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
由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培养军事和政治干部的学校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简称抗大一分校。1938年12月,创办于陕北延长县,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所属12所分校中历史最长、规模最大、行军转移和参加战斗最多的一个分校。1939年11月初,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决定抗大一分校东迁山东抗日根据地办学,任命周纯全为一分校校长,韦国清为副校长兼训练部部长,李培南为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1月25日,抗大一分校大部分干部和部分学员共1300余人,攀越太行山高峰,越过雪山,长途跋涉3000余里,历时40余天,于1940年1月5日,到达山东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区——沂蒙山区的东高庄、张庄、孙祖一带(今属沂南县)。
历史沿革
1936年6月,“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在陕北瓦窑堡(即保安县)组建。1937年国共双方确立了第二次合作的方针,抗日红军大学迁往延安并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
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举行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根据六中全会精神,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成立两个抗大分校的建制,担负在敌后培养八路军、新四军和地方军政干部的任务,并决定一分校归八路 军总部建制,到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对外称第十八集团军随营学校。
1938年12月,驻甘肃省庆阳地区的抗大第五大队和驻洛川地区抗大第六大队全部,驻延安地区抗大第三、四大队和陕北公学旬邑分校及西北抗日青年训练班各一部,由陕北东渡黄河,于1939年2月到达太行山区,合编组建了抗大第一分校。
为了培养干部,坚持敌后游击战争,巩固发展山东抗日根据地,中央军委命令抗大一分校,到山东敌后办学,培养山东部队的军政干部。
1939年11月15日,抗大一分校的东进队伍离开太南驻地山西省黎城县西井镇,顶严寒、冒风雪,穿过冀南平原,两跨铁路封锁线,于1940年1月5日,到达沂蒙山区的山东省沂南县孙祖乡张庄一带。
1940年3月,抗大一分校抵达山东两个月后,将山东八路军第一纵队随营学校合并到自己的旗下,并开始了在山东的招生工作。第一期招收2670名学员。
1940年12月,山东军政首长从山东实际情况出发亨报请北方局、八路军总部同意,要求抗大一分校培养县、区、乡三级政权的干部,学校遂将第二大队改为建国大队,专门承担此项任务。
1942年7月1日,一分校撤销建国大队建制,抽出部分干部和教员,与战工会财经学校合并,组建了山东省抗战建国学校,负责培养地方干部,校址在莒南县大店,部分同志到滨海中学任职。
1943年3月,山东军区与八路军一一五师合并,成立了新的山东军区,抗日军政大学一分校于同年7月缩编为山东军区教导第一团,抗大一分校名称继续保留。1945年11月,学校部分干部及教员、学员开赴东北,归抗大总校建制。
抗大一分校在沂蒙期间,坚持毛泽东制定的抗大教育方针,贯彻“少而精”、“军政并重”的原则,学政治,学军事,学习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日伪军频繁的扫荡中,边学习,边战斗,成为山东抗日根据地内一支强有力的宣传队、工作队、战斗队。为共产党八路军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政干部,为山东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02 20:57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