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人口的迅猛增长,导致地球上数以百万、千万计的动物、植物和
微生物的自然栖息地的破坏,加上环境污染和人类对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等因素,使得大量物种的生存受到了严重威胁甚至灭绝。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孕育了丰富的植物资源。据统计,仅高等植物就有470科,3700属、30000多种。其中许多是北半球地区早已灭绝的古老孑遗属种,单种属和少种属约1200余属。计有200多个我国特有属,10000多个特有种。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致使许多有重要科学或经济价值的植物遭到严重破坏。据估计,在我国近30000种高等植物中,至少3000种处于受威胁或濒临灭绝的境地。
为了加强植物保护工作,1982年7月,在原国务院环保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主持下,组织召开全有关单位参加的中国植物红皮书编写会议,并正式成立编辑组。1992年,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册正式出版。随后,该书的英文版也与读者见面。全书共列388种植物,对每种植物的现状、生态学和生物学特征、分布、数量和濒危原因进行了阐述,并且备有地理分布图和植物形态图。
1966年起,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出版了濒危物种的红皮书和红色名录,以促进对名录中所列的物种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其中有关濒于灭绝危险物种的等级划分标准得到国 际社会的广泛承认。1994年11月30日,IUCN在第40次理事会上通过了该联盟下属的物种生存委员会(SSC)提出的新濒危等级标准。其目标是为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们提供可以统一使用的体系;通过使用清晰明确的的体系标准,更加客观地评估导致物种濒临灭绝的各种因素;提供一个便于在差异极大的物种或类群间进行比较的新体系;使受威胁物种的名录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各种分级的理由。据此将濒危等级划分为8大类,依次为灭绝、野外灭绝、极危、濒危、易危、低危、数据缺乏、未予评估。据IUCN保护监测中心估计,到本世纪末,全球将有50000-60000种植物受到不同程度威胁,换句话说,约每5种植物中就有1种遭受生存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