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分类学就是
系统学,指分门别类的科学。 狭义分类学特指
生物分类学,研究活着的和已灭绝的动植物分类的科学,即研究动物、植物的鉴定、命名和描述,把物种科学地划分到一种
等级系统以此反映对其系统发育的了解情况。
基本简介
分类学 taxonomy,systematics
分类学是区分事物类别的学科。
英文分类学taxonomy指动植物分类, systematics指系统分类。
“分”即鉴定、描述和命名,“类”即归类,按一定秩序排列类群,也是系统演化。
广义分类学观点:分类学就是
系统学。指分门别类的科学。
分类学(广义分类学)包括许多细分学科,例如:
信息分类学information taxonomy、
数值分类学numerical taxonomy、
农业生态分类学agro-ecological taxonomy、经典分类学Classical Taxonomy、现代分类学Modern Taxonomy、土壤分类学Soil Taxology、
化学分类学chemical taxonomy、
分子分类学molecular taxonomy、
教育目标分类学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犯罪分类学criminal taxology等等。
狭义分类学特指生命分类学。
狭义分类学包括:
生物分类学Biotaxy、
微生物分类学microbial taxonomy、
动物分类学animal taxonomy、
植物分类学plant taxonomy、
脊椎动物分类学Vertebrate Taxology、鱼类分类学Fish Taxonomy、
昆虫分类学entomological taxonomy、鸟类分类学Birds Taxonomy、
寄生虫分类学Parasite Taxology、
病毒分类学Virus Taxology、
实验分类学Experimental Taxonomy、
种子植物分类学Taxonomy of Seed Plants、被子植物分类学Angiosperm Taxonomy、遗传分类学genetic taxonomy、
进化分类学evolutionary taxonomy等等。
分类学,英文taxonomy特指生物分类学。
生物分类学,研究活着的和已灭绝的动植物分类的科学,即研究动物、植物的鉴定、命名和描述,把物种科学地划分到一种
等级系统以此反映对其系统发育的了解情况。
研究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原理的生物学分支。分类就是遵循分类学原理和方法,对生物的各种类群进行命名和等级划分。分类学曾被称为
系统分类学,但它与系统学很易混淆,系统学是研究生物的分异度(多样性)以及它们中间的任何一个类群和其他所有类群的各种关系的科学,曾称为分类系统学。三者的共同目的是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阐明种类之间的关系(或亲缘关系),建立
自然系统,确定各类群的命名和排序,总结其进化历史。
地球上现生的物种以百万计,千变万化,各不相同,如果不予分类,不立系统,便无从认识,难以利用。分类系统是生物种类的查找系统,可借以认识和查取有关资料。分类的对象是形形色色的种类,都是进化的产物;分类学在于阐明种类之间的历史渊源,使建立的分类系统反映进化历史。因而从理论意义上说,分类学是
生物进化的历史总结。
分类标准
以生物性状差异的程度和
亲缘关系的远近为依据,将不同的生物加以分门别类的。生物学家将地球上现存的生物依次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7个等级。其中,种是
生物分类的
基本单位。
例如:
门:具有一些共同特征来自不同纲的动物,归入同一个门。
纲:具有一些共同特征的来自不同目的动物,归入同一个纲。
目:具有一些共同特征的来自不同科的动物,归入同一个目。
科:具有一些共同特征的来自不同属的动物,归入同一个科。
属:一些不同种类的动物,例如狗与狼的特征很相似,它们归入同一个属。
种:每只狗是一个动物体,所有的狗属于同一个物种。
详细的分类为:
界 Kingdom
门 Phylum
总纲 Superclass
纲 Class
目 Order
总科 Superfamily
科 Family
属 Genus
亚属 Subgenus
种 Species
变种 varietas
历史状态
人类在很早以前就能识别物类,给以名称。汉初的《尔雅》把动物分为虫、鱼、鸟、兽 4类:虫包括大部分
无脊椎动物;鱼包括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等低级脊椎动物及鲸和虾、蟹、
贝类等;鸟是鸟类;兽是
哺乳动物。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动物分类,四类名称的产生时期看来不晚于
西周。这个分类,和林奈(1758)的六纲系统比较,只少了两个纲(
两栖纲和
蠕虫纲)。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采取性状对比的方法区分物类,如把
热血动物归为一类,以与冷血动物相区别。他把动物按构造的
完善程度依次排列,给人以自然阶梯的概念。
17世纪末叶,英国植物学者J.雷曾把当时所知的植物种类,作了属和种的描述,所著《植物研究的新方法》(1682) 是C.von林奈以前的一本最全面的植物分类总结。J.雷还提出“杂交不育”作为区分物种的标准。 近代分类学诞生于18世纪,它的奠基人是
瑞典植物学者林奈。林奈为分类学解决了两个关键问题:
①建立了
双名制,每一物种都给以一个学名,由两个拉丁化名词所组成,第一个代表属名,第二个代表种名。例如Panthera tigris是虎的学名,Bombyx mori是蚕的学名。
②确立了阶元系统。
林奈把自然界分为植物、动物和矿物三界,在动植物界下,又设有纲、目、属、种四个级别,从而确立了分类的阶元系统。每一物种都隶属于一定的分类系统,占有一定的
分类地位,可以按阶元查对检索。并首先在1753年印行的《
植物种志》和1758年第10版《自然系统》中应用于植物和动物。这两部经典著作,标志着近代分类学的诞生。
林奈相信物种不变,他的《自然系统》没有亲缘概念,其中 6个动物纲是按哺乳类、鸟类、两栖类、鱼类、
昆虫、蠕虫的
顺序排列的。J.-B.de
拉马克把这个颠倒了的系统拨正过来,从低级到高级列成进化系统。他还把动物区分为脊椎动物和
无脊椎动物两类,并沿用至今。但是,由于他的进化观点在当时没有得到公认,因而对分类学影响不大。直到1859年,C.R.达尔文的《
物种起源》出版以后,进化思想才在分类学中得到贯彻,明确了分类研究在于探索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使分类系统成为生物系谱──
系统分类学由此诞生。
方法鉴定
分类系统是
阶元系统,通常包括7个主要级别:种、属、科、目、纲、门、界。种(物种)是基本单元,近缘的种归合为属,近缘的属归合为科,科隶于目,目隶于纲,纲隶于门,门隶于界。随着研究的进展,分类层次不断增加,单元上下可以附加次生单元,如总纲(超纲)、亚纲、次纲、总目(超目)、亚目、次目、
总科(超科)、亚科等等。此外,还可增设新的单元,如股、群、族、组等等,其中最常设的是族,介于亚科和属之间。林奈晚年承认种内有变种。通常种下分类,动物只设亚种单元;植物设亚种、变种、变型等单元;细菌设品系、菌株等单元。 列入阶元系统中的各级单元都有一个科学名称,表1是两个简化的例子。命名的单元──表上从
家蚕到动物界,从
马尾松到
植物界,不再是抽象的单元,而是含有实际种类的物类单元taxa。分类工作的基本程序就是把研究对象归入一定的系统和级别,成为物类单元。所以分类和命名是分不开的。
分类学种和属的学名后常附命名人姓氏,以标明来源,便于查找文献。表上家蚕,
蚕蛾属学名后的L.,是命名人林奈Linnaeus的缩写,马尾松学名后的Lamb.,是命名人兰伯特Lambert的缩写,通常除林奈等少数之外,一般命名者姓名引用时不应缩写。亚种命名采取3名制,即在属名、种名后再加亚种名。例如
华南虎和
东北虎都是虎的亚种,前者的学名是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 Hilzheimer,后者是Panthera tigris altaica Temminck。变种学名亦采取 3名制,只是在种名与变种之间加上
拉丁文变种varietas的缩写var.,例如中华按蚊原先鉴定为
赫坎按蚊的变种(现已分出为独立的种)学名曾是 Anopheleshyrcanes var.sinensis Wedemann。
分类名称要求稳定,一个属或种(包括种下单元)只能有一个学名,如果有两个或多个时,便是“
同物异名”,必须于其中核定最早提出的学名,摒弃较后的异名。一个学名只能用于一个对象(属或种),如果有两个或多个对象者,便是“
异物同名”,必须于其中核定最早的命名对象,而其他的同名对象则另取
新名。这叫做“
优先律”,动物和
植物分类学界各自制订了《
命名法规》,所以在动物界和植物界间不存在异物同名问题,如Cystiphyllum既是
褐藻又是
古生代珊瑚的属名。“优先律”是稳定学名的重要措施。优先律的起始日期,动物是1758年,植物是1820年,细菌则起始于1980年1月1日。 法规的另一重要规定是模该方法。凡发表新种(包括
新属和
新亚种),必须指定一个标本作为命名的
模式标本,叫做“
正模”,简称模本。“
副模”是原描述所根据的其他标本,特别是和正模同时同地采得的标本;“
配模”是副模中选取的与正模异性的标本。在模本遗失或未定的情况下,可以选取合适标本作为“
新模”,以代替正模,一般要从原产地和原层位采集。与模本产地相同而在以后采得的标本可立为“
地模”。模式标本是鉴定的对照标本。
鉴定学名是取得物种有关资料的手段,即使是前所未知的新种类,只要鉴定出其分类隶属,亦可预见其一定特征。分类系统是
检索系统,也是信息存取系统。许多分类著作,如基于区系调查的动植物志,记述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动植物种类情况,作为基本资料,都是为鉴定、查考服务的。物种概念与物种标准物种指一个动物或
植物群,其所有成员在形态上极为相似,以至可以认为他们是一些变异很小的相同的
有机体,它们中的各个成员间可以正常交配并繁育出有生殖能力的后代,物种是
生物分类的基本单元,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元。物种概念反映时代思潮。在林奈时代,人们相信物种是不变的,同种个体符合于同一“模式”。模式概念(不同于模式标本),渊源于
古希腊哲学的古老的概念,应用到整个分类系统,概念假定所有
阶元系统中的各级物类单元,都各自符合于一个模式。对神创论者来讲,由各级模式所组成的物类阶元,正好说明了“造物主”的智慧设计。模式概念亦是
形态学概念,所谓模式是指形态模式──物种是由形态相似的个体所组成的,同种个体符合于同一形态模式。这是物种的形态学定义,也是形态学标准。另一物种标准是
杂交不育。早在林奈以前,J.雷就明确指出,物种是繁殖单元,同种个体可以交配繁殖,异种之间则杂交不育,形成
生殖隔离。生殖隔离和模式概念一样,符合于物种不变的观点,因为它突出了种间间断,无视历史连续。
林奈时代的物种概念,包含两个基本内容:
①不变,
由于不变,而且是“上帝”所创造,物种当然是客观存在。种内形态同一,种间生殖隔离则是物种不变的两个标准。
达尔文的物种概念与此相反,它的基本内容是:
①变,
②人为单元。
进化论说明了物种是变的,变化中的物种否定了自身的存在。达尔文在《
物种起源》内说:“可见‘物种’这名词,我认为是为了方便起见,任意地用来表示一群很相似的个体的,它在本质上和‘变种’没有区别”。达尔文不考虑物种定义,因为物种既是人为单元,便不可能有客观标准,更不需要定义。他的
进化论证明了种间的历史连续,却忽视了种间的间断意义。
物种之变与不变曾经是进化论和
特创论的斗争焦点,是势不两立的观点。但是,分类学的事实说明,每一物种各有自己的特征,没有两个物种完全相同;而每个物种又保持一系列祖传的特征,据之可以决定其界、门、纲、目、科、属的
分类地位,并反映其进化历史。整个阶元系统内各级物类之间的特征关系,表现为
祖征与新征的对立统一。界的特征,如
细胞壁、
叶绿体和
光合作用之作为植物特征,对界下单元(门、纲、目、科、属、种)来讲,是祖征;而在界间对比,如植物界与动物界或
真菌界对比,则又表现为各界的新征。界下的各级单元,从门到种,亦都如此。
林奈和达尔文
林奈和达尔文的物种概念是个体概念──物种是一群相似的个体。20世纪30、40年代,随着“新系统学”的发展,强调了群体概念。物种不是毫不相干的个体,而是以个体集合为大大小小的种群单元而存在的,物种是“种群”集团,种群是种内的繁殖单元。分类学上当前流行的物种定义,就是以种群为单元的E.迈尔定义:“物种是由
自然种群所组成的集团,种群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繁殖(实际的或潜在的),而与其他这样的集团在生殖上是隔离的”。定义沿用了生殖隔离的标准,它所突出的是群体概念。生殖隔离作为标准,只适用于有性物种,不适用于无性物种和化石物种。对于无性和化石物种,一般是从特征的间断程度,以判断种类划分。一个比较笼统的定义:“物种是
生命系统线上的基本间断”,可以适用于一切物种。
分类工作
分类工作的基本内容是区分物种和归合物种,前者是种级和种下分类,后者是种上分类。种群概念提高了种级分类水平,改进了种下分类,其要点是以亚种代替变种。亚种一般是指
地理亚种,是种群的地理分化,具有一定的
区别特征和分布范围。亚种分类反映物种分化,突出了物种的
空间概念。含有两个或多个亚种的物种称
多型种,不分亚种的物种称单型种。形态十分相似但生殖上隔离的物种称
姐妹种,又称隐种。分布区域重叠的物种称
同地种,分布不重叠的物种称异地种。地理亚种都是异地亚种,在交接区域常常有
中间类型。
变种这一术语过去用得很杂,有的指
个体变异,有的指群体类型,意义很不明确,在动物分类中已废除不用。在植物分类中,一般用以区分
居群内部的
不连续变体。
生态型是生活在一定
生境而具有一定生态特征的种内类型,常用于植物分类。人工选育的动植物种下单元称为品种。
由于种内种间变异错综复杂,分类学者对种的划分有时分歧很大。根据外部形态的异同程度作为划分物种依据而划分的称为
形态种,由于对各种形态特征的重要性认识不一,使划分的种因人而异,尤其是分类学者对某些特征的“加权”常使它们比其他特征更具重要性,而造成主观偏见。
古生物种或
化石种中的大多数是以形态特征为依据,甚至以
硬组织,如外壳、骨骼等部分形态特征为依据而建立的,应归于形态种的范畴。植物的各个部分常单独保存为化石,某些不属于同一科的生物,由于单独保存的叶、根等,很难确立其
系统关系,仅以形态相似而建立的属为
形态属,如
栉羊齿(Pecopteris)等;其单独保存的器官可构成
器官属,如
鳞木类的
孢子叶化石叫
鳞孢叶属(Lepidostrobophyllum),孢子叶穗化石称
鳞孢穗属(Lepidostrobus),而
根座常被称为Stigmaria。
另外,强调染色体数目(如
二倍体、
多倍体、
无融合生殖种等)作为分种依据而将外部形态作为次要特征依据的称为
生物学种。
植物分类有
大种和小种之分:“归并派”主张大
种概念,又称“
林奈种”,把种的范围划得较大,有时甚至很大,包括近缘种在内;“细分派”主张小种概念,又称“约尔丹种”,常把亚种、变种、生态型等划分为种,种下不再分类。动物分类学亦有归并和细分两派,但不作大种和小种的区分。归并派和细分派的存在,说明了分类学家对物种标准还缺少一致的认识。作为动物种,不同种间不能繁殖,但作为植物种则可以杂交而产生有繁殖能力的后代,如小麦。因此倾向于把
二倍体作为种的代表。
这一切说明物种的概念及定义并未真正解决,同时,种上分类亦同样有归并与细分之争,例如细分派把
猫科分为28个属,而极端的归并派只承认一个属。
分类方法
一个物种或物类,以至整个植物界和动物界,都有自己的历史。研究
系统发育就是探索种类之间历史渊源,以阐明亲缘关系,为分类提供理论依据。尽管在分类学派中有综合(进化)分类学、
分支系统学和
数值分类学3大流派,但在其基本原理上都有许多共同之处,不过各自强调不同的方面而已。
①
共同起源。每一个物类都有一个起源的问题,要求同一系统内的物种或物类必须是起源于共同的祖先的,这样才能反映自然系谱。这叫做建立
单系系统,单系是指一个物类起源于一个祖种。
复系则指起源于两个或多个祖种。分类学要求建立单系系统,不取复系系统。
②分支发展。一个新物类的产生最初总是少数,在理论上该是一个物种。从这个最初的祖种,通过分支发展,从少到多,形成为许多不同支系。系统发展是分支发展的过程,分支关系反映亲缘关系。图1是简化的
系统树,从A到H代表8个物种或物类,A和B的共同祖先在Ⅰ处,A和C的在Ⅱ处,A和F的在Ⅲ处。根据这种分支关系,W.
亨尼希对亲缘关系下了一个定义:当物种A和B来源于某一个共同祖先,而这个祖先却不是物种C的祖先时,则A和B的关系要比A和C为近。因此,共同祖先的远近,决定亲缘关系的远近。他指出,所谓
单系类群“是一些或大或小的类群,其群内的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比群外的任何物种为近”。例如,图1中AB、CD、FG、CDE、FGH、ABCDE都是这样的单系类群,而BCDE由于A的存在,DE由于C的存在,GH由于 F的存在,都不是单系类群。这是亨尼希的、亦即
分支系统学的严格的单系概念。
③级进发展(或级序发展)。分支是横的分化,级进是纵的上升,是生物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分支与级进是相辅相成的。例如:
硬骨鱼类在分支发展中有一支演进为
两栖类,两栖类在分支中有一支演进为
爬行类,另一支演进为
哺乳类,而
鸟类和哺乳类,又再各自分支发展。所以分支中有级进,级进后再分支,
系统发育是分支与级进的统一发展过程(分支与级进是相对的,大分支中有大级进,小分支中有小级进)。
假定图1上的BCDE代表爬行动物的4个支系,A是由此分出的鸟类分支,按照阶段级进的观点,鸟类和爬行类的四支比较,代表进化的一个新的阶段,必须分列为独立的一个
生物群,
以与其他4支相区别。这就是一般所采取的鸟纲与
爬行纲并立的传统分类,也就是所谓
进化分类学的分类。
进化分类学派认为这个分类并不违反单系系统的原则,因为鸟类(A)作为一个单元,源出于同一祖种,而爬行类的四个支(BCDE)作为另一单元,同样是出于一个祖种。
分支学派把
系统图上从同一基点所分出的支系称为姊妹群,图1上如Ⅰ处分出的A和B两支,Ⅱ处分出的AB和CDE两支,以及Ⅲ处分出的 ABCDE和FGH两支都是姊妹群。姊妹群在分类上应列为同等级别,如果图上 A代表鸟类,BCDE代表爬行类 4个支系,则A支应与B支同级,不能与BCDE四支同级。
这是当前
系统分类学上的两个学派的分歧:分支
系统学派以宗谱分支为衡量亲缘的唯一标准;而
进化分类学派则考虑两个标准,宗谱分支和进化水平(阶段级进)。分支与级进交错发展,因而在分类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个和两个标准的分歧,成为两个学派的争论交点。
基该方法
所谓对比是异同的对比:“异”(差异性)是区分种类的根据,“同”(相似性)是合并种类的根据。
分析分类特征,首先要考虑反映
共同起源的共同特征。但有
同源和非同源的不同。例如鸟类的翼和
兽类的前肢是同源器管,可以追溯到共同的祖先,是“
同源特征”。恒温在鸟兽是各别起源,并非来自共同祖先,是“非同源特征”。系统分类采用同源特征,不取非
同源性状。亨尼希把同源特征分为
祖征和裔征两类:祖征是来自较早祖先而在后代保持不变的特征;裔征是两个姊妹支系来自最近祖先的派生特征,不见于较早祖先。每一物种或物类都是祖征和裔征镶嵌,
共同祖征是追溯历史渊源的根据,共同裔征是建立单系的根据。
进化分类学派亦要求采用
同源特征,但不作特征分类。他们从共同性探索共同祖先,又从差异性衡量进化水平。上面提到鸟类和爬行类的问题,已知鸟类和
鳄类最近缘,按照分支学派的分析,两者具有共同的裔征(如
内鼻孔具
次生腭,其他爬行类内鼻孔无次生腭),在系谱上是一对姊妹支系,组成为一个
单系群。但进化分类学派重视特征差距,他们根据鸟类具有羽毛、前肢特化为翼以及恒温等特征,认为两者差距很大,反映不同的进化阶段,主张鸟类应与
鳄目分开,而与爬行类(包括鳄目)并立为纲。这是两个学派对特征衡量的分歧,也就是宗谱分支与进化水平的分歧。
分类特征反映进化历史,系统分类要求从历史观点衡量特征价值。但特征衡量常会出现分歧,重视这一或那一特征,会得出不同的分类。在某些情况下,由于同源和非同源不易区分,衡量又会陷入
循环论,如:共同的特征反映共同祖先,共同的祖先产生共同特征。基于这些情况,为了促进分类的稳定性和
重复性,
数量分类学主张“总体相似性”的观点,其方法是:采用大量能以数值表示的特征,编成符号,运用电子
计算机。求得
相似性系数,作出分类。数量分类不先考虑亲缘,但得出的结果在很多情况下和传统分类近似。
生命现象的各个方面都可为分类提供特征,最常用的是形态,尤其是外部形态。但目前趋向愈来愈重视生理、生化、遗传等方面的特征,如DNA(
脱氧核糖核酸)的含量比较,
蛋白质的
成分分析,染色体的祖型分析,以及植物
化学成分、动物
交配行为等等。如以
蟋蟀鸣声为特征,使原先单凭
形态特征所未能区分的近缘种类得以鉴别。
界级分类
林奈把生物分为两大类群:固着的植物和行动的动物。两百多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这个
两界系统存在着不少问题,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仍为一般教本所遵从,基本没有变动。
最初的问题产生于中间类型,如
眼虫Euglena综合了动植物两界的双重特征,既有
叶绿体而营光合作用,又能行动而摄取食物。植物学者把它们列为藻类,称为裸藻;动物学者把它们列为原生动物,称为眼虫。中间类型是进化的证据,却成为分类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早在19世纪60年代,人们建议成立一个由低等生物所组成的第三界,取名为
原生生物界(Protista),包括细菌、藻类、真菌和原生动物。这个
三界系统解决了动植物界限难分的问题,但未被接受,整整100年后,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流行了一段时间,为不少教科书所采用。
生命的历史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最初的生命应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当然,在细胞出现之前,必须有个“非细胞”或“前细胞”的阶段。病毒就是一类
非细胞生物,只是关于它们的来历,是原始类型,还是次生类型,仍未定论。从非细胞到细胞是生物发展的第二个重要阶段。早期的细胞是
原核细胞,早期的生物称为
原核生物(细菌、蓝藻)。原核细胞构造简单,没有
核膜,没有复杂的
细胞器。从
原核到真核是生物发展的第三个重要阶段。
真核细胞具有核膜,整个
细胞分化为
细胞核和
细胞质两个部分:细胞核内具有复杂的染色体装置,成为遗传中心;细胞质内具有复杂的细胞器结构,成为代谢中心。由
核质分化的真核细胞,其机体水平远远高出于原核细胞。从单细胞真核生物到
多细胞生物是
生命史上的第四个重要阶段。随着多细胞体形的出现,发展了复杂的
组织结构和器官系统,最后产生了高级的
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
植物、
菌类和动物组成为
生态系统的 3个环节。
绿色植物(真核植物和原核蓝藻)是
自养生物,是自然界的生产者。它们通过
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质合成有机养料,供应自己,又供应
异养生物。菌类(细菌和真菌)是异养生物(自养细菌除外),是自然界的分解者。它们从植物得到食料,又把有机食料分解为无机物质,反过来为植物供应生产原料。动物亦是异养生物,它们是消费者,是地球上最后出现的一类生物。即使没有动物,植物和菌类仍然可以存在,因为它们已经具备了自然界
物质循环的两个基本环节,完成循环过程中合成与分解的统一。但是,没有动物,
生物界不可能这样
丰富多彩,更不可能产生人类。植物、菌类和动物代表
生物进化的3条路线或3大方向。
以上是目前对生物进化的阶段和方向的认识,是现代界级分类的根据。当前最流行的分类是一种
五界系统。
五界系统
五界系统反映了生物进化的 3个阶段和
多细胞阶段的 3个分支,是有纵有横的分类。它没有包括非细胞形态的
病毒在内,也许是因为病毒系统地位不明之故。它的
原生生物界内容庞杂,包括全部
原生动物和
红藻、褐藻、
绿藻以外的其他
真核藻类,包括了不同的动物和植物。不少学者认为,不必成立原生生物界,而把
藻类和原生动物分别划归植物界和动物界,成为比较紧凑的四界系统。反之,也还有不少人主张扩大原生生物界,把真菌划归在内,成为另一种四界系统。
本卷采用
六界系统。因为任何
生物系统都应把病毒(连同类病毒)包括在内。病毒是非
细胞生物,但不一定代表生命的
前细胞阶段。六界分类系统,在病毒界和
细菌界之间还加有问号;因为病毒如果是
原始生物,细菌作为早期的
原核生物,很可能起源于“
原病毒”。原核生物的最早
化石记录,包括细菌和
蓝藻,见于30多亿年前的地层中;
真核生物的最早记录,包括
金藻和绿藻,见于14~15亿年前的地层中。
自养的生产者蓝藻和
异养的
分解者细菌组成为
原核时代的两大生态环节,正如植物、真菌和动物组成为真核生物的三大生态环节。这五类生物,基于它们的重要时空地位,都应独立为界,连同病毒,综合为六界分类系统。
蓝藻显然起源于细菌,是细菌的一支;
真核植物大概起源于原核蓝藻,是蓝藻的一支(见
细胞起源)。从真核植物又分支发展为真菌和动物。一般说来,
植物细胞有
细胞壁和
叶绿体,
真菌细胞有壁无叶绿体,
动物细胞无壁无叶绿体。如果把
原核的蓝藻和动植物的中间类型
裸藻都归在植物界内,列为
蓝藻门和
裸藻门。真菌和动物的中间类型
粘菌,以及真菌和藻类共生的
地衣,归在真菌界内,则可成为一种四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