1.5厘米,顶端有软骨质钩刺。小花紫红色,花冠长1.4厘米,细管部长8毫米,簷部长6毫米,外面无腺点,花冠裂片长约2毫米。
果实
瘦果倒长卵形或偏斜倒长卵形,长5~7毫米,宽2~3毫米,两侧压扁,浅褐色,有多数细脉纹,有深褐色的色斑或无色斑。冠毛多层,浅褐色;冠毛刚毛糙毛状,不等长,长达3.8毫米,基部不连合成环,分散脱落。
分布范围
牛蒡原产欧亚大陆,在亚洲、欧洲、美洲及大洋洲等地均有分布。在中国,其在各地普遍栽培,主要种植区为江苏省徐州的丰县、沛县,山东省兰陵县等地。
生长环境
牛蒡常生于海拔750~3500米的山坡、山谷、林缘、林中、灌木丛中、河边潮湿地、村庄路旁或荒地等地区。
生长习性
牛蒡喜温暖气候,耐阳光,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良好。果实发芽适宜温度为20~25℃,牛蒡生长对温度适应性较强,既耐低温又比较耐高温,适宜生长温度25℃,不超过35℃生长良好。牛蒡属于长日照植物,在24小时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长于一定时数时,才能成花,延长光照可以促进或提早开花;相反,如延长黑暗则推迟开花或不能成花。牛蒡耐寒性较强,在中国北方地区,气温在10℃左右时,地上部叶子开始枯萎,在主根长至20厘米以上时,可在-15℃条件下安全过冬。在东北严寒气候下,能够安全越冬。
牛蒡在营养生长期,由于叶片较大,故需水量大,但有一定的耐旱性。牛蒡对土壤条件的要求不严格,主根发达,是深根作物,不耐涝。此外,其花果期6~9月。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牛蒡为虫媒花,混合交配系统,不具有无融合生殖现象,具有异交特性且自花授粉可结实,风媒传粉可能性小。其苞片上具有软骨质钩刺,可通过附着在鸟类等动物身上或干草堆上来帮助其种子传播,这些刺很难被去除,有报道称这些钩刺能令被其缠绕的鸟类、蝙蝠等致死。牛蒡的果实上具备细小冠毛,易被风传播。
人工繁殖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牛蒡对土壤环境要求不严,但以阳光充足、土层疏松、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为好。对选好的地块进行深翻,然后耙细,整平,结合整地每亩施入腐熟厩肥作底肥,再作成高畦,四周开好排水沟。
田间管理
牛蒡苗长到2~3片真叶时进行间苗、补苗,6~7月中耕除草,结合施粪肥,现蕾前重施磷、钾肥。冬季培土,保苗越冬。抽茎后培土埋根,防止倒伏。幼苗期或次年春季返青后要进行中耕松土,同时前期要特别注意除草,若杂草过多,可用高效盖草能防除,叶子封行后停止中耕。当苗长至4~5片真叶时,开始进行间苗,方法是拔掉病苗、弱小苗,留下壮苗、大苗,如有缺苗处,可选择间下的苗带土移栽;苗长至6片真叶时,条播者按一定株距定苗,穴播者每穴留壮苗即可。基生叶铺开时,要及时追肥。植株开始抽茎后,再次追肥,促使分枝增多和籽粒饱满。另外,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止积水烂根。
病虫防治
牛蒡主要病害有灰斑病、轮纹病、白粉病等。灰斑病和轮纹病主要为害叶片,可于发病初期喷洒波尔多液或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白粉病发病后叶两面生白色粉状斑,需彻底清除病株残体,减少越冬菌源,喷洒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
牛蒡的主要虫害有红花指管蚜和菊小长管蚜,主要为害茎叶、果实,严重时可造成绝产,可通过喷洒氧化乐果乳油、杀灭菊酯乳油及灭蚜松乳油进行防治。
主要品种
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
牛蒡含有络石苷元、牛蒡子苷、花生酸、牡丹酚等多种营养成分,其肉质直根可食用,细嫩香脆,可炒食、煮食、生食或加工成饮料,幼嫩叶片和叶柄叶可作为蔬菜食用。
工业价值
牛蒡种子含油,可作化妆品添加剂配制成化妆膏、化妆霜、奶液和化妆水等。
药用价值
牛蒡根、茎叶、成熟果实均可入药。其根为中药材牛蒡根的来源,味苦、微甘,性凉,归肺、心经,具有散风热,消毒肿的功效,主治风热感冒,头痛,咳嗽,热毒面肿,咽喉肿痛,齿龈肿痛,风湿痹痛,痈疖恶疮,痔疮脱肛。
其茎叶为中药材牛蒡茎叶的来源,味苦、微甘,性凉,具有清热除烦,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风热头痛,心烦口干,咽喉肿痛,小便涩少,痈肿疮疖,皮肤风痒,白屑风。
其成熟果实为中药材牛蒡子的来源,味辛、苦,性寒,归肺、胃经,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风热咳嗽,咽嗾肿痛,斑疹不透,风疹瘙痒,疮疡肿毒。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2 17:02
目录
概述
植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