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一类
生物的统称,包括
细菌、
病毒、
真菌等在内,涵盖了有益跟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体育等诸多领域,与人类关系密切。
定义
早期
肉眼难以看清,需要借助
光学显微镜或
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一切微小
生物的总称。
现代
微生物包括细菌、
病毒、
真菌、原生动物和少数
藻类等。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像属于
真菌的
蘑菇等。
病毒是一类由
核酸和
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
非细胞生物”,但是它的生存必须依赖于
活细胞。根据存在的不同环境分为空间微生物、
海洋微生物等,按照
细胞结构分类分为原核微生物和
真核微生物。
发现历史
形态学时期
微生物的形态观察是从安东尼·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开始的,他利用能放大50~300倍的显微镜,清楚地看见了细菌和原生动物,他的发现和描述首次揭示了一个崭新的
生物世界——微生物世界。在微生物学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生理学时期
继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世界以后的200年间,
微生物学的研究基本上停留在形态描述和分门别类阶段。直到19世纪中期,以法国的巴斯德和德国的科赫为代表的科学家才将微生物的研究从形态描述推进到生理学研究阶段,揭露了微生物是造成腐败发酵和人畜疾病的原因,并建立了分离、培养、接种和
灭菌等一系列独特的微生物技术。从而奠定了微生物学的基础,同时开辟了医学和工业微生物等分支学科。巴斯德和柯赫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巴斯德和科赫的杰出工作,使微生物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并出现以他们为代表而建立的各分支学科,例如
细菌学(巴斯德、科赫等)、消毒
外科技术(J. Lister),
免疫学(巴斯德、Metchnikoff、Behring、Ehrlich等)、
土壤微生物学(Beijernck Winogradsky 等)、
病毒学(Ivanowsky、Beijerinck等)、
植物病理学和
真菌学(Bary、Berkeley等)、酿造学(Hensen、Jorgensen 等)以及
化学治疗法(Ehrlish 等)。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日趋丰富,使微生物学发展更加迅速。
现代微生物学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微生物学被牢固地建立起来。它的主要发展有两个方面:一是研究传染病和免疫学,研究疾病的防治和
化学治疗剂的功效;另一方面是和遗传学的结合。
历史上,微生物学的发展曾经历了两个辉煌的黄金时代,也经历了其发展的低谷时期。近20年来,随着基因组学、
结构生物学、生物信息学、
PCR技术、高分率
荧光显微镜及其它
物理化学理论和技术等的应用,使微生物学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微生物学己走出其低谷,开始进入它的第三个黄金时代。本文就下列几个方面谈谈自已对当今微生学发展的机遇、挑战和趋势的一些认识。
研究发展
综述
17世纪中叶荷兰人列文虎克(Antoni van Leeuwenhoek)用自制的简单显微镜观察并发现了许多微生物。一大批研究者在19世纪下半叶推动了微生物学研究的蓬勃发展,其中贡献最突出的有巴斯德、科赫、贝耶林克和维诺格拉德斯基。微生物学的一套基本技术在19世纪后期
均已完善,包括
显微术、灭菌方法、加压
灭菌器(Chamberland,1884)、纯培养技术、
革兰氏染色法(Gram,1884)、
培养皿(Petri,1887)和琼脂作
凝固剂等。
巴斯德
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原是化学家,曾在化学上做出过重要的贡献,后来转向微生物学研究领域,为微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柯赫
柯赫是著名的
细菌学家,由于他曾经是一名医生,因此对
病原细菌的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由于柯赫在病原菌研究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自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成了发现病原菌的黄金时代,所发现的各种病原微生物不下百余种,其中还包括植物病原菌。柯赫除了在病原菌方面的伟大成就外,在微生物基本操作技术方面的贡献更是为微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这些技术包括:
这两项技术不仅是具有微生物研究特色的重要技术,而且也为当今动
植物细胞的培养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现代发展
微生物20世纪上半叶微生物学事业欣欣向荣,微生物学沿着两个方向发展,即应用微生物学和基础微生物学。在应用方面,对人类疾病和躯体防御机能的研究,促进了
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青霉素的发现(Fleming,1929)和
瓦克斯曼(Waksman)对土壤中放线菌的研究成果导致了抗生素科学的出现,这是工业微生物学的一个重要领域。
环境微生物学在土壤微生物学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微生物在农业中的应用使
农业微生物学和兽医微生物学等也成为重要的
应用学科。应用成果不断涌现,促进了
基础研究的深入,于是细菌和其它微生物的
分类系统在20世纪中叶出现了,生物化学,微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研究导致了
微生物遗传学的诞生。
微生物生态学在20世纪60年代也形成了一个独立学科。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分子水平上对微生物研究迅速发展,
分子微生物学应运而生。在短短的时间内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并出现了一些新的概念,较突出的有,
生物多样性、进化、
三原界学说;
细菌染色体结构和
全基因组测序;细菌
基因表达的整体调控和对
环境变化的
适应机制;细菌的发育及其分子机理;细菌细胞之间和细菌同动植物之间的
信号传递;
分子技术在微生物
原位研究中的应用。经历约150年成长起来的微生物学,在21世纪将为统一生物学的重要内容而继续向前发展,
分子微生物生态学。
微
生物产业在21世纪将呈现全新的局面。微生物短短的300年间,特别是20世纪中叶,已在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形成了继动、植物两大生物产业后的第三大产业。这是以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和菌体本身为生产对象的生物产业,所用的微生物主要是从自然界筛选或选育的自然菌种。21世纪,微生物产业除了更广泛的利用和挖掘不同
生境(包括极端环境)的
自然资源微生物外,
基因工程菌将形成一批强大的
工业生产菌,生产
外源基因表达的产物,特别是药物的生产将出现前所未有的新局面,结合基因组学在
药物设计上的新策略将出现以核酸(DNA或RNA)为靶标的新药物(如
反义寡核苷酸、
肽核酸、
DNA疫苗等)的大量生产,人类将完全征服
癌症、艾滋病以及其他疾病。此外,
微生物工业将生产各种各样的新产品,例如降解性塑料、
DNA芯片、
生物能源等,在21世纪将出现一批崭新的微生物工业,为全世界的经济和
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发展
微生物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中国起步较晚。中国学者开始从事微生物学研究在20世纪之初,那时一批到西方留学的中国科学家开始较系统的介绍微生物知识,从事微生物学研究。1910-1921年微生物间
伍连德用近代微生物学知识对
鼠疫和
霍乱病原的探索和防治,在中国最早建立起
卫生防疫机构,培养了第一支预防鼠疫的专业队伍,在当时这项工作居于国际先进地位。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学者开始对医学微生物学有了较多的试验研究,其中
汤飞凡等在医学细菌学、病毒学和免疫学等方面的某些领域做出过较高水平的成绩,例如
沙眼病原体的分离和确认是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开创性工作。
现代化的发酵工业、
抗生素工业、
生物农药和菌肥工作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微生物学无论在应用和
基础理论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例如中国抗生素的
总产量已跃居世界首位,中国的两步法生产维生素C的技术居世界先进水平。中国学者瞄准世界微生物学科发展前沿,进行
微生物基因组学的研究,现已完成痘苗病毒
天坛株的
全基因组测序,2013年又对中国的辛德毕斯
毒株(变异株)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1999年又启动了从中国
云南省腾冲地区热海
沸泉中分离得到的泉生热袍菌全基因组测序,2013年取得可喜进展。中国微生物学进入了一个
全面发展的新时期。但从总体来说,中国的微生物学
发展水平除个别领域或研究课题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国外同行承认外,其余领域与世界水平相比尚有差距。因此如何发挥中国传统应用微生物技术的优势,紧跟国际发展前沿,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还需作出艰苦的努力。
2023年5月10日晚,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上行了98件科学实验产品,其中,在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梦天实验舱舱外空间辐射生物学暴露实验装置将开展极端环境微生物对空间暴露环境的耐受性及其机制研究等3项科学实验。
世界地位
当人类在发现和研究微生物之前,把一切生物分成截然不同的两大界-
动物界和植物界。随着人们对微生物认识的逐步深化,从
两界系统经历过
三界系统、四界系统、
五界系统甚至
六界系统,直到70年代后期,美国人Woese等发现了地球上的第三
生命形式-
古菌,才导致了生命
三域学说的诞生。该学说认为生命是由
古菌域(Archaea)、
细菌域(Bacteria)和
真核生物域(Eucarya)所构成。在图示“生物的系统
进化树”中,左侧的黄色分枝是细菌域;中间的褐色和紫色分枝是古菌域;右侧的绿色分枝是
真核生物域。古菌域包括嗜泉古菌界(Crenarchaeota)、广域古菌界(Euryarchaeota)和初生古菌界(Korarchaeota);细菌域包括细菌、
放线菌、
蓝细菌和各种除古菌以外的其它
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域包括
真菌、
原生生物、
动物和植物。除动物和植物以外,其它绝大多数生物都属微生物范畴。由此可见,微生物在
生物界级分类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生命进化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Brown等依据
平行同源基因构建的“Cenancestor”生命进化树,认为生命的共同祖先Cenancestor是一个原生物。原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产生两个分支,一个是原核生物(细菌和古菌),一个是原真核生物,在之后的进化过程中细菌和古菌首先向不同的方向进化,然后原真核生物经吞食一个古菌,并由古菌的
DNA取代寄主的
RNA基因组而产生真核生物。从进化的角度,微生物是一切生物的老前辈。
作用
生活生产
微生物对人类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导致传染病的流行。在人类疾病中有50%是由病毒引起。微生物导致人类疾病的历史,也就是人类与之不断斗争的历史。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人类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新现和再现的微生物感染还是不断发生,像大量的
病毒性疾病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一些疾病的致病机制并不清楚。大量的
广谱抗生素的滥用造成了强大的
选择压力,使许多菌株发生变异,导致
耐药性的产生,人类健康受到新的威胁。一些分节段的病毒之间可以通过重组或重配发生变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
流行性感冒病毒。每次流感
大流行流感病毒都与前次导致感染的株型发生了变异,这种快速的变异给疫苗的设计和治疗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而耐药性结核杆菌的出现使原本已近控制住的
结核感染又在世界范围内猖獗起来。
微生物千姿百态,有些是腐败性的,即引起食品气味和
组织结构发生不良变化。当然有些微生物是有益的,它们可用来生产如
奶酪,
面包,
泡菜,
啤酒和
葡萄酒。微生物非常小,必须通过显微镜放大约1000 倍才能看到。比如中等大小的细菌,1000个叠加在一起只有句号那么大。
微生物能够致病,能够造成食品、布匹、皮革等发霉腐烂,但微生物也有有益的一面。最早是弗莱明从
青霉菌抑制其它细菌的生长中发现了
青霉素,这对医药界来讲是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后来大量的抗生素从放线菌等的代谢产物中筛选出来。抗生素的使用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一些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
工业发酵,生产
乙醇、食品及各种
酶制剂等;一部分微生物能够
降解塑料、处理废水废气等等,并且
可再生资源的潜力极大,称为环保微生物;还有一些能在极端环境中生存的微生物,例如:高温、低温、高盐、高碱以及高辐射等普通生命体不能生存的环境,依然存在着一部分微生物等等。已经发现的微生物看上去很多,但实际上由于培养方式等技术手段的限制,人类现今发现的微生物还只占自然界中存在的微生物的很少一部分。
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也相当奥妙。例如健康人肠道中即有大量细菌存在,称为
正常菌群,其中包含的细菌种类高达上百种。在肠道环境中这些细菌相互依存,互惠共生。食物、
有毒物质甚至药物的分解与吸收,
菌群在这些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及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还不明了。一旦
菌群失调,就会引起腹泻。
随着医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人们对基因、
遗传物质等
专业术语也日渐熟悉。人们认识到,是
遗传信息决定了生物体具有的
生命特征,包括外部形态以及从事的生命活动等等,而生物体的
基因组正是这些遗传信息的
携带者。因此阐明生物体基因组携带的遗传信息,将大大有助于揭示生命的起源和奥秘。
工业微生物涉及食品、制药、冶金、采矿、石油、皮革、轻化工等多种行业。通过
微生物发酵途径生产抗生素、
丁醇、维生素C以及一些
风味食品的制备等;某些特殊
微生物酶参与皮革
脱毛、冶金、采油采矿等
生产过程,甚至直接作为
洗衣粉等的添加剂;另外还有一些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可以作为天然的
微生物杀虫剂广泛应用于
农业生产。通过对
枯草芽孢杆菌的基因组研究,发现了一系列与抗生素及重要工业用酶的产生相关的基因。
乳酸杆菌作为一种重要的微生态
调节剂参与食品
发酵过程,对其进行的
基因组学研究将有利于找到关键的功能基因,然后对菌株加以改造,使其更适于工业化的生产过程。国内
维生素C两步
发酵法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菌株氧化
葡萄糖酸杆菌的基因组研究,将在
基因组测序完成的前提下找到与维生素C生产相关的重要代谢功能基因,经基因工程改造,实现新的工程菌株的构建,简化生产步骤,降低
生产成本,继而实现
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升。对工业微生物开展的基因组研究,不断发现新的特殊酶基因及重要代谢过程和代谢产物生成相关的功能基因,并将其应用于生产以及
传统工业、工艺的改造,同时推动
现代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
经济作物柑橘的
致病菌是国际上第一个发表了全序列的植物致病微生物。还有一些在
分类学、生理学和
经济价值上非常重要的
农业微生物,例如:胡萝卜欧文氏菌、植物致病性
假单胞菌以及中国正在开展的黄单胞菌的研究等正在进行之中。日前植物
固氮根瘤菌的全序列也刚刚测定完成。借鉴已经较为成熟的从人类
病原微生物的基因组学
信息筛选治疗性药物的方案,可以尝试性地应用到
植物病原体上。特别像柑橘的致病菌这种需要
昆虫媒介才能完成
生活周期的种类,除了杀虫剂能阻断其生活周期以外,只能通过遗传学研究找到毒力相关因子,寻找抗性靶位以发展更有效的控制对策。
固氮菌全部遗传信息的解析对于开发利用其固氮关键基因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极端环境下能够生长的微生物称为
极端微生物,又称
嗜极菌。嗜极菌对极端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极端微生物基因组的研究有助于从分子水平研究
极限条件下微生物的适应性,加深对
生命本质的认识。
生物理论
现代生物学的若干基础性的重大发现与理论,是在研究微生物的过程中或以微生物为
实验材料与工具取得的。这些理论包括:证明DNA(
脱氧核糖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三大经典实验:
肺炎球菌的转化实验、噬菌体实验、
植物病毒的重组实验)。DNA的
半保留复制方式(双螺旋的每一条子链分别、都是复制模板)。遗传
密码子的解读(64个密码子各对应20种
氨基酸及
终止信号的哪一种)。基因的
转录调节(operon,
promoter, operator, repressor,
activator的概念与调节方式)。
信使RNA的
翻译调节(terminator)等等。2013年,很多常用、通用的生物学研究技术依赖于微生物,比如:
分子克隆重组蛋白在细菌或酵母中的表达。很多
医学技术也依赖于微生物,比如:以病毒为载体的
基因治疗。
微生物生长:在适宜条件下,不断吸收营养物质,并按自身的代谢方式进行新陈代谢,如同化作用大于
异化作用,其结果是
原生质的总量不断的增加,称为微生物的生长。
微生物的繁殖:当细胞增长到一定程度时,就以二分裂的方式形成两个相似的子细胞,子细胞重复上述过程是细胞数目增加,称为微生物的繁殖。
分类
地下微生物
1989年,美国几所大学和能源部的一些专家,在
南卡罗来纳州进行调查时,发现了一个“全新的
生态系统”。他们在550米的地表下发现了3000多种微生物组织,其中有许多属首次发现。
这些微生物,大多数是从地下水里吸收氧气,而另一些则不需要氧气就能生存。这些微生物吸收养料少,新陈代谢缓慢,它们的生存就像一些地表动物冬眠一样。
海洋微生物
英文名称:marine microorganism
以海洋水体为正常栖居环境的一切微生物。但由于学科传统及
研究方法的不同,本文不介绍
单细胞藻类,而只讨论细菌、真菌及噬菌体等狭义微生物学的对象。
海洋细菌是
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环节。
特性:
空间微生物
生态学的研究表明,地球是万物生存的摇篮,它包括陆域
生态系、水域生态系及环绕地球的大气生态系等自然生态系。能够存活于
大气层环境中的微生物构成了自然界中大气微生物生态系。大气层分为
对流层、
同温层和
电离层。由于大气层随着高度的上升,温度很快下降(对流层的温度只有-43——-83
摄氏度),不利于生命活动的化学、物理等因子(臭氧、
微重力、
UV射线等)也增强,因此,这一生态系中微生物只有抗逆
休眠体及来源于带有微生物细胞或孢子的尘埃、
雾滴、动物呼吸和
排泄物等。微生物一旦进入或者超越自然生态系中的电离层,由于银河射线及地磁俘获辐射形成的强辐射、微重力等空间
环境因子的作用就难以存活。尽管如此,一门研究地球以外生命(包括其他星球上的生命)的新兴科学——《
外空生物学》(Exobiology)正在形成。这一研究领域里,外空生物学家一方面利用各种航天飞行器(
高空气球、
轨道卫星、
空间站、
航天飞机等)探索生物对空间环境因子作用的反应(即生物学效应),为人类征服空间提供
理论知识和技术依据,及
空间生物学(Space Biology)研究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还试图通过从包括火星、
月球、
木星等其他星球上取回的岩石和尘埃样品的检测,寻找地球外可能存在的生命形式。
主要特征
体小面大
一个体积恒定的物体,被切割的越小,其相对
表面积越大。微生物体积很小,如一个典型的球菌,其体积约1μm3,可是其表面积却很大。这个特征也是赋予微生物其他如代谢快等特性的基础。
吸多转快
微生物通常具有极其高效的
生物化学转化能力。据研究,乳糖菌在1个小时之内能够分解其自身重量1000-10000倍的
乳糖,
产朊假丝酵母菌的蛋白合成能力是
大豆蛋白合成能力的100倍。
生长繁殖快
相比于大型动物,微生物具有极高的生长繁殖速度。
大肠杆菌能够在12.5-20分钟内繁殖1次。不妨计算一下,1个大肠杆菌假设20分钟分裂1次,1小时3次,1昼夜24小时分裂24×3=72次,大概可产生4722366500万亿个(2的72次方),这是非常巨大的数字。但事实上,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如营养缺失、竞争加剧、生存
环境恶化等原因,微生物无法完全达到这种
指数级增长。 已知大多数微生物生长的最佳pH范围为7.0 (6.6~7.5)附近,部分则低于4.0。
微生物的这一特性使其在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如发酵、
单细胞蛋白等。微生物是人类不可或缺的好朋友。
适应强 易变异
分布广 种类多
世界之最
最大
最小
原核生物
原核微生物(prokaryotic microbe):指核质和细胞质之间不存在明显
核膜,其遗传物质由单一核酸组成的一类微生物。
原核微生物的核很原始,
发育不全,只是DNA链高度折叠形成的一个
核区,没有核膜,核质裸露,与细胞质没有明显界线,叫
拟核或似核。原核微生物存在单一
细胞器核糖体,只有由
细胞质膜内陷形成的不规则的泡沫
结构体系,如
间体和
光合作用层片及其他
内折。也不进行有丝分裂。原核微生物形状细短,结构简单,多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的
原核生物,是在自然界分布最广、个体数量最多的
有机体,是大自然物质循环的主要参与者。
微生物群
种类
一般地,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教科书中,均将微生物划分为以下7大类:
细菌
(1)定义:一类细胞细短,结构简单,胞壁坚韧,多以
二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强的
原核生物。
(3)结构:主要是单细胞的原核生物,有球形,杆形,
螺旋形。
(4)繁殖: 主要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的。
(5)
菌落: 单个细菌用肉眼是看不见的,当单个或少数细菌在
固体培养基上大量繁殖时,便会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
形态结构的
子细胞群落。
菌落是
菌种鉴定重要的依据。不同种类的
细菌菌落的大小,形状
光泽度颜色硬度透明度都不同。
放线菌
(1)定义:一类主要成
菌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2)分布:
含水量较低,有机物较丰富的,呈微碱性的土壤中。
(3)形态构造:主要由菌丝组成,包括
基内菌丝和
气生菌丝(部分气生菌丝可以成熟分化为
孢子丝,产生孢子) 。
(5)菌落:在固体培养基上:干燥,
不透明,表面呈致密的丝绒状,彩色干粉。
病毒
(1) 定义:一类由
核酸和
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非细胞生物”,但是它的生存必须依赖于活细胞。
(2)结构:蛋白质
衣壳以及核酸(核酸为
DNA或
RNA)。
(3)大小:一般直径在100nm左右,最大的病毒直径为200nm的
牛痘病毒,最小的病毒直径为28nm的
脊髓灰质炎病毒。
(4)增殖:病毒的
生命活动中一个显著的特点为
寄生性。病毒只能寄生在某种特定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并利用
宿主细胞内的环境及原料快速复制增殖。在非寄生状态时呈结晶状,不能进行独立的代谢活动。以
噬菌体为例: 吸附→DNA注入→复制、合成→组装→释放。(吸附-穿入-脱壳-
生物合成-装配与释放)。
化学组成
C,H,O,N,P,S以及其他元素。
营养物质
2,
碳源:凡能为微生物提供生长繁殖所需
碳元素的
营养物质。
来源:
周围环境中的
有机物质,常用的有糖类、油脂、
有机酸及有机酸酯和
小分子醇。
作用:碳源对微生物生长代谢的作用主要为提供细胞的碳架,提供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提供合成产物的碳架。
3,
氮源:凡能为微生物提供所必需氮元素的营养物质。
作用:主要用于
合成蛋白质,核酸以及含氮的
代谢产物。
4,能源:能为微生物生命活动提供最初能源来源的营养物质或
辐射能。
引起人和动物致病的微生物叫病源微生物,有八大类:
3,
螺旋体:皮肤病,血液感染 如
梅毒,钩端螺旋体病。
4,细菌:皮肤病化脓,
上呼吸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
食物中毒,败血压症,
急性传染病等。
生物界的微生物达几万种,大多数对人类有益,只有一少部分能致病。有些微生物通常不致病,在特定环境下能引起感染称
条件致病菌。 能引起食品变质,腐败,正因为它们分解自然界的物体,才能完成大自然的
物质循环。
基因因素
农业微生物基因组研究认清致病机制发展控制病害的新对策。据资料统计,全球每年因病害导致的农作物减产可高达20%,其中植物的
细菌性病害最为严重。除了培植在遗传上对病害有抗性的品种以及加强园艺管理外,似乎没有更好的
病害防治策略。因此积极开展某些植物
致病微生物的
基因组研究,认清其致病机制并由此发展控制病害的新对策显得十分紧迫。例如:
胡萝卜欧文氏菌、植物
致病性假单胞菌以及中国正在开展的
黄单胞菌的研究等正在进行之中。
微生物能够分解纤维素等物质,并促进资源的再生利用。对这些微生物开展的基因组研究,在深入了解特殊代谢过程的
遗传背景的前提下,有选择性的加以利用,例如找到不同污染物降解的关键基因,将其在某一菌株中组合,构建高效能的
基因工程菌株,一菌多用,可同时降解不同的环境污染物质,极大发挥其改善环境、排除污染的潜力。美国基因组研究所结合
生物芯片方法对微生物进行了特殊条件下的表达谱的研究,以期找到其降解
有机物的关键基因,为开发及利用
确定目标。
极端环境微生物基因组研究深入认识
生命本质应用潜力极大。有一种
嗜极菌,它能够暴露于数千倍强度的辐射下仍能存活,而人类一个剂量强度就会死亡。该细菌的染色体在接受几百万拉德a射线后粉碎为数百个片段,但能在一天内将其恢复。研究其
DNA修复机制对于发展在辐射污染区进行环境的生物治理非常有意义。开发利用嗜极菌的极限特性可以突破当前生物技术领域中的一些局限,建立新的技术手段,使环境、能源、农业、健康、轻化工等领域的生物技术能力发生革命。来自
极端微生物的
极端酶,可在极端环境下行使功能,将极大地拓展酶的应用空间,是建立高效率、低成本生物技术加工过程的基础,例如
PCR技术中的Tag
DNA聚合酶、洗涤剂中的碱性酶等都具有代表意义。极端微生物的研究与应用将是取得
现代生物技术优势的重要途径,其在新酶、新药开发及
环境整治方面应用潜力极大。
相互作用
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病原体的变异规律、
毒力和致病性,对于传统
微生物学来说是一场革命。微生物以
人类基因组计划为代表的生物体基因组研究成为整个
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而微生物基因组,研究又是其中的重要分支。《
科学》杂志曾将微生物基因组研究评为世界重大
科学进展之一。通过基因组研究揭示微生物的遗传机制,发现重要的
功能基因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疫苗,开发新型
抗病毒、抗细菌、真菌药物,将对有效地控制新老传染病的流行,促进医疗健康事业的迅速发展和壮大! 从分子水平上对微生物进行基因组研究为探索微生物个体以及群体间作用的奥秘提供了新的线索和思路。
为了
充分开发微生物(特别是细菌)资源,1994年美国发起了微生物基因组
研究计划(MGP)。通过研究完整的基因组
信息开发和利用微生物重要的功能基因,不仅能够加深对微生物的致病机制、重要代谢和调控机制的认识,更能在此基础上发展一系列与生活密切相关的
基因工程产品,包括:接种用的疫苗、治疗用的新药、
诊断试剂和应用于工农业生产的各种
酶制剂等等。通过基因工程方法的改造,促进新型菌株的构建和传统菌株的改造,全面促进微生物
工业时代的来临。
研究技术
显微
工具是人类器官的延伸。要观察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没有适当工具是不可能的。前面所说的列文虎克用显微镜揭示微小的生命世界之前80多年,有个叫杨森的荷兰人已经制造出显微镜,而且在列文虎克之前,英国人虎克已经描绘过显微镜下长在皮革上的兰色
霉菌的形态(图1),不过,看到细菌、原生动物等活的微生物,并把它们的运动记录下来的第一人是列文虎克(图2)。随着工业发展和
技术进步,显微镜经过300多年的改进,2013年已经是林林总总,形式多样了。但从功能上说,无非是从器具和
观察对象两方面着手提高
放大倍数和增加分辨细微结构能力。在器具上,包括选择投射于物体上的波束的性质及为便于观察而不断改善
操纵装置;在观察对象上,则是如何突显待观察的部分。波束有光波和
电磁波,用光波的叫做
光学显微镜,用电磁波的叫
电子显微镜。
光波只能对大于其波长的物体
造象,可见光的波长大约是0.4—0.8微米,所以光学显微镜不可能观察到小于200纳米(0.2微米)的物体,2013年的光学显微镜放大和分辨效率已经越来越接近其极限,大约可以将对象放大2000倍。电磁波的波长是光波波长的十万分之一,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可以达到百万,可以分辨十分之一纳米。这样,不仅可以看到细胞中许多细微结构,还能观察分子的形态。
无菌操作
显微镜技术问世而使人类开始认识了微生物,然而在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和功能有所知晓之前,微生物学并没有诞生。促使微生物学迅速诞生的,是无菌操作技术和纯种培养技术。在1861年,伟大的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做了一个有名的实验。对于微生物学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巴斯德用一个有长颈的圆底
烧瓶装上肉汤,如果就这么放着,几天后肉汤便浑浊发臭了,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里面长了许多细菌。如果把长长的瓶颈用火焰烧成弯曲状,虽然瓶口还是和外界相通,氧气可以自由出入,可是肉汤放置很长时间也不会变浑浊。如果把里面的肉汤从弯曲处往瓶口倾折,让液体接触瓶口,再让液体流回瓶中,几天后,液体又变浑发臭了。巴斯德这个实验充分说明,肉汤之所以变浑发臭,是肉汤里面的细菌繁殖造成的,如果加热杀死了肉汤里面的细菌,又不让外面的细菌进去,肉汤就不会有细菌生长。液体和瓶口接触后,因为空气中的尘埃和细菌沾在瓶口,通过肉汤进入瓶内,所以几天后会变浑发臭。而且,烧瓶尽管有弯长的颈,可是瓶口是和外界相通的,空气可以自由进入,所以可以保证里面有氧气,所以不是没有氧气而使细菌不能生长。
直到20世纪60年代,在
伦敦的一个研究所中,还一直保存着19世纪后期为否定
自然发生论所用的的一些陈年肉汤,它们在70年后依然清亮如故。巴斯德这个简单但是具有说服力的著名实验,证实了微生物只能从微生物产生而不能自然地从没有生命的物质发生。从此,人们开始认识到
无菌操作的重要。灭过菌的物质在适当保护下将保持
无菌状态,除非有人去感染它。巴斯德奠定了这个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
纯种培养
自然界中,各种微生物之间并不是离群素居,彼此老死不相往来的。在任何天然环境中,都有多种微生物共同生活。土壤是微生物的大本营,1克普通的菜
园土中就有数百种微生物,个体数量可能超过上亿。连人的口腔中也有几十种细菌。由于巴斯德对葡萄酒变质的研究,人们认识到某种微生物和物质的某种
化学变化有直接关系,酵母菌可以把葡萄酒里的
葡萄糖变成酒精,
醋酸细菌可以使葡萄酒变酸。
巴斯德和其他一些学者的工作又证明传染病是由某些微生物感染所致。既然每种微生物有不同的形态和生理特征,它们在自然界的作用和对人类的影响也必然有差异。要了解某种微生物对于人类有害还是有益,或者暂时与人类还没有什么特别密切的关系,就必须单独把这种微生物分离出来研究。这就是在
无菌技术的基础上微生物学的另一项
基本技术——纯种
分离技术。
实验室
PCR技术
PCR技术采用体外
酶促反应合成
特异性DNA片段,再通过扩增产物来识别细菌。由于PCR灵敏度高,理论上可以检出一个细菌的拷贝基因,因此在细菌的检测中只需短时间增菌甚至不增菌,即可通过PCR进行筛选,节约了大量时间,但PCR技术也存在一些缺点:食物成分、
增菌培养基成分和其他微生物DNA对
Taq酶具有
抑制作用,可能导致检验结果
假阴性;操作过程要求严格,微量的
外源性DNA进入PCR后可以引起无限放大产生
假阳性结果,扩增过程中有一定的
装配误差,会对结果产生影响。由于以上原因,PCR技术对操作者的自身素质要求很高,对于基层单位而言难以做到。短时间内也不会有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因此影响了这项技术在基层的应用。
基因探针技术基因探针技术利用具有
同源性序列的核酸单链在适当条件下互补形成稳定的DNA?RNA或DNADNA链的原理,采用高度特异性
基因片段制备基因探针来识别细菌。基因探针的优点是减少了基因片段长度
多态性所需要分析的条带数。如法国生物一梅里埃公司的GEN?PROBE基因探针
检测系统,对于分离到的单个菌落,30 min完成微生物的确证试验,基因探针的缺点是不能鉴定目标菌以外的其他菌。
免疫学技术
免疫学技术通过
抗原和
抗体的
特异性结合反应,再辅以免疫放大技术来鉴别细菌。免疫方法的优点是样品在进行选择性增菌后,不需分离,即可采用免疫技术进行筛选。由于免疫法有较高灵敏度,样品经增菌后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检出度,抗原和抗体的结合反应可在很短时间内完成。此技术对操作者要求也不高,是(截至2005年)基层单位应用时间最长最为广泛的一项快速
检测技术。如采用
免疫磁珠法可有效地收集、浓缩
神奈川现象阳性的
副溶血性弧菌,可显著提高环境样品及食品中
病原性副溶血性弧菌的
检出率。胶体金免疫层析
法能快速、灵敏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应用胶体金
免疫层析法检测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可大大提高
工作效率。ATP
生物发光法是发展较快的一种用于食品生产加工设备
洁净度检测的快速检测方法。利用ATP生物发光分析技术和
体细胞清除技术,测量细菌ATP和体细胞ATP, 细菌ATP的量与细菌数成正比,用ATP生物发光分析技术检测肉类食品细菌污染状况或食品器具的现场卫生学检测,都能够达到快速适时的目标。微型自动
荧光酶标
分析法(
mini VIDAS)是利用酶联
荧光免疫分析技术,通过抗原-抗体
特异反应,分离出目标菌,由特殊仪器根据荧光的强弱自动判断样品的阳性或阴性。VIDAS法检测冻肉中
沙门菌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用于进出口冻肉的检测,可大大缩短检验时间,加快通关速度,检测冻肉中
李斯特氏菌亦如此。
AMS是一种由传统生化反应及微生物检测技术与现代
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运用概率最大近似值模型法进行自动微生物检测的技术,可鉴定由环境、原料及产品中分离的微生物。AMS仅需4~18 h即可报告结果,以
常规法鉴定细菌,只能得到
是或不是某种菌,要想知到是哪种菌还要做大量、烦琐的生化试验,而AMS则可以直接报告是什么菌。
分离培养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呈混杂状态存在,要获得所需菌种,必需从中把它们分离出来。在保存菌种时不慎受到到污染也需予以分纯。微生物分离和纯化的方法很多,但基本原理却是相似的,即将待分离的样品进行一定的稀释,并使微生物的细胞(或孢子)尽量以分散状态存在,然后使其长成一个个纯种
单菌落。然而上述工作又离不开接种,即将一种微生物移到另
一灭过菌的
培养基上的过程。
微生物接种分类材料工具
3.培养基
方法步骤
接种操作方法
(1)操作前,先用
75%酒精擦手,待酒精挥发后点燃酒精灯。
(2)将菌种管和斜面握在
左手大拇指和其它四指之间,使斜面和有菌种的一面向上,并处于水平位置。
(3)先将菌种和斜面的
棉塞旋转一下,以便接种时便于拔出。
(4)左手拿接种环(如握钢笔一样),以火焰上先将环端烧红灭菌,然后将有可能伸入试管其余部位也过火灭菌。
(5)用右手的
无名指、小指和手掌将菌种管和待接斜面试管的棉花塞或试管帽同时拔出,然后让试管口缓缓过火灭菌(切勿烧过烫)。
(6)将
灼烧过的接种环伸入菌种管内,接种环在试管内壁或未长
菌苔的培养基上接触一下,让其充分冷却,然后轻轻刮取少许菌苔,再从菌种管内抽出接种环。
(7)迅速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伸入另一支待接斜面试管。从斜面底部向上作“Z”形来回密集
划线。有时也可用
接种针仅在培养基的中央拉
一条线来作斜面接种,以便观察菌种的生长特点。
(8)接种完毕后抽出接种环灼烧管口,塞上棉塞。
(9)将接种环烧红灭菌。放下接种环,再将棉花塞旋紧。
液体接种
(1)由
斜面培养基接入
液体培养基,此法用于
观察细菌的生长特性和
生化反应的测定,操作方法与前相同,但使试管口向上斜,以免
培养液流出接入菌体后,使接种环和管内壁磨擦几下以利洗
下环上菌体。接种后塞好棉塞将试管在手掌中轻轻敲打,使菌体充分分散。
(2)由液体培养基接种液体培养基,菌种是液体时,接处除用接种环外尚用
无菌吸管或
滴管。接种时只需在火焰旁拔出棉塞,将管口通过火焰,用无菌吸管吸取菌液注入培养液内,摇匀即可。
将菌在平板上划线和涂布。
(2)涂布接种 用无菌吸管吸取菌液注入平板后,用灭菌的
玻棒在平板表面作均匀涂布。
穿刺接种
把菌种接种到固体深层培养基中,此法用于嫌气性细菌接种或为鉴定细菌时观察生理性能用。
(1)操作方法与上述相同,但所用的接种针应挺直。
(2)将接种针自培养基中心刺入,
直刺到接近管底,但勿穿透,然后尚原穿刺途径慢慢拔出。
分离操作方法
稀释分离法
通过不断稀释使被分离的样品分散到
最低限度,然后吸取一定量注入平板与温度适合溶化了的
琼脂培养基混合,这样分散的细菌被固定在原处而形成单菌落。
(2)取若干支无菌试管,每支内盛9ml无菌水。
(3)吸取1ml制备好的菌悬液,置于
第一支含有9ml无菌水的试管内,这样就稀释了10倍,也就是10-2。
(4)从第一支试管内(10-2)吸取1ml注入第二支含有无菌水的试管内,这样就稀释了100倍,也就是10-2。
(5)用同样方法操作,直至稀释至10-5
-10-6。
(6)分别精确吸取10-5-10-6各
稀释度菌液0.2ml加入编好号的空无菌平皿中,同一稀释度重复做三个平皿。
(7)将已溶化并冷却至45℃的琼脂培养基倒入上述各平皿内,轻轻旋转使培养基与菌悬液充分
混匀,凝固后倒置于37℃或38℃度
恒温箱中培养24-48小时,观察平板上
菌落生长和分布情况。
平板划线分离法是接种环在
平板培养基表面通过分区划线而达到分离微生物的一种方法。其原理是将微生物样品在
固体培养基表面
多次作“由点到线”稀释而达到分离目的。
(1)倒平板 溶化
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倒平板,水平静置待凝。
(2)在酒精灯光焰上灼烧接种环,待冷,取一接种环金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混合菌液。
(3)左手握琼脂平板稍抬起皿盖,同时靠近火焰周围,右手持接种环伸入皿内,在平板上一个区域作之形回划线,划线时例接种环与平板表面成30-40°角度轻轻接触,以
腕力在表面作轻快的滑动,勿使平板表面划破或嵌进增基内。
(4)灼烧接种杯,以杀灭接种环上尚残余的菌液,待冷却后,再将接种环伸入皿内,在第一区域划过线的地方稍接触一下后,转动90°,在第二区域继续划线。
(5)划毕后再灼烧接种杯,冷却后用同样方法在其他区域划线。
(6)全部划线完毕后,在平皿底用特种蜡笔注明菌种、日期、组别、姓名。将整个
培养皿倒置放入
恒温培养箱。
(7)37℃经过24-48小时培养后取出观察。注意菌落的开关、大小、颜色、边缘、
表面结构、透明度等性状。
注意事项
(1)
接种室应保持清洁,用煤粉酚
皂液擦洗台面及墙壁,定期用
乳酸或
甲醛熏蒸。每次使用前,均应用
紫外灯灭菌。定期对接种室作无菌程度的检查。
(2)进入接种室前,应先做好
个人卫生工作,在
缓冲间内要更换
工作鞋帽、工作衣、戴口罩。工作衣、工作鞋、口罩只准在接种室内使用。不准穿到其它地方去,并要
定期更换、消毒。
(3)接种的试管、三角并瓶等应做好标记,注明培养基、菌种的名称、日期。移入接种室内的所有物品,
均须在缓冲室用70%酒精擦试干净。
(4)接种前,双手用70%酒精或新洁尔消毒,操作过程不离开
酒精灯火焰;棉塞不乱放;接种
工具使用前后均需
火焰灭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