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解释
详细解释
亦作“ 两歧 ”。
1.分为两支。
《
后汉书·张堪传》:“﹝张堪﹞拜渔阳 太守……乃於狐奴开稻田八千馀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岐。张君为政,乐不可支。’”
唐 吕温 《道州观野火》诗:“遍生合颖禾,大秀两岐麦。”
2.指两个分岔。
南朝 齐
谢朓 《
将游湘水寻句溪》诗:“瑟汩泻长淀,潺湲赴两岐。”
宋 陆游 《雪作》诗:“飞蝗扫地无遗种,瑞麦连云有两歧。”
明
李东阳 《周公神道碑》:“麦有两岐,芝有三秀。”
3.称颂地方官吏改善农业有方、民乐年丰。
典源
《后汉书》卷三十一《张湛传》
在郡二年,征拜骑都尉,后领票骑将军杜茂营,击破匈奴于高柳,拜渔阳太守。捕击奸猾,赏罚必信,吏民皆乐为用。匈奴尝以万骑入渔阳,堪率数千骑奔击,大破之,郡界以静。乃于狐奴开稻田八千余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岐。张君为政,乐不可支。”视事八年,匈奴不敢犯塞。帝尝召见诸郡计吏,问其风土及前后守令能否。蜀郡计掾樊显进曰:“渔洋太守张堪昔在蜀,其仁以惠下,威能讨奸。前公孙述破时,珍宝山积,扌卷握之物,足富十世,而堪去职之日,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帝闻,良久叹息,拜显为鱼复长。方征堪,会病卒,帝深悼惜之,下诏褒扬,赐帛百匹。
典源译文
张堪在蜀郡两年,征拜为骑都尉,后来率骠骑将军杜茂,击破匈奴于高柳,被拜为渔阳太守。捕击奸猾,赏罚必信,官吏民众都乐意为他所用。匈奴曾经以一万骑侵入渔阳,张堪率数千骑奔袭,大破匈奴兵,渔阳郡界得以安静。于是在狐奴开稻田八千多顷,劝民耕种,得以富裕起来。百姓歌颂道:“桑无附枝,两岐长满了麦穗,张君为政,百姓乐不可支。”视事八年,匈奴不敢犯塞。帝尝召见诸郡掌管计簿的官吏,问其风土及前后郡守县令的政绩。蜀郡计掾樊显进道:“渔阳太守张堪过去在蜀,其仁爱足以恩惠部下,威信足以讨伐奸佞。前公孙述破灭时,珍宝堆积如山,积聚掌握之物,足以称富十代,而张堪去职之日,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帝闻之,叹息良久,于是拜樊显为鱼复县长。正准备征张堪,恰好张堪病逝,帝深为悼惜,下诏书表彰,赐帛百匹。
释义
张堪任渔阳太守时,吏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百姓歌颂道:“桑无附枝,麦穗两岐。张君为政,乐不可支。”后遂以“两岐歌”为赞美吏治清明、岁和年丰的歌。 亦简称“两岐”。
运用示例
南朝 齐
谢朓 《答张齐兴》诗:“子肃两岐功,我滞三冬职。”
宋
王安石 《
送李才元校理知邛州》诗:“北堂已足夸三釜,南亩当今识两歧。”
4.借指麦子。
南朝 梁
沉约 《
留真人东山还》诗:“待余两岐秀,去去掩柴扉。”
5.指特异之禾稼。
前蜀
韦庄 《序》:“是知美稼千箱,两岐爰少;繁弦九变,大护殊稀。”
6.两种意见分歧;两种办法不统一。
《宋史·王觌传》:“若悉考同异,深究嫌疑,则两歧遂分,党论滋炽。”
张孝若 《南京政府成立》第一节:“而湘赣代表均已先后到鄂,粤代表黄君克强亦本在汉阳,故复电催各省迅即派员赴鄂,以免两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