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工民主党是以医药卫生界高中级
知识分子为主,具有政治联盟特点、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是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参政党。由
邓演达等人于1930年8月在上海创立。农工党在除西藏外的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地方组织,有党员12.5万余人。农工党中央机关分设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咨询服务部、调查研究部、党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等6个职能部室。农工党主办有中央机关刊物
《前进论坛》杂志。
基本简介
中国农工民主党是以医药卫生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具有政治联盟特点、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是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参政党。由邓演达等人于1930年8月在上海创立。
发展历程
安徽是农工党早期活动地区之一,1930年8月成立后就把安徽列入其中央区组织范畴。1938年,农工党派员在潜山、桐城一带建立组织并组建武装(两支队伍共用人枪约300),开展抗日斗争。1948年农工党先后于芜湖、安庆、屯溪建立组了组织,发展党员近600人,他们与中共地下党联系,并在其指导下“策反蒋军起义,搜集蒋军情报,破坏蒋军顽抗”,保护物资档案,配合
解放军渡江,迎接解放。 解放后,自1950年3月至1958年9月,安徽农工党组织先后由“中国农工民主党芜湖市党务整理委员会”、“中国农工民主党芜湖市工作委员会”和“中国农工民主党合肥市工作委员会”代行省级机构职权。自1950年3月开始,历时一年多进行党务整理工作,对当时皖南行署、皖北行署的农工党员进行重新登记,最后核准登记54人。之后至1958年10月,主要是号召党员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推动党员积极参加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三反”、“五反”、“反右”等各项政治运动。 1958年10月,中国农工民主党安徽省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中国农工民主党安徽省第一届委员会。委员12人,候补委员4人,主任委员
张锡祺,副主任委员吴彦求、段佑云。当时,农工党安徽省委员会下辖芜湖、安庆、蚌埠、合肥四个市委会和一个屯溪直属支部,共有基层组织20个,党员328人。 1962年9月,举行农工党安徽省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农工党安徽省第二届委员会。委员27人,候补委员4人,主任委员吴彦求,副主任委员段佑云、邢文钅荣、胡大侔,秘书长詹云青。 自1958年12月至1966年6月,农工党安徽省委主要工作是贯彻中央对组织和党员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决定,推动党员积极为社会主义服务和加强自我改造。具体内容有:学习政治理论和时事政策,做好岗位工作,参加技术革命、文化革命、教育革命的实践,深入工厂、农村参加劳动锻炼。 1966年7月——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期间,农工党安徽省委停止了活动。 1977年12月,在中共安徽省委的领导和关怀下,农工党安徽省委临时领导小组成立。此后,整顿健全组织,落实党的统战政策,历时两年多,陆续恢复了各市组织和基层组织活动。于1980年起开始了组织发展工作。 1980年5月,农工党安徽省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农工党安徽省第三届委员会。委员31人,候补委员3人,主任委员吴彦求,副主任委员段佑云、光仁洪、徐荣楠。 1984年10月,农工党安徽省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农工党安徽省第四届委员会。委员41人,候补委员3人,主任委员光仁洪,副主任委员段佑云、徐荣楠、殷家骅、顾浩时,秘书长殷家骅(兼)。 1988年6月,农工党安徽省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农工党安徽省第五届委员会。委员45人,候补委员6人,主任委员光仁洪,副主任委员徐荣楠、殷家骅、顾浩时、李汉秋、徐宝圻,秘书长刘丛园。 1992年7月,农工党安徽省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农工党安徽省第六届委员会。委员52人,主任委员徐荣楠,副主任委员徐宝圻、殷家骅、顾浩时、闪文章、刘丛园,秘书长郑肇基。 1997年5月,农工党安徽省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农工党安徽省第七届委员会。委员53人,主任委员俞祖彭,副主任委员徐宝圻、牛立文、余元勋、严中亚,秘书长蒋厚琳。 2002年5月,农工党安徽省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农工党安徽省第八届委员会。委员56人,主任委员俞祖彭,副主任委员牛立文、严中亚、蒋厚琳、余元勋、耿小平,秘书长毛光祥。 2007年6月,农工党安徽省第九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农工党安徽省第九届委员会。委员57人,主任委员牛立文,副主任委员蒋厚琳、耿小平,毛光祥、董众兵、方才、储昭平,秘书长毛光祥。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工党安徽省委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在中共安徽省委和农工党中央的领导下,积极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农工党安徽省委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在
中共中央(1989)14号文件出台后,正式明确了民主党派的参政党地位,农工党安徽省委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进一步开拓了工作的新局面。
2017年5月23日下午,中国农工民主党安徽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在合肥闭幕。
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农工民主党安徽省第十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和中国农工民主党安徽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国农工民主党安徽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和出席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在农工党安徽省十一届一次全委会上,牛立文当选为农工党安徽省第十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董众兵、杨金龙、余成林、孙学龙、黄珍当选为副主任委员。
组织机构
农工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全国代表大会和由它产生的中央委员会。
全国代表
中国农工民主党大会每5年举行1次,必要时可提前,无特殊情况不得延期。
中央委员会选举产生中央常务委员会,并设执行局处理中央日常工作。
中央委员会下设组织部﹑宣传部﹑咨询服务工作部和妇女工作委员会﹑医药卫生工作委员会﹑科技文教工作委员会等工作部门。在1987年6月设立中央咨监委员会,在中央委员会领导下起顾问﹑咨询和监督作用,任期和同届中央委员会相同。地方组织的领导机关是地方各级成员大会或代表大会及由它产生的委员会。基层组织是支部。到1990年底,农工党在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地方组织;有成员近 4.7万人;农工党党员当选为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有1139人;担任全国和地方各级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会委员的有4138人。
机构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历任的主任委员分别为吴彦求(第二届、第三届)、
光仁洪(第四届、第五届)、
徐荣楠(第六届)、俞祖彭(第七届、第八届)、
牛立文(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现任主任委员杨金龙(十二届)。
基本任务
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而努力。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推进
改革开放,为发展先进
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献计出力。
致力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倡导
社会主义荣辱观,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为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服务。
致力于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发挥本党界别优势,为发展现代医学科学,振兴祖国传统医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和人口素质,促进教育发展和科技进步,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贡献力量。
致力于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遵循“
一国两制”方针,开展同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
台湾同胞及海外侨胞的联谊活动,广交朋友,增进爱国大团结。反对“台独”和一切分裂祖国的图谋。
拥护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开展同世界各国人民及有关团体的友好往来,增进相互了解和合作,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维护党员及所联系的
知识分子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的权益,反映他们的意见和合理要求,协调关系,充分调动党员及所联系的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所获荣誉
2020年12月23日,被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授予“农工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