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汉语成语
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二》:“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选自《史记·张仪列传》。比喻两个强者互相搏斗,必然有一方要遭严重损害。
成语信息
拼音
两 虎 相 斗 ,必 有 一 伤
“liǎng hǔ xiāng dòu,bì yǒu yī shāng”
示例
~,陛下但默观动静。 ★明·郭勋英烈传》第29回
用法
可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事
可用在商业用语(常用)
释义
斗:争斗。
近义词
题旨
利用矛盾,方能互解敌人.
重点字
卞庄子:春秋时鲁国的勇士
馆竖子:旅馆里的童仆。竖子:童仆
止:阻止
方 : 正。
且:将要
甘:甘美
一举 : 一次行动
然:这样
须 : 等待
有顷:顷刻,一会儿
成语故事原文
卞庄子①欲刺虎,馆竖子②止③之,曰:“两虎方且④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⑤伤而刺之,一举⑥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立⑦须⑧之。有倾⑨,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
选自司马迁史记苏秦张仪列传》
注释
1、卞[biàn]庄子:此指卞[biàn]庄子,春秋时期鲁国勇士。
2、馆竖子:旅馆的童仆。竖子:童仆。
3、止:阻止。
4、且:将要。
5、从:由;伤:指伤虎。
6、一举:一次行动。
7、立:站立。
8、须:等待。
9、有顷:顷刻一会儿。
10、方:副词。正在。
11、然:指示代词。这样,那样。
12、之:第三人称代词。他。
13、果:副词。果然,果真。
与故事意义相近的成语:一山不容二虎。
译文
卞庄子想要刺杀老虎,旅馆里的童仆阻止他说:“两只老虎正将要吃一头牛,它们会因为肉味甘美必定互相争抢起来,争抢了就必定会打起来,打完强者受伤,弱者死亡。(再)刺杀伤虎,一次行动就有杀死两只老虎的名声。” 卞庄子也认为是这样,于是站立等待。过了一会儿,两只老虎果然争斗起来,强者受了伤,弱者死亡。卞庄子刺杀了受伤的老虎,只出一次手果然可以杀死两只老虎。
寓意
要取得胜利,不能光凭勇敢,而要运用智慧。善于运用智慧的人,可以用较小的代价,取得较大的收获。
道理
卞庄子之所以能够一次可以得到两只老虎是因为他利用了两只老虎之间的矛盾,选择了合适的时机行事,因此才有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说明了做事情不能盲目,要智取,要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去做。
哲学道理
故事背景
战国时期,陈轸来到秦国,正赶上秦惠王为一件事发愁呢。当时韩、魏两国互相攻打,打了一年也没分出胜负,而且战争也没有停止。
秦国是当时的一个大国,秦惠王想凭借自己的实力来阻止这场战争,一是彰显一下自己的实力;二是以阻止战争为借口,然后乘虚消灭两国。于是他就问左右的大臣,大臣们都各执一词,有的认为阻止这场战争好,有的认为不该阻止这场战争,秦惠王没有决定下来。惠王见众官的说法都不一样,一时间不能决定,所以就想听听陈轸的想法。
陈轸听秦惠王诉说完自己的烦恼以后,先不谈这场战争,而是给秦惠王讲了一则《两虎相争》的寓言故事:
从前,有个人叫卞庄子,以开旅馆为业,因此人们也叫他馆庄子,他还雇了一个小伙计。卞庄子为人喜好勇武,而且自己也很厉害,只身敢同老虎搏斗。
有一天,一个牧童跑来,对卞庄子说:“不好了!两只老虎正在争吃我的牛呢!你快帮帮忙把老虎赶跑吧!”
卞庄子听到后,浑身热血沸腾,好像在燃烧,马上就提着宝剑随着牧童跑到山上。到了山上,只见一大一小两只老虎正咬住一头牛,牛拼命地挣扎着。卞庄子二话不说,拔出宝剑就要去刺杀老虎。
这时,跑来的旅馆小伙计一把拉住卞庄子说:“两只老虎正争着要吃牛,吃到了甜头,必然争抢起来,争抢起来必然互相搏斗。所谓‘两虎相争,必有一死’,死的那一只肯定是小老虎。等小老虎死了以后,大老虎肯定也要受伤。到时候你刺杀那只受伤的老虎,轻而易举。这样一来,你只要刺杀一只老虎,就可以获得刺杀两只老虎的美名。”
卞庄子认为小伙计说得有道理,于是他们就站在那里等着。
过了一会儿,两只老虎果然因为怎样分得食物的问题互相搏斗起来,大老虎被小老虎咬伤了,小老虎被大老虎咬死了。这时卞庄子拿起宝剑刺死了受伤的大老虎,果然一举两得,获得了刺杀双虎的美名。
陈轸讲完了故事,对秦惠王说道:“现在韩魏两国相攻,一年也没停止。这必然使大国受伤,小国灭亡。大王讨伐受伤的大国,这不是一举消灭了两个国家吗?这同卞庄子刺虎是同样的道理。”
人生哲理
想成功,就得善于利用对方的内部矛盾,先坐观成败,然后就可一举两得,事半功倍。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6 09:56
目录
概述
成语信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