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甲,作为江门市新会区
会城镇的一个村庄,多少年来一直保留着一些传统的风俗文化,而尤其特出的要数一年一度的
端午节赛龙舟,而东甲飞龙正是东甲
代表队的统称。自明末清初,东甲飞龙的扒龙船活动就已有300多年历史,每年都会举办进行
赛龙舟。
东甲村人划龙舟自明末清初已有300多年历史,每年都会进行。每到端午节前后,东甲村的村民就把
龙舟从河涌里挖出来,然后跟
泗丫村龙舟进行
龙舟竞赛,附近的
奇榜村、都会村、
大滘村等的村民也跑来观看,场面十分热闹。
明末清初广东著名学者
屈大均《
广东新语》卷十八记载:“五月时,洪流滂濞,放于百里。乡人为龙舟之会,观者画船云合,首尾相衔,士女如山,乘潮下上,日已暮而未散。龙舟长十余丈,高七八尺,
龙髯去水二尺。额与项坐六七人。中有锦亭,坐倍之。旗者、盖者、
钲鼓者、挥桡击枻者,不下七八十人。竞渡则惊涛涌起,雷雨交驰。舟去而水痕久不能合。斯亦游观之至侈者。广中龙船,惟东莞最盛。自五月朔至晦,乡乡有之。如彭峡者可纪也。……广中(珠江三角洲)龙船,惟东莞最盛。自五月朔至晦(从初一到三十),乡乡有之。”
[民国] 《县志》记载:“五月朔(初一),饮菖蒲
雄黄酒,以辟不祥。食
角黍,为
龙舟竞渡。至五日,会者益众。以节物荐于家祠。”“邑人多纫小香囊,曰午时袋。”“自朔至望,竞渡最盛,龙舟长至十余丈。中为锦亭,画船云集,首尾相衔,乘潮下上。日暮管弦未歇,鼓镇内为巨观。”
东甲村民除了派出代表与别的村进行比赛外,更多的是东甲村民之间的竞赛。东甲虽名小但实际上占地面积也相当大,由十多个生产队组成,而赛龙舟在他们眼中便是生产队之间的竞争。16个生产队又分三支村组队伍:“(星汇堂)汇源坊”、“(天冲堂)涌口庙”和“金祐堂”。东甲
村委会(三支堂口队三条龙舟)组成
龙舟队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一至初五都会举办龙舟赛。
每到端午节前后,每个生产队的男丁都会纷纷放下手中的农活参加一年一度的赛龙舟。老一辈的经常说,浸过
龙舟水,能够洗掉霉气,因此每次当龙舟驶经14队的涌口(冲口)
群仙天后庙前的小河时,小孩们都跟随大人洗洗手脚,以祈求霉气尽去。龙舟比赛是沿着东溪河进行的,贯穿于各个生产队之间,每当别队的龙舟驶到自己的生产队时,当队的村民都会拿出水果,例如西瓜,龙眼,
荔枝等去慰劳一些别队的村民,村民间相处融洽。
除此以外,一天的龙舟比赛结束后,由各个生产队各自组织自己生产队的村民进行聚餐,高高兴兴吃餐“
龙舟饭”。每个家庭按家庭成员的数量资出一定的“龙舟钱”,而那些因为工作或者其他各种原因不能参加聚餐的村民,会返还一定的“龙舟钱”。活动旨在全体村民共同参与,普天同庆。
最后,聚餐结束之后,每个家庭还将获得由生产队派发的“龙舟碗”,这些龙舟碗上面印的是双龙吐珠图案,而正中央是大大的“东甲飞龙”四个大字,作为一年一度的纪念品派发到每个家庭,东甲飞龙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东甲人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