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周书·王会》首先提到了“东越”这一
地理概念,司马迁在《史记》中则将闽越与东瓯合并在一个“传”里来写,总称其为《东越列传》。可能因秦始皇令尉屠睢于公元前218年击败瓯越人和闽越人,将瓯越人的首领摇、闽越人的首领无诸“废为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
但在《东越列传》巾“东越”又往往指“东瓯”而言,如云“东越狭多阻,闽越悍,数反覆。“‘徙其民处江淮间,东越地遂虚”。如《史记·韩长孺传》:“闽越、东越相攻。”又如《汉书·吴王濞传》:“东越兵可万余人。”此等“东越”按照历史事实即指“东瓯”而言。作为“君长”的驺摇于西汉惠帝三年(前192年)“用立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世俗号为东瓯王。”《索隐》引姚氏转录《永嘉郡志》“昔有东瓯王都城,有亭,积石为道,今犹在也。“东瓯”之名即由此而来,它既是汉代封国都城的名称,又是“王”的封号,所以取代“东越”而成为地域的名称。说明地域名称是属于一定的历史范畴,因此“东越”作为历史地理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显得式微不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