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监
中国古代职官名
中国古代职官名,为中书省的长官。曹魏文帝曹丕始置,与中书令职务相等而位次略高,分尚书台之权,是曹魏加强中央集权的新措施。因地在枢近,常受君主信任,号为“凤凰池”。隋文帝时,改中书省为内史省。唐高祖恢复中书省原名,只设中书令,不复设监。
起源
东汉以来,尚书权重,录尚书省权利犹大,实际上掌管机要。新设中书省以分尚书之权,是曹魏加强中央集权的新措施。为后来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的萌芽。
发展
魏文帝曹丕置中书监、令,自此以后中书多为枢机之任,为宰辅重臣。晋朝、南北朝沿置。因地在枢近,常受君主信任,号为“凤凰池”。隋改中书省为内史省,仍置监、令各一人,后废监存令。唐朝恢复中书省原名,只设中书令,不复设监。
南梁时重用中书舍人,将旧中书监、令所领诏诰之职转移至中书舍人。尽管如此,中书监、令一职依然是清贵华重,多由才华家世突出的备选吏部尚书的人担任。
隋文帝改中书为内史,设内史监、令各一名,后又废内史监,设两名内史令。唐武德三年改内史令为中书令。龙朔二年改为右相。此后反复易名,隋唐时期皆为宰辅之职。唐朝的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凤阁鸾台三品、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等职,意为身份视同中书省、门下省长官,以中书侍郎、门下侍郎兼任此职者为实质宰相。
相关记载
《通典.卷二十一》:魏武帝为魏王,置秘书令,典尚书奏事,又其任也。文帝黄初初,改为中书令,又置监,以秘书左丞刘放为中书监,右丞孙资为中书令,并掌机密。中书监、令,始於此也。及明帝时,中书监、令,号为专任,其权重矣。(时中护军蒋济上疏谏曰:“夫人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诫。权在下者,则众心慢上,势之常也。今外所言,辄云中书,实握事要,日在目前,傥因疲倦之间有所割制,众臣见其能推移於事,即亦回附向之。请分任众官,不使圣明之朝有专吏之名也。”)晋因之,置监、令一人,始皆同车,后乃异焉。(初,监、令常同车入朝。及和峤为令,荀勖为监,峤意抗,鄙苟巧佞,以意气加之,专车而坐,自此监令乃使异车。)魏晋以来,中书监、令掌赞诏命,记会时事,典作文书。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14 09:09
目录
概述
起源
发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