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是人类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不论脑中的
肿瘤为良性或恶性,一旦在脑中压迫到任何部分,都会造成人体不同功能的损伤。加上
脑组织的复杂程度高过其他任何部位,更增添了治疗上的困难,这也是脑癌棘手之处。脑癌又可分为
原发性脑癌及由其他部位转移至脑的转移性
癌症。发生在儿童身上者多为原发性脑癌,而一般来说,严重的
肝癌、
乳腺癌、
肺癌等,最后扩散成脑癌的现象也很常见。
疾病简介
生长于颅内的肿瘤通称为
脑瘤,包括由脑实质发生的原发性脑瘤和由身体其他部位转移至颅内的继发性脑瘤。
原发性脑瘤依其生物特性又分良性和恶性。
良性脑瘤生长缓慢,包膜较完整,不浸润周围组织及
分化良好;恶性脑瘤生长较快,无包膜,界限不明显,呈
浸润性生长,分化不良。无论良性或恶性,均能挤压、推移正常
脑组织,造成
颅内压升高,威胁人的生命。
近年来,颅内肿瘤发病率呈
上升趋势,据统计,颅内肿瘤约占全身肿瘤的5%,占儿童肿瘤的70%,而其它
恶性肿瘤最终会有20-30%转入颅内,由于其膨胀的
浸润性生长,在颅内一旦占据一定空间时,不论其性质是良性还是恶性,都势必使
颅内压升高,压迫脑组织,导致
中枢神经损害,危及患者生命。
颅内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50岁为最多见。少儿以颅后窝及中线肿瘤较多见,主要为
髓母细胞瘤,
颅咽管瘤及
室管膜瘤。成人以
大脑半球胶质瘤为最多见,如
星形细胞瘤、
胶质母细胞瘤、室管膜瘤等其次为
脑膜瘤、
垂体瘤及
颅咽管瘤、
神经纤维瘤、
海绵状血管瘤、
胆脂瘤等。原发性颅内肿瘤
发生率无明显性别差异,男稍多于女。
临床表现
视其病理类型,发生部位,主要速度之不同差异很大,然其同特征有三:
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症状约占90%以上
脑瘤患者中出现,其表现为:
1、
头痛、恶心、呕吐、头痛多位于前额及
颞部,为持续性头痛阵发性加剧,常在早上头痛更重,间歇期可以正常。
3、精神及
意识障碍及其他症状:
头晕、复视、
一过性黑朦、猝倒、
意识模糊、精神不安或淡漠,可发生
癫痫,甚至昏迷。
4、
生命体征变化:中度与重度
急性颅内压增高时,常引起呼吸、脉搏、减慢,血压升高。
局限性症状
局部症状与体征:主要取决于
肿瘤生长的部位,因此可以根据患者特有的症状和体征作出
肿瘤的
定位诊断。
(1)
精神症状:多表现为
反应迟钝,生活懒散,近
记忆力减退,甚至丧失,严重时丧失
自知力及判断力,亦可表现为脾气暴躁,
易激动或欣快。
(2)
癫痫发作:包括全身
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以
额叶最为多见,依次为
颞叶、顶叶,
枕叶最少见,有的病例抽搐前有先兆,如
颞叶肿瘤,癫痫发作前常有幻想,
眩晕等先兆,
顶叶肿瘤发作前可有
肢体麻木等异常感觉。
(3)
锥体束损害症状:表现为肿瘤对侧半身或单一肢体力弱或瘫痪病理征阳性。
(4)
感觉障碍:表现为肿瘤对侧肢体的
位置觉,
两点分辨觉,
图形觉、质料觉、
实体觉的障碍。
(1)
视觉障碍:肿瘤向鞍上发展压迫
视交叉引起视力减退及
视野缺损,常常是
蝶鞍肿瘤患者前来就诊的主要原因,
眼底检查可发现
原发性视神经萎缩。
(2)内分泌
功能紊乱:如
性腺功能低下,男性表现为
阳痿、
性欲减退。女性表现为月经期延长或
闭经,
生长激素分泌过盛在发育成熟前可导致
巨人症,发育成熟后表现为
肢端肥大症。
四叠体受压迫症状: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即:视障碍,瞳孔对光反应和调节反应障碍,
耳鸣、
耳聋;持物不稳,步态蹒跚,眼球水平震颤,肢体不全麻痹,两侧
锥体束征;
尿崩症,
嗜睡,肥胖,全身发育停顿,男性可见
性早熟。
(1)
小脑半球症状:主要表现为患侧肢体
共济失调,还可出现患侧
肌张力减弱或无张力,膝腱反射迟钝,眼球水平震颤,有时也可出现垂直或
旋转性震颤。
(2)
小脑蚓部症状:主要表现为躯干性和下肢远端的共济失调,行走时两足分离过远,步态蹒跚,或左右摇晃如醉汉。
(3)脑干症状:特征的临床表现为出现交叉性麻痹,如
中脑病变多,表现为病变侧
动眼神经麻痹,
桥脑病变,可表现为病变侧眼球外展及
面肌麻痹,同侧面部
感觉障碍以及
听觉障碍,
延髓病变可出现同侧舌肌麻痹、咽喉麻痹、舌后1/3味觉消失等。
5、小脑桥脑角症状:常表现为耳鸣,
听力下降,眩晕,颜面麻木,
面肌抽搐,面肌麻痹以及
声音嘶哑,
食水呛咳,病侧共济失调及水平震眼。
进行性症状
肿瘤早期有时不会出现压迫症状,随着
瘤体的增大,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压迫症状,根据肿瘤生长部位及恶性程度、肿瘤增长的速度、症状进展程度亦有快有慢。
并发症
局部症状亦称定位症状,由于胶质瘤所在部位的不同,其所产生的局部症状亦异。临床可根据其表现,结合其他判断肿瘤的位置。其中最重要的病灶症状,即肿瘤直接压迫刺激或破坏脑组织或
颅神经的结果,具有定位价值。但以发病初期出现最有诊断意义。在晚期,由于其他部位的脑组织及颅神经受压迫、水肿及牵扯等
间接影响,而出现一些肿瘤的邻近症状和远隔症状。前者是因肿瘤附近的脑或颅神经受压所致。如小脑肿瘤出现桥脑、
延髓症状;
颞叶肿瘤出现第Ⅲ、Ⅳ颅神经障碍;外侧裂肿瘤出现
偏瘫等。以上症状的发生,与肿瘤压迫、脑组织移位或脑
血液循环障碍等有关。远隔症状是在肿瘤远隔部位的
脑神经的功能障碍,如颅后窝肿瘤,因
脑积水影响额、颞、顶叶,可出现视、
听幻觉或
癫痫。又如颅内压增高时,由于
第三脑室扩大亦可出现双颞侧偏盲和
蝶鞍扩大等。
疾病转移
脑癌的恶性程度与转移没有明显的相关,脑癌转移以颅内转移为主,颅外转移较少见。
颅内转移
又称
种植性转移,产生这种转移的条件是肿瘤富于
瘤细胞而较少间质,因此瘤细胞容易脱落;或因瘤组织暴露于
脑脊液的通路内,脱落的细胞要被带至远处或沉积于是脑室壁上。符合以上条件的肿瘤有
第四脑室的髓
母细胞瘤和脑室壁上的室管膜母细胞瘤。此外,
脉络丛乳头状瘤及突入脑室的其他胶质瘤
亦见有报道。有时肿瘤并不接近脑室或
蛛网膜下腔,但手术、特别是肿瘤活检或部分切除,可使瘤细胞脱落而散布于蛛网膜下腔,增加这种转移的机会。转移结节大多位于颅底各
脑池及
脊髓蛛网膜下腔。
颅外转移
一般较少见,主要原因是机体的
循环系统内具有较强的排斥游离的脑瘤细胞的能力,同时颅内又缺乏赖以转移的
淋巴管道。另外颅内肿瘤大多数要求较高的生长环境与条件,转移至颅外后常因不能适应环境而需要较长时间的
潜伏期才能发病。而颅内肿瘤病人的生存期短,在转移灶尚未被发现前就可因颅内压增高或因危及生命中枢而死亡。但这些妨碍颅外转移的条件可随着治疗的不断进步而消失。首先颅内肿瘤经手术摘除及
综合治疗后,病人的生命得到延长;另外手术中接触
硬脑膜、头皮及颅外软组织机会大为增加,有时甚至发生瘤细胞直接进入开放的淋巴管与血管腔内、使术后肿瘤在硬脑膜与颅外组织上复发的机会增多,而这些组织中的淋巴道为肿瘤的更远处转移提供了途径。文献报道过的颅外转移大多发生于手术后,甚至在有人认为手术是脑瘤颅外转移的
必要条件。但也有自发的转移,特别是分肿瘤具有较大的浸润性,能穿越硬脑膜而侵入颅外组织时。文献报道过能向颅外转移的肿瘤有胶质瘤、脑膜瘤、原发性肉瘤等。在胶质瘤中以
多形性胶质
母细胞为最多,占1/3,其次为髓母细胞瘤、
室管膜瘤、少突胶质瘤、星形细胞瘤及
未分化胶质瘤。脑膜瘤转移以
血供较丰富的
血管母细胞瘤以上皮细胞型为最多。几乎身体各处都可发生转移灶,但最多见的部位是肺及胸膜,占33%;颈及
纵隔淋巴结占22%;肝14%,脊柱及骨髓系统占9%,肾占6%,其他少见部位有心脏、卵巢、 子宫、膀胱、
腮腺、甲状腺、胸腺、
肾上腺、胃、结肠、头皮、
腹膜等。
诊断鉴别
检查检验
在日常生活中,定期去体检,时常注意自己的身体有无脑癌的征兆,如果有一些反应就要弄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不适。要确诊是不是脑癌需要到医院去做具体的检查,看自己的血检指标,
CEA,
CA125,做
核磁共振等检查确诊。
1、眼底检查:观察有否
视神经乳头水肿b视神经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体征,与头痛、呕吐并称为颅内压增高的“三证”,但仅见于四分之一患者,所以不能简单地以眼检查阴性而排除脑瘤的可能。
2、头颅
X线摄片:有助于了解有无颅内压增高,颅骨的
局部破坏或增生,蝶鞍有无扩大,
松果体钙化的移位及脑瘤内
病理性钙化等,对定位、
定性诊断都有帮助,但x线摄片的阳性率不足三分之一,故不能因摄片阴性而排除脑瘤。
3、
脑电图检查:对
大脑半球生长快的脑瘤具有定位价值,可看到病侧的
波幅降低,频率减慢,但对中线的、半球深部和幕下的脑瘤诊断帮助不大。70年代后发展的
脑电地形图可以图形的方式显示颅内病变的部位和范围,对脑瘤的诊断比常规脑电图敏感,其主要表现为
肿瘤区及肿瘤区周围的
慢波功率异常,不失为
CT检查前的一种有效的筛选方法。
4、脑部CT检查:对脑瘤的
检出率可达90%以上,对病变大小、形态、数目、位置、密度和性质易于显示,且解剖关系明确,是脑瘤的主要
诊断方法。
5、
磁共振显像(
MRI): 显示出绝大多数的
颅内肿瘤及瘤周水肿,可精确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它是CT的一个重要附加检查手段,特别是对紧靠骨的
颅底、脑干的肿瘤,如天幕上良性
星形细胞瘤可显示自质异常,弥补了CT无异常发现的漏诊,因此,MRI更适于早期诊断。
6、生化测定;对
垂体瘤病人,尤其是垂体前叶激素分泌过多的病人,可通过
血生化检查而予以证实。可分别检测
泌乳素、
生长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促性腺激素等,以明确垂体病性质,其中以
泌乳素瘤最常见,约占50%,其次是
生长激素腺瘤,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
脑瘤的诊断,以往主要依赖于临床症状、体征、
神经系统检查、x线头颅摄片的阳性结果,采用头颅CT检查或
磁共振成像,其检出率在90%以上,可高达99.7%,有助于本病的早期发现。诊断脑瘤必须包括定位诊断和
定性诊断,才能
综合判断,决定有效的
治疗措施。
鉴别诊断
护理措施
一 、
心理护理:多数病人在正常生活、工作中忽然受伤或者由于疾病所致偏瘫等,这类病人的心理变化常表现为抑郁、愤怒、内疚,悔恨造成的本人及家庭悲剧。病人由于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对个人生活、婚姻、工作、前途等会有许多顾虑。因此家属要对她进行关心、安慰和鼓励,使其正确对待疾病、正确对待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对前途树立信心,发挥其
主观能动性,以坚强的毅力配合各项康复治疗护理工作。
二 、肢体
功能锻炼:出现偏瘫、卧床期间,家属协助作肢体被动功能锻炼。病情康复后鼓励作主动活动,如作站立练习。开始在有依靠下站立,如背靠墙、扶拐杖等,同时指导坐站练习、登台阶练习以改善下肢
肌力。随着病情改善,从开始无依靠站立,逐渐过渡到步行。患侧上肢主要做各关节的主动练习,加强
掌指关节活动与拇指的对指练习,以促进手功能顺利康复。
三 、语言康复练习:首先要给患者足够的自信心,要有耐性,从简单的
单音、双音到句子,每进步一点都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多在她身边
回忆往事,多谈一谈开心事情,要象大人哄小孩子一样对待她们,要有爱心并有尊重的意愿,使她们愉快地生活好每一天。
四 、
生活自理能力练习:肢体乏力的病人,盼望获得独立生活。家属引导病人练习各种捏握方法,进而学习使用梳子、刷子,练习自己洗脸、洗澡、用手摄取食物等,使病人获得归属和感情上满足、以及生活自理的满足感。
疾病治疗
手术治疗
对于原发性肿瘤,予以
外科手术切除,尽可能将
肿瘤细胞移除干净,避免
细胞增生仍是最普遍的
治疗模式。在手术切除上,有研究指出利用5–aminolevulinic acid (5-ALA)标定
癌细胞,使其显现荧光,能够帮助肿瘤切除率的提升,现已有产品Gliolan (medac GmbH) 在
欧洲取得核准上市。而针对一些较深层的肿瘤或无法以传统开刀手术移除的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手术(Gamma
knife, Cyberknife or Novalis Tx
radiosurgery)也是另一种手术的选择。
对于
良性肿瘤,采用手术完全切除的机率较高,病人的
存活率也较高,如大脑或小脑星状细胞瘤、蝶鞍
颅咽管瘤、脑室脉络丛瘤等,不需进行
放射线或
化学药物治疗,复发机率低,但需定期做CT或MRI复检。未能以手术全部切除的残余的
良性瘤可视情况予以观察追踪、或随即使用化学药物治疗,或放射线治疗。
对于一般的
恶性脑瘤,如退行性星状细胞瘤、
髓母细胞瘤、脑室
膜瘤、
畸胎瘤等,能够完全切除或接近完全切除者,
预后较佳,但必需加上
放射治疗及或化学药物治疗,方能达到控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初发性脑瘤病人的存活率与肿瘤的类型及病人的年龄和生理机能有相当大的关联性,这些因素将会影响病人选择治疗的模式。
化学治疗
癌症的化学治疗已经取得很大进步,但是由于脑部
血脑屏障(BBB)的特殊结构,脑瘤的化学治疗仍受到许多限制,任何
化疗药物只能通过药物的
脂溶性通过血管内膜细胞,进而进入肿瘤细胞产生作用,这样的模式影响了
药物作用的速度与效率。
临床常用的化疗药物是亚硝脲类烷化剂BCNU和CCNU,或者用PVC方案(
甲基苄肼+
长春新碱+CCNU),有一定疗效,但有延迟和累积
骨髓抑制和肺毒性等副作用,易产生
耐药性。
在新型治疗脑瘤的化疗药物研发方面,有了新的进展。一种是口服药物「Temozolomide 」,另一则是于手术时直接植入的药物芯片「Gliadel (BCNU) 」。
Gliadel (美国百博医药) 美国
FDA于1996年批准Guilford公司研发,以BCNU为活性成分,聚苯丙生20为释放基质,制成植入药物芯片Gliadel,治疗复发性恶性脑瘤的申请,可在手术后,将药物直接放置于复发性恶性
胶质细胞瘤之
脑组织中,让药物缓慢释放,进行持续性化学治疗。经过多年
多中心临床试验,FDA于2003年加大其治疗
适应症,批准Gliadel用于
原发性恶性脑瘤的治疗,据文献报道,Gliadel可延长原发性及复发性恶性脑瘤患者的中间存活期。
该治疗方法的独特之处在于其
给药方式及释放系统。在外科手术过程中,先将肿瘤组织切除,留下一个小空腔,然后植入这种定期释放的芯片。这些芯片会在2~3周之内慢慢地分解、融化,释放出的药物可直接进入肿瘤区,杀死那些在外科手术中没有切除干净的肿瘤细胞,并且能在不损害其它组织的情况下使病变局部能达到有效的
血药浓度,延缓了疾病的进展。
美国癌症中心联盟(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针对恶性脑瘤的最新治疗原则中指出,原发及复发恶性脑瘤患者皆可予以手术切除肿瘤时同时置入Gliadel(BCNU),术后辅以放射线治疗或Temozolomide等化疗药物治疗,据文献报道,采用此治疗模式可有效延长患者的存活中位数。
放射治疗
放射线治疗是利用放射线或者
γ射线、高速中子射线对肿瘤细胞进行杀灭,简称
放疗。
放射线治疗是最常见的肿瘤
辅助治疗手段,一般于手术后1至2星期开始。放射线治疗主要利用肿瘤细胞对放射线比较敏感,容易受到放射线的伤害来杀死肿瘤细胞,
一般治疗约需四至八个星期,会依据不同的肿瘤
病理诊断、分化程度及
影像医学检查结果而决定照射范围的大小及剂量。对许多
恶性肿瘤及无法安全切除的深部位良性瘤,放射线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放射线治疗己发展至随形或定位方式,包括
直线加速器的放射治疗、伽傌射线定位放射手术、
光子刀等。但部分恶性
脑瘤仍需进行大范围脑部放射线治疗或全颅及脊椎放射治疗。
2008年由Texas出版,Anderson Cancer Center研究指出病人接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手术(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
SRS)和全脑放射治疗(whole brain radiation therapy; WBRT)对于病人学习和记忆的损伤有较大的副作用和风险性。
相关研究
最近美国科学家通过实验惊奇地发现,经过
基因工程改变的常见感冒病毒居然可以溜进老鼠的脑癌细胞里,并将无法进行
手术治疗的脑癌杀死。这一科学发现震惊了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美国科学家表示要尽快将这种抗癌方法用于治疗脑癌患者。
参加此项实验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从未看到过能够产生如此震撼效果的
动物实验。如果这种抗癌方法最终能在人体内发挥作用的话,这将成为第一种能够治愈恶性胶质
脑肿瘤的方法。在美国,每年有1.8万人被确诊患有脑癌,其中有1.3万人会因为得不到有效治疗而很快死亡,而在这些死亡者中约有一半患的是恶性胶质脑肿瘤。患有这种脑癌的患者一般只能存活一年。
研究人员对一种叫做
腺病毒的常见感冒病毒进行了
基因改造,将其弱化到不会影响健康细胞的程度,然后给它安上了一把能够打开癌细胞大门的“钥匙”。研究人员将这种转基因病毒注入到被注有恶性胶质脑肿瘤细胞的老鼠大脑里,结果出现了60%的
治愈率,这些被治愈的老鼠存活了140天。之后,研究人员将其大脑取出,发现已无脑癌细胞。研究人员表示,在以前,老鼠被注射人脑癌细胞后通常会在20天内死亡。
之所以采用
腺病毒是因为这种病毒十分容易感染
人体细胞。当解释为何这种转基因病毒只达到了60%的治愈率时,研究人员表示有两种可能性,一是因为某些老鼠大脑里的人脑癌细胞出现了大量繁殖的情况,达到了癌细胞的
增长速度比病毒
复制速度还要快的程度,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病毒未被有效地注入到某些老鼠的大脑内。
美国科学家表示,他们将会尽快与
西班牙科学家合作,
共同开发一种能够进行
人体试验的抗脑癌药物。科学家还表示,尽管由于人体内癌细胞的发展循着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所以治疗癌症患者要比治疗被注射人脑癌细胞的老鼠要难一些,但是他们的研究已充分考虑到了这些因素。科学家对被注射人脑癌细胞的老鼠进行过各种疗法,如放疗和
化疗,还有最近研究出来的新型化疗方法,虽说能稍为延长其
存活时间,但最终都死了。然而,用了这种新方法后,研究人员却找到了一种可以称得上是治愈的疗法。