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
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企业
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China first heavy industries),前身为第一重型机器厂,始建于1954年,总部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是中央管理的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之一,是中国核岛装备的领导者、国际先进的核岛设备供应商和服务商,是世界炼油用加氢反应器的最大供货商、冶金企业设备供应商;主营业务为钢铁、有色、电力、能源、汽车等行业及为国防事业提供重大成套技术装备、高新产品和技术服务,并开展相关国际贸易。法定代表人为:徐鹏。
发展历程
设立初期
1954年,中国一重的前身“富拉尔基重型机器厂”开始筹建,并被列入国家“一五”计划项目;1956年,破土动工,1958年,第一炉铁水、第一炉钢水相继出炉,模型厂等车间局部投入使用。
1960年6月4日,富拉尔基重型机器厂通过验收,总投资约4.53亿元,完成了114个工程项目、58.5万平方米建筑、5046台套设备的建设任务,建起了当时规模最大、设计最合理、装备最先进的重型机器厂;5月,生产出中国第一台1150mm初轧机和12500吨自由锻造水压机,实现了“两颗卫星上天”的目标,质量达到了当时国际水平,结束了中国不能独立生产成套重型机器的历史;10月,富拉尔基重型机器厂更名为第一重型机器厂,以生产大型轧机、冶炼设备、锻压设备、大型发电设备和大型铸锻件为主,成为当时“八大重机”之一。
1961年,中国一重开始生产电站大型铸锻件;1966年,浇注成功中国最大的230吨的钢锭,用来锻造刘家峡水电站225MW水轮发电机大轴锻件,锻件重122吨;1973年7月21日,试制成3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转子;1977年5月,为葛洲坝水电站生产的第一根12.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主轴交货;1978年12月,生产了第一件12.5万千瓦水轮机不锈钢叶片。1979年,中国一重研制成功液压胀形工艺、生产出2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互环;1983年,研制成功30万千瓦互环,互环质量达到了美国西屋电气公司标准。
行业龙头
1986年,中国一重取得了Ⅰ、Ⅱ、Ⅲ类压力容器设计、制造资质,从转化设计、合作制造、联合设计、独立设计、制造;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一重参与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通过联合设计、合作生产,先后研制成功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装备。1988年,中国一重成功制造出中国第一台完全国产化的热壁加氢反应器,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1989年,中国一重实现了加氢反应器的3次飞跃,完成第一台国产热壁加氢反应器(第一次飞跃);开发现场组焊技术(第二次飞跃);研制成功千吨级热壁加氢反应器(第三次飞跃)。1991年,中国一重锻造成功中国最大电站锻件30万千瓦低压转子。 1992年,中国一重研制的舞阳钢铁1900mm板坯连铸机正式投入使用。
1993年7月,第一重型机器厂更名为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是中国首批57家试点企业集团。中国一重走上公司化、集团化发展道路;同年,组建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形成了“构思一代、研发一代、试制一代、生产一代”的创新体系,尤其是在加氢反应器本体材料的研发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995年,中国一重国家计划单列;同年,在大连修建码头、厂房等基础设施,安装机架、起重、焊接、热处理等配套设备,形成了年产4300吨重机产品能力和3000吨级泊位码头的运输能力,并以此形成核电石化生产基地。
1996年,中国一重在燕山石化成功的完成了2台加氢反应器的组焊,标志着中国一重解决了大型加氢反应器国产化的关键问题。
1998年12月,中国一重承制两台齐鲁石化千吨级加氢反应器,这是中国首次自主研制成功千吨级锻焊结构加氢反应器,它的成功制造抑制了进口反应器的价格,提升了中国一重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推动石化行业炼油设备的升级换代,使中国的大型加氢反应器制造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99年,中国一重成为中央直接管理的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39家国有重要骨干企业。2002年2月18日,已运行38年的1.25万吨水压机发生事故——一根立柱突然断裂,中国一重制造一台新的水压机势在必行。
2003年,中国一重由国务院国资委管理。2004年4月,一重集团大连国际贸易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同年7月,一重设计研究院由富拉尔基迁移至大连;9月,天津重型装备工程研究有限公司成立;同年,中国一重成功制造了2台出口苏丹加氢反应器。
2006年,印度著名的布哈拉特阿曼炼油有限公司与中国一重签约2台加氢反应器;同年,中国一重开始进行二代加核电技术准备工作,核电锻件从30万、60万千瓦走向百万千瓦级;5月,成功制造出世界最大的煤液化反应器;12月30日,中国一重自主研制的1.5万吨自由锻造水压机热负荷试车成功,中国重型锻造设备制造水平正式跨入国际先进行列。
2007年开始,中国一重牵头开展AP1000核岛主设备大型锻件的自主化研制,推动三代核电AP1000锻件进行超大型化及一体化开发,全面实现了超大型核电锻件自主化、批量化生产,制造技术跃居到国际领先水平,技术成果陆续应用于三门2#、海阳1&2#等项目。同年,中国一重成功制造出中国首台1400吨加氢裂化反应器;中国一重与伊朗签订了5台加氢反应器的制造合同;同年6月,一重集团天津重工有限公司成立。
2008年12月23日,中国一重集团成立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2009年,中国一重完成首台乙烯万平米超大换热器制造,应用于中石化镇海100万吨/年乙烯项目。
2010年2月9日,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601106.SH);同年,中石油四川炼化设备竣工,6台总重4000余吨的锻焊结构加氢反应器11个月全部完工;同年,中国一重为东电承制的宁德3#机组的1150MW半速核电发电机转子锻件,是一重首次研制的核电发电机转子锻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百万千瓦级核电常规岛发电机转子锻件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规范的工程管理体系,并以此带动大型锻件科研和生产的全面提升。
2011年,中国一重牵头研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CAP1400反应堆压力容器,开展了超大型核电锻件的绿色制造技术研发工作,多项超大型整体锻件制造技术实现了世界首创,解决了制约中国核电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升了中国核电装备的制造水平。
2013年,中国自行研制的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华龙一号”开工建设,中国一重制造具有更高技术标准的核岛一回路关键大锻件。同时,依托核电主管道锻件十余年的研发基础上,形成具有国际独创性的核心技术,中国一重成为中国唯一一家采用主管道空心锻造技术并正式商用的制造商。
2016年,中国一重开始进行改制增效,将19个管理部门压缩至11个,各子公司和事业部整合职能部门、取消生产工段、撤销各制造厂行政办及生产管控中心共计109个,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优化调整。
企业改制
2017年10月,中国一重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并更名为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
2018年1月,中国一重在哈尔滨注册设立了“一重集团(黑龙江)农业机械发展有限公司”。4月11日,由中国一重承制的世界最大石化技术装备——镇海沸腾床渣油锻焊加氢反应器完工发运,标志着中国超大吨位石化装备制造技术领跑世界。该反应器制造成功不仅再次刷新了中国超大吨位锻焊加氢反应器的研制业绩。同年12月,中国一重展览馆正式开馆,该馆位于齐齐哈尔市,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主要展示了中国一重发展史。
2019年2月,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成立。
转型升级
2019年7月,中国一重实现首套1000MWe海阳4#机组整锻低压转子锻件的国产化,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12月,中国一重富拉尔基区基地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
2020年6月,中国一重集团大连核电石化有限公司承制的全球首台3000吨超级浆态床浙江石化锻焊加氢反应器完工发运、列装起航,该设备再次刷新了世界锻焊加氢反应器的制造纪录。
2021年8月,中国一重与中国农机院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双方各自发挥优势,在高地隙植保机械、农业机械智慧云平台、冷链装备项目建设等方面,开展产品属地适应性验证和熟化、工程总包与建设等;10月,中国一重与中国石化签署了为期5年的战略合作协议,在采购销售、技术攻关、仓储物流、市场开拓等方面开展合作。
2021年,中国开启了第四代核电机组的批量化建设,中国一重完全掌握了高温气冷堆压力容器一体化大锻件及金属堆芯支撑的关键核心制造技术,实现了超大、复杂、高性能核电锻件的绿色制造技术革新,为后续批量化制造高温气冷堆提供技术支撑,持续巩固在核电大锻件制造领域领跑地位。
2022年1月28日,中国一重的企业技术中心被撤销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资格。8月29日,世界最大异形加氢筒体锻件在中国一重成功制造,该锻件直径6.76米,创造了世界异形加氢筒类锻件单体重量、直径及壁厚均最大的三项纪录。同年,中国一重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的指导意见》,从15个方面提出47条具体举措,构建更强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纵深推进新时代人才强企战略,激励吸引更多人才投身中国一重改革发展实践;正式发布“第一之道”企业文化,以企业文化彰显全体一重人共同的价值追求。
2023年7月13日,由中国一重承制的全球首台海南昌江“玲龙一号”反应堆核心模块在一重集团大连核电石化有限公司竣工验收、启航发运,标志着中国在模块化小型堆技术创新和核电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方面实现了“零”的突破,跻身世界前列。
2023年11月11日,由中国一重集团大连核电石化有限公司承制的浙江石化3037吨超级浆态床锻焊加氢反应器完工发运、列装起航,该产品的成功制造再次刷新了世界锻焊加氢反应器的极限制造纪录。同年,中国一重的长三角高品质铸锻新品基地和酒泉西北产业基地项目相继破土动工;12月,长三角高品质铸锻新品基地在已实现出钢目标。
2024年1月,中国一重研制出国产化首支AP1000常规岛核电发电机转子锻件产品,标志着中国AP1000核电发电机转子锻件成功实现国产化,也标志着中国一重在大型核电发电机转子锻件。
2024年2月3日,中国一重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罐式集装箱角柱角件拉力试验装置”,专利申请号为CN202321451641.X,授权日为2024年2月2日。
2024年4月29日,由中国一重承制的12台世界最大3000吨级锻焊加氢反应器的最后3台,在辽宁大连全部完工。标志着我国重型石化装备制造能力稳步站上“3000吨级”台阶。
自2018年至2024年12月,中国一重研发投入年均同比增长32.9%,已攻克重型H型钢万能精轧机组设计技术等9项“卡脖子”技术,完成16项国家重大技术装备项目、24项重大科技成果,成为全国首批打造的原创技术策源地企业。截至2024年12月,中国一重拥有在岗员工9214人,其中,技术和技能岗位占比77.3%,高级工以上人员占比35.3%;设立六类创新工作室152个,凝聚创新人才3000余人。
公司治理
组织架构
股权结构
董事会
高层管理
历任领导
董事长、党委书记:刘明忠
业务与产品
中国一重的主营业务为钢铁、有色、电力、能源、汽车、矿山、石油、化工、交通运输、风电等行业及为国防事业提供重大成套技术装备、高新产品和技术服务,并开展相关国际贸易,形成了从冶炼、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到机械加工、装配、检测等工序完备的生产体系。
装备制造与服务
中国一重是冶金企业全流程供应商,是具备向全球钢铁企业提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成套轧制设备的制造商,掌握核心技术,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均国际领先,并拥有工程总承包能力,为中国所有知名冶金企业提供核心装备。中国1250mm以上到轧机80%均由中国一重制造,高端冶金装备市场占有率50%以上,产品包括冶炼设备有各种规格连铸机、转户、电快等;轧用设备有冷、热带钢轧机组、型钢轧机机组、长材轧机组以及剪切机、矫直机、定宽机、卷取机等。中国一重向制造服务、FPC、融资租赁、运维运营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拓展,推进磨铜间运维服务,客户终端远程诊断、产品全生命期运维保障,提升系统总集成和高质量服务能力。
中国一重是开发生产核能设备的企业,也是核电锻件供应商,中国一重大力推进核压力容盟、蒸发醒、稳压盟、堆内构件、主管道等产品的技术和市场开发,已具备核岛一回路核电设备的全覆盖,成为全球少数兼备核岛铸锻件和核岛成套设备制造能力的重要供应商,国际先进核岛设备供应商和服务商。是中国唯一承担并已完成二代、二代加、三代、四代核电技术装备制造的企业,具备年产5台套核岛一回路主设备和5套常规岛转子锻件及汽轮机赶体铸件的生产能力。在建核电站80%以上的核电锻件、70%以上的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约由中国一重生产。
中国一重是加氢反应容器装备供应商,具备世界一流的制造资源、制造技术和产品品质,其容器产品包括榛液化反应容器、加氢反应器、PTA反应容器、环氧乙烷反应容器、大型换热器、煤气化炉等。拥有90%的市场份额,其重型压力容器的材料研究和制造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中国一重已具备年产各类石化容器5万吨能力,产品类型覆盖绝大多数的石油、化工市场,已向用户提供500余台容器产品,其中,千吨以上容器超过40台。
中国一重是中国最大的锻压装备制造企业之一,产品包括机械压力机、热模锻压力机、拉伸炳直机及各类大型液压机,先后为汽车、铁路机车车级、特种材料试验开发、石油开采及输送行业提供各类锻压装备数百套。中国一重设计制造了中国第一台1150mm初轧机和12500T自由锻造水压机,及中国第一台15000吨自由锻造水压机,成为当时世界最大、加工能力最强、技术最先进的自由锻造水压机。
中国一重工程装备类产品已包括大型矿用电铲、盾构机、弯板机、辊磨机等各类工程装备,产品覆盖了中煤平朔、神华准能、江西铜业、鞍钢等中国各大露天矿山,并出口美国、加拿大、印度、俄罗斯、澳大利亚、智利、南非、巴西等国家和地区。各种规格的盾构机、大型弯板机、卧式辊磨机,广泛应用于水泥、隧道工程、城市地下管网、锅炉、造船、机械制造、冶金、环保行业。
新材料业务
中国一重拥有世界领先的生产装备和制造工艺,建成了世界一流的大型铸锻钢基地,具备一次提供钢水1000吨、最大钢锭715吨、最大铸件500吨、最大锻件400吨,单次可调质锻件350吨,年产钢水50万吨、锻件24万吨、铸件6万吨的制造能力。中国一重以大型铸锻件为代表的新材料,大力开展新材料、新工艺等开发,深入研究舰船、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及大型水电铸锻件、大型锻钢支承辗及工作轵、大型镍基锻件等关犍铸锻件工艺新材料和以镍基细晶棒料锻件为代表的航空航天等关键部件制借工艺及高温合金材料。
“一带一路“业务
中国一重拓展了印尼镍铁等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业务,推进发展新兴业务市场。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加快推进开展国家能源资源开发、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等方面的国际工程项目。
2021年,中国一重收购中品圣德国际发展有限公司,持有中品圣德38.74%股权,并间接享有印尼德龙23%的权益。最终标的资产印尼德龙的业务活动是采矿产品的加工和精炼,主要产品是镍铁。经营模式是采用成熟而先进的回转窑—电炉(RKEF)生产工艺,将红土矿冶炼成镍铁。原料为红土矿,最终产品为粗镍铁锭。
地企融合业务
中国一重抓往国家推动东北地区全面振兴,整合资源,调整经济结构,延长产业链条,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进产业多元化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围绕黑龙江及东北地区自然资源宗赋,与地方协同发展、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绿色冷链装备及物流、非管网天然气,打造农机综合服务平台,开展农业机械制造、销售和秸和综合利用业务。
2018年,中国一重上线推出了农业机械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是一重集团(黑龙江)农业机械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包含农机产品销售、保养维修、农机租赁、农机使用与维护培训、二手农机交易、报废回收等业务的网上交易服务平台。
发展战略
创新驱动
中国一重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放在企业发展的战略核心位置,以科技规划、产品发展规划、专项发展规划为引领,统筹打造“四大平台”,加快建设“四个创新联合体”,持续完善“4461”全员全方位科技创新动力机制。
深化改革
中国一重充分运用“深化改革”策略,以解放思想破题、以搞活机制立题、以创新发展解题,做到“三级”改革行动方案全覆盖,重点任务全过程“挂表督战”。实现因改而变、因改而兴,彻底改变了国有企业管理粗放、效率低下等突出问题。
“双培”机制
中国一重在人才培养方面建立“双培”机制,坚持把一线的生产、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岗位骨干,打通人才成长通道。一线技能骨干在公司发展党员的比例达到70%,多名“80”后年轻干部进入二级单位领导班子。推行“双创”机制,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依托“党员创新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技术创新工作室”“百万一重杯”劳动竞赛,激发全体员工的干事创业激情和动力。
转型升级
中国一重加快转型升级,坚持材料与装备并重,装备与服务并举,国内与国际共同拓展,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同向发力,构建形成以高端装备、专项产品、高端材料、工程与国际贸易、现代制造服务业、新能源开发与利用、战新及未来产业为主体的“6+1”产业布局,加快建设成为世界一流企业集团。
经营状况
2014年,中国一重(601106)实现营业收入73.3亿元,同比下降12.44%;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为2567.9万元。
2015年,中国一重(601106)实现营业收入50.12亿元,净利润-17.95亿元,新增订货52.7亿元,回款57亿元。
2016年,中国一重(601106)实现营业收入32.04亿元,新增订货81.18亿元,回款80.24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34亿元。
由于连续两年亏损,2017年4月21日起,“中国一重”变更为“*ST一重”。2017年,中国一重(601106)实现营业收入102.95亿元,同比增长221.27%,创历史最好水平;利润总额1.08亿元,同比增利55.82亿元;新增订货122.5亿元,同比增长50.9%;回款120.7亿元,同比增长50.4%。
2018年,中国一重(601106)实现营业收入105.11亿元,同比增长2.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9亿元,同比增长52.89%;每股收益0.0188元。
2019年,中国一重(601106)实现营业收入131.65亿元,同比增加26.54亿元,增幅25.25%;实现利润总额1.79亿元,同比增加0.59亿元,增幅49.47%。
2020年,中国一重(601106)营业收入为199.03亿元,同比增长51.18%;归母净利润为1.3亿元,同比增长1.34%;扣非归母净利润为-9461.68万元,同比下降23.35%;基本每股收益0.019元/股。
2021年,中国一重(601106)实现营收231.28亿元,同比增长16.2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8亿元,同比增长29.05%。
2022年,中国一重(601106)实现营业总收入238.86亿元,同比增长3.28%;归母净利润1.03亿元,同比下降38.68%;扣非净利润1148.56万元,同比下降91.5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63亿元,上年同期为6.82亿元。
2023年,中国一重(601106)实现营业总收入171.67亿元,同比下降28.13%;归母净利润为-27.08亿元,上年同期盈利1.04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28.36亿元,上年同期盈利1215.90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3亿元,上年同期为-12.63亿元。
2024年第一至三季度,中国一重(601106)实现营业收入136.03亿元,同比减少8.93%;实现净利润-1.83亿元,同比减少455.74%;实现扣非净利润-2.73亿元,同比减少5499.86%。
公司成就
截至2024年12月,中国一重已累计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机械产品600余万吨,开发研制新产品435项,填补中国内工业产品技术空白534项,创造了数百项“第一”。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183项,其中国家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9项。打造了全球首堆“华龙一号”“国和一号”“玲龙一号”核反应堆压力容器,12台世界最大3000吨级锻焊反应器实现批量化交付,世界最大冲击式机组全尺寸不锈钢转轮8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取得突破,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制造国产化的道路上相继实现“零”的突破,创造了一系列世界纪录,有力保障国家安全。
中国一重研制生产了中国第一台950/800轨梁轧机、鞍钢1700毫米热连轧机、宝钢2050毫米热连轧机、1900毫米板坯连铸机;第一套国产化80万吨/年加氢裂化装置、中国首台1200WS四辊可逆冷轧机组、中国首台全液压卷取机、中国第一台4000吨机械压力机、中国最先进的900毫米六辊可逆式冷轧机、中国首台大型盘磨机、中国首台30万千瓦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中国第一条1780毫米冷热轧生产线、中国最大3.5米炉卷轧机、中国最大重达2044吨煤液化反应器等。
中国一重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牵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研究、国家863项目、973项目等数十项,拥有大批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主业产品冶金成套设备、大型铸锻件、核电设备、重型容器等重大技术装备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极高,推动国家重大装备国产化进程。
企业文化
标志
中国一重标志为图形标,标志融字母“C”与数字“1”于一体,“C”体现了中国(China)的概念,“1”象征着“一重”,暗喻中国一重是中国规模最大、技术能力最强、设备最为先进的重型机械制造集团公司,体现了企业的实力,也象征着企业“装备中国,创造第一”的愿景和“以一为重”的经营理念
标志竖状造型体现了重工的行业属性,螺旋圆弧又似字母“e”,寓意企业现代化、网络化、国际化的信息渠道和发展态势;螺旋形体现了创新和无限活力,也象征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蓬勃发展。
圆环图形似一片沃土,象征着企业吸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形成人才培养的基地。绿色代表生态环保、生机希望,兰色代表科技和严谨理性。标志方圆相融,坚实有力,展示了多维的空间感,体现了良好的设计感和独特的识别性。
企业精神
以一为重 永争第一。以一为重,是中国一重精神的底色与本色是中国一重精神的底色与本色。以一为荣、以一为重。永争第一,是指肩负制造强国的使命、在铸国之重器、创领航产业的征程上永争第一。
初心使命
发展壮大民族装备工业,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科技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
愿景
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产业集团
核心价值观
创新“从零到一”
执行“效率第一”
担当“坚守如一”
匠心“惟精惟一”
行为准则
廉洁:一身正气 廉洁从业
效率:一心一力 务实高效
匠心:一丝不苟 锻铸品质
担当:一腔热血 重干担当
创新:一以贯之 创新不止
企业:一如既往 敬业奉献
社会:一诺干金 笃守诚信
国家:一片丹心 忠诚报国
社会活动
定点帮扶
截至2024年12月,中国一重集团对安徽省泗县开展定点帮扶工作,累计投入无偿帮扶资金3100余万元、有偿帮扶资金3800余万元,捐赠物资1500余万元,实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工业促进、人才培养等100多个项目,选派帮扶干部5名。
2015年以来,一重集团在产业帮扶上真金白银投,用心用情帮,倾智倾力扶,让乡村产业发展在泗县大地枝繁叶茂,结出累累硕果。2018年,中国一重投入60万元,盘活村中闲置的岩层深水井,帮扶建设纯净水厂。2019至2020年,中国一重分两期投资620万元,帮助东风村建成千亩薄壳山核桃产业振兴示范基地。2021年,中国一重提供帮扶资金330万元建设东风村花卉苗木基地.2022年以来,中国一重集团分两期共投入730万元帮扶资金建设东风村香菇种植基地。2024年初,中国一重帮扶东风村发展核桃林林下经济,投入帮扶资金近140万元用于采购菊花烘干设备和改建加工厂房,并探索村企合作经营模式。
自定点帮扶工作开展以来,中国一重依托集团下属农机公司,凭借专业的技术力量和雄厚的资金能力,同泗县合作研发、制造高端农机装备,提升泗县装备制造水平和实力,为工业发展蓄势增能,为农业强县建设增添动力。2020年至2024年12月,中国一重向安徽泗州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合作投资超3800万元,帮助销售“徽拖”牌拖拉机500多台。
2018年至2024年12月,中国一重集团先后组织20多家下属子公司及员工,通过订单销售、员工购买等精准举措,自采泗县农副产品超600万元,帮销2亿多元。扩宽了泗县农特产品销售渠道,提升了优质特色农产品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推动了农特产品品牌打造、质量提升,增强了商户、农户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和水平,激发了当地内生动力,为泗县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慈善捐款
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后,中国一重和全体职工心系灾区,纷纷为灾区捐款,首批捐款共166万元。5月20日,中国一重号召集团公司共产党员积极交纳“特殊党费”用于支援抗震救灾。截至23日14时,中国一重集团公司党员累计交纳“特殊党费”102万元,并按要求送往灾区。
截至2010年4月,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后,中国一重先期向地震灾区捐款50万元。此前,中国一重已向中国西南遭受旱灾地区捐款99万元,用于抗旱救灾工作。
2020年1月30日,中国一重向湖北省慈善总会捐赠1000万元现金,驰援湖北抗击新型肺炎疫情。
2020年2月,中国一重向向黑龙江省红十字会捐款1000万元,主要用于支援齐齐哈尔市等一线医护人员抗击疫情,补充防控医用耗材、防护用品。
2022年9月,中国一重支援四川泸定地震抗震救灾,捐款500万元。
所获荣誉
社会评价
一重是“中国制造业的第一重地”。(习近平总书记 评)
中国一重曾被周恩来誉为“国宝”。(上游新闻 评)
70年来,中国一重以“共和国长子”担当,书写实业强国、产业报国的壮阔画卷,赢得“国宝”赞誉和“中国制造业的第一重地”的殊荣,在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科技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履行中央企业使命任务,支撑国家战略实施上作出了重要贡献。(人民网 评)
中国一重因国家战略而生,因国家战略而兴。70年来,中国一重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见证并书写我国重大技术装备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始终致力于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冲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第一线,实现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转变。(中国新闻网 评)
中国一重正加快转型升级,坚持材料与装备并重,装备与服务并举,国内与国际共同拓展,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同向发力,构建形成以高端装备、专项产品、高端材料、工程与国际贸易、现代制造服务业、新能源开发与利用、战新及未来产业为主体的“6+1”产业布局,加快建设成为世界一流企业集团。(齐齐哈尔日报 评)
相关事件
2024年11月,中国一重收到黑龙江证监局下发的《警示函》,黑龙江证监局决定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分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黑龙江证监局之所以会向中国一重下发《警示函》,主要是因为中国一重存在计提大额资产减值准备未及时披露、关联交易未履行审议及披露程序、会计政策执行不规范等问题。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6 11:47
目录
概述
发展历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