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理学
医学术语
中医药理学,是以中医理论研究中草药药理作用的子学科,主要包括中医学:如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体质学说、病因、发病、诊法、病机与辨证、预防、治则与治法等;以及中药的基本知识、功效应用、现代应用、用法、注意事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临床报道等综合知识。
简介
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治疗、预防疾病的各种物质(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等)。对中药的作用机制的研究方法,有中医传统方法和现代科学方法之分。
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科学,现代称为“中药药理学”,它已独立形成一门学科。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分两部分,即中药药效学和中药药动学。中药药效学是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和揭示中药药理作用产生的机理和物质基础。中药药动学是研究中药及其化学成分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及其特点。所以,“中药药理学”的实质,是用西医学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来阐释中药的功用,其研究方法和手段均脱离了中医理论的指导。
与现代的“中药药理学”相比,传统中医药理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完全不同。中医要对某一类或某一种特定药物进行深刻的认识,必须运用中医药基础理论,在全面了解其物种特点(包括生长环境、生长季节、药用部位以及药物的形态、颜色、气味、质地等)之后,通过分析、综合、归纳,推断其具有某些方面的功用,进而验之于医疗实践,最终得到对其作用性质、作用部位、作用特点、作用规律的确切认识。因此,在认识论方法上,传统中医对药物的认识,是将宏观世界理论运用于微观事物分析,是思辨与直观的统一,是一般理论与具体对象有机结合的结果。因此,中医对中药的认识和运用,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指导,充分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起源
传统中医药理思想萌芽于先秦,理论发源于《黄帝内经》,以后历代医药学家不断发挥、补充。唐和五代时期开始用“法象”释药,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药议》则开创了运用中医理论详解药物的先例。北宋时期运用“法象”理论阐释中药药理渐成主流,寇宗奭《本草衍义》用药性理论解释药效;宋徽宗赵佶《圣济经》设有“药理篇”,将以往本草家和非本草家的用药理论融于一炉,是最早的中医药理专论。该篇将药理归纳为“性味”和“法象”两大部分,正式提出“法象”药理的名称。该书问世后,由政府规定为医学生的教科书之一,所以影响很大,推动了中医药理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十分流行而且起主导作用的释药理论。此后,金元时期的刘完素、张元素、李东垣均在中医药理理论方面作出了较大贡献。明清时期,许多杰出的医药家如明代李时珍,清代张志聪、徐大椿、陈修园、吴鞠通、唐容川等从不同角度丰富了中医药理理论的内容,并产生了诸如《本草述》、《本草问答》等用中医理论阐释中药功用的理论专著。但是,由于科学认识的局限,中医药理理论体系尚未完备成熟,前人的中医药理理论还存在许多错误和疏漏之处,存在许多唯心主义的因素,可谓是精华与糟粕共存,所以时至今日,尚未有一本中医药理学专著问世。
现代科学和生物学研究的进步,使我们有更开阔的视野来认识中药、分析中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交通便利的实现,使我们能更方便的深入了解各种中药材的物种特点,从而为传统中医药理理论研究提供更丰富的资料,使中医药理学独立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成为可能。
意义
1、它将使中医对中药药理的认识从西医药理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中医学者将更自觉的运用中医药理论指导临床,促进中医临床疗效的提升。
2、它将促进人们更清楚的理解中医药学的科学内核,促进植物学、生命科学、医学、哲学的更深入的融合,为中医药学融入现代科学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
3、它将指导现代生物学家和药物学家根据药物的物种特点来设计和培育新的物种,为培育优质高效的药物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应用
柳州市中医院赵正孝博士多年来潜心中医药理学的研究,系统回顾传统中医药理研究的历史发展进程,系统总结传统中医药理研究的理论体系,揭示传统中医药理的基本规律(并拟用中医药理的方法详细分析常用的约300-400种中药的功用);整理当代中医药理理论的研究思路和研究现状,展望中医药理理论研究的广阔前景;揭示传统中医药理的科学内涵和历史局限,为系统总结中医药理理论提供历史依据、哲学依据、科学依据。目前已列入柳州市科学技术协会资助课题。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19 17:05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