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十大发明》是一本
技术史类著作,
华觉明、
冯立昇编著,于2017年5月首次出版。
内容简介
《中国三十大发明》一书共计50余万字,近600幅图,包括34篇文章,除了华先生的综论文章,另外33篇分述自远古至当代的三十项重大发明,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每项发明的历史背景,科学技术,形态特征,应用领域,社会影响等;读起来既能了解历史,增长知识,让人耳目一新,又能受到发明创造的启迪,是一部难得的科学技术史书。
作者简介
华觉明,著名科学技术史研究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古代青铜冶铸术、钢铁技术、机械史和技术哲学等,近年来致力于传统工艺研究及保护。著有《中国冶铸史论集》《
中国上古金属技术》《中华科技五千年》《
中国古代金属技术》。
冯立昇,
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中外数学史、中国机械史、中国测量学史、中国物理学史及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著有《中国古代测量史》《
中日数学关系史》等。
作品目录
作品目录为从上到下排列
创作背景
中国的“四大发明”因其对近代世界历史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而备受关注。“四大发明”的说法广为传播,妇孺皆知。但“四大发明”远不能全面地反映中国的重大发明创造与技术文化传统。
中国历史上究竟有哪些重大发明创造?为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于2014年开始策划并组织科技史及相关领域的专家编写了《中国三十大发明》一书,于今年出版发行。这部书是继2016年6月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的《
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出版之后,就相关问题进行进一步探讨和梳理的著作。我想结合编撰工作谈谈自己对中国重大发明创造研究及相关科技发展问题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作品鉴赏
文化传统是民族与国家赖以生存、发展和保持自身特质的基础。文化自觉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精神前提。对发明创造的观照,需要文化自觉的意识和理念。我们认为,中国重大发明的遴选和评估要体现文化自觉的理念。
文化自觉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自主和自立。必须在中国科技史研究的基础上,作深入探索和梳理,从中遴选出具有原创性、特色鲜明,对中国乃至世界文明进程有突出贡献和重要影响的重大发明,搞清楚其来龙去脉,论述其发生的背景和演进过程,并与世界其他地区同类发明加以比较,从而提升重大发明研究、论证的水平。通过自我认知和反思,力求能够自立。正如主编华觉明先生在本书的开篇综述《中国三十大发明之分说》中所指出的,“中国的事情,中国人自己要把它弄清楚”,“在发明创造的问题上,中国要有自己的话语权”。
文化自觉的另一重要方面是要有自律精神。研究和评估中国的发明创造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这是编撰工作要遵守的原则。贬低中华民族发明创造成就,无视前人的智慧和创新精神,是虚无主义的表现;而夸大甚至虚构本国、本民族的发明创造业绩、忽视甚至无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创造力与聪明才智,是沙文主义的表现。二者都断不可取。尊重客观事实,依据可靠的史料和严谨的学术研究成果展开论述,这是我们探讨发明创造问题时须遵循的为学之道。
《中国三十大发明之分说》对发明概念的界定和分级、重大发明的遴选等问题进行了专门探讨。其中“发明”的界定如下:“发明是原创的具有认知、适应和改变自然界、社会和人类自身之功能的技术手段与方法。发明是属于技术手段与方法方面的创新。”根据发明对自然界的改造和人类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将其分为四个级别:重大发明、重要发明、一般性发明、小发明。以造纸为例,造纸术为重大发明,而加工纸和笺纸创制属于重要发明,纸帘的改进是一般性发明,由火墙烘纸改进为机械化烘纸属于小发明。
作品影响
荣誉表彰
2018年4月23日,该书获国家图书馆主办的第十三届“
文津图书奖”。
2018年4月23日,该书入选“2017中国好书”图书书目。
2018年11月,入选2018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名单。
出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