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
陕西省辖
地级市,古称上郡,别称
驼城、小北京、塞上明珠等,位于陕西省最北部,
陕北地区和
河套地区,
黄土高原和
毛乌素沙地交界处,是
黄土高原与
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介于北纬36°57′~39°35′,东经107°28′~111°15′之间,系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地,温带
大陆性季风气候,总面积42920.2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末,榆林市下辖2个市辖区、9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
榆阳区。截至2023年末,榆林市常住人口360.73万人。
历史沿革
据史料记载,
夏商时,榆林市的部分地方(
神木、
府谷、
佳县等地)在雍翟族境内。
周代,榆林市为雍州白翟的一部分。
春秋,榆林市为晋,战国归魏,秦统一六国后为
上郡地。
东晋时期,匈奴
赫连勃勃在
统万城(今靖边白城子)建立大夏国。
北魏始光四年(427年),北魏灭大夏,设立统万镇,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年),改设夏州。
隋开皇三年(583年),仍设夏(治统万)、长(治长泽,今靖边境内)、绥(治龙泉、今绥德县城)、银(治儒林,今米脂境内)四州。大业元年(605年),将绥州改称上州,三年撤销州制,设立朔方、雕阴二郡。
隋末唐初,榆林市为地方豪族梁师都占据,自称梁国,僭皇帝位。
唐贞观二年(628年),师都被灭,唐复设银、绥、夏三州,均属关内道管辖。开元十二年(724年),在榆林市东北部增设麟州(治所今神木杨城)。天宝元年(742年),撤州设上郡(今绥德)、银州郡(今党岔)、朔方郡(今白城子)、新秦郡(今杨城)。乾元元年(758年),撤郡,复设绥、夏、银、麟四州。元和十五年(820年),宥州治所由内蒙鄂托克旗迁到今定边境内。后唐庄宗李存勖以府谷县升州(今之府谷)。
五代时期,州县设有
夏州(领朔方、德静、宁朔三县,均在今靖边境内)、银州(领真乡、开光、儒林三县,在今米脂、佳县境内)、麟州(领新秦、连谷、银城,在今神木境内)、府州(今
府谷)、绥州(领绥德、龙泉、延福、城平、大斌五县,在今绥德、清涧、吴堡、子洲境内)。
北宋时,榆林市属永兴军路(初名陕西路),绥州、宥州被西夏占据,未设郡县,宋熙宁三年(1070年)收复,
元符十年(1096年)后,得失无常。
宋高宗南渡后,榆林市又沦为金有,属鄜延路的一部分,设绥德州、晋宁军(佳芦砦),宋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撤军设绥德州、晋宁州(二十四年改佳州)。
元代绥德州、佳州属延安路,绥德州领清涧、米脂二县,佳州领神木、府谷二县。
明永乐六年(1408年),在今红山(雄石峡)建榆林寨,榆林之名始见于史。因当地的土壤特别适合种榆树和柳树,故名。成化七年(1471年),在长城一带设置榆林卫。弘治十八年(1505年)九月,设立东路神木道,领佳州、府谷、神木三州县,中路榆林道领绥德、米脂、清涧、吴堡四州县,西路靖边道领保安(今志丹)、安定(今子长)、安塞三县,包括榆林市的定、靖、横三县。
清雍正年间,设有榆林府和绥德直隶州两个省辖行政区。
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州制度,设
陕北道。
民国三年(1914年),陕北道改称
榆林道。后又废道,各县由省直辖。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
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榆林市除榆阳区外,各县先后解放,在原
苏维埃政权的基础上建立
人民政府,设置绥德、三边两个分区,
分别管辖
绥德、
米脂、
佳县、
横山、
清涧、
吴堡和
靖边、
定边、
安边(后
撤销)。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1月10日,从绥德、米脂、清涧、横山及延属分区的子长五个县各划出一部分成立子洲县,属绥德分区。当时,神木、府谷之东区设神府特区,归
晋绥边区管辖。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6月1日,榆林城和平解放,撤销三边分区,设榆林分区,管辖榆林、定边、靖边、
横山、
神木、
府谷六县。
1950年5月,成立绥德、榆林两个专区。
1956年10月,撤销绥德专区,将所辖绥德、米脂、佳县、吴堡、清涧、
子洲六县并入榆林专区,
子长、
延川并入延安分区。
1958年,将十二县并为榆林(横山)、神木(府谷)、
靖边、
定边、
绥德(
吴堡、
清涧、子洲)、
米脂(
佳县)六县。
1961年,所并各县恢复原制。
1968年,将榆林专员公署改为榆林地区革命委员会,为一级政权机构。
1979年,改为榆林地区行政公署,为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1988年9月2日,榆林县改为县级榆林市。
2000年7月1日,榆林地区行政公署
撤销、设立地级榆林市,原县级榆林市改为
榆阳区。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2015年12月3日,国务院(国函[2015]209号)批复同意撤销横山县,设立榆林市横山区,以原横山县的行政区域为横山区的行政区域,横山区人民政府驻
横山街道北大街9号。
2017年4月,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
神木县,设立县级神木市,以原神木县的行政区域为神木市的行政区域。神木市由陕西省直辖,榆林市代管。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末,榆林市辖2个区、9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榆阳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榆林市位于
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介于北纬36°57′~39°35′,东经107°28′~111°15′之间,东临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北邻内蒙古,南接陕西省延安市。区域总面积42920平方公里,地貌大体以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平均海拔1220米。
地质
榆林市
地质构造单元上属华北地台的
鄂尔多斯台斜、陕北台凹的中北部。东北部靠近东胜台凸,是块古老的地台,未见岩浆岩生成和岩浆活动,地震极少。
地形地貌
榆林市地势由西部向东倾斜,西南部平均海拔1600~1800米,其他各地平均海拔1000~1200米。最高点是定边南部的魏梁,海拔1907米,最低点是清涧无定河入黄河口,海拔560米。
榆林市地貌分为风沙草滩区、黄土丘陵沟壑区、梁状低山丘陵区三大类。大体以长城为界,北部是
毛乌素沙漠南缘风沙草滩区,面积约18026平方千米,占榆林市面积的42%。沙滩地郁郁葱葱,海子(湖泊)星罗棋布。南部是黄土高原的腹地,面积约24894平方千米,占榆林市面积的58%。沟壑纵横,丘陵峁梁交错,水土流失初步控制。梁状低山丘陵区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白于山区一带无定河、大理河、延河、洛河的发源地。面积约5000平方千米,占榆林市面积11.55%。地势高亢,梁塬宽广,梁涧交错、土层深厚,水土侵蚀逐步得到治理。
气候
榆林市属暖温带至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差较大,无霜期短,年平均气温8℃,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
榆林市是中国日照高值区之一,在陕西省,日照时间最长,年平均日照时数2593.5~2914.4小时,东北部最高,南部最低。一年之中5~8月日照较多,12~翌年2月份较少。平均日照百分率59%~66%,榆林市差异较小,一年中以降冬(12~翌年1月)最大,春夏逐月缓慢减少到夏末秋初(7~9月)最小,中秋到冬迅速增长。
榆林市气温四季明显,春温大于秋温,春季升温快而不稳定,秋季降温迅速,冬季受北方冷气团控制,气压高、天气晴朗,多高云,冬季平均气温-7.8~4.1℃,气温变化梯度大,梯度方向东南~西北。10月下旬至翌年4月上旬为大地封冻期,一般年份冻土深度1~1.2米,入春以后,气温明显回升,平均日增温0.2℃左右。但由于西伯利亚极地干冷气团仍不断南下侵袭,使得春季温度很不稳定,5月中旬局部亦可骤然降雪,到夏天受大陆气团和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的影响,气温高,天气炎热,各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日最高气温≥30℃的日数,多年平均为22~68天。气温梯度小,梯度方向近东~西;秋季在极地气团的侵袭和稳定控制下,迅速降温,尤以10~11月最为剧烈,平均每天降温0.27℃。
水文
榆林市境内有大小53条河流汇入
黄河,均较短小,较大的河流主要是四川四河:
皇甫川、
清水川、
孤山川、石马川、
窟野河、
秃尾河、
佳芦河、
无定河。汇入黄河的河流以黄河为侵蚀基准,流向由西北向东南(其中无定河上游流向三折),支流呈树枝状并从下游到上游增多。较大的河流下游为基岩峡谷,比降较大,支流少而短直;中游一般河谷宽阔,漫滩阶地发育,河道宽浅,较大的支流多在中游汇集。上游多发育在老谷涧上,河流深切成黄土(部分底部切入基岩)峡谷,比降大,多跌哨,流向受古地形的谷、涧走向控制,支流较多,但一般较直。
自然资源
综述
榆林市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煤炭、煤层气、油页岩、石油、天然气、地热、铝土矿、水泥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玻璃用砂岩、建筑用砂、砖瓦用粘土、砖瓦用页岩、高岭土、耐火粘土、膨润土、水泥配料用黄土、泥炭、岩盐(固体石盐)、湖盐(石盐、镁盐、芒硝)、地下水、矿泉水22种,特别是国家战略性矿产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榆林市优势矿产岩盐资源富集一地。其中煤炭探明资源量1527亿吨,占全省已探明量的82%;石油探明储量3.6亿吨,是陕甘宁油气田的核心组成部分;天然气探明储量1.18万亿立方米,是中国陆地上探明最大整装气田的核心组成部分;岩盐探明资源量8872亿吨,探明量约占全国的26%、全省的96%,煤炭、石油、天然气、岩盐在全国矿产资源中占据重要位置,榆林现已成国家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榆林市矿产潜在价值超过46万亿元人民币,占全国1/3,平均每平方千米地下蕴藏着622万吨煤、1.4万吨石油、1亿立方米天然气、1.4亿吨岩盐。
矿产资源
煤炭
榆林市煤炭预测储量2800亿吨,探明资源储量1490亿吨,占到了全国的1/5,占全省的86.2%,占全市面积的54%。也就是说在榆林平均每平方米的土地下都蕴藏着6吨煤。榆林煤具有特低灰、特低硫、特低磷、中高发热量的“三低一高”特点,是国内优质的环保动力煤和化工用煤。
天然气
榆林市天然气预测资源量6万亿立方米,已探明气田4个,探明储量1.18万亿立方米,气田储量丰度0.66亿立方米/平方千米,属干气,甲烷含量96%,乙烷含量13%,丙、丁烷含量1.3%,有机硫极微。已建成长庆靖边、长庆榆林两座天然气净化厂和西气东输、陕京、陕京复线、靖西、靖银等输气管线。
石油
榆林市石油预测储量10亿吨,探明储量3.6亿吨,是陕甘宁油气田的核心组成部分。在中国属中型油田,是陕甘宁油田的核心组成部分。已建成靖边、定边、横山、子洲原油生产基地和延长榆炼350万吨原油加工能力。
岩盐
榆林市岩盐预测储量6万亿吨,探明储量8857亿吨,约占全国储量的52%和26%,盐层平均厚度达120米以上,是中国最大的岩盐矿区。平均品位96.47-98.16%,硬石膏型,大部属一级品,盐质优良。
湖盐
榆林市湖盐探明储量1794万吨。
人口
人口数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榆林市常住人口为3624750人。
截至2022年末,榆林市常住人口361.61万人,出生率7.28‰,死亡率7.02‰,自然增长率0.26‰。城镇人口225.28万人,占62.3%;乡村人口136.33万人,占37.7%。
截至2023年末,榆林市常住人口360.73万人,出生率7.25‰,死亡率7.16‰,自然增长率0.09‰。城镇人口229.06万人,占63.5%;乡村人口131.67万人,占36.5%。
参考资料来源
民族构成
榆林市地接甘、宁、蒙、
晋四省区,主体民族为汉族,12个县(区)共有35个少数民族4890人。
政治
现任领导
友好城市
经济
综述
2020年,榆林市地区生产总值4089.66亿元,比上年增长4.5%。
2021年,榆林市地区生产总值543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9%。
2022年,榆林市地区生产总值6543.65亿元,比上年增长5.6%。
2023年,榆林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91.44亿元,比上年增长4.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4.54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5118.36亿元,增长5.1%;第三产业增加值1658.54亿元,增长2.9%。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4%、72.2%和23.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96346元。
参考资料来源
2023年,榆林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6%,其中项目投资增长1.2%。分领域看,工业投资下降3.5%,其中工业技改投资下降21.6%;房地产投资增长15.6%,民间投资增长1.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9.5%,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1%;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8%,占比50.7%,其中能源工业投资增长4.2%,非能源工业投资下降21.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9.4%,占比45.2%。
第一产业
2023年,榆林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56.58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种植业产值374.79亿元,增长5.1%;畜牧业产值147.82亿元,增长4%;林业产值8.02亿元,下降3%;渔业产值2.45亿元,增长5.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3.51亿元,增长3.6%。
2023年,榆林市粮食播种面积732.79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6%,总产量 253.92万吨,增长0.6%。
2023年,榆林市造林面积131.92万亩,比上年增长20%。
第二产业
2023年,榆林市100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7%。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产值下降5.5%,制造业下降10.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长3%。规上能源工业企业产值比上年下降5.1%,非能源工业产值下降16.3%。能源工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值下降5.2%,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8.1%,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4.1%,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下降2.7%。非能源工业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13.5%,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24.8%。规模以上直报工业企业营业收入6746.7亿元,比上年下降13.6%;利润总额2033.8亿元,下降24.3%。
2023年,榆林市建筑业总产值523.33亿元,比上年增长9.6%。增加值173.95亿元,增长10.2%(可比增速)。
2011年,陕西省政府批复,
榆林经济开发区更名为
榆林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更名后享受省级高新区的相关政策,园区产业定位是重点发展新能源、新型加工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服务和环保产业;将设立榆林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榆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将对培育一批
增长极、
以点带面带动区域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
国务院批准榆林高新区升级为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榆林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是全国的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一部分。20世纪80年代国家对榆林市开展大规模勘探,榆林全市已发现矿产8大类48种,潜在价值超过46万亿元人民币。特别是煤、气、油、盐资源富集一地,且组合配置好,国内外罕见,开发潜力巨大。1998年7月
榆林能源化工基地总体规划获原国家计委批准,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正式启动。为了开发
陕北富饶的能源化工资源,国家计委于2003年3月正式批准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在榆林市启动建设,这是全国的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区域为榆林、延安两市,面积8万平方千米。
第三产业
2023年,榆林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2.43亿元,比上年增长5.2%。从经营地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58.33亿元,增长5.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14.1亿元,增长4.4%。从消费类型看,商品零售689.21亿元,增长4%,餐饮收入83.22亿元,增长16.3%。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305.09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商品零售286.37亿元,增长4.3%。按用途分,吃类商品零售37.88亿元,增长20.7%;穿类7.3亿元,增长7.2%;用类241.19亿元,增长2.2%。
2023年,榆林市进出口总值57.73亿元,比上年增长73.7%。其中,出口48.58亿元,增长83.5%,进口9.15亿元,增长35.4%。出口产品中,农副产品出口总值2亿元,占进出口总值的3.5%;化工产品出口总值20亿元,占进出口总值的34.6%。
截至2023年末,榆林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868.87亿元,比上年增长9.9%;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039.6亿元,增长9.6%。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865.02亿元,增长10%,较年初增加714.37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039.4亿元,增长9.6%,较年初增加265.41亿元。
2023年,榆林市有证券公司10家,期末证券开户总数23.35万户,2023年新开1.74万户,当年累计交易量1862.71亿元。
2023年,榆林市有各类保险公司40家,全年原保费收入91.29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其中财产险收入36.89亿元,增长20.9%;寿险收入54.4亿元,增长10.4%。全市保险业累计赔款支出38.3亿元,增长57%,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19.36亿元,增长16%;人身险赔款支出18.94亿元,增长145.7%。保险深度1.29%,比上年提升0.07个百分点;保险密度2513.98元/人,比上年增加308.98元/人。
交通运输
综述
榆林市地处青岛—太原—
中卫—
河西走廊—乌鲁木齐
新亚欧大陆桥中腰,
包西铁路(包头—西安)、
太中银铁路(太原—银川、中卫)、
青银高速公路(青岛—银川)、
包茂高速公路(包头—茂名)中国北方两大通道的交汇处,年货物外运能力超3亿吨,居于国家正在规划的
陕甘宁革命老区、呼包银榆重点经济区的核心区域,是国家“
两横三纵”城镇群和青银联系大通道上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
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主要辐射区和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能源资源支撑区,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地理和经济区位比较重要,具有建设陕甘宁蒙晋接壤区区域中心城市和综合交通枢纽的基础和条件。境内有“三横五纵”干线铁路网,总里程达到1369千米;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157千米,实现县县通高速;榆阳4E级机场是陕西第二大航空港,直通国内26个主要城市,开通5条国际直飞航线,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已初步形成。
公路
截至2023年末,榆林市公路运输公路总里程35849.13公里,比上年末增加 710.01公里。在总里程中,高速公路1156.68公里,国道1086.38公里,省道597.72公里,农村公路33008.35公里。在农村公路中,县道2951.26公里,乡道3707.58公里,村道24607.27公里。
2023年,榆林市公路运输货运量31236万吨,增长10.4%,货物周转量581.99亿吨公里,增长3.1%;客运量808.12万人次,增长12.4%,旅客周转量8.27亿人公里,增长14.5%。
铁路
榆林市铁路主要有5条:包西、太中银铁路隶属于国家铁路集团,承担客运和货运任务。另外还有神朔、靖神、红柠铁路等地方货运线路。其中包西铁路(包头—西安)全长864千米,境内约300千米。太中银铁路(
太原—
中卫—
银川)全长751千米,境内约277千米。
神朔铁路(神木—
朔州)铁路全长274千米,境内100千米。靖神铁路全长233千米,分别于包西铁路和浩吉铁路交口,主要承担煤炭运输任务。红柠铁路全长43千米。
2023年,榆林市铁路运输货运量29800.6万吨,比上年增长5.2%,货物周转量628.48亿吨公里,增长3.4%;客运量535.3万人次,增长99.3%,旅客周转量42.6亿人公里,增长136.6%。
航空
榆林榆阳机场,是陕西省第二大航空港,为4C等级的民用支线机场。2005年12月开工建设,位于榆林市西北约15.5千米处的昌汗界,2008年4月10日正式通航。2012年12月8日,榆林机场当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万人次,成为西北五省(区)第二个年旅客吞吐量超过100万人次的支线机场。通航国内众多省会城市与沿海开放城市。2014年,榆林榆阳机场完成航班起降15543架次、旅客吞吐量139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111.3吨,同比分别增长11.6%、16.4%、8.2%,均创历史新高。
2014年,榆林机场先后成功引进
国航、华夏航两家航空公司,促成东航在榆投放第二架过夜运力,实现了国内四大航空公司在榆同时运营,成为西北首个拥有两架过夜运力的支线机场。全年累计开通航线17条,通航点21个,运营航空公司11家,“西榆快线”日航班量增至17班,不仅有西安、上海、北京、三亚、南宁等21个通航点,新开榆林—成都(直飞)、大连—榆林—西宁、榆林—西安—杭州、榆林—西安—青岛、榆林—西安—厦门、榆林—西安—成都等6条航线、5个通航点,不仅实现了与集团三大机场的全通航,同时与国内15个旅客吞吐超千万级的大型机场实现对接。已从2008年的74位攀升至了52位。
2023年,榆林市民航运输货邮吞吐量12088.94吨,增长250.4%;旅客吞吐量223.69万人次,增长164.5%;运输起降22980架次,增长118%。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1949年以后,榆林市教育大体经历了这样3个阶段:卓有成效的17年(1949~1965年),遭受重大破坏的“文革”10年(1966~1976年),拨乱反正和改革提高的12年(1977~1989年)。到1989年,榆林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6130所,其中小学5893所,初中179所,高中26所,农业职业中学14所,技工学校1所、中专8所,大专2所,成人学校4所,成人高等学校3所,在校学生405140人,职工人数达到28775人,其中专任教师24727人。
2021年9月7日,榆林市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
截至2023年末,榆林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292所,其中高等学校4所、中等职业学校22所、普通中学206所、小学312所、幼儿园736所、特殊教育学校12所。
2023年,榆林市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学生759427人,其中普通高中77482人、中职34599人、初中157492人、小学349570人、学前教育139224人、特殊教育1060人。共有教职工66915人,其中普通高中8698人、中职2721人、初中14887人、小学22070人、学前教育18130人、特殊教育409人。专任教师54903人,其中普通高中6215人、中职2275人、初中12070人、小学22677人、学前教育11394人、特殊教育272人。
科学技术
2023年,榆林市组织评议登记科技成果100项,其中科技成果综合水平达到国内领先59项,获“陕西省2023年科学技术奖”5项,其中一等奖2项,三等奖3项。授权专利3580件,其中发明专利303件。技术交易合同登记额15.35亿元。
文化事业
2023年,榆林市有国有艺术表演团体9个,影剧院48个 {剧院10个、电影院38个}。文化艺术馆13个,公共图书馆13个,文化站201个,博物馆、纪念馆40处。全市广播、电视转播台18座。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68%。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榆林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832个,其中医院112家、社区服务中心22家、卫生院214家、村卫生室2600个。共有床位23842张,其中医院病床19269张,卫生院病床3400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1386人。已建成三级综合医院4个,二级综合医院17个。共有妇幼保健机构13个,中医医院14个,专科医院26个。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56.41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数为304.53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为46.92万人。
体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榆林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49平方米,共有体育馆14个、体育场11个、游泳馆10个。全年共举办群众体育类大型比赛活动251次,其中市级举办28次;举办竞技体育类大型比赛活动6次。全年共派出1075名运动员参加省锦标赛的比赛项目,获得金牌122枚、银牌114.5枚、铜牌141枚。完成了年度国家、省级各项体育惠民工程,实施了7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00个社区路径配送工程,7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年全市512个体彩网点共计发行体育彩票10.89亿元。
基础设施
“十二五”期间,榆林市中心城区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20多亿元,是“十一五”的四倍;建成区面积扩大到70平方千米,比“十一五”末增加18平方千米。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55%,比“十一五”末提高13个百分点。榆林市城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32.4%、37.67%、16.66平方米。城区供水普及率达到96%,气化率达到83%。空港生态区、西南新区、芹河新区、东沙新区组团式开发建设拉开序幕。成功创建
国家卫生城市,省级
园林城市创建通过验收,省级
环保模范城市通过技术评估。建成污水处理厂2座,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7%。建成垃圾处理场1座、粪便处理场1座,建成公厕225座,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1%。
2014年,榆林市建成火电脱硫脱硝设施53台,淘汰落后产能16.4万吨,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3%,中心城区最后39台燃煤锅炉完成改造,四项主要污染物年度减排任务全部超额完成,市区、各县城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85%和75%,垃圾处理率分别达到95%和75%。启动PM2.5监测工作,全年好于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36天,较2013年增加14天。全市各监测断面无劣V类水质,其中无定河米脂断面水质由四类改善为三类。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2019年7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公布了2019年统筹强化监督(第一阶段)黑臭水体专项排查情况,榆林市被列入“黑臭水体消除比例低于80%的城市名单”,消除比例为66.7%。
2022年,榆林市城区监测二级以上天数为320天,其中达到一级标准天数为58天。剔除沙尘天气,全年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7%。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社会保障
截至2023年末,榆林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57.78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73.68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37.79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79.17万人。
截至2023年末,榆林市共有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02个,拥有床位12216张。全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6.68万人(农村居民12.57万人,城市居民4.11万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月780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年5640元。
历史文化
文保
非遗
风俗民情
榆林市共有12个县市区,习惯上有南北6县的说法。北6县市区是:榆林、横山、神木、府谷、靖边、定边;南6县是:绥德、米脂、清涧、吴堡、佳县、子洲。北6县有长城横穿其境,有毛乌素沙漠的沙丘沙地;南6县皆在长城内,是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因之,北南风俗有明显的差异。北6县草地文明(游牧文化)占相当比重,畜牧业素来发达,群众住柳笆庵子、砖瓦房,喜食炒米、乳酪、手抓羊肉,喜饮白酒,爱穿皮袄皮裤,颇喜起动;南6县虽受游牧文明的影响,但以黄河文明(土地文化)为主,群众住窑洞、食杂粮、穿布衣、热恋故土、不乐迁徙、以农为业、躬耕薄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虽终岁辛劳,仍怡然自乐。
榆林市的风俗有古朴的传统,山区的农民修
窑洞时,先请阴阳先生看地势山形,定方位、择吉日。窑洞的样式多而且讲究,门面用细凿凿出,窑前有穿廊和雨盆。窗棂曲直交错,长短相间,组成各种美术图案。城里的有钱人家住高屋脊大瓦房,一进两开,穿廊虎抱,雕棱绘彩。更有大户人家,门前树旗杆,蹲
石狮,大门水磨砖砌门楼,有照壁,二进中有月亮门,分前后院,前院是书房,会客室,后院是家眷。
饮食文化
在饮食习惯上,榆林市南北不同。北草地的群众爱吃炒米、奶茶、酪饼子,酥油、黄米饭、猪肉熬酸菜。西面的三边人爱吃燕面炒面、荞剁面、羊羔肉、尤以荞面食品作法很多,如剁面、饷、搅团、圪、凉粉、碗等。东南面人爱吃豇豆钱钱饭、揪面片。民间还有许多风味小吃,如子洲“
果馅”,米脂“
驴板肠”,绥德“黑粉油旋”,镇川“
干炉”,佳县“
马蹄酥”,榆林“
炸豆奶”,神木“粉皮”,清涧“煎饼”,府谷“果丹皮”都有其独特风味。另外还有羊杂碎、粉浆饭、
拼三鲜、黄酒、
麻汤饭等。
城市评价
《
明史》(卷二百九十四—列传第一百八十二—忠义六)是这样记载榆林的:榆林为天下
雄镇,兵最精,将材最多,然其地最瘠,饷又最乏,士常不宿饱。乃慕义殉忠,志不少挫,无一屈身贼庭,其忠烈又为天下最。事闻,天子嗟悼,将大行褒恤,国亡,不果。
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榆林精兵被调走,“榆林益空虚”,榆林城被李自成大军包围,但榆林坚决抵抗,坚守12天,无一人投降,最终陷落,全城殉国,《明史》记载:“其忠烈又为天下最”。
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
周世民叛军围攻榆林城,榆林军民奋起抵抗,坚守城池3个月,迫使敌军退去。康熙皇帝闻报后,于当年闰五月十四日欣然命笔“两守孤城,千秋忠勇”赐榆,以示对榆林军民两次守城壮举的嘉奖。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和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中国著名作家
老舍来榆,曾描写道:“城扁街宽”,“坚厚城垣”,“具有
北平的局面”。
风景名胜
美食特产
美食
榆林市饮食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
地域文化造就了丰富多元的饮食文化,在市区和各县、乡以及主要景区附近大小酒店、餐馆林立,相当普遍。榆林市本地特色风味有:羊肉系列(如
烤全羊、烤羊肉、炖羊肉、羊杂碎等)、荞面系列(如荞面饴馅、荞面讫铊)、小米、豆制品系列(如豆腐宴、水煮豆腐)、土豆系列(如土豆宴)、红碱淖特色水煮鱼等。
特产
大红枣
榆林大红枣是驰名中外的陕西传统名优特产之一。其特点是果大核小,皮薄肉厚,质脆丝长,汁多味甜,甘美醇香,含糖量高,色泽鲜红,水分较少,贮藏期长,品质优良。真乃“味夺石蜜甜偏永,红迈朱樱色莫论”,是色、香、味、形俱全的红枣。平均单果重12.6克,大者达35克,鲜果含可溶性糖43.48%,还原性糖40.82%,蔗糖2.53%,核肉比为1:5,好果率达90%以上。
洋芋(土豆)
榆林洋芋好,美誉满三秦。榆林是著名的“洋芋之乡”,各县市都产洋芋,尤以榆林地区南部的佳县、清涧、绥德、子洲、横山、靖边等6县为多,品质较佳,驰名全国。全地区年产量在15亿公斤以上。主要种植红皮和白皮两个品种,因其抗病性强,丰产性好,外皮光洁,色泽艳雅,个大肉肥,质地细致,营养丰富,含淀粉较高,比其它产地高2%,耐贮耐运,品质优良,食用加工均宜,在全国洋芋品种中名列前茅,是深受洋芋产区欢迎的热门良种。
绿豆
榆林具有绿豆生长发育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生产的大明绿豆粒大、整齐、色泽好,是国内外市场上的名牌产品,无毛绿豆、无硬实豆,千粒重6.6—7.6克。
横山县绒山羊是从1979年开始引进辽宁白绒山羊作父本、以陕北黑山羊作母本,以提高产绒性能为目的,采取简单育成杂交,经杂交改良、横交固定和选育提高培育而成的具有产绒量高、绒纤维细长、遗传性能稳定、适应性强的白绒山羊新品种。 它的主要外貌特征是:全身皮毛白色、毛绒混生,具有银丝光泽、体格中等、结实紧凑,头轻小,面部清秀,额顶有长毛,颌下有髯,公母羊均有角,以拧撇为主,颈宽厚、颈肩结合良好、胸深背直、四肢端正、蹄质坚韧、尾瘦而短、尾尖上翘、乳房发育良好、乳头大小适中。公羊头大颈粗、腹部紧凑、睾丸发育良好。
荞麦
“头戴珍珠花,身穿紫罗纱,出门二三月,霜打就回家”。这是广泛流传在陕西荞麦著名产区—榆林黄土高原的一首歌谣。它栩栩如生地把荞麦的特征特性描绘了出来。
海红果
海红树是榆林市府谷县的传统果树,属世界稀有树种。海红果色泽鲜艳,酸甜可口,营养丰富,含钙量高,为水果之冠,素有“钙王”之称,具有健脾胃、增食欲、助消化之功效。全县共有海红树15067亩,已有20万株挂果,年产鲜果1500~2000吨。利用海红果制成的饮料、果脯、罐头、果丹皮、海红干、果酒、
糖葫芦等,是天然的绿色食品行销北京、上海、广州、贵阳、西安、浙江等10多个省市,年收入100多万元。
著名人物
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