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
病毒,是指引起
病毒性肝炎的
病原体。除了甲型和戊型病毒为通过肠道感染外,其他类型病毒均通过密切接触、血液和注射方式传播。
简介
人类肝炎病毒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和庚型病毒之分。
甲型肝炎病毒呈球形,无包膜,核酸为
单链RNA。
乙型肝炎病毒呈球形,具有双层外壳结构,外层相当一般病毒的包膜,核酸为
双链DNA。除乙型肝炎病毒
遗传物质为双链DNA外,其他类型病毒均为单链RNA。除了甲型和戊型病毒为通过肠道感染外,其他类型病毒均通过密切接触、血液和注射方式传播。
分类
甲型肝炎病毒
(HAV)是一种
RNA病毒,属微小
核糖核酸病毒科,是直径约27nm的球形颗粒,由32个壳微粒组成对称20面体核衣壳,内含
线型单股RNA。HAV具有4个主要多肽,即VP1、VP2、VP3、VP4、其中VP1与VP3为构成病毒壳蛋白的主要抗原多肽,诱生
中和抗体。HAV在体外
抵抗力较强,在-20℃条件下保存数年,其传染性不变,能耐受56℃30分钟的温度及
PH3的酸度。
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甲型肝炎,这种肝炎的
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其病毒通常由病人粪便排出体外,通过被污染的手、水、食物、食具等传染,严重时会引起
甲型肝炎流行。如1988年1月,
上海市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流行性甲型肝炎,主要原因是人们食用了被甲肝病毒污染的
毛蚶。
乙型肝炎主要通过注射、输血等方式传播。
为防止甲型肝炎的发生和流行,应重视保护水源,管理好粪便,加强饮食卫生管理,讲究
个人卫生,病人排泄物、食具、床单衣物等应认真消毒。为防止甲型肝炎的传播,在输血时应严格筛除
乙型肝炎抗原阳性献血者,血液和
血液制品应防止乙型肝炎抗原的污染,注射品及针头在使用之前应严格消毒。
乙型肝炎病毒
(HBV)是一种
DNA病毒,属
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vidae),是直径42nm的球形颗粒。又名Dane颗粒,有外壳和核心两部分。外壳厚7-8nm,有
表面抗原(HBsAg),核心直径27nm,含有部分
双链,部分单链的
环状DNA,
DNA聚合酶,核心抗原及e抗原。HBVDNA的基因组约含3200个
碱基对。
长链的长度固定,有一缺口(nick)此处为DAN
聚合酶;
短链的长度不定。当HBV复制时,内源性
DNA聚合酶修补短链,使之成为完整的双链结构,然后进行转录。HBV DNA的长链有4个
开放性读框(
ORF),即S区、C区、P区和X区。S区包括前S1前S2和S区基因,编码前S1、前S2和S三种外壳蛋白;C区以包括前C区,C区基因编码HBcAg蛋白,前C区编码一个
信号肽,在组装和分泌病毒颗粒以及在HBeAg的分泌中起重要作用;P基因编码
DNA聚合酶;X基因的产物是X蛋白,其功能尚不清楚。HBVDNA的短链不含开放读框,因此不能编码蛋白。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在显微镜的观察下可查见3种颗粒:①直径22nm的
小球形颗粒;②管状颗粒,长约100~700nm,宽约22nm;③直径为42nm的大球形颗粒。小球形颗粒。小球形颗粒及管状颗粒均为过剩的病毒外壳,含
表面抗原,大球形颗粒即病毒颗粒,有实心与空心两种,空心颗粒缺乏核酸。
HBV在体外抵抗力很强,
紫外线照射,加热60℃4小时及一般浓度的化学
消毒剂(如苯酚,
硫柳汞等)均不能使之
灭活,在干燥或冰冻环境下能生存数月到数年,加热60℃持续10小时,煮沸(100℃)20分钟,高压蒸汽122℃10分钟或
过氧乙酸(0.5%)7.5分钟以上则可以灭活。
黑猩猩及恒河猴是对HBV易感的
实验动物。HBV的
组织培养尚未成功。
HBV的抗原复杂,其外壳中有
表面抗原,核心成分中有核心抗原和e抗原,感染后可引起机体的
免疫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
1.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HBsAg存在于病毒颗粒的外壳以及
小球形颗粒和管状颗粒。于感染后2-12周,丙氨酸转氨酶(
ALT)升高前,即可由血内测到,一般持续4~12周,至
恢复期消失,但感染持续者可长期存在。HBsAg无感染性而有
抗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
抗-HBs。在HBsAg自血中消失后不久或数星期或数月,可自血
中测到抗—HBs,抗HBs出现后其
滴度逐渐上升,并可持续存在多年。抗-HBs对同型感染具有保护作用。近期感染者所产生的抗-HBs属
IgM,而长期存在血中的为抗-HBsIgG。
HBsAg有“a”、“b”、“y”、“r”、“w”等多种
抗原决定簇,其中“a”是共同的抗原
决定簇,“d”、“y”和“r”、“w”为主要的亚型决定簇。HBsAg有8种亚型和2种混合亚型,以adr,adw,ayr,及ayw为主的4种亚型。各亚型的
地理分布不同,adr亚型主要分布在
亚洲及太平洋地区,adw亚型主要见于
北欧,美洲及
大洋洲,ayw亚型主要在
非洲,
中东和印度,ayr亚型罕见。在我国的主要是adr亚型,但广西的东北部则主要为adw亚型,
西藏,新疆及内蒙则有ayw亚型为主。亚型的测定对
流行病学调查,预防研究有一定意义。
前S1及前S2蛋白具有与HBsAg不同的
抗原性。完整的HBV颗粒含有
S蛋白及前S2蛋白,而缺陷病毒颗粒则无前S2蛋白。血清中出现前S1、前S2抗原是HBV活动性复制的标志。前S2蛋白具有较S蛋白更强的
免疫原性,含有前S2蛋白的HBsAg诱生的
抗-HBs,其滴度明显高于不含前S2蛋白的HBsAg所诱生者。前S2蛋白具有聚合人
血清蛋白白受体(PHSAR)的功能,能使HBV与聚合人血清
蛋白结合,以致
免疫系统不易识别,且可通过肝细胞膜上的PHSA-R而吸附于肝细胞膜上,从而侵入
肝细胞。
2.
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和
核心抗体(抗-HBc)
HBcAg主要存在于
受染的肝细胞核内,复制后被释至
胞浆中,由胞浆中形成的HBsAg包裹,装配成完整的病毒颗粒后释放入血。血液中一般不能查到游离的HBcAg。血中的Dane颗粒经
去垢剂处理后可以查到其核心部分的HBcAg和
DNA聚合酶。
抗-HBc,在HBsAg出现后2-5周,临床症状未出现肖,即可由血内测到。早期出现者主要是抗-HBcIgM,以19S五聚体IgM抗-HBc为主,其
滴度迅速上升并保持高滴度,至HBsAg消失后,抗-HBcIgM滴度即迅速降低。抗-HBcIgM一般在血内维持6-8个月,是近期感染的重要标志;但在慢性活动型肝炎患者血中亦可测到,主要是7-8S单体IgM抗-HBc。抗-HBc
IgG出现较迟,但可长期存在。抗-HBc对HBV感染无保护作用。血清中抗-HBcIgM阳性表明体内有HBV复制,且有
肝细胞损害;若抗-HbcIgG阳性且滴度高,伴以
抗-HBs阳性,则为乙型肝炎恢复期;若抗-HBcIgG呈低滴度,抗-HBcIgM阴性,而抗-HBs阳性,则是既往感染的标志。
HBVDNA聚合酶存在于Dane颗粒核心内,是一种依赖于DNA的
DNA聚合酶,其功能与修补及延伸双链DNA的短链有关。患者血清中HBVDNA聚合酶活性增高常伴有HBV增殖。在
急性乙肝的
潜伏期内,血清ALT升高之前,血清DNA聚合酶活力即已升高,因此,DNA聚合酶
活力测定具有早期诊断意义。
急性肝炎患者在发病1个月后若HBVDNA聚合酶活力仍持续升高,是肝炎转为慢性的征兆。
3.
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e抗体-(HBe)
HBeAg是以隐蔽形式存在HBV核心中的一种可溶性蛋白,其编码基因相互重叠,是HBcAg的亚成分。在感染HBV后,HBeAg可与HBsAg同时或稍后出现于血中,其消失则稍早于HBsAg。HBsAg仅存在于HBsAg阳性者的血液中,通常伴有肝内HBV
DNA的复制,血中存在较多Dane颗粒和HBVDNA聚合酶活性增高,因此,HBeAg阳性是病毒活动性复制的重要指标,传染性高。急性肝炎患者若HBeAg持续阳性10周以上,则易于转为
持续感染。
抗-Hbe在HBeAg消失后很短时间内即在血中出现,其出现表示病毒复制已减少,传染降低。但抗-Hbe阳性者的血清中仍可查到少数Dane颗粒,且在患者
肝细胞核内可检出整合的HBVDNA片断。抗–Hbe在临床恢复后尚可持续存在1-2年。
乙肝病毒携带者饮食宜多吃新鲜蔬菜,如青菜、芹菜、
菠菜、黄瓜、
番茄等。乙肝病毒携带者宜适量选择常吃的瓜果,如
苹果、生梨、
香蕉、
葡萄、
柑橘等。适量的
碳水化合物对蛋白质有保护作用,并能促进肝脏对氨基酸的利用。
乙肝病毒携带者应及时补充一些人体不可或缺的
微量元素和
矿物质,如微生态活菌、矿物质等有利于维持肝脏健康的微量元素。
乙肝患者体内通常缺少锌、锰、硒等微量元素,部分还缺少钙、磷、铁等矿物质。所以应适宜补充含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等食品,如
酸奶、海藻、
牡蛎、香菇、芝麻、大
枣、
杞子等。
乙肝病毒携带者饮食上应多吃蛋白质食物,蛋白质是维持人类
生命活动最重要的
营养素之一,是身体所有细胞构造的物质基础,因肝细胞受损伤,机体免疫能力减低等,要求蛋白质进行修复,以利于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并提高免疫功效,因此要求在保护肝脏治疗法中给予高蛋白饮食。这类食物有牛奶、鸡蛋、鱼、精瘦肉、豆制品等。
丙型肝炎病毒
(
HCV)是一种具有
脂质外壳的
RNA病毒,直径50-60nm,其
基因组为10kb单链RNA分子。HCV的
基因编码区可分为结构区与非结构区两部分,其非结构区易发生变异。HCV与HBV及
HDV无
同源性,可能是
黄病毒属
中分化出来的一种新病毒。本病毒经加热100℃10分钟或60℃10小时或甲醛1:100037℃96小时可灭活。HCV
细胞培养尚未成功,但HCV克隆已获成功。HCV感染者血中的HCV浓度极低,抗体反应弱而晚,血清抗-HCV在感染后平均18周阳转,至肝功能恢复正常时消退,而慢性患者抗-HCV可持续多年。
丁型肝炎病毒
(
HDV)是一种缺陷的嗜肝单链RNA病毒,需要HBV的辅助才能进行复制,与HBV有同源性,因此HDV现HBV同时或重叠感染。HDV是直径35-37nm的小圆球状颗粒,其外壳为HBsAg,内部由
HDAg和一个1.7kb的RNA分子组成。HDAg具有较好的
抗原特异性。感染HDV后,血液中可出现抗-HD。急性患者中抗-HDIgM
一过性升高,以19S型占优势,仅持续10-20天,无
继发性抗-HDIgG产生;而在慢性患者中抗–HDIgM升高多为
持续性,以7-8型占优势,并有高滴度的抗–HDIgG。急性患者若抗-HDIgM持续存在予示
丁型肝炎的慢性化,且表明HDAg仍在肝内合成。前已知HDV只有一个血清型。
HDV有高度的传染性,及很强的
致病力。HDV感染可直接造成肝细胞损害,实验动物中
黑猩猩和
美洲旱獭可受染,我国已建立东方
旱獭HDV感染实验动物模型。
戊型肝炎病毒
(
HEV)为直径27-34nm的
小RNA病毒。在
氯化铯中不稳定,在蔗糖梯度中的
沉降系数为183S。
乙型肝炎
症状
乙肝患者常常会出现剧烈的肝区疼痛主要是因为肝脏内部缺乏
神经组织造成的。大多数的乙肝患者会表现为隐痛或者
压痛,右上腹不适,若肝区疼痛剧烈,患者则应该小心是否是
胆道疾病,
肝癌以及
胃肠道疾病的可能。
患了
乙肝的表现还有身体乏力,疲劳,抑郁,
多梦失眠等,这主要与肝脏功能受损,
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有关,以及因为
肝脏疾病造成精神和心理大压力有关。
患者乙肝最常见的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即出现恶心,呕吐,
厌油,
食欲不振,
腹胀,腹泻等,这主要是因为肝脏是人体非常重要的消化道器官,肝脏炎症会造成
胆汁分泌减少,影响食物的
消化和吸收而出现上述症状。
黄疸也是患有乙肝的常见表现,主要表现为乙肝患者的皮肤,
眼白黄染,体液,排尿,粪便变为黄色等。
治疗方法
对慢性HBV感染,
病毒复制指标持续阳性者,抗病毒治疗是一项重要措施。目前
抗病毒药物,效果都不十分满意。应用后可暂时抑制HBV复制,停药后这种
抑制作用消失,使原被抑制的指标又回复到原水 平。有些
药物作用较慢,需较长时间才能看到效果。由于抗病毒药物的疗效有限,且仅当病毒复制活跃时才能显效,故近年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倾向于
联合用药,以提高疗效。
益肝灵 由水飞蓟草种子提取的黄体甙,可稳定肝细胞膜,促进肝细胞再生。用法为每次2片、每日3次,疗程3月。
休息
发病早期必须卧床休息,至症状明显减轻、
黄疸消退、
肝功能明显好转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引起疲劳及肝功能波动为度。在症状消失,肝功能正常后,再经1~3个月的休息观察,可逐步 恢复工作,但仍应定期复查1~2年。
家庭消毒
肝炎病毒常用的家庭消毒方法有
物理消毒法与药物消毒法两种。
物理消毒法
(1)
高压蒸汽消毒法:通常采用98.066千帕压力与121-126°C温度10-15分钟,可杀灭各型肝炎病毒;采用蒸笼蒸煮或家用
高压锅,待冒气盖阀后20分钟,即可达到消毒效果。
(2)
煮沸消毒法:在100°C的温度下煮1分钟,就能使乙、丙、丁、戊型及
甲型肝炎病毒失去活力和
传染性;煮沸15-20分钟以上,可将各型肝炎病毒杀灭。
本法适合于食具、护理用具及
棉织品的消毒。至于
塑料制品、
合成纤维及
皮毛制品则不适合。
新洁尔灭、氯已定(
洗必泰)不能肯定,
度米芬、
来苏、
石炭酸、
米醋、
熏醋对
乙型肝炎病毒无作用。此外,
肝炎患者的剩饭剩菜最好也要
煮沸消毒后再弃去。
(3)阳光曝洒法:凡不能蒸煮的物品,则宜采用本法,一般曝晒6小时以上。
(4)
焚烧法:患者污染并丢弃的杂物、一次性医护用品、垃圾(包括月经纸、手纸)等均应焚烧掉,以达彻底消毒之目的。
药物消毒法
(1)厕所、马桶、垃圾可用3%的漂白粉或2%
氯酸钠上清液喷酒消毒,便具应浸泡1小时;患者的呕吐物及
排泄物应用1%-20%双量的
漂白粉充分拌匀后入置2小时。
(2)房屋地面、门、窗、家具、玩具、运送工具等,可用0.2%-0.5%的
过氧乙酸(过醋酸)喷雾或淋洗消毒;并按0.
75-1克/立方米喷雾后密闭30分钟
熏蒸。可作为居室和暴露物品表面及空气的消毒。
(3)患者家属及
接触者的双手可用0.2%过氧乙酸液浸泡2分钟,或用肥皂、
流水冲洗数遍。
(4)衣服、被褥、书籍、报纸、体验单、
病历、
人民币等均可用100毫升/立方米的
甲醛密闭熏蒸12-
24小时。
至于市售优安净(
洗消净)、食具333、84肝炎洗消液等,都是
含氯消毒剂,可按说明书使用。
临床特点
该病程经过可分为
黄疸前期、黄疸期、恢复期3个阶段。
①黄疸前期。起病急,多有
发热,
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少数患者以发热、
头痛、
上呼吸道症状为主;有的还有
关节痛、
皮疹、
心律失常,本期末黄疸开始出现。本期持续时间约5—7天。
②黄疸期。发热减退,但巩膜、皮肤之黄疸及
尿色加深,部分患者可有
大便颜色变浅、
皮肤瘙痒等表现。
肝大,有
压痛及叩击疼,部分病例有轻度
脾大,本期持续约2—6周。
③恢复期。黄疸逐渐消退,症状减轻以至消失、肝脾逐渐回缩,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大多1-3个月后可康复。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远较
急性黄疸型肝炎多见,起病较缓,除无
黄疸外,其他临床表现与急性黄疸型肝炎相似,但一般症状较轻,部分病例症状不明显,可在
健康检查中发现肝大及
肝功能异常,病程约3个月。部分患者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可发展为
慢性肝炎。
慢性肝炎
慢性肝炎又分为轻度型、中度型、重度型3种。
①轻度型。相当于原
慢性迁延性肝炎或轻型
慢性活动性肝炎,病情较轻,症状不明显或虽有症状但肝功能指标仅l-2项轻度异常。
②中度型。相当于原中型慢性活动性肝炎,临床症状介于轻度型与重型之间。
③重度型。相当于原重型慢性活动性肝炎,有较明显的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可伴有
肝病面容、
肝掌、
蜘蛛痣、
肝脾大而排除其他原因者,
白蛋白明显降低、
胆红素明显升高(>85.5微摩/升)和
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降低(40%-60%)者。
重症肝炎
重症肝炎又分为急性重症肝炎、
亚急性重症肝炎、急性坏死型肝炎。急性重症肝炎起病后10天之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如
嗜睡、烦躁、行为反常、性格改变、昏迷、抽搐等。
肝浊音区迅速缩小,
中毒性肠麻痹,
黄疸迅速加深,
腹水,
出血倾向,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到40%以下。后期出现
脑水肿、
脑癌、
谷丙转氨酶下降与
胆红素上升呈
酶胆分离现象,还可见
血胆固醇降低,病程一般为7-14天。亚急性重症肝炎即亚急性肝坏死,
急性黄疸型肝炎病后10天以上出现与急性重症肝炎相似而稍轻的临床表现,病程可长达数月,存活者有近l/3发展为
肝炎后肝硬化。慢性重症肝炎临床表现同亚急性重症肝炎,且有
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肝炎后肝硬化病史、体征及严重肝功能损害。
淤胆型肝炎已往称为毛细胆管型肝炎。起病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主要特点是肝内
胆汁淤积性黄疸持续3周以上,皮肤瘙痒,大便呈陶土色,血胆红素明显升高,且以
直接胆红素为主,
肝大明显,
碱性磷酸酶、转肤酶、
胆固醇明显升高,且具
黄疸三分离特征,即黄疸明显而消化道症状较轻,
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或
凝血酶原活动度下降不明显,并排除其他肝内外梗阻性黄疸者。
如果慢性肝炎病人具有腹壁
静脉曲张,
腹水,
脾大;
影像学检查食道静脉曲张、
门静脉及脾静脉明显增宽等
门静脉高压证据;
腹腔镜检查及
病理诊断更有意义,尚需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
肝硬化,根据肝脏炎症是否活动可区分为:
①
活动性肝硬化。
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临床表现依然存在,
肝质地变硬,脾进行性增大,伴有食道静脉曲张及腹水等门静脉高压表现,肝功能明显异常。
②
静止性肝硬化。有肝硬化的临床表现,
肝活检提示肝组织有假小叶形成,其周围
炎症细胞较少,间质及实质界限清楚,
谷丙转氨酶及
胆红素均正常。
影响心脏
7%
急性黄疸型
病毒性肝炎患者可出现
心悸、
心绞痛样发作和
心电图异常。肝炎患儿年龄越小,
心电图异常率越高,89%的3岁以下小儿、43%的6-13岁儿童有心电图变化。这种变化在疾病早期最明显。心电图异常主要是
T波改变,其次是各种
心律失常,还有
心室肥大、不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等。绝大多数人随感肝炎好转而恢复。
慢性病毒性肝炎有心悸者占23.4%,气短者占15.4%,
胸闷者占8.4%。少数有心前区痛。不过绝大多数不需
特殊治疗。不过如果有
冠心病和个别怀疑有心脏
器质性损害者,则需对症予以处理。
重症肝炎科引起较严重的心脏病变。心电图主要有低电压、
T波异常、
心律明显乱,反复发作性
心律失常,少数出现
心跳骤停。这些损害可能与病毒直接侵犯或
免疫复合物的
致病作用有关,也可能是
肝坏死、严重
继发感染、
胆血症及
低血钾等综合作用所致。
日常饮食
肝炎以病毒为主,以传染为途径,从病因分析也离开内外
二因,
外因多由感受
时邪,
疫疠及
饮食不节,
内因多由正气不足及情志所伤致
阴阳失调气机不畅。内外二因又互为因果,互相联系,病情演变也是比较复杂的。肝炎的发生与机体
免疫反应有密切关系,所以保持机体免疫反应和免疫调控机能正常,是防止
病毒性肝炎的内在关键因素。 想让自己的
免疫系统够强大,也可以通过
日常饮食调节来实现.
1.
多食蔬菜、水果,以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纤维素,也助于促进消化功能。肝脏功能减退时常常影响脂肪代谢,所以很多
慢性肝炎患者合并有肝炎后
脂肪肝。因此饮食要低脂肪、低糖(过多的糖进入人体内易转化为脂肪)、
高蛋白。
高蛋白饮食要包括植物和
动物蛋白,如
豆制品、
牛肉、鸡肉、
鱼肉等,动植物
蛋白质要各半搭配。摄入蛋白质在消化后被分解为
氨基酸才能吸收,然后在肝脏制造成人类最重要的肌肉和血液成分的蛋白质。人体有8种氨基酸自身不能制造,一定要由
外源供给。当动植物蛋白质每天各半搭配、均衡提供时,可弥补各自的不足,明显增加蛋白质的利用率。适量的
植物蛋白质能抑制动物性脂肪量,减低对
动脉硬化的影响,保证
必需氨基酸的充分吸收利用。挑食对
肝病康复是不利的。
2.有研究发现冬虫夏草可以改善和恢复肝功能。冬虫夏草在近几年的临床使用中,改善肝功能有一定的效果,据研究
虫草素和
虫草多糖都能增强
肝细胞的吞噬功能,
虫草酸、
SOD和
维生素E等都能抗肝组织纤维化,抗
脂质过氧化,同时由于虫草的增强
免疫功能使肝脏的
解毒作用增强,从而能够
有效保护肝细胞。
3.
五谷杂粮等含淀粉类食品以及各种水果类、蜂蜜等,能供给糖,有补充日常生活所需热量、增进肝脏的解毒功能。
芝麻、花生、大豆、菜子、玉米、
葵花子、
椰子等食品及
植物油、蛋黄、牛奶等,可为肝炎患者提供脂肪酸,补充热量,帮助
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鱼、虾、
贝类,牛、羊、猪的
瘦肉、禽蛋类等,可补充蛋白质的食品,它们都能促进
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补充机体代谢消耗,提供一定热量。
发现历程
病毒性肝炎流行的历史久远,疾病的记载可追溯到公元前。但那时,由于人们对它的病因不了解,曾给它起过许多名字。最初,人们未认识到它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对它的流行性也缺乏了解,由于它的表现多有
黄疸,只认为它是一种
胆管的卡他性炎症。
因此,
古希腊和
古罗马一直称其为“卡他性黄疸”。1744-1749年,
地中海西部的一个岛屿上出现了这种病的流行,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后来,战争使这种黄疸病的流行加剧。在19世纪初,美国的
南北战争中第一次记载了军队中的黄疸病流行,开始被称为“军营黄疸”。1863年的秋冬季是黄疸病流行的高峰,这使人们认识到这种疾病有一定的流行季节。后来,斯马特(Smart)医生记录了1888年联邦同盟军中发生的71 691例
黄疸病例,这些病例的
临床表现和流行情况均符合现在的
甲型肝炎。1912年,美国医生柯凯因(Cockayne)对美国联邦同盟军士兵中发生的22 569例“卡他性黄疸”进行了
统计分析,其中有161例死亡,
病死率0.71%。这个数字使他感到非常震惊,他开始对这种病进行研究。经过研究,他发现这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能够从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并造成流行,严重者可导致
急性黄色肝萎缩而死亡。因此,柯凯因医生首先把这种疾病称为“流行性黄疸”,后来也有人称其为“
传染性黄疸”。到了1939年,针穿肝脏活检技术问世了。人们经过肝脏
病理学的研究,证明了这种疾病是
肝细胞的炎症和坏死造成的,从此“
卡他性黄疸”这一陈旧概念才被彻底废弃。
自从人们认识到这种疾病的传染性后,逐渐发现它常发生于
人口密度大、卫生条件差的地区,但是它是如何传播的仍然是个谜。人们开始寻找它的传播途径。为此,柯凯因医生详细观察了一位病人的疾病
传播过程。这例病人在患病期间到英国
威尔士(当时叫弗林特郡)去旅游,在那里曾与三个人有过密切接触,并把疾病传染给了这三个人。因此柯凯因医生认为,这是由于人与人接触而传播的。但当时的意见并不统一,有更多的医生甚至认为这种疾病是通过
呼吸道飞沫传播的。只有欧洲和美国的一些学者分别在1937年和1939年提出该病可能通过
消化道传播。1942年,有一位叫维奥特(Voegt)的医生用病人的十二指肠液
经口感染人,证实了几年前欧洲和美国医生提出的消化道传播途径。但此时一位正在研究
黄热病的英国医生麦凯阿伦(MacCallum)却发现了另一种情况。当时,为了预防黄热病,他给士兵们接种了一种含有人血清的黄热病疫苗。几个月后,其中的一些士兵出现了肝炎的症状。这使他想起在
医学文献报道中曾看到过一些肝炎病例也是在接种了含有人血清的疫苗后发生;他还了解到一些
糖尿病和
老年病患者在使用了未消毒的
注射器后,也会发生肝炎。这些未消毒的注射器针头上可能带有少量的人血液。由此,麦凯阿伦考虑到是否在人的血液当中含有引起肝炎的病毒。
于是在二次
世界大战期间及结束后短短的时间里,麦凯阿伦医生和他的同事们对一批志愿者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察研究。研究结果证实了他的假设。同时还搞清楚了肝炎不仅可以通过
血液传播,也可通过消化道传播。几乎同时,
耶鲁大学的研究者们也证实了肝炎的这两种传播途径,并把它们分别称为“
传染性肝炎”和“血清性
黄疸”。他们还发现,这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传染性肝炎”比“血清性黄疸”的
潜伏期短。1947年,麦凯阿伦提出把因粪便污染了食物和水后经消化道传播引起的肝炎称为“甲型肝炎”,因污染血液经
输血传播引起的肝炎称为“
乙型肝炎”。
从血液中找到的第一个肝炎病毒
在接下来的十几年当中,科学家们在各自的实验室中试图寻找到引起这两型肝炎的
病原微生物。然而,他们的工作没有任何结果。科学家们怀疑这些罪魁祸首可能是病毒,因为在实验中发现它们可以通过非常小的微孔,可是他们却不能将这些病毒
分离培养出来以供研究。到了20世纪60年代,肝炎的研究陷入了一个困境。就在这时,一位当时并非在该领域从事研究工作的医生使这项研究走出了困境。他就是布鲁伯格(Blumberg),一个从事
内科学和
生物化学的专家。
当时,布鲁伯格正在研究一种
热带地区很常见的
寄生虫疾病——
象皮病。他怀疑象皮病的
易感性差异可能是由不同的基因所决定,于是他想通过检测特殊的血液蛋白成分来寻找其中的遗传差别。20世纪50年代末,布鲁伯格从世界各地收集到许多血液样本,并设计了一种方法来显示人体内的
免疫抗体,从而找到抗体和这种特殊遗传蛋白反应后所产生的一种复合物。与此同时,另一位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
血液学专家阿尔特(Alter)也关注着一个和麦凯阿伦相类似的问题:为什么很多需要经常输血的
血友病和
白血病患者会出现肝炎的症状。他怀疑这些患者因输血而得肝炎。阿尔特决定和布鲁伯格携手找到疾病的病因。经过几年的努力,他们终于在1965年发现了澳大利亚土著人的血清中有一种能够和白血病患者血清中的物质产生抗体-抗原反应的神秘蛋白,他们将这种蛋白命名为
澳大利亚抗原。这是人类从血液中找到的第一个肝炎病毒的抗原成分,也就是乙肝病毒的
表面抗原(
HBsAg)。自此,对乙型肝炎的研究势如破竹,病毒的其他部分很快被发现了:1970年观察到了完整的乙肝病毒颗粒;1971年病毒被分离,并展现了病毒的表面和核心;1972年,认识到
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是病毒核心的一部分,与病毒的
感染性有关。
甲肝病毒的发现
尽管对甲型肝炎的研究早于乙型肝炎,但发现其
病原体的时间却排到了乙型肝炎的后面。1908年,
麦当劳(McDonald)医生首先认识到甲型肝炎是由一种病毒引起。他认为
急性黄色肝萎缩的发病是一些特殊的病毒作用于既往有损害的肝脏所致。以后,有许多科学家为寻找
甲肝病毒付出了艰苦的劳动,但一直没有找到这种病毒。直到乙肝病毒发现以后,许多研究者们又将研究目标转向甲型肝炎。1973年,弗瑞斯特(Feinstone)博士和他的同事们用
电子显微镜在病人的粪便中发现了甲肝病毒颗粒,并从感染狨(猴子的一种)的肝组织当中
分离纯化出来了甲肝病毒。
第二种由血液传播的肝炎病毒
乙肝病毒
表面抗原的发现震惊了
临床医生。他们认识到,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对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进行筛查,以此减少
输血后肝炎的发生。但是即使经过严格的血液筛查,仍有许多病人染上了输血后肝炎。于是科学家怀疑还有其他种类的肝炎病毒经血液传播,并把这种肝炎称为非甲非乙型肝炎。为了寻找这种肝炎病毒,科学家们试图“故伎重演”,用搜寻乙型肝炎的抗体-抗原方法来查获这种病毒,他们先将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进行隔离,然后对他们的血液进行检查。科学家们先后使用了电子显微镜、人工培养和免疫学等多种方法寻找病毒,但这种非甲非
乙型肝炎病毒似乎非常不稳定,并难以捉摸。直到1989年,美国科学家迈克尔·侯顿(Michael Houghton)和他的同事们利用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分子生物学方法,终于找到了病毒的基因序列,克隆出了丙肝病毒。从1990年开始,随着高
敏感性、高效性的丙肝病毒
血液检查方法的应用,输血引起的肝炎已下降到十万分之一。
丁肝病毒的发现
里兹托(Rizzetto)是一位
意大利的
胃肠病学专家。1977年,他和同事们用免疫荧光方法对意大利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
肝细胞进行检查。他偶然发现,病人的肝细胞核中有一种新的抗原,这种抗原的分布有点儿像乙肝病毒的核心抗原,但又很少与
乙肝病毒核心抗原同时存在。在那时,人们已经知道了乙肝病毒有
表面抗原、e抗原和核心抗原。因此认为这种新发现的抗原是乙肝病毒的第四种抗原,就按
希腊字母顺序命名为δ抗原,这种抗原的抗体被称为
δ抗体。后来发现,这种δ抗原并非乙肝病毒的组成部分,而是一种有缺陷的
RNA病毒。这种病毒没有外壳,因而必须借助乙肝病毒才能复制及生存,常与乙型肝炎先后
重叠感染或同时
混合感染,并可使原有的乙型肝炎加重。因此,在1984年里兹托提议将δ抗原称为丁肝病毒。
另一种非甲非乙型肝炎
自从1974年发现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使得一些学者回忆起1955年印度
新德里由
水源污染发生的肝炎
暴发流行事件。当时有35 000人发病,被误认为是甲型肝炎。但近年对当时留取的血清进行检测,发现这些血清内既无甲肝病毒的标志,亦无乙肝病毒的标志。后来,印度每隔若干年就发生一次
大流行,
尼泊尔、
苏丹、前
苏联及我国新疆等地都有流行。这使人们想到非甲非乙型肝炎除了
输血感染以外,还有通过消化道感染的另外一型。1983年
莫斯科脊髓灰质炎和
病毒性脑炎研究所的科学家(Balayan等)发现了戊肝病毒颗粒,但未分离到病毒。因此,在1987年11月
日内瓦召开的
世界卫生组织病毒性肝炎咨询小组第三次会议上,建议将非甲非乙型肝炎分为两类:一是经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二是经肠道外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事隔不久,在1989年美国雷耶斯(Reyes)博士成功克隆了戊肝病毒。于是,在1989年9月的日本国际非甲非乙型肝炎和经血传播的传染病学术会议上正式将其命名为戊肝病毒。
其他的肝炎病毒
至此,世界公认的五种肝炎病毒: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全部被发现。是否还有其他肝炎病毒至今尚无定论。
1994年,有人在研究散发性
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发现有一种非甲、非乙、非丙、非丁、非
戊型肝炎病毒。国外学者用不明原因肝炎病人的粪便提取物感染
恒河猴,使恒河猴发生了肝炎。在病人的粪便、肝脏中以及感染动物的粪便中均检出同一种病毒,因而被命名为己型肝炎病毒。但到目前为止病毒尚未分离成功,且缺乏
特异性诊断方法,
致病性也不太清楚,因此至今尚未被确认。
1995年美国阿波特公司的研究者发现一种
黄病毒样基因序列,称之为
庚型肝炎病毒(HGV,
GBV-C)。其传播途径与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相似,常与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重叠感染。但至今没有明确证据显示该病毒可致病或者有任何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