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伞博物馆( China Umbrella Museum)是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博物馆。建筑面积2411平方米,展厅2411㎡,临时展厅建筑面积527㎡。
发展历史
中国伞博物馆综合展示以中国为代表的伞文化、伞历史、伞故事、制伞工艺技术以及伞艺术的博物馆,是世界首创的伞主题博物馆。
中国伞博物馆展厅2411㎡,临时展厅建筑面积527㎡。坐落于
拱宸桥桥西
历史文化街区,以拱宸桥为地标,与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
中国刀剪剑博物馆、
中国扇博物馆、手工艺活态展示馆作为一个整体形成了充满浓郁历史文化的博物馆群落,成为了杭州城北新人文景观。穿行于博物馆间,是一次枕着运河记忆流淌的、带着怀旧情怀的寻知之旅。
伞因雨而媚,中国伞博物馆和雨密不可分,馆内有多媒体演绎的虚拟雨景、小水雾等作为渲染,整个场馆以白墙灰瓦色调为主,让人回忆起
戴望舒笔下,那个悠长又寂寥的雨巷里,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的姑娘。
博物馆还设有互动区,可为伞组装零件,画伞面,修伞。
建筑布局
第一单元:中国伞的起源
伞的起源是一个尚不能清晰说明的问题。在古代中国,有多种关于伞发明的传说和文献,也有一些可供我们探索的考古材料。虽然这些材料尚不能给出准确的答案,却能开启我们无限的想象。我们将具有猜测性的观点展示在这里,让观众朋友们自己作出判断。或许有一天,正是您的观点,解开了中国伞
起源之谜,并成为大家认可的定论。
第二单元:油纸伞与油布伞
汉代以前的伞尺寸较大,伞面可能是用丝帛以及鸟类的羽毛编织而成,因为价格高昂,主要流行于上流社会。到了汉代,随着纸的发明,情形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当纸被用作伞面后,伞成为人们能够消费的用具,开始与日常生活发生密切的关系。纸伞表面涂上一层桐油以增强避水性,称为
油纸伞,具有良好的避雨性能。棉纺业兴起后,以
棉布为伞面材料的油布伞也出现了。它比油纸伞更加坚固耐久,价格较高,还是颇受欢迎。进入
近代,传统伞业受到现代伞业猛烈冲击,一种具有明确审美功能的
工艺伞发展起来。它在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也带着一丝怀旧的眷恋。
丝绸很早就被当作伞面材料,尤其是中唐以后,随着丝绸的普及,绸伞进一步流行。南宋
临安是全国的制伞中心,市场上绸伞品类众多,有大小
黄罗伞、清凉伞,红绿小伞和方伞等,供顾客选择。及至近代,杭州西湖绸伞作为绸伞家族最靓丽的一支,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绸伞的突出代表。西湖绸伞以竹作骨,以绸张面,小巧玲珑,风格典雅,伞头造型多借鉴西湖中的“三潭”,伞柄的造型除了注意艺术上的变化外,还要求手感舒适、线条流畅。同时,花线的穿制、伞扣的造型饶有民间风味,也烘托了绸伞的精美工艺,具有浓郁的江南地方色彩。
第四单元:伞的文化
伞在伴随着人们生活的同时,人们也将自己的情感和观念,以及建立在这种观念基础上的象征含义赋予伞。伞在历史积淀中所形成的文化内涵广泛、深刻而复杂。它的制度、它的形态,它的颜色,甚至它的汉字字形,都激起了人们无限的联想。它既是将人群区分开来的仪仗制度的一部分,又是将具有共同心愿的人联系在一起的媒介,它既为人们带来喜庆与吉祥,但又成为民俗心态中的一种难言的禁忌。正是在这种多样化的情绪中,形成了各地丰富多样的
伞文化。
第五单元:走向世界的伞
在中国以外的一些地区,很早就出现了伞。在古埃及,伞是法老仪仗的一部分;在古希腊,伞是贵族妇女遮阳的专用器具。在漫长的中世纪,除了教廷保留了仪仗意义的伞外,伞并不见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一般认为,真正作为人们生活用具的伞,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来自中国。在唐代,中国伞便传到了朝鲜与日本,并在日本发扬光大。从16世纪中叶后开始有零星的中国伞进入欧洲,但直到17世纪中叶,伞才开始走进欧洲人的生活。伞走向世界,不仅给各国的人们带去便利,也丰富了当地的文化。在今天,世界许多地区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
伞文化。
第六单元:形形色色的现代伞
直到17世纪后半叶,欧洲的伞还是笨重的,伞的使用与其说是遮阳挡雨,不如说是显示身份。这种情况到19世纪弧形钢骨伞架研制成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随着收放自如的伞的问世,伞开始真正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现代纺织技术提供的更丰富多样的纺织材料也促进了伞的现代改造。虽然伞的形制被保存下来,但材料的变化为制伞业带来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反过来猛烈地冲击中国的传统手工制伞业,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现代金属伞迅速取代传统的
油纸伞,成为伞的主流。大红油纸伞虽然依旧美丽和生动,但终于进入非物质文化的名单,离人们的生活渐行渐远。
参观信息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周一全天闭馆。
交通信息
70、61、183路在运河广场下车,过拱宸桥直行100米;
70、61、63路在登云路小河路口下车,沿小河路向北行约600米;
1路车在登云路小河路口站下车,沿小河路向北行约500米;
水上巴士、艚舫在拱宸桥码头下,过拱宸桥到桥弄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