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成立于2015年5月,为中南民族大学的一个二级学院。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资源与环境学院现有环境工程、环境科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资源环境科学4个本科专业,部分专业按大类招生。其中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入选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环境工程专业入选湖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环境工程专业2020年申请了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国家民委院校首个获受理专业。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学院现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学术型硕士点、环境化学学术型硕士点和资源与环境领域工程专业型硕士点,环境工程学科为湖北省楚天学者设岗学科。
现有专任教师42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1人,讲师22人;包括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1人及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
近年来,学院共承担科研项目80余项,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科技部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30余项,到账经费5000余万元。其中,我校作为项目牵头方,联合中信大锰集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共同申报的《菱锰矿高效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和示范》项目完成了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的出库答辩和课题的可行性论证,为未来“十三五”科研工作和学科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科平台——湖北省重金属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在2014年被湖北省科技厅验收考评为优秀。中南民族大学的资源与环境学科在湖北省内已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工业废水处理和武陵山资源研究颇具特色,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
学院有7000平方米的综合实验楼,与长江三峡大坝培训部、武汉市水务集团排水发展有限公司、湖北省内部分县市环保局等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实习合作关系,有利于相关专业学生的学习就业。学院学习风气浓厚,学生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学生各级各类趣味比赛、知识竞赛、技能比赛、文体比赛及科技创新活动等课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近5年来学生英语四级通过率80%以上;分配到各单位的毕业生专业知识扎实,业务能力强,大多数已经成为所在行业和部门的业务骨干,部分毕业生已走上企事业单位的中、高层领导岗位,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学院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和加州大学、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日本筑波大学、韩国全北大学和忠南大学、马来西亚彭亨大学等国家的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部分优秀毕业生已到上述国家出国留学深造。
学科建设
中南民族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是一所直属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坐落于白云黄鹤的故乡——武汉南湖之滨。学校前身为中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1年,2002年3月更名为中南民族大学。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始终坚持党的民族工作规律与高等教育规律相结合,民族高等教育的特殊性与
普通高等教育的普遍性相结合,遵循高等教育的普遍规律,尊重民族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努力探索办好民族院校的新路子,学校的各项事业获得了快速发展。
学校占地1554亩,校舍面积100万余平米,馆藏图书280余万册,拥有全国高校第一家民族学博物馆。校园内绿树成荫、花香四季,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现代建筑鳞次栉比,湖光山色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构成了教学、科研和生活的优美环境。
学校现有56个民族的全日制博士、硕士、本科、预科等各类学生26800余人,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在湖北、河南、内蒙、新疆、广西、西藏、云南、宁夏、山西、湖南、江西、海南等12个省(区)进入第一批招生,新生第一志愿录取率超过96%,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近60%。现有教职工19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近1300人。教师中,有正副教授720余人,博士、硕士生导师480余人,有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和“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级和省部级人才工程人选46人、享受国务院和湖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5人、国家级和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24人、楚天学者22人、二级教授18人、高级职称
专业技术人员750余人,拥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50%以上,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素质较高、发展良好的师资队伍正逐步形成。
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为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服务、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开设了10大学科门类的84个本科专业;拥有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个湖北省立项建设博士点,有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18个学术型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79个学术型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9个硕士专业(13个专业领域)学位授权点。授权学科覆盖了除军事学之外的其他全部12个学科门类,包括哲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工学、理学、医学、农学、艺术等。学校现有省部级一级重点学科9个,一级重点建设学科2个,二级重点学科4个,有5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品牌专业,4门国家级、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3门国家级、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3个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9个省部级科研机构(实验室、基地、中心),实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约3.1亿元。
2008年学校成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13年至2015年,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60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87项,省部级项目441项,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励65项,出版著作275部,在核心期刊以上刊物发表论文近2300余篇,获授权专利83项。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笃信好学,自然宽和”的校训激励各族学生奋发图强、全面发展。60余年来,学校已累计培养了12万余名各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他们遍布祖国的四面八方,为维护民族团结与稳定,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随着教育改革与开放的不断深入,学校加快了对外交流、开放办学的步伐。学校已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德国、日本、韩国、法国、巴基斯坦等数十个国家(地区)的50余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2008年学校与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联合创办了“孔子学院”。学校定期选派优秀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到国外访问、交流、学习,选派教师出国讲学、进修和从事科学研究,也聘请外国专家来校执教和开展合作,扩大了学校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
近年来,学校事业发展提质增速。2001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02年更名为中南民族大学;2003年9月,成为国家民委与
武汉市人民政府共建院校;2005年5月学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2006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再度荣获优秀;2008年,学校获“国家民委文明单位”称号;2009年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10年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2015年,成为国家民委、教育部、湖北省共建院校;2015年,化学学科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2001年至2015年连续14年7次被评为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个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要求、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需求和学生全面发展需要为导向,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大学章程为龙头,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大力实施“质量立校、学科兴校、人才强校、特色荣校”战略,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抓好“十三五”规划落实,扎实推动学校由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转变,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人民更加满意的高水平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