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亦称恶性肿瘤,由细胞恶性增生引发,具侵袭性和转移性。主要分类包括癌、
肉瘤及
癌肉瘤三种。癌症的发病原因通常是由于机体受到化学、物理、病毒等多种因素的长期共同作用,引发一系列基因异常改变。在高危人群如具有癌症家族史、癌症相关疾病的人等中,癌症的发病率较高,40岁以上人群更需警惕。
病因
癌症是多种因素长期共同作用引发的基因异常疾病。当
机体受到环境中的化学、物理、病毒等致癌物质的影响,和/或因自身遗传、
内分泌、性别、年龄等因素的作用时,可发生一系列基因异常改变,形成
恶性肿瘤。
发病机制
机体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发生基因异常改变,包括原癌基因激活、
抑癌基因失活、多种基因异常的累积等,最终形成癌症。
原癌基因在环境或遗传因素作用下,改变自身结构,转变为癌基因,使正常细胞转化为
肿瘤细胞。
正常情况下,抑癌基因有抑制肿瘤发生的功能。若该基因失活,对肿瘤的抑制作用下降或丧失,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形成肿瘤。
单个基因异常不能使细胞完全向恶性转化,多种原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作用累积,最终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
致病因素
主要与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病毒及遗传等因素有关。
烷化剂、酰化剂、亚硝胺类、芳香胺、环氧化物等具有致癌作用,导致基因异常突变。
辐射(主要为电离辐射和紫外线)是明确的
致癌物质,而异物刺激、创伤、慢性炎症等会促进恶变进程。
有些肿瘤与特殊病毒感染有关,如
肝炎病毒、
人乳头状瘤病毒、
EB病毒等,分别与
肝癌、
宫颈癌、
淋巴瘤、
鼻咽癌等关系密切。
有些癌症具有家族遗传性,如结肠家族性多发性腺瘤性息肉症、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HBOC)等。
抽烟、饮酒、熬夜等不良习惯,以及性别、衰老和
肥胖等生理因素,也是某些癌症的风险因素。
症状
癌症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发病部位、大小、有无转移、发展时期等因素有关。病变早期多无显著症状,随病变进展,可出现肿块、疼痛、出血、梗阻等局部症状,以及发热、乏力、贫血、消瘦等全身症状。
局部症状
全身症状
检查
有癌症家族史、癌症相关疾病者应定期入院检查,以发现早期病变;如发现局部肿块时,应尽早就医明确病变性质并给予治疗;已明确患有癌症者,在突发出血、剧烈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紧急入院救治,以免危急生命。
就诊科室
初次就诊科室与起病症状有关,明确患有癌症者可根据目的到肿瘤科、外科、放疗科等就诊。
诊断依据
有异常临床症状者应考虑患有癌症的可能,尤其是发现局部肿块者,结合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可辅助诊断癌症,但最终明确癌症的类型、分期等信息,需要依靠病理学检查。
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有无局部肿块,明确其位置、边界、质地、颜色、疼痛性、活动性等情况。
询问患者起病情况、病程、家族史、既往病史、居住环境、个人习惯等信息。
相关检查
若红细胞、血红蛋白降低,提示有贫血,需要及时纠正;若白细胞显著升高,提示患者并发感染;若血液中有大量幼稚白细胞,提示可能有白血病。
若有大便隐血、血便提示可能有消化道肿瘤。
肝肾功能
胆囊、胰腺、肝脏、胃肠等消化系统肿瘤常伴有肝功异常;肾功能异常多出现在肾、膀胱、输尿管、尿路泌尿系统肿瘤。
特异性血液检查项目
肿瘤标记物检查对癌症患者的筛查及随访复查具有重要意义,常用指标有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癌抗原(CA125、CA153、CA50等)、前列腺特异抗原(PS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降钙素(CT)、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等。
X线、超声、核素显像、CT、MRI等技术都可用于癌症的诊断。如乳腺癌X线钼靶检查,妇科癌症超声检查,肝癌及肺癌CT检查,脑神经肿瘤MRI检查,考虑转移可进行核素显像PET检查等。可依据患者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的检查方法,常需要多种检查手段综合应用。
如胸腹腔积液、痰液、尿液、宫颈脱落细胞检查等,可发现异型肿瘤细胞。
组织学检查
通过穿刺、活检或根治手术获得病变组织,结合免疫组化染色、特殊染色、分子病理检测等,能明确癌症的类型、分化程度、分期等信息,以指导临床下一步治疗。
鉴别诊断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肿瘤并不能截然划分良恶性,病理学检查也可有一定偏差,需要更长时间的临床观察明确其性质。
治疗
癌症多采用
综合治疗,以外科手术、化疗、放疗相结合为主,有需要者可结合
靶向治疗、
生物治疗等方法,以提高预后。
急性期治疗
许多癌症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紧急情况,需要紧急处理。
出血:如鼻咽癌、肺癌、肝癌等,需要及时进行止血处理。
压迫:如食管癌、甲状腺癌等压迫气管,需要及时气管切开;若脑转移或脑肿瘤压迫中枢神经,需及时进行颅内减压处理等。
穿孔:以胃肠癌症多见,为瘤细胞破坏消化管壁所致,要尽快进行修补术或肿瘤局部切除。
一般治疗
急症入院者应监测其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留意其意识状态、呼吸频率等。
适时输液,补充水分及营养,避免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尤其是进食不佳者。
药物治疗
如伴有局部感染可使用消炎药,与病毒感染相关者可使用抗病毒药物,癌性疼痛者可用阿片类镇痛药物等。
有多种类型,常见药物有利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贝伐珠单抗、替吡法尼、伊马替尼、索拉非尼、舒尼替尼、血管抑素、硼替佐米等。
优点
对肿瘤更有针对性,效率高、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
缺点
仅适用于具有某类靶点的肿瘤患者,具有局限性;治疗费用较高;也可出现耐药;仅针对个别靶点进行治疗,很难实现治愈。
手术治疗
术前要综合评估恶性肿瘤侵及层次、范围以确定手术方式及切除范围,应尽可能争取将肿物完全切除,减少转移的可能,术后标本应送病理明确肿瘤类型、分期、有无转移等信息,以指导术后治疗。
手术主要用于去除瘤灶,达到治疗的目的,同时也适用于癌症的预防、诊断、分期、术后结构重建与功能康复等。
预防性手术
用于有可能发展为癌症的患者,如隐睾、家族性结肠息肉病、乳腺不典型增生、口腔白斑、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等。
诊断性手术
用于明确肿瘤性质、类型、分期等信息,可用细针抽吸术、穿刺术或切除活检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等获取标本。
治疗性手术
优点
不存在生物抵抗性;无潜在致癌可能;不受肿瘤差异性影响;能提供准确的病理分期及组织学类型;适用于大部分未扩散的肿瘤。
缺点
会破坏正常组织;可有手术并发症,可致畸形、影响正常功能,甚至危及生命;已有转移者,不能完全治愈;重要器官无法彻底切除。
化学治疗
包括新辅助化疗、围手术期化疗、辅助化疗、根治性化疗、诱导化疗、巩固性化疗、姑息性化疗、维持化疗、转化性化疗、低剂量节律化疗等。
根治性化疗
通过化疗有可能治愈或疗效较好,适用于绒癌、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睾丸癌、尤文肉瘤、神经母细胞瘤、小细胞肺癌等。
辅助化疗
与其他方法一起,可延缓病变进展、改善症状,对肛管癌、卵巢癌、乳腺癌、膀胱癌、喉癌、骨肉瘤、直肠癌、胃癌、基底细胞癌等疗效确切,对食管癌、非小细胞肺癌、鼻咽癌、恶性间皮瘤、子宫内膜癌、胰腺癌、前列腺癌等可能有价值。
不同的化疗药物有不同的不良反应,较为常见的包括以下几种。
消化系统毒性:主要有口腔黏膜炎、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骨髓抑制:即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患者有贫血、感染、易出血等相关症状。
肺毒性:患者可有咳嗽、呼吸困难、发热等症状。
心脏毒性:患者可有心率失常、急性胸痛等症状。
神经毒性:中枢神经损伤会有偏瘫、失语、痴呆等症状,外周神经损伤有肢端感觉异常、肌无力、肌肉萎缩等表现。
皮肤毒性:患者有脱发、起皮疹、长色斑、甲沟炎等表现。
肝肾毒性:患者有血清尿素氮、肌酐、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异常升高。
放射治疗
根治性放疗
以放疗为主要手段来杀灭瘤细胞,达到治愈的目的。适用于鼻咽癌、头颈部癌症、前列腺癌、宫颈癌、肛管癌、肺癌、食管癌、恶性淋巴瘤、皮肤鳞癌、骨巨细胞瘤等。
姑息性放疗
用以缓解症状、延缓病变进展,适用于晚期或有脑、脊髓、骨等部位转移者。
联合治疗
用于手术前、中、后的辅助治疗,或与化疗联合应用等,适用于晚期直肠癌、宫颈癌、乳腺癌、喉癌等癌症的局部治疗。
早期不良反应
在治疗中或治疗1~3月内出现,包括乏力、恶心、厌食、皮肤痒肿、口咽疼痛、局部毛发脱落等表现,大部分症状为暂时性的,停止治疗后可自行恢复。
晚期不良反应
在治疗后数月或数年后发生,有口干、皮肤及皮下组织增厚、神经损伤、心肺功能异常(如干咳、气喘等)、胃肠功能紊乱(如恶心、呕吐、体重下降等)等表现,症状较为严重且长久,应尽量避免。
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癌症在我国由来已久,常用治法包括扶正培本法、清热解毒法、活血化瘀法、软坚散结法。
中医主要用于治疗晚期癌症,包括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淋巴瘤、食管癌、鼻咽癌等,有时还可联合化疗或放疗,以缓解不良反应,提高疗效。
生物治疗
目前免疫监测点抑制剂治疗(PD-1和PH-L1)以及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治疗(CART)已经在临床针对晚期患者初见成效,但多数生物治疗还不够成熟,有的还处于研究阶段。
预后
癌症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早期患者经及时有效治疗有可能痊愈,中晚期患者较难治愈,复发及转移率高,但经积极治疗能延缓病变进展,提高生存率。
后遗症
发生在某些特殊部位的肿瘤,会破坏该结构原有功能。如颅脑神经肿瘤,可能会造成偏瘫、痴呆、失语等;发生在四肢骨骼、肌肉的肿瘤,会导致残疾、肌肉萎缩等;喉癌会影响发声等等。
康复
部分肿瘤患者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如骨肿瘤、四肢软组织肿瘤等,会影响肢体正常活动,需要针对性地做肌肉、神经功能训练,促进功能恢复;如喉部肿瘤经治疗后会影响说话、吞咽功能,需要及时做开口、吞咽、发声练习,提高生活质量。
复发
癌症易复发、转移,早期患者复发率、转移率偏低,有些可治愈,中晚期患者复发率、转移率、致死率高,通常预后不良。
分期
对恶性肿瘤分期有助于合理制定治疗方案,正确地价疗效和判断治疗预后。国际抗癌联盟提出TNM地期法是广泛采用分期方法。在
TNM分期系统中,T指原发肿瘤,N为淋巴结,M为远处转移。
T分期(Tumor)代表肿瘤的发展程度可分:
TX无法找到原发性肿瘤或定义分期;
T0没有原发性肿瘤的存在;
T1-T4根据肿瘤大小及生长扩散情形;
N分期(LymphNode)表示依照淋巴结受到的影响情况分成:
NX无法确定淋巴结影响分期;
N1-N3淋巴结转移的情形;
M分期(Migration)则是根据
远端转移的情形分成:
MX无法确定远端转移的分期;
M0没有远端转移发生;
M1已产生远端转移;
不同的T、N、M组合诊断为不同的期别,各种肿瘤的
TNM分期标准由各专业会议协定。
有些肿瘤的治疗和预后与病理分级或浸润深度有关,因此也可以采用其他的一些分期方法。
预防
国际抗癌联盟认为,1/3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1/3的癌症如能早期诊断是可以治愈的,1/3的癌症可以减轻痛苦,延长生命。据此提出了恶性肿瘤的
三级预防概念:
一级预防是消除或减少可能致癌的因素,防止癌症的发生。约80%的癌症与环境和生活习惯有关。改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制饮酒、食物多样化、少吃
腌制食品、控制体重、适当运动,注意环境保护、鉴别环境中致癌和
促癌剂、加强
职业防护等,均是较为重要的防癌措施。近年来的
免疫预防和
化学预防均属于一级预防,如
乙型肝炎疫苗的大规模接种,选择性
环氧化酶2(COX-2)
抑制剂对
结直肠腺瘤进行化学预防等。
二级预防是指癌症一旦发生,如何在早期阶段发现并予以及时治疗。包括:①对癌症危险信号(如持续性
消化不良、绝经后阴道流血、大小便习惯改变、久治不愈的溃疡等)的认识和重视;②对高发区和
高危人群定期检查;③发现
癌前病变并及时治疗;④加强对
易感人群的监测;⑤肿瘤自检(对身体暴露部位定期进行检查)。
三级预防是治疗后的康复,防止病情恶化,提高
生存质量,减轻痛苦,延长生命。
统计
2022年发布的全国癌症统计
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新发癌症病例数为406.4万,癌症死亡病例数为241.4万。世界卫生组织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例,其中中国新发癌症457万人,占全球23.7%。
2022年9月23日,首个针对中国儿童和青少年癌症发病率和
卫生服务可及性现状的研究在《
柳叶刀》期刊发表,研究发现:2018-2020年,在儿童中,排名前三位的癌症依次为白血病(42.33 /百万)、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19.59/百万)和淋巴瘤(11.54/百万);而在青少年中,恶性上皮癌症和
黑色素瘤位居第一(30.39/百万)、其次是白血病(30.08/百万)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16.75/百万)。
研究
2022年11月10日,《自然》(Nature)杂志在线刊登了美国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 安东尼·里巴斯(Antoni Ribas)和美国制药公司PACT Pharma阿拉蒂·拉奥(Arati V. Rao)和斯蒂芬妮·曼德尔(Stefanie J. Mandl)等人题为“Non-viral precision Tcell receptor replacement for personalized cell therapy”的论文。该研究使用基于CRISPR/Cas9非病毒精确
基因组编辑的方法,改造了癌症患者的免疫细胞,制造出具有更强癌细胞杀伤力的NeoTCR工程化T细胞,并进行了NeoTCR
转基因细胞产品的首次人体临床试验。虽然关于患者反应的临床获益有限,但这项研究证明了该治疗策略的潜在可行性。2023年3月5日,国内有学者提出肿瘤(包括鼻咽癌)本质上是多维时空生态进化合一的生态病,而并非基因病,为肿瘤防治打开了新视野。
参考来源:
政策支持
2024年12月1日消息,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等门诊慢特病费用已开通医保跨省直接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