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学史
2006年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中国化学史》是2006年3月1日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郭保章。本书主要是讲述中国各个时期的化学发展状况。
图书特色
本书按时代顺序分章论述中国化学发展的历史——从远古到20世纪末。每章还有当时社会背景及世界同期透视,是为特色。
作者简介
郭保章,1926年生,安徽阜南人,1950年7月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历任中学教员;中学校长;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化学史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化学通报》常务编委,主编中学化学教学栏;《化学教育》编委,主编中学化学史料栏。著有《世界化学史》(1992年)、《中国现代化学史略》(1995年)、《20世纪化学史》(1998年);合著《化学史简明教程》(1985年)、《中国化学教育史话》(1993年);参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学卷)(1986年)、《科学家大辞典》(2000年)、《20世纪学术大典》(化学卷)。
章节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1.1 中国古代有无科学
1.2 原始社会有没有科学
原始社会的科学萌芽
原始思维中的科学萌芽
火的被驯服
驯服火的意义
1.3 中国五千年文明从何处着手
中国文明长期存在的原因
1.4 亚当·斯密论中国
1.5 近代科学(包括化学)何以不出自中国
第二章 华夏文明的形成
2.1 中原的新石器文化
2.2 中原四周的新石器文化
2.3 陶器的发明及其工艺演进
陶器的发明
早期的陶器及其工艺
2.4 原始人有关金属及冶金的知识
2.5 原始人的酿造知识
曲蘖的定义及其发展
第三章 光辉灿烂的青铜文化
3.1 青铜时代和商朝的开始
3.2 中国青铜冶炼起源于我伟大先民的创造
3.3 原始瓷器的出现
3.4 商代在造酒上的进步
3.5 商代在科学和文化上的进步
第四章 西周一中国的古典时期
4.1 殷鉴不远,天命维新
殷鉴不远
天命维新
4.2 西周的科学技术和社会
4.3 华夏文明体系的形成
第五章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5.1 礼崩乐坏,周王朝名存实亡
5.2 青铜铸炼技术达到高度成熟阶段
5.3 铁的使用引起生产工具的变革
铸铁的发明
炼钢技术的发明
5.4 铁器时代的技术革新
5.5 士的出现
5.6 诸子百家
老子和道家
5.7 世界同期透视
中国古代的自然观
古希腊的自然观
第六章 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和社会
6.1 秦汉时期的社会政治状况
汉族的形成
6.2 秦汉时期发展科学技术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文字的统一
度量衡的统一
全国性邮驿站的建立
焚书坑儒
尊儒术罢黜百家
谶纬的出现与儒家哲学的玄学化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
战斗的无神论者王充
6.3 中国炼丹术的诞生
关于求仙和炼丹之说
秦始皇迷信方士的起源
司马迁对汉武帝迷信方士的揭露
司马迁以后无神论者对方士的批判
关于道教的起源和炼丹
炼金与炼丹的联系与区别
两类炼丹人
魏伯阳
狐刚子
6.4 两汉在技术上的重大成就
……
第七章 分立的三国、两晋、南北朝
第八章 隋唐帝国和五代十国
第九章 对抗的宋辽夏金
第十章 一统大元
第十一章 科学技术停滞的明朝
第十二章 闭关锁国的满清帝国
第十三章 西方冲击下的清帝国日落黄错
第十四章 步履维艰的中华民国
第十五章 前时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附录1 1901-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简况表
附录2 中国近现代化学大事记
附录3 世界化学大事记
附录4 主要参考书目
历史沿革
古代
公元前100年中国发明造纸术。公元105年东汉蔡伦总结并推广了纸技术,而欧洲人还在用羊皮抄书呢!
公元700-800年唐朝孙思邈在《伏硫磺法》中归早记载了黑火药的三组分(硝酸钾、硫磺和木炭)。火药于13 世纪传入阿拉伯,14世纪才传入欧洲。
公元前200-后400年中国炼丹术兴起。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和葛洪的《抱扑子》记录了汞、铅、金、硫等元素和数十药物的性状与配制。公元750年中国炼丹太传入阿拉伯。
近代
公元800年唐朝茅华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氧气的人。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最早发现氧气的人世界纪录就是唐朝茅华,他比英国的普利斯特里(1774年)和瑞典的舍勒(1773年)氧气约早1000年。
我国是“纤维之王”…蚕丝的故乡。公元前2000年 中国已经养蚕。公元200年养蚕技术传入日本。
公元前600年中国已掌握冶铁技术,比欧洲早1900多年。公元前200年,中国炼出了球墨铸铁,比英美领先2000年。
1000多年前中国就能炼锌,早于欧洲400年。
公元前2000年中国已会熔铸红铜 。公元前1700年中国已开始冶铸青铜。公元900多年我国的胆水浸铜 法是世界上最早的湿法冶金技术(置换法)。
1700多年前,中国已能炼铅及铜铅合金。
公元前8000-6000年中国已制造陶器。公元200年中国比较成熟地掌握了制瓷技术 。
3000多年前我国已利用天然染料染色。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漆料和制作漆器的国家,约有7000年历史。
公元前4000-3000年中国已会酿造酒。公元前1000年我国已掌握制曲技术,比欧洲的“淀粉发酵法”制造酒精早2000多年。
3000多年前,我们祖先发现石油。古书载“泽中有火”即指地下流出石油溢到水面而燃烧。宋朝沈括 所著《梦溪笔谈》第一次记载石油的用途,并预言:“此物必大行于世”。
现代
世界上最早开发和利用天然气的是中国的四川省邛和陕西省鸿门两地。
我国祖先很早冰肝使用木炭和石炭(又叫黑炭,即煤),而欧洲人16世纪才开始利用煤。
1939年,中国化工专家侯德榜提出“联合制碱法”,1939年侯德榜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纯碱工业专著《制碱》。
1965年,我国在世界 上第一个用人工的方法合成活性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由于署名原因,诺贝尔化学奖与国人擦肩而过)
七十年代,中国独创无氰电镀新工艺取代有毒的氰法电镀,是世界电镀史上的创举。
1977年我国在山东发现了迄今为止的世界上最大的金刚石…常林钻石
全世界海盐产量5000万吨,其中我国生产1300多万吨,居世界第一。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采用海水煮盐了,是世界上制 盐最早的国家。
世界上已知的140多种有用矿,我国都有。是世界上冶炼矿产最早的国家。
17世纪以前
化学还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是利用化学手段来发展生产生活的历史早已开始。在北京人的时代,火的使用已经十分普遍。中国人在古代发展出了一系列烧制陶瓷、冶金和酿造的工艺。鸦片战争之后,近代化学传入,1866年设立的算学馆就有教授化学课程。徐寿和英国传教士傅兰雅翻译了大批西方人写的化学书籍。民国时期,化学得以有较大发展,出现了李方训、戴安邦、徐光宪等一大批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减法是对近代化工的重大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6年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陶器和原始瓷器
据目前的考古资料,中国的陶器制作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已有一万多年历史。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先后在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广西桂林甑皮岩、柳州大龙潭鲤鱼嘴、桂林庙岩、湖南道县玉蟾岩、河北徐水南庄头、阳原余家沟等多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早期陶器。这些陶器以铁质易熔粘土为材料,多混有石英砂和其他碎末。坯体为手工捏制,胎壁较厚但不均匀,烧制温度低,质地松软,色泽多为褐色,深浅不匀。[1]最早的陶器可能是将陶坯晒干后直接用篝火烧制,极易破碎,故而很难见到遗存下来的完整陶器。这种露天烧制的方法,直到很晚的历史时期仍被中国东北和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沿用。
随着文明的发展,人们慢慢掌握了使用陶窑来烧制陶器的技术。早期的陶窑一般是选择坡地挖成,窑室位于火塘之上,中间以火道、火眼连接。火膛中的火焰经火道、火眼进入,由下向上流动,最后从窑顶排除。由于对进入窑室的空气缺乏控制,氧气往往过量,因而陶胎中的铁会被氧化为Fe2O3,制成的陶器呈红色。红陶是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仰韶文化的代表。[3]彩陶是一种带彩色纹饰的陶器,最早在前仰韶文化的白家文化和北首岭早期文化(距今7800-7100年)中发现。纹饰的类别有对称的几何图形和象形图案两种,其中鱼纹是半坡类型的标志。[4]彩陶的大致制作过程为:挑选可塑性高的粘土,剔除杂质,加水制成较细的泥料。用慢轮拉坯方法修正外形,烘干后涂以天然颜料,最后以950℃左右的温度烧成。彩绘的颜料有黑色、红色、白色等等,其中黑色颜料主要以铁锰矿粉制成,使用较多。长江中游地区的屈家岭文化的薄壳彩陶则以烟熏的方式加上彩绘。[5]
随着陶窑的发展,人们发明了各种封闭窑顶的办法。其中一种是在封闭出气孔后向内喷水,因此烧制后期窑室内氧气减少,陶胎中的部分氧化铁被还原为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陶器呈现灰色。若火膛柴草过量,则游离的炭黑会均匀渗入陶胎,制成的陶器呈黑色。[3]黑陶最早出现于河姆渡文化晚期[6],但大量的黑陶出自龙山文化时期。龙山黑陶含铁量较高,坯体中存在很多石英等残片和大量气孔,强度较之前的陶器有质的提升。其大致的制作过程是:精心筛选原料、快轮成型后打磨坯体外表,最后采用温度1000℃左右的竖穴窑烧成。[7]龙山黑陶中有一种陶胎像蛋壳一样薄(最薄处仅0.1-0.2mm)、重量极轻、漆黑黝亮、做工精致的品种,称为蛋壳陶,常带有着鼻、耳、盖、流足、扣首等丰富饰物。只有保证泥料极细、渗碳工艺纯熟,才能烧制好这种陶器。[8]
罗家角文化遗址、大溪文化遗址、仰韶文化晚期遗址中出土过一种表里、胎质均为白色的陶器,称为白陶。到了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白陶的烧造已较为普遍。白陶的Fe2O3含量偏低,Al2O3含量则较高,故而烧制后呈白色。早期的白陶是以辉石、角闪石、绿泥石或滑石的风化产物构成,而后来则转而使用高岭土和高铝黏土。
新石器时代晚期,长江流域出现了印纹硬陶。商代的硬陶多见于今天的浙江、江西,器物内壁多有垫窝痕迹,西周的硬陶则多见于长江流域,而到了春秋时期,硬陶在吴越地区依然流行。硬陶所用的粘土有精制的瓷石类粘土、紫金土、海滨沉积土等,质地较纯、氧化铁含量较低,烧成温度在ll00℃左右,有的陶片样本烧成温度甚至高达1280℃。
1993年,上海的马桥遗址(约距今3900年一距今3500年)中出土了中国最早的高温釉陶瓷,其烧制温度为1150℃-1180℃。商周时期遗址和墓葬更大量出土了原始瓷器。这些原始瓷胎体坚硬,胎质比硬陶细腻,胎色为灰白、青灰、黄白或灰褐色,釉层稀薄,薄厚不匀,釉色为淡绿色、灰绿色、黄绿色或灰褐色。原始瓷的烧制温度约1200℃,胎质取材于南方的瓷土,釉则采用石灰釉,烧成后基本不吸水。[10]不过,原始瓷毕竟没能完全脱离陶器范畴,有的原始瓷原料中混有大量石英砂颗粒,施釉的均匀程度较差。瓷胎中含有莫来石晶体,亦含有一定量的玻璃相和气孔。
低温铅釉陶最初出现于汉代,它是在700-900℃的温度下烧成,釉中加入铅是为了降低釉的熔点。这种陶器胎质燃烧并不充分,比较容易渗水。当时人们已认识到铅的毒性,故避免将低温釉器皿用于饮食。[12]到了唐代,出现了一种民间烧制的彩色铅釉陶——唐三彩。它用粘土作胎,先经1100℃左右的高温素烧,然后用铜、铁、钴、锰等元素的矿物和铅的氧化物所制成的着色剂上色,再经900℃左右的温度烧制而成。目前发现的大规模唐三彩窑址集中在陕西西安和河南洛阳。由于有CuO、CoO、Fe2O3、SiO2等成分,故而成品呈现绿、蓝、黄、白等釉色。
宋代时,紫砂陶开始展露头角,它与普通陶器的区别是Fe2O3含量较高。其原料紫砂土主要是粘土,亦含有石英、铁质矿物等成分。经过破碎、细磨、陈腐几道前期工艺,紫砂土中的铁质形成含铁胶体或高塑性陶泥。成型、干燥之后,经1100℃左右的温度烧制,生成莫来石、尖晶石、堇青石、高温石英等物质,得到成品。
东汉末期
原始瓷器的烧造技术有了极大的提高,发展处了真正的瓷器——青瓷。青瓷右釉面光泽。釉胎结合牢固,烧制温度为1260-1310℃。[15]最早的青瓷集中在南方地区,约在北朝时期才传至北方。北方的青瓷Al2O3、SiO2、Fe2O3含量较低,釉色均匀程度较差。[16]
随着制瓷水平的提高,胎釉中的含铁量逐渐为人所控制,白瓷应运而生。早期的白瓷有时会出现釉色泛青的现象,在北方发展较快。
本草和炼丹术
远古至汉代
“本草”一词最早出现于汉初,是我国古代中药学的统称。商代以前,先民往往把疾病归于神谴或恶鬼附体。而到了周代,医药有了一定发展,逐渐发现了一些有医疗保健作用的食物。东周时期的《山海经》就记载了124中药材,包括动物药66种、植物药51种、矿物药2种、水土类2中,未详3种。但那时仍是巫医不分,医药只是运用法术的一种附属。
魏晋南北朝
魏晋时期,道教活动进一步发展,炼丹术逐渐成熟。东晋葛洪所撰《抱朴子·内篇》对靠自我修炼和服食金丹的两种养生方法做了述评,其中《金丹》、《仙药》、《黄白》三篇尤其为世人所重。其中提到一种“九转神丹”,以赤盐(含氧化汞)、艮雪(氯化汞和氯化亚汞)、玄白(醋酸铅)为原料,反复精炼之后得到“还丹”(成分可能为氧化汞)。[25]《黄白》还公开了一些他收集到的黄白术方,强调制作金银是延年而非致富的手段。[26]
参考资料
中国化学史.京东商城.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04 19:27
目录
概述
图书特色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