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思想史稿
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中国学术思想史稿》是2007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安奇、步近智。
内容简介
作者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运用侯外庐先生创建的思想史与社会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于每一朝代、每一历史时期的重要学派、思想家,重大的学术活动,其产生、发展的经过,其对后世的影响,都有精到的论述,昭示了中华优秀的思想传统和辉煌的人文精神。
所谓“国学”,主要是指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
本书简明而系统地阐述我国自先秦至辛亥革命历史时期的学术思想,历代思想家和学者在其著作中的理论思维的演变、发展及其学术意义和历史贡献,昭示了中华优秀的思想传统和辉煌的人文精神。
本书作者以唯物史观为思想指导,运用思想史与社会史栩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明畅的文字表述,为广火读者提供这本“国学”读本。
作者简介
步近智,男,1933年12月出生,江苏丹阳人。毕业于山东大学。曾任中国文化史研究室主任。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对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自史前至辛亥革命均进行较为深入和系统的研究,有所开拓与发展;对明清学术文化,有相当深入的研究;对于明代“东林学派”的独创性研究,为国内外学界所重视;对中国古代实学的研究,中韩实学的比较研究,丰富了中国思想史研究内容;对16世纪朝鲜的“退溪学”研究,获韩国第4届退溪学国际学术奖。主要著作有《中国思想发展史》(秦汉至隋唐五代)、《宋明理学史》、《中华文明史》(“学术思想”学科合著,获’94国家五个一工程奖)、《顾宪成高攀龙评传》(合著)。先后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报纸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要有《辛亥革命准备时期对“君权”的批判》、《春秋时代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明末东林学派的思想特征》、《晚明时期儒学的演变与影响》、《孔子与中华精神》、《退溪学与明代朱学》、《论中韩实学思潮之异同》、《论明清之际实学高潮中的“利用厚生”之学》等。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
张安奇,女,1933年生,上海市人。1955年后曾就读于山东大学、复旦大学历史系统。曾在上海博物馆从事上海史和文物研究。人民出版社高级编辑。著有《论明后期自然科学中的近代因素》、《略论中国古代儒家经济思想的演变》等学术论文15篇。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先秦时期的学术思想
先秦时期的社会与思想概述
第一章 原始思维
第一节 原始人类的意识活动与灵魂观念的产生
一 北京人的意识活动
二 灵魂观念的出现
第二节 原始的自然观
一 “万物有灵”——认识自然的最初意识
二 自然物的崇拜意识
第三节 氏族人类起源的最初探索
一 氏族起源的探寻与图腾崇拜意识
二 人类起源的原始探索
第四节 宇宙发生说与社会历史观念的萌芽
一 “天地开辟”的宇宙发生说
二 祖先崇拜与英雄史观的萌芽
第五节 原始的审美意识与道德观念
一 原始审美意识的萌芽与发展
二 原始的道德观念
第二章 孔子儒学的创建与诸子百家的争鸣
第一节 夏、商和西周时代的思想
一 夏商时代的天命思想和神权垄断
二 西周的“维新”与宗法奴隶制的意识形态
三 西周末的社会动荡和天命神权观念的动摇
四 早期“五行”“阴阳”说和《易经》思想
第二节 春秋时代“天人之辨”思潮的兴起和孔子儒家学说
一 “天人之辨”思潮的兴起
二 孔子的“仁”学思想体系
第三节 战国时代诸子之学的争鸣与交融
一 墨子与早期墨学
二 《老子》以“道”为本的思想体系
三 思孟学派对儒学的发展
四 《管子》与管仲学派
五 宋钘、尹文学派对《老子》学说的改造和发展
六 庄子的道家思想
七 名辩思潮与后期墨家
八 总结“百家争鸣”的荀子学说
九 韩非的学术思想
十 阴阳家邹衍的“五德终始”说
十一 诸子百家的思想融合与《吕氏春秋》
第四节 先秦时期的史学思想
一 中国第一部私人撰述的历史《春秋》
二 《公羊传》的“三世说”和“大一统”思想
三 《春秋左氏传》、《国语》的史学思想
第二编 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的学术思想
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的社会与思想概述
第三章 儒学的独尊与经学思潮
第一节 秦代法家思想与阴阳家“五德终始”说的结合
第二节 西汉的黄老思想与儒学统治地位的确定
一 汉初的学术趋向与黄老之学
二 《黄老帛书》中的哲学思想
三 《淮南子》的学术思想
四 经学统治地位的确立与董仲舒的儒学思想体系
五 司马迁的学术思想
第三节 经今古文之争和王充的无神论思想
一 经学的神学化和汉代经今古文之争
二 对谶纬神学的抨击和王充的唯物论、无神论思想
第四节 东汉末年的社会批判思想
一 王符的社会批判思想和改革主张
二 崔寔《政论》的社会批判思想
三 仲长统的唯物主义思想和社会批判思想
第五节 两汉的史学思想
一 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历史哲学
二 班固《汉书》的皇朝意识
第四章 玄学思潮与儒佛道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 汉末魏初的名法思想
一 名法思想的兴起
二 曹操、诸葛亮的名法思想
第二节 魏晋玄学思潮
一 玄学思潮的产生和发展阶段
二 王弼的“贵无”论
三 嵇康、阮籍的“自然”论
四 裴頠的“崇有”论
五 郭象的“独化”论
第三节 反玄学思想
一 杨泉的《物理论》
二 欧阳建的《言尽意论》
三 鲍敬言的“无君论”
第四节 东晋南北朝的佛学思想
一 魏晋玄学与佛教“般若”学
二 僧肇的“般若”学
三 慧远的“法性不变”论
四 竺道生的“顿悟成佛”说
第五节 范缜的《神灭论》
一 “无以折其锋锐”的反神学论战
二 “形神相即”和“形质神用”的无神论思想
第六节 道教思想的发展
一 葛洪的道教神学理论体系
二 寇谦之和新天师道
三 陶弘景的道教思想
第七节 经学的发展
一 魏晋经学
二 南朝经学
三 北朝经学
第八节 魏晋南北朝的史学思想
一 范晔的历史评论
二 陈寿的史论
三 沈约史论的特点
四 刘邵品评人物的理论
第五章 学术思想的多元与汇合趋势的出现
第一节 隋和唐初“儒佛道并用”的文化政策
第二节 王通和他的《中说》
第三节 隋唐经学和《五经正义》
一 《经典释文》是经学统一之先驱
二 隋代经学的成就
三 孔颖达编撰的《五经正义》和经学的统一
四 唐后期的经学和经学新风气的开创
第四节 佛学思想的昌盛繁荣
一 天台宗的“止观”说
二 唯识宗的“万法唯识”“唯识无境”说
三 华严宗的“法界缘起”说
四 禅宗的“顿悟”说
第五节 道教思想的义理化发展
一 王玄览的援佛入道
二 司马承祯的“主静”、“坐忘”的修持之道
三 杜光庭的纳儒入道
第六节 韩愈、李翱的反佛斗争与儒佛思想的合流
一 韩愈的反佛斗争和“道统”论
二 韩愈的性情三品说
三 李翱的“复性”论与儒、佛思想的合流
第七节 柳宗元和刘禹锡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体系
一 柳宗元的天人“各行不相预”学说
二 刘禹锡的“天与人交相胜”学说
三 柳宗元、刘禹锡思想的特点
第八节 唐末和五代时期的进步思想
一 皮日休的无神论
二 《无能子》的自然观
三 谭峭和他的《化书》
第九节 唐代的史学思想
一 刘知几的“史才”论和“直笔”精神
二 杜佑《通典》的史学思想
第三编 宋元明清的学术思想
宋元明清的社会与思想概述
第六章 理学思潮与蓬勃发展的学术流派
第一节 经学的更新与理学思潮的兴起
一 从汉学到宋学的转变
二 经学的哲学化——儒、佛、道思想的融合
第二节 王安石的“新学”
一 “荆公新学”派
二 “有体有用”的“元气”论与“五行”说
三 认识论与人性学说
四 “尚变”的辩证思想
五 进步的历史观
第三节 学派林立的北宋理学
一 周敦颐与“濂学”
二 邵雍与象数学
三 张载与“关学”
四 程颢、程颐与“洛学”
第四节 集北宋理学大成的“朱学”与南宋理学流派
一 朱熹与“闽学”
二 陆九渊与“心学”
三 张栻与湖湘学派
四 吕祖谦与“婺学”
第五节 与理学对峙的学术思想
一 陈亮与永康学派
二 叶适与永嘉学派
三 杨万里与《诚斋易传》
第六节 宋代的史学思想
一 司马光《资治通鉴》“重人事”的历史观
二 郑樵《通志》的“会通”思想
第七章 理学的北传与朱、陆和会
第一节 黄震对程朱理学的修正
一 学术渊源与思想风格
二 “道”(“理”)在事中的本体论
三 对程、朱性论的修正
四 对程、朱论识论和修养论的修正
五 对“道统”论的怀疑与批评
第二节 理学的北传与朱学成为官学
一 理学的北传
二 朱学成为官学
第三节 许衡的理学思想
一 “理”本论中的矛盾现象
二 心性说的“心学”倾向
三 “求之于心”与道德“践履”
第四节 刘因的理学与经学思想
一 天道思想和事在人为
二 “博学详说”的读书穷理说
三 经学思想
第五节 吴澄“和会朱陆”的理学倾向
一 “太极”说和理气观
二 心性说的朱、陆“和会”
三 认识论与道德修养论
第六节 郑玉、赵偕的理学思想
一 郑玉的调和朱、陆
二 赵偕的陆学传播
第七节 马端临《文献通考》的史学思想
第八章 心学传播和理学心学的批评或修正
第一节 明初朱学统治的加强
一 三部《大全》的纺纂
二 宋濂、方孝孺的理学思想
三 曹羰的“理驭气”说与“孔颜乐处”
四 薛瑄与“河东之学”
五 吴与弼与“崇仁之学”
第二节 王守仁(阳明)心学的崛起和广泛传播
一 陈献章的“江门之学”和湛若水对“江门之学”的发展与修正
二 王守仁的心学体系
三 王守仁心学的思想影响及其分化
第三节 泰州学派与李贽的“异端”思想
一 王艮和泰州学派
二 泰州后学何心隐
三 李贽的“异端”思想
第四节 罗钦顺、王廷相等对理学和心学的批评
一 罗钦顺开批评王学之端
二 王廷相的“元气”论和“知行兼举”说的理论贡献
三 黄绾同信奉王学转向批评王学
四 吴廷翰的气本论和对“知行合一”说的批评
五 吕坤的“独见之言”和批判精神
第五节 陈建和《学蔀通辨》
一 对朱、陆之学“早异晚同”说的诘辩
二 对陆王心学“阳儒阴释”的批评
第六节 顾宪成、高攀龙与东林学派
一 东林学派的形成及其思想特征
二 顾宪成的“理是主宰”和“道性善”说
三 高攀龙的理学思想和务实致用学说
第七节 明末两大师刘宗周和黄道周
一 刘宗周的思想矛盾和“慎独”、“敬诚”之说
二 黄道周复杂而矛盾的思想学说
第八节 实学思潮的兴起
一 经世传统是其重要渊源
二 明中期的实学思想
三 明后期实学思潮的兴起
第九节 明代的史学思想
一 王世贞对史事的求真精神
二 王圻《续文献通考》的经世致用思想
第九章 实学思潮与乾嘉汉学
第一节 清初实学高潮的思想特色
一 经世致用的“实学”
二 对宋明理学的批评总结
三 “质测之学”的科学精神
四 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光彩
第二节 孙奇逢的学术倾向与《理学宗传》
一 折衷调和的学术倾向
二 不尚空谈,重于实用
三 《理学宗传》的思想宗旨
第三节 黄宗羲对宋明理学的总结
一 “气”一元论的哲学观
二 《明儒学案》、《宋元学案》对宋明理学的总结
第四节 方以智的“质测”“通几”之学
一 “质测即藏通几”的科学哲学观
二 “气”—“火”一元论的自然观
三 丰富的辩证思维
四 “借远西为郯子”的西学观
第五节 顾炎武的崇实致用学风
一 “明道救世”的经世思想
二 “经学即理学”的学术新途径
三 “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为学宗旨与处世之道
第六节 王夫之对古代学术思想的总结与理论贡献
一 “太虚一实”的“气”本论
二 “太虚本动”、“变化日新”的辩证发展观
三 “行可兼知”、“言必有征”和知行统一观和务实学风
四 “理欲统一”论
第七节 颜李学派的实学思想
一 “习行”与“为天地造实绩”
二 “一齐推翻”宋明理学
三 “本原之地在学校”
第八节 乾嘉汉学的先驱
一 清代汉学的兴起
二 阎若璩与《尚书古文疏证
三 胡渭与《禹贡锥指》、《易图明辨》
四 毛奇龄对宋儒的批评和《四书改错》
第九节 汉学吴派的开创者——惠栋
一 惠栋的《易》学与反理学思想
二 “明堂”论与《古文尚书考》
三 学术成就与影响
第十节 戴震的汉学皖派
一 戴震“气化即道”的自然唯物论
二 重理性思维的“神明”说
三 主张“理存于欲”,抨击“以理杀人”
四 汉学皖派的音韵、训诂、考据之学
第十一节 汪中和乾嘉汉学集大成者阮元
一 主张“推六经之旨以合于世用”的汪中
二 乾嘉汉学的集大成者阮元
第十二节 常州今文经学派的兴起与龚自珍的学术思想
一 常州今文经学派的兴起
二 龚自珍的学术思想
第十三节 清代前期的史学思想
一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的历史批判精神
二 顾炎武《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的史学思想
三 王夫之《读通鉴论》、《宋论》的历史哲学
四 章学诚《文史通义》的史学理论
第四编 近代的学术思想
近代的社会与思想概述
第十章 近代“新学”思潮
第一节 近代维新思想的前驱——魏源
一 “师夷长技以制夷”
二 朴素辩证的变易观和矛盾观
三 “及之而知,履之而后艰”的知行观
四 “知耻振邦”和“利国利民”说
第二节 早期的维新思想学派
一 冯桂芬、薛福成、马建忠的维新思想
二 郑观应、何启的维新思想
第三节 戊戌变法时期的近代维新学派
一 康有为的变法维新思想
二 谭嗣同的《仁学》
三 严复传播的西学及其近代启蒙思想
四 梁启超的哲学观和《新民说》的进步伦理观
第四节 章太炎的早期学术思想
一 以近代科学知识为基础的自然观和无神论
二 “受”“想”“思”的反映论
三 独特的宗教哲学
四 “革命道德”论与“俱分进化”论
第五节 孙中山前期的学术思想
一 “经世”传统与西方民主思想的交融
二 唯物主义自然观
三 “知难行易”论
四 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继承改造
五 彻底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建立“民国”的思想主张
第六节 近代史学思想的萌生和发展
一 魏源的《海国图志》
二 梁启超的“新史学理论”
结束语
主要参考书目
后 记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04 19:26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