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关东民俗博物馆全馆一千五百余平方米,分为8大展区,16个主题。馆内陈列了近万余件展品,大都来自民间,并都保持着原始的形态。
中国关东民俗博物馆是一座国家级的以关东民俗文化为主题的展览馆,此馆馆名由国家文联主席、党组织书记罗阳先生亲笔题写,博物馆开馆以来,受到了广大游客和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近年来曾有多位国家、军队领导参观考察过,如国家公安部长孟建柱、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文元、周光召、原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袁守芳等。演艺届明星庞龙、何庆魁、魏三、王璐瑶、著名央视主持人海霞、汪洋等也都曾来这里参观游览过。
第一展区生活器皿
夏家店三足陶鬲:鬲是古代陶制炊器,有实用器与明(冥)器之分。这里展出的是一件明器(殉葬品),出土于赤峰夏家店文化遗址,距今约4000年。
辽代绿釉壶:一千多年前大辽国的缔造者是以游牧、渔猎为生的契丹人。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颇具神秘色彩的民族,创造了影响深远的契丹文化。这件绿釉壶器形扁圆,马掌形提梁,具有典型的
游牧民族生活文化特征。
宋白瓷酒坛:宋代是我国瓷器制造业的巅峰时期,哥、汝、均、定四大官窑驰名天下。这件展品通体白釉,其间点缀兰草花卉,极富生活气息,是当时较为普遍的民间器物。看到它细心的观众会不会觉得眼熟,在电视剧《水浒》武松醉打蒋门神一集中,快活林酒店的柜台前就摆放着和这件酒坛子十分近似的道具。
胆(掸)瓶:因器形如悬胆而得名。直口、细长颈、削肩,为花器,始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是陶瓷器形中的经典。
本馆收藏了几件清代中晚期豆青花胆瓶。由于胆瓶造形十分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旧时常常作为陪嫁之物而备受民间推崇和欢迎。实际生活中胆瓶还具有另一个功能——用来插放鸡毛掸子,因此又称作掸瓶。
粉彩官帽筒:这一对粉彩管帽筒出自与清代,那么它那是官员上朝是放置
顶戴花翎所用的。
瓷皂盒:十九世纪中期,机制肥皂开始传入我国。在此之前,国人使用的洗涤用品是用动物脂肪和植物混合加工的物品,俗称胰子。由于机器制造出来的肥皂,具有统一的规格和形状,为便于存放,各地窑厂纷纷烧制这种瓷皂盒。
这几件瓷皂盒质地精良,品相完好。皂盒盖上设计了双喜、福禄、黄金万两、招财进宝等字款,以满足不同需要。特别值得介绍的是这件皂盒,它的字款乍一看象“盥洗”的盥字,再细加端详,就会发现它是由“学好孔孟”四个字组合而成的,可谓独具匠心。遥想当年这件皂盒的主人一定是位饱读诗书的文化人。
文房用具:
第二展区:民间匠作
幌子:幌子是旧时挂在商家店铺门前,介绍经营范围、行业特点的标识。其作用是招徕顾客,兜售生意,有乍一望便知究竞之意。故又称望子。类似于今天的灯箱牌匾。
大车店幌子:俗话说“船到码头车到站,大车进城要住店。”这个店就是大车店。
过去的大车店,都没什么字号,掌柜的姓王就叫王家大车店,姓李就叫李家大车店。但有一样东西少不了,这就是幌子,俗称“箩圈幌。”箩圈幌是由四只细筛箩和一条木刻鱼上下串连而成。箩与摞谐音,寓意店家生意红火,营业收入的码洋(
金属货币)多的摞成摞。四只箩表示该店服务功能完备,人吃马嚼,样样俱全。鱼是无眼睑水生动物,不会闭眼睛,在这里用来表示该店全天营业,24小时不打烊,同时兼有富富有余之意。
药材铺子幌子:幌子当中最具行业特色的应属药材铺的幌子。该幌子由象形膏药贴和木鱼组成,“膏药贴”代表经营品种,开宗明义,本店不卖油盐酱醋,只卖药。“鱼”与“愈”谐音,代表疗效显著。内容直白,形式简单,令人过目不忘,印象深刻。
顺便说一句,药材铺幌子也是影视剧中出镜率最高的一款传统商业幌子,直到今天一些地区仍在使用。
手铃:过去的医生职业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坐在药材铺为患者诊病开方子的坐堂医,一种是走村串乡的行脚医。手铃是行脚医拿在手里,边走边摇动,告知求医问诊者的发声工具。其作用类同于货郎挑的拔浪鼓,锔匠挑子的小铜锣。手铃一般用铜制作,因为铜的发声效果好,声音清脆,传得远。现代京剧《沙家浜》“定计”一场,我地下党领导人装扮的行脚医来茶楼接头,就是摇着手铃登场亮相。
辽西老民居:民居建筑是建筑中最早出现的类型,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关系极为密切。这座民居是辽西地区民居的典型范例,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复制。它的屋顶呈平缓的弓背形,非常适应辽西地区干旱少雨的气象条件。
辽西民居建筑多采用就地取材,墙体用石垒筑,外墙抹石灰,既强固墙体,又显得整齐美观。
(进入辽西老民居)
祭灶王爷:腊月是农历十二月的别称,东北老百姓把
腊月二十三叫“小年儿”,祭灶王爷就在二十三这天。灶王爷被视为掌握民间柴米油盐的神,家家都在厨房供奉灶王爷的牌位,“小年”夜人们纷纷做灶糖或买灶糖,供在灶王爷的画像前面。灶糖又甜又脆,人们希望灶王爷上天庭,在玉帝面前嘴甜点儿,替老百姓多说好话,不说坏话,给人间带来幸福富足的生活。
东北三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姑娘叼个大烟袋,养个孩子吊起来。这些说法由来已久,究竞起源于何时现在已无从知晓。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都是东北的民风民俗。是生活在这一方水土的人们通过和大自然打交道总结出来的生活经验,是人们生存智慧的结晶。
窗户纸糊在外:在玻璃尚未进入千家万户以前,东北地区民居建筑的窗户上都糊着一层纸。由于东北地区气候干燥,雪硬风大,窗户纸糊在里边,容易被风吹掉。糊在外边就和风雪形成了相同的走向,抵抗了寒风和大雪,室内又保持了温度。聪明的东北人还在窗户纸上掸一层植物油,让它更加结实耐用。
姑娘叼根大烟袋:东北的男女老少都是勤快人,一天不进山干活儿他们就呆不住,而东北的山林里蚊虫多,抽烟对防止蚊虫叮咬有好处。据说那烟袋油子可以防止蛇咬。因此外出干活儿的人们腰里都别着一根大烟袋。另外东北敬老习俗,每当上了年纪的老人抽烟袋的时候,勤快孝顺的年轻人特别是家里的姑娘媳妇往往主动地拉过烟笸箩装烟、点上,自己先抽上几口试试烟袋杆透不透气。然后用小手绢把烟袋嘴儿擦一擦,恭恭敬敬地递给老人,这一现象在东北十分普遍,也是姑娘叨根大烟袋的来历。
养个孩子吊起来:东北山深林密,满族先民进山劳作,用兽皮包裹婴儿,吊挂于树上,孩子睡在里面,既可以防止野兽的伤害,又能使母亲腾出双手劳动,这就是睡悠车子的起源。
悠车用薄木片经熏蒸而成,形如小船,外面涂红黄油漆,并写画“长命百岁”、“九子十成”等吉祥语和图案。在悠车边帮上安装四个铁环,用绳索吊挂在南炕上方的房木上。
睡在悠车里的孩子不哭不闹,东北人坚信在悠车子里长大的孩子宽脸高额头,人长得英俊,长大后有出息。在东北,不仅满族人用悠车子,锡伯族和部分汉族也使用悠车子。
第三展区农家四季
饸饹床子:饸饹是北方民间最常见的面食吃法儿之一。传统加工制作饸饹的工具就是这种用木头做的“床子”。操作时把床子架在锅上,把和好的面(荞面或玉米面)塞入床子带眼儿的空腔里,人坐在饸饹床子的木柄上使劲压,将饸饹直接压入烧沸的锅内。煮熟后捞到碗里,洒点酱卤拌着吃,不失为一种粗粮细做的好方法。
马鞍子:这只马鞍子是清代满族官员的遗物。满族人的祖先女真人属马背民族,生活、劳动、征战中都离不开马匹。上自王公下到百姓,都喜欢骑射。入关以后,定居下来的满族人仍旧保持这一传统。这只马鞍子用榆木打制,表面装饰着华丽的鲨鱼皮,用料做工都非常考究。
锔匠挑子:锔盆锔碗锔大缸,小盆大盆不漏汤,拿我的旧缸换新缸,我的旧缸吃菜香。这是一首几十年前尚在流行的童谣,如今,伴随着这首童谣一并消失还有锔匠这门老手艺。锔匠的手艺就是把破损裂纹的铁锅、陶器、瓷器如坛子、罐子、大缸之类,沿着裂纹的两侧,用金刚钻打上孔,用类似订书钉般的金属锔子,将破损的器皿修复如初。
锔匠挑子的两头各有一只工具箱。里面分别放着小火炉、风匣、手动钻杆和锔钉。最重要的工具就是钻头,必须是金刚石的,普通的钻头根本无法在瓷器上钻孔,所以,人们常说: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儿。
这两只箱子是清代末期匠人遗物,它们的特别之处是箱体四周都装饰着铜饰件,不但镂刻精美,而且巧妙地把“招财进宝”“黄金万两”“日进斗金”等民间喜闻乐见的吉祥语组合在铜饰上,使一只普通的工具箱增添了浓浓的民俗文化气息。
萨满教是满族崇尚的一种
原始宗教,它是一种原始多神教。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尤其是满族普遍信仰的一种原始宗教,萨满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宋历史文献《
三朝北盟会编》中,它是女真语,意指巫师。一类的人。
月饼模子:月饼模子是加工制作月饼必备的工具,最早可追溯到宋朝。吃月饼是我国中秋传统习俗之一,寓意家人团圆,生活美满。月饼模子用梨木或枣木雕刻,其规格不一,大的直径2尺,小的仅有1.5寸,形状有圆形,椭圆形,菱花形、桃形等。月饼模子的图案丰富多彩,大多与月亮的传说有关。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玉兔捣药等。本馆收藏多件老月饼模子,最大的这件直径22厘米,用梨木雕刻,图案中心的广寒宫、玉兔捣药等都清晰可见,是清末民初糕饼店的用具。
筷子筒:又叫筷子笼,是存放筷子的器具。这几件陶瓷筷子筒制作年代分属于清末,民国和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件花瓶式陶制筷子筒,两耳呈鱼形,寓意四季平安、年年有余。而这几件筷子筒有的正面刻着“文革”时期的流行语,有的彩绘样板戏人物等,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食盒:食盒是古代盛装食物的用具,古人有游春踏青、金秋登高等习俗,食盒是外出活动的必备品。食盒以竹木为胎,内外涂漆,表面往往用红色颜料描绘多种图案,有风景、有虫鱼,有描金,有螺钿镶嵌,易清洗、体轻、隔热、保温是食盒的四大特点。
食盒的形状有圆有方,内部分成大小不等的方格,可分盛多样菜肴食品。本馆收藏的一只大食盒高120厘米,宽115厘米,表面浅浮雕福禄寿等吉祥图案。这只食盒体量硕大,据估算一次盛装的食物足够8-10人食用,是古代贵族阶级奢华生活的物证。
油篓子:辽西地区出产荆条,编结行业曾经十分兴盛。这种油篓子就是用荆条的嫩枝编结而成,里面再糊上几层纸,刷上动物血(鹿血为佳),待干透后滴水不渗,用它盛放植物油,可长期贮存不变质。
花钱:又叫厌胜钱,虽然具有钱币的形态,但不作流通使用。从功能上讲,花钱一般分为吉语类,游戏类、特殊用途类。花钱中丰富的内涵,是历代民俗民风的缩影。在旧时的东北、每逢小孩周岁生日,长辈们往往把吉语类的花钱逢在孩子的衣襟上,用以驱灾避邪,保佑孩子健康成长。
这几枚花钱的铸制年代属清代,在民间流转数百年,从民俗文化层面上具有很丰富的文化信息。
肚兜:又称抹胸,是中国传统服饰中遮护胸腹的贴身内衣。穿用肚兜的人群以儿童和年轻女性居多。图案有印花和绣花。莲年有余、麒麟送子,刘海戏金蟾、王小卧鱼等民间民俗题材,是肚兜采用的主要纹样。肚兜的针线脚常常缝出卐(万)字形,寓意逢凶化吉。这件绣着“忍为高”字样的肚兜,其主人是一名青楼女子。旧社会因生活所迫,沦落风尘的柔弱女子,面对种种欺凌和压迫,不选择忍耐又当如何呢?
荷包:过去的人们常随身携带一种小包,里面装着零星物品或零散钱币,这就是荷包。荷包的外形多种多样,有圆形、方形、石榴形、葫芦形等。它们无一例外的都绣着花卉鸟兽、山水人物、以及吉祥语、诗词文字等。小小的荷包还扮演着男女之间传情达意的信物,故此从用料到绣工都十分精美。这只金丝黄缎荷包,绣着精美的松鹤延年图案,是清代满蒙贵族阶层的随身佩饰。
童帽:过去在民间,无论男孩、女孩都戴帽子。帽子对于儿童来说,有二种作用,一种是东北地区气候干燥寒冷,小儿体质弱,戴上帽子,可保护儿童免受风寒侵袭;还有一种是象征性。在帽子上绣出老虎、五毒(蝎子、蛇、蜈蚣、壁虎、蟾蜍)等图案,取避邪镇恶之意。人们把帽子上老虎的眼晴做的很大,很夸张。民间认为,帽子上有眼睛,可以使邪魔畏惧,或混淆邪魔的视线,帮助儿童逃脱灾病困厄。这几件民国时期的童帽就具有上述特点。
锁具:锁几乎与私有制同时诞生。考古发现,距今5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先民们就创造了木锁。明清时代是古锁的鼎盛时期,制锁的材料以铜铁为主,从用途上分“广锁”“花旗锁”、“刑具锁”及“首饰锁”四种。
本馆收藏展陈了自元代以来的各种锁具,有民居锁、库房锁、箱柜锁、还有精巧的密码锁。一般锁具都被作成鱼形,民间认为鱼的眼睛圆睁、可以起到看守门户的作用。
熨斗:在汉代时已是家庭用具,熨斗内腔放置烧红的木炭,待底部热得烫手即可熨烫衣物,所以又叫“火斗”。
这件熨斗的手柄处,安装了一只公鸡造型的旋钮,鸡与吉谐音,寓意大吉。
这只三角形铸铁熨斗做工精细,上面的双喜字款清晰可辩,是上个世纪中叶新娘子的陪嫁物。
鞋拔子:关于鞋拔子的起源,现在已很难从历史文献记载中寻觅到明确的踪迹。从鞋拔子的功用判断,它的历史应该十分久远。作为民俗用品,鞋拔子往往被做成一种妙趣横生的独特的民俗工艺品,材质有象牙的、玉的、牛角的、兽骨的、金属的、红木的,几乎无所不包。
这里展陈的鞋拔子以民国时期居多,有的还刻有商家字号标识;这件银质鞋拔子花纹精美,非常罕见。
东北三宝:“老关东,三件宝,人参貂皮乌拉草”。这句话在东北流传很久,先说说三宝之冠人参。
人参:俗称“棒槌”,为驰名中外的珍贵药材,被誉为“百草之王”。野生山参生长非常缓慢,一两重的山参要长四五十年甚至上百年。东北有句老话“七两为参,八两为宝”,表示大的人参来之不易。
早年东北传说中,人参是一种“土行孙”式能在地上行走的植物,进山挖参有很多讲究。要拜山神爷、拜老把头,发现人参要喊“棒槌”,挖参时要用鹿骨做的小签子一点一点往外扒,再绑上红绳,防止参宝宝跑掉。早在明清时期,东北老山参就是皇家贡品。
貂皮:素有“裘皮之王”的美称。貂皮属于细皮毛裘皮,皮板优良,轻柔结实,尤以紫貂皮名贵。貂皮具有“风吹皮毛毛更暖,雪落皮毛雪自消,雨落皮毛毛不湿”的三大特点。
乌拉草:东北三宝中最具平民色彩的是乌拉草。乌拉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保暖防寒的作用。在我国东北山区,每到秋季,人们上山收割乌拉草,晒干存放,冬天时絮到鞋里,避免脚生冻疮。
再说说乌拉鞋。乌拉鞋是用整块牛皮缝制而成,不分左右脚,也没有一般意义上的尺码,只有大中小三种规格。乌拉鞋体轻、保暖、穿脱方便又防滑,因而受到满族、锡伯族等东北少数民族的青睐。当年东北抗日联军战士就穿着乌拉鞋,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与日寇周旋战斗。
民间私塾:私塾是旧时私人所办的学校,产生于春秋时期,民国初停办。私塾规模一般不大,收学生多者二十余人,少者数人。教材有我国古代通行的启蒙教本“三、百、千、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
私塾的老师称“塾师”,多由落第秀才充任。人们一般都认为孔子在家乡曲阜开办的私学即是私塾,孔子是第一个有名的大塾师。因此,私塾教室里都挂孔子画像,以示尊敬。
(提示:东北地区是汉、满、蒙、回、朝鲜、锡伯等多民族聚居地,在民间刺绣、服装服饰上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多元特征。)
满族枕头顶:满族刺绣产生于明代女真时期,距今已达400年。最能集中反映满族刺绣艺术特色的是枕头顶。提到枕头顶,就得先介绍一下满族枕头。满族的枕头是用布缝成的长方形六面体,叫“方枕”。因为过去满族人梳辫子,无论男女都睡扁头,就是没有后脑勺。也正因为睡扁头的风俗习惯,所以特别适合枕方形的大枕头。为了装饰这种布枕头,妇女们要在两个堵头描花绣朵,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五彩缤纷的枕头顶。枕头顶刺绣多种多样,有五谷丰登、醉八仙、花鸟虫鱼、人物、山水、诗文、楼阁等,隐含着作者对未来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充满幸福与积极向上的精神。
枕头帘子:按满族习俗,姑娘结婚前要绣很多对枕头顶,少则几对,多到几十对。结婚时要绷到大苫布上,叫枕头帘子。从娘家抬到婆家沿街展示放到洞房里,挂到显眼的地方。结婚的时候宾客都看这个枕头顶刺绣,来品评新媳妇是否心灵手巧。
锡伯族烟口袋:锡伯族妇女擅长刺绣、贴花、针织等工艺技能。特别是青年女子送给锡伯族男青年的香袋、烟口袋上,一般都绣有象征爱情的吉祥物,既可用来装烟,也可作为心爱之物珍藏。
旗袍:旗袍和唐装一样,代表着中国服饰文化的精髓。旗袍是清朝满族妇女穿用的袍服,用料讲究,色彩艳丽,做工也十分精巧,在领口、袖头和掖襟上都有鲜艳花边或彩色牙子,最多达到18道,俗称18绣。民国以后,汉族妇女们也可以穿旗袍,旗袍的样式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改进,至今流行不衰。
坎肩:坎肩是满族人套在袍外穿的上衣,骑马时以御风挡寒,男女都可穿用。坎肩虽然无领无袖,但在样式和装饰上也有很多种类,如开襟就有“琵琶襟”、“一字襟”、“对襟”、“大襟”等。
儿童阴阳裤:这件童裤的腰部为白色,裤腿为黑色,黑色表阴,白色表阳,表示小儿生命脆弱,时刻处于阴阳二界之间。
过去由于医疗卫生条件差,小孩子特别是婴幼儿极易受到多种病害的侵袭而夭折。为此,民间有为孩子认干亲、起贱名等习俗,祈愿孩子健康成长。穿阴阳裤即此种习俗之一。
“螽斯衍庆”喜幛:喜幛是我国传统礼仪中较常用的祝贺人婚娶的形式之一,语言非常简练,概括性极强。
这件喜幛是清代文物,赠予人与受赠人为姻亲关系。螽斯是一种昆虫,繁殖力非常强盛,用在这里寓意新婚夫妇早生贵子,多子多孙。刺绣选用的是一种金丝线,虽历百余年而不褪色。
第六展区民间家具
(提示:本展区展品种类庞杂,其中炕柜、化妆盒、北墙镜子等是东北地区民间传统家具,应予做重点介绍。)
炕柜:在东北流传着这样一个顺口溜:“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炕头用来睡人,炕稍呢,摆放家里最重要的陈设——炕柜。炕柜多采用产于长白山的红松、白松、黄菠罗、榆木等制作,有天然的花纹,不用一根钉子。炕柜结构常见的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存放衣服,下部有四个抽屉,盛放针头线脑这类的小物件。炕柜上面是放被褥和枕头的地方。
象这种炕柜比较特殊,它的门上及抽屉上装有磁砖,上面的花鸟图案凸出来,色彩鲜艳,东北老乡叫它“磁砖柜”,年代较近。
这只炕柜的正面刻着几行隶书字,内容是摘自曹植“洛神赋”中的名句:“华茂春松,荣耀秋菊,”据此我们判断这只炕柜的主人是一位读书人。
这些不同形式、风格的木质炕柜,由于坚固实用,流传至今,是关东地区满、汉民族家具中的佼佼者。
邹建鹏书法镜联:“
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两司马指史学家司马迁、文学家司马相如,一卧龙指的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这幅镜联的书法作者是民国时期锦西县知事邹建鹏。他是四川人,字写得很好,被称为“书法县长”。当地制镜社都向他求墨宝,而他也是有求必应。沈阳中街萃华金店总号有一块牌匾也出自他手。
北窗镜子:东北民居建筑方位多为坐北朝南,南面开窗,窗内铺炕,炕对面北墙上挂镜子,光线由南窗照进来,投射到北墙镜子上,再反射到室内,增加室内的光亮度。
谜语镜:这是一面民国时期的装饰镜。画中的女子手持一把圆扇,扇面上题写四句话:“三人同日去观花,百友原来是一家,禾火二人对面坐,夕阳桥下一双瓜。”谜底是春夏秋冬四个字,很有意思。
渔樵耕读四扇屏:渔樵耕读即渔夫、樵夫、耕夫与书生,是农耕社会四个比较重要的职业,也是中国古人追求和向往的四种人生境界。因此我国的民俗画常以渔樵耕读为题材,很多家具也常常以渔樵耕读为雕刻图案,寄托着人们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之情。
锡伯族化妆盒:这件展品是锡伯族女性化妆盒。锡伯族姑娘,特别是新娘子都有精制的化妆盒,其图案有美丽的仙鹤、麋鹿、龙凤、孔雀、蝴蝶等,更多的是鸳鸯戏水,象征永不分离。
朝鲜族大柜:东北地区聚居大批朝鲜族,这只大柜是一百多年前朝鲜族官宦家庭陪送女儿的嫁妆柜。柜的前面镶装大量白铜件,刻有精美的吉祥纹样和花体汉字,从中不难看出一个世纪前汉文化的深远影响。
彩绘门神门板:在住宅大门的门板上贴门神,是东北民间的普遍现象。这两扇门板出自清代,它的特别之处是将门神形象直接用颜料画在门板上部,下部画葫芦和盘肠,装饰效果十分强烈。
四大件:经历过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观众,对所谓的四大件一定记忆犹新,这就是钟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被当时人们形象地誉为“三转一响”。四大件最早都是舶来品,长期是做为皇家贡品,老百姓则无缘享用。即使到了上个世纪中期,仍属稀缺商品。那时候姑娘小伙子最心仪的礼物不是MP3,也不是
苹果手机,而是一辆名牌自行车。骑在一辆凤凰或
永久牌自行车上,那感觉可是丝毫不啻于今天坐宝马开奔驰。
老灯具:一灯如豆,满室生辉。在电灯时代到来之前,陪伴我们人类度过漫漫长夜的是各种不同材质的油灯。据考证,早在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灯具。直到上个世纪末期,在东北某些偏远山区,人们在夜里还要依靠油灯照明。这里展出的铜、铁、锡、陶瓷、琉璃灯具大多来自百姓家,时间跨度达1500多年。
(提示:着重介绍清末期竹柄提灯、宋代高腰瓷灯盏、唐代陶制烛台。)
东北十大怪:前边我们了解了著名的
东北三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姑娘叼根大烟袋,养个孩子吊起来。除此之外,俺们东北还有七大怪,并称东北十大怪。(手指向十大怪剪纸展板,逐一介绍)分别是土坯房子篱笆寨、烟囱安在山墙外、小伙跳墙狗不拽、大缸小缸腌酸菜、冬包豆包讲鬼怪、反穿皮袄毛朝外、狗皮帽子头上戴。(提示:详情参见馆编《东北十大怪》一书)
第八展区民间契证
提示1:本展区展示民间契约百余份,时间横跨清道光四年即公元1824年到解放前夕,内容包括土地买卖契约、分家析产契约、子女过继契约等,其中毓孟氏卖田地契(4份)、子女过继契(红布书写)为讲解重点。
契约文书:契约文书在历史上使用达数千年,从书写载体上分有金石契约、竹简契约、棉帛契约、纸质契约等多种。这里展示的大部分是纸质契约。契约用纸有二种,一种是由官府印制的专用契纸,上面盖着大红印,一种是民间通用的普通棉纸。
契约的内容一般包括立约理由、买卖双方、中间保人、交易价格、签约日期等,是民间生活形态的真实反映。
子女过继契:这份用红布书写的契约是一份子女过继契,内容大致是马万贵因父母双亡,过继到同族叔伯马广名下为子,立约时间为清光绪十三年,即1897年,距今100多年。
售卖田产契:这四份出卖田地房产的契约,签订于伪满大同二年的十一月至十二月间,交易内容为土地20亩、宅基地三间、长短地垅42条,交易总价大洋(银元)198元。出卖原因或是生活“用度不足”,或是“正用官差”。售卖者系来自同一家庭,清爱新觉罗氏后裔毓府遗孀毓孟氏及其子金晓江。
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交易现象,售卖方毓府的毓孟氏家族背景曾经十分显赫,也曾经十分富有,却落得个靠变卖祖产度日的地步,而出资购入地产的不是什么豪绅显贵,恰恰是毓府的佃户。在这样几页薄薄的发黄的契纸背后,除却当时的社会政治因素,还蕴含着一个深刻道理:勤劳、智慧和忍耐,能够改变人的命运,穷人可以成为自己土地的主人,而昔日的主人由于坐吃山空,只能无奈地选择“割肉自啖”。还是古人说得好: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提示2:证照类展品以老文凭、民国《妓女从业申请许可证》等为重点。
文凭:文凭是读书人的敲门砖。然而,在晚清以前,读书人似乎并没有正式的文化凭证。随着新式学堂的设立,文凭也应运而生,并成为现代人重要的身份凭证,被誉为读书人谋职、升迁的“敲门砖”。
这几份就是民国成立后新式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内容、款式都很规范,足见当时的重视程度。
结婚证书:婚书是旧式结婚的文约,最早起源于唐代。婚书在早年间为手写,多用红纸墨书,上面书写着男女双方的生辰、介绍人、主婚人、结婚人、以及祖父母的名字。1912年以后,婚书多改用油墨印刷。内容和形式也相对简化,不再书写介绍人、主婚人以及祖父母的名字,而增加法律上有关婚姻责任、义务的内容。
妓女证:娼妓是旧社会一种丑陋的社会现象。1949年以前,虽然她们的身份是合法的,堂而皇之地获得了朝廷或是政府颁发的从业许可证,但她们却是举世公认的贱民,过着以泪洗面、暗无天日的生活,待青春过后,人老色衰,就被赶出妓院,开始了更悲惨的晚年生活。
(这二张妓女证是民国时期长春市警察局颁给从业妓女的,是对那个吃人社会最有力的控诉。)
方言俚语:东北方言是极具生命力和亲和力的地方性语言,是东北人纯朴、善良、直爽性情的真实写照。不仅为广大东北人民所使用和传承,还因其充满诙谐、智趣的语言魅力、通俗易懂的表述特点,受到全国各地区、各民族群众的喜欢,他们都为能够维妙维肖模仿东北话而沾沾自喜。赵本山、黄宏等东北笑星,更是把原汁原味的东北话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从而增强小品的艺术感染力,征服了全国观众。
本馆采集并整理了大量东北方言和东北歇后语,将它们编辑成册,希望大家喜欢。
第九展区匾额流金
匾额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精品,它把中国古老文化流传中的辞赋诗文、书法篆刻、建筑艺术融为一体,是中华文化园地中的一朵奇葩。
匾额主要有四大类:一类是堂号匾,一类是祝寿喜庆的,一类是在商业发达地区的商号匾,再一类是文人的题字匾额,带有文学色彩或是座右铭的匾。
本馆收藏了自清康熙到民国年间各类匾额一百多块,内容包括祝寿、婚庆、送别、祭祖等,其中最具有名人文化价值的是这块“祖德流芳”匾额。
王茂荫与祖德流芳匾额:王茂荫,字子怀,生于1783年,卒于1865年。清道光进士,货币理论家。咸丰四年,王茂荫在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任上,因为主张货币改革而遭到咸丰皇帝的训斥,结果是被调离户部,从此失去对财政货币问题的发言权。这一事件当时轰动朝野,也受到远在欧洲一位伟人的关注,并写进他的煌煌巨著《资本论》。这位伟人就是马克思。自此,王茂荫成为马克思《资本论》中所提到的680多位世界各国人物中唯一的一位中国人。
这块匾长1.8米,宽0.7米,做工精细,古朴大方,正面雕刻“祖德流芳”四个大字,结体严谨,饱满绰约,很有可能出自王茂荫亲笔书写。由于年久日深,在岁月的侵染下,字体呈暗红色,但表面层的鎏金颜色还依稀可见,让人不难想象当年的恢宏气势。
匾额有款,上款“赐进士出身资政大夫户部右侍郎王茂荫”,下款“重修家祠王志孝率族同立大清咸丰四年岁次甲寅春三月”。咸丰四年即公元1854年,是王茂荫上书咸丰帝,力主货币改革并遭“严厉申斥”的那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