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军,是中国
解放战争时期,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支野战部队,由西北野战军第6纵队改成。1947年10月,西北野战军第6纵队在
陕西绥德地区组成,辖教导旅和新编第4旅。组成后即参加第二次攻打榆林。1948年随西北野战军转入战略反攻。1949年2月,第6纵队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军,罗元发任军长,所辖教导旅、新编第4旅依次改称第16、第17师,隶属于第一野战军第2兵团。11月初,转隶第1兵团建制,向新疆进军(在晋南组成的第6军第18师,11月进驻西安,担负城防),至1950年3月,分别到达迪化(今乌鲁木齐)、伊犁、哈密等地区。接着,部队参加生产、建设政权和剿匪。
1947年10月9日,
西北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9月20日的决定,以
教导旅、新编第4旅在陕西省
绥德县组成第6纵队,共1.3万余人。
罗元发任司令员,
徐立清任政治委员,
张贤约任副司令员,
唐子奇任参谋长,
饶正锡任政治部主任。纵队组成后即参加第二次攻打
榆林的作战。11月下旬,集结于
西岔、
镇川堡地区进行新式整军。1948年2月下旬参加
宜川战役,纵队主力会同第3纵队围攻宜川城;一部兵力在宜川西南铁龙湾地区参加阻击、围歼国民党援军。3月上旬,会同第3纵队围攻
洛川。4月中旬参加
西府陇东战役。5月中旬,转移到
韩城及山西省河津地区整训。8~11月参加
澄郃战役、
荔北战役和冬季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5000余人。
1949年2月1日,根据中央军委1948年11月1日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西北野战军第6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军,隶属
第一野战军。教导旅和新编第4旅依次改称第16、第17师。罗元发任军长,徐立清任政治委员,张贤约任副军长,唐子奇任参谋长(后张贤约任政治委员,饶正锡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陈海涵任参谋长,
黄振棠任政治部主任),全军共1.4万余人。
1949年2月下旬参加
春季战役。5月上旬参加
陕中战役。6月初,由晋南运城军分区机关和部队组建的第18师列入第6军建制(该师于10月进驻
西安,1950年12月改编为公安第4师)。6月中旬,第6军编入第2兵团,在
礼泉以北、
泾阳西北地区抗击国民党军向西安的反扑。7月中旬,参加
扶眉战役。下旬向兰州挺进,相继解放
通渭、
内官营、
新营镇、
榆中等城镇。8月下旬,参加
兰州战役,25日在总攻兰州的作战中激战至傍晚,攻占
皋兰山主峰营盘岭。9月,向甘肃省
河西走廊进军,在
酒泉附近先后收编起义、投诚的国民党军5200余人(后改编为独立师,进疆时编入第16、第17师)。11月,第6军转隶第1兵团,率第16、第17师参加进军
新疆。1950年1月,军部与第17师进驻迪化(今
乌鲁木齐)、
伊宁等地,3月,第16师进驻
哈密、镇西(今
巴里坤)等地,后执行大生产、参加地方政权建设和剿灭土匪等任务。至10月,在奇台东大草原和
北沙窝地区清剿乌斯满匪帮,解放牧民群众3.1万余人。1953年5月,军部与
西北军区航空处合编为西北军区空军。第16、第17师改编为农业建设第5、第6师,第6军番号即行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