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福建舰
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福建舰(英文:CNS Fujian,舷号:18,简称:福建舰),是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
研制背景
战略需求
中国海军虽然一直奉行“积极防御”战略,但航空母舰对于中国海军的意义重大。中国的海洋安全不容乐观,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中国面临着坚决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任务。
虽然质疑发展航母的声音也从未停止过。质疑者主要持所谓的“航母过时论”,认为航母在现代战争中容易受到反舰导弹的攻击,从而成为“海上浮动的钢铁棺材”。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军界和学界中就曾流行过“航母过时论”,称未来的信息战将淘汰飞机、坦克、航母这些传统作战平台,航母将在20世纪最后十年失去意义。然而,在2003年爆发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国依靠部署在海湾地区的6个航母战斗群,对伊拉克军队形成了全面碾压的态势,并最终获得了战争胜利。事实上,21世纪的美国海军不仅没有弱化航母的核心地位,反而加紧了对航母的采购。如今,美国共拥有11艘核动力航母,且排水量全部超过10万吨。作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美国已经以实际行动驳斥了“航母过时论”。
中国的海洋安全正面临着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双重挑战。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海军实力与维护国家海洋安全的需要之间尚存差距。以航母及舰载机为核心的战斗群具有强大的对空、对海、对陆攻击能力,可以为中国海军提供急需的远程防空能力和海上远程打击能力,并能够有力打击海上恐怖主义。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航母仍然是中国进行海上作战和威慑的战略性力量。因此,发展航母对于提高中国国际地位,增强海上威慑和实战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初期建造
1999年,中国购买乌克兰瓦良格号航空母舰(未建造完成),几经辗转,于2005年4月26日,交付大连造船厂进行更改安装及继续建造。2011年8月10日,该舰开始出海航行试验。2012年9月25日,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完成建造和试验试航,正式交付海军。经中央军委批准,这艘航母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辽宁舰”,舷号为“16”。
中国第二艘航空母舰山东舰立足国内自主设计建造,重点解决了航母总体设计、船体建造、主动力装备国产化研制等问题,提高了综合作战效能和综合保障水平。
2019年12月17日,中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舷号为“17”。
建造沿革
建造进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福建舰是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是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
2018年,福建舰的建造工作正式启动。
命名下水
2022年6月17日上午,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下水命名仪式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江南造船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许其亮出席仪式。11时许,下水命名仪式开始,全场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仪式上,领导向接舰部队主官授予命名证书,军地领导共同为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下水剪彩。随后进行掷瓶礼,香槟酒瓶碰击舰艏碎裂,两舷喷射绚丽彩带,舰船鸣响汽笛,船坞坞门打开,航空母舰缓缓移出船坞。下水命名仪式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声中结束。
技术特点
总体设计
福建舰的满载排水量为8万余吨。航母一般可分为轻型航母、中型航母、重型航母和超级航母4类。其中,排水量4万吨及以下的被称为轻型航母,排水量4万吨至6万吨的被称为中型航母,排水量6万吨至8万吨的被称为重型航母,排水量8万吨以上的被称为超级航母。福建舰是常规动力航母。
福建舰的整体外观摆脱了苏式航母的风格,舰体更加有棱角感,摒弃了苏联航母那种圆弧转角的舰体设计。尤其是舰岛设计,简洁紧凑,布局优化,占用甲板面积大幅缩小,且采用了综合射频一体化桅杆,隐身效果更好,指挥功能模块和电子设备模块在舰岛上的布局均有增高,更有利于电子设备探测距离向更远处延伸。
电磁弹射
有专家认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福建舰上的电磁弹射器,可让甲板的三个起飞点同时具备满载起飞的能力,同时原来的长起飞点在安装第三台弹射器后,起飞方向转向斜角甲板,使航母能同时多向“出机”。
舰载战机
歼-35是隐身战机,作战能力是非常强大的。专家认为,歼-35可以搭载在福建舰。因为福建舰使用了电磁弹射,可以让歼-35的作战能力发挥到极致。
2024年7月3日,福建舰再次出海,其飞行甲板上搭载有歼-15舰载战斗机的模型。其中歼-15D型是一型双座舰载电子战飞机,集电子干扰与打击等能力于一体,可在未来航母编队夺取制空权中发挥重要作用。另外福建舰预计搭载新型的空警-600固定翼预警机,以及海直-20通用型直升机作搜救,反潜,运输等多用途。
服役动态
航行试验
2022年6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福建舰下水后,将按计划开展系泊试验航行试验
2022年9月23日报道,福建舰正按计划开展系泊试验
2023年1月28日报道,福建舰在系泊试验之后将进行海试
2023年11月30日报道,福建舰正在开展系泊试验,后续将按计划稳步推进建设项目。
2023年11月,成功电磁弹射“小车”中国航空母舰舰载机实现从滑跃起飞到弹射起飞的重大飞跃,标志着里程碑式的进展。
2024年1月2日,央视播出的《新闻联播》中出现了航母福建舰的最新画面:干净的甲板,三条弹射轨道清晰可见,尾部甲板有一架全尺寸的舰载机模型。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军事专家对此表示,福建舰首次海试的时间指日可待。
2024年4月,据央视军事消息,在早前的新闻画面中,福建舰甲板上遮挡弹射器的罩子已被撤掉,舰载机的模型也被放到了甲板上,预示福建舰的海试为期不远。
2024年5月1日上午8时许,中国海军福建舰从上海江南造船厂码头解缆启航,赴相关海域开展首次航行试验。根据航母建造工程进展,这次海试主要检测验证福建舰动力、电力等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据军事专家张军社介绍:福建舰海试阶段主要由海军官兵和工厂人员共同完成,在真实的海况下进行,甚至要经历一些大风大雨等高速、机动的情况。等海试期间发现的问题解决,下一步便正式交付海军使用。
2024年5月8日下午,福建舰圆满完成为期8天的首次航行试验任务,顺利返回江南造船厂码头。试航期间,福建舰完成了动力、电力等系统设备一系列测试,达到了预期效果。5月17日,张晓刚大校就近期涉军问题发布消息,福建舰航行试验是建造过程中的正常安排,不针对任何特定目标、地区和国家。
央视报道
2024年9月13日,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其他部门摄制思想解读类融媒体片《淬火》第三集首次公开中国首艘配备电磁弹射系统的航母福建舰的舱内画面,罕见地展现了福建舰电磁弹射器的特写镜头。
军舰文化
航母舰徽
2023年4月23日,中国军网展示了福建舰舰徽。
2025年1月2日,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军事报道”节目中,呈现了福建舰的新舰徽。
航母舰训
2023年4月23日,中国军网展示的福建舰舰徽上的舰训为“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2025年1月2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画面中福建舰新舰徽上的舰训为:“忠诚 精武 卓越 奋进”。
所获荣誉
2022年12月,入围“2022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榜单。
相关报道
国防部回应
2025年3月27日,国防部举行例行记者会,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答记者问。有记者提问,据报道,福建舰近日出海开启第7次海试,有分析称,此次海试的重点可能是舰载机的弹射起飞和拦阻着舰试验,请予以证实。吴谦表示,关于这个问题,目前没有可供发布的信息,但需要说明的是,福建舰开展海上试验是建造过程中的正常的安排,大家平常心就好。
总体评价
福建舰的诞生对航母部队的发展有着深刻的意义,其吨位和技术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福建舰服役后,将为中国航母建设带来战斗力的新跃升。(央视网 评)
中国自主研制建造航母,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需要。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这是坚定不移的。(张晓刚 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5-04-02 20:14
目录
概述
研制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